师范院校美术学工作室教学发展方向研究
2015-03-28伏建民朱丹
伏建民,朱丹
(淮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师范院校美术学工作室教学发展方向研究
伏建民,朱丹
(淮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目前,我国有较多的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选择工作室制教学,通过对比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师专业核心课程发现,凸显师范性、树立美术教育品牌性,将成为重要的竞争方向。由此,文章以美术学工作室教学现状为切入点,通过考证、比较等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美术教学课程改革的方案和相关措施。
师范院校;美术学;工作室教学
我国各大美术学院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为美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开始逐步实行工作室制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效仿了美术学院,但因为培养对象不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只能借鉴,不适合整体套用。本文是在历经了多年的工作室制教学实践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国内多家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具体教学情况后,得出以下几项有利于发展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意见:1、凸显美术学工作室的师范性;2、重视临摹、写生、创作之间发展的科学性;3、关注工作室课程目标与教材选择的灵活性;4、适量导入当代艺术理论的学习。
一、凸显美术学工作室的师范性
2005 年以前,教师教育课程在我国高师教育体制中主要以必修的身份出现,分别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组成,俗称老三门。针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素质的需要。2005年3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教体艺【2005】2号),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合格教师,必然要设置相应齐全的教师教育课程。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的丰富性上均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选修课上,比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实验教育学、教育评价与测量、青少年心理发展等等,纷纷进入了教师教育课程的选修范围。很多院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了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选修课名目。如,“首都师大偏向于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他们的选修课程内容设计了与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材分析、社区教育、中学教育科研实践、教育专题研讨、行动研究实践等,课程丰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①彭小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与我国师范课程体系的建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第62-70页。
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应积极主动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对师范生而言这是必要的技能。而选修课程内容的设置方向则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决定。美术学专业实行工作室制后,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但同时也不可忽略学校培养目标中“师范性”的要求,以及区别其他高校的办学特色。选修课是个广阔的舞台,面对每学期少到几十门,多至上百门的学科科目,学生不一定完全明晰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更有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学部门除了做好宣传外,很难插手指导。而工作室教学体制的建立,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亲密程度,有助于任课教师做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给出适当的建议,指导学生选修具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凸显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具体教学能力上的优势。这样在未来面对择业、就业等相关问题时,准教师们与其他大学的毕业生在竞争教师岗位时才会占有优势。
二、重视临摹、写生、创作之间发展的科学性
临摹、写生、创作是美术学专业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大量的临摹与写生训练最终目的是为创作做准备。在教学上普遍认为中国画应以临摹为重,西方绘画以写生为主。事实上中西方绘画都重视临摹与写生,只是不同时期表现的侧重点不同。
在中国古代,临摹先贤画作是很重要的学习环节,怎样临摹、临摹谁的画,各家说法不同。例如,元朝赵孟頫在教学中提倡了弟子不能学师傅,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经典,因而他教的学生在创作上呈现出较高的画品和多样的风格;像他的弟子王渊,人物、山水、花鸟皆工,夏文彦在《图绘宝鉴》言:“王渊所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山水师郭熙,花鸟师黄筌,人物师唐人,一一精妙。”而宋徽宗创建画学,则在教学上推行弟子要学师傅、遵从师傅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进步快,但局限性也很多,比如创作风格趋于单一化。以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为例,像列在宋徽宗名下的《瑞鹤图》、李迪的《浴禽图》、陈居中《四羊图》都是通过“览物有得”的寄寓手法加之精工妍丽描绘。风格统一,没有个性化创作的痕迹。可见中国画的临摹对象与创作风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取法的高低决定了学画者的发展方向。从当前课堂教学借鉴上看,赵孟頫的临摹教学法更具有先进性。
西方绘画从整体而言注重写生训练,自13-18世纪都在走着一条模仿客观真实世界的绘画道路,用解剖、透视等科学方法还原客观现实,因此,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向大师学习科学的绘画方法。到了19世纪,进入现代绘画时期,西画的临摹变得比较宽和,临摹者开始重视与古代大师在思想上的对话和沟通,不再看重与原画“像”的成分有多少,毕加索晚年临摹了大量古典主义画家的画作,我们从绘画技法上看不出临摹的迹象,只能从作品内容上分辨出他临摹过哪些大师的作品。事实上这种临摹是再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只有通过临摹才能得到大师们的理解”。中西方绘画对待临摹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工作室临摹教学也可分不同阶段。比如,早期临摹阶段可多学习绘画规律、绘画技法、画面构图。后期临摹可学习西方现代绘画的临摹方法,做些以创作为主的临摹方式,加深经典作品的理解,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好的基础。
当今,美术教学站在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融合的时代,如果能掌握中西方关于临摹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优点,明晰利弊关系,将有利发挥现代工作室制教学的优势,改变临摹教学以往的枯燥、乏味,使其变得生动起来。那么临摹就不能看作单纯的模仿,而是创作的前奏,陈丹青在创作《西藏组画》的时候说过:“我在创作的时候会把自己装扮成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画家”,可见前期的临摹对一个人的创作何等重要。
写生与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写生素材就是创作的第一手稿。美术学写生课分课堂写生与校外写生,目前安徽省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校外写生所用课时皆不多,平均在40课时左右,很多院校甚至不设校外专业写生课,只在大二前后有一次校外考察课程,所选的绘画种类多为速写形式为主。只有少部分院校,像安徽师范大学较重视专业性的校外写生实践,油画专业校外写生课共设126课时,有较多的写生训练。总体看,安徽省校外写生课仅占美术学专业课3%左右。校外写生要求学生面对真实的大自然,学习如何解决、处理画面的能力,有时要比课堂上学来的更深切。比如在处理画面空间问题上,要比老师在课堂上摆放的静物难得多,描绘大自然的色彩要比画静坐的模特丰富得多。诚然,这样的教学状况并非教学负责人不了解,更多的是一些客观因素造成校外写生课时的缩减,比如,学生的安全问题、经济状况、带队教师的责任等。如何改变校外写生课的现状,本人建议不一定要去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经常写生的人都知道只要是能够打动你的景色都可入画。所以多组织学生做就近写生是可取的办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写生,增加实践的经历。
课堂写生是美术学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继承以往优秀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的重要阵地。下面以中国画工作室教学情况为例,以此研究工作室在课堂专业教学中的先锋作用。
1.追求实验性和抽象性。从近现代开始,中国画在理念上受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一方面是先进文化的强势登场,一方面是中国画家的积极接受,这是当今中国画走向多元化的原因,这种多元化使得传统的中国画有了很多的推进方向。因此,中国画教学,也在大胆尝试、构建新的创作教学模式。
近年来上海的一些高校成为水墨实验的重要阵地之一,像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心懋、蔡广斌,上海大学的韩峰等人不断地以当代水墨创作带动教学,他们的教学特点和作品风格在全国造成了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陈心懋指导的国画工作室,主要是以水墨构成为内容的中国画创作,作品中吸取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特点。其教学内容包括:水墨等材料的运用开发、水墨形态语言研究、表现观念与材料特性的统一等,在国内教学领域具有典范意义。
2.以传统笔墨为主的中国画教学。“笔墨功夫”是中国画衡量其功力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画的重要标志之一,发扬笔墨精神无疑是在继承中国画的精神,以研习传统中国画笔墨为主的工作室教学自然要深入其精髓,如,用笔的“钩、勒、皴、擦、点”等笔法,用墨中的“烘、燃、破、泼、积”等墨法是学生要反复实践,烂熟于胸的基本技法。但同时“笔墨当随时代”已经不再是提问,而是要落在实处,每个时代的笔墨特色都不相同,比如说到“无笔墨痕”就会想到这是唐代画法;说到“有笔墨痕”,知道这是宋代画法。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传统的中国画教学目前面临着如何传承古代笔墨精髓又要着眼当下突破范式。建国初期,一批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画家在教学上对中国传统笔墨进行了一次改造,比如,提倡素描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造型的真实性、不突出笔墨本身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后潘天寿先生提出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科的专业基础在技术方法上,各有不同的特点、要求,不同的形势和构图等等,人物画可多借鉴西方的素描和色彩方法,次之花鸟,山水画技法应多在临摹古画中学习。潘先生特别提到“现在有的(西方)‘新派素描’,明暗少,重结构,也有用线的,看起来比较爽快,可以吸收到中国画的素描教学中来,但也要变过才能吸收,因为西洋的线与中国的线毕竟不一样。”①潘天寿:《1962年12月14日浙江美术学院素描教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美术论丛》1962年第7期。可见中国画对待传统的笔墨特色是要根据不同的科目进行有区别的对待。同时,借鉴的外来画法是要经过改造、变通,不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
中国画保持自己独特的笔墨特色是一种必然,但同时也需要每个时代都以自己的语言丰富其内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如何用笔、用墨,以及对毛笔、笔锋、不同宣纸的认识,既是传统文脉的传承,又要关注当下材料的创新,哲学思想、艺术思维的新变化,使当代工作室教学区别于古代的师徒相传,这是现代社会对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关注工作室课程目标与教材选择的灵活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②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教体艺[2005]2号),2005年3月21日。没有针对师范院校课程具体的学科目标和教材作统一规定,目前的情况是各校在国家教育部大纲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各自所用的教材或参考书。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中国画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时代山水画的时代风格和不同画家的特点,通过临摹、写生、创作三个过程来掌握山水画的笔墨、色彩、造型、章法等等方面的技能,在实践的同时、兼及古代、现代的山水画观念和作品进行比较、赏析和探讨,使学生能对古今山水画的演变,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山水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今后的叫教学和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用教材和参考教材分别为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郭熙《早春图》、李成《茂林远岫图》、《读碑窠石图》,董源《潇湘图》、巨然《层岩丛树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马远、夏圭、刘松;元代的赵孟頫《鹊华秋色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青卞隐居图》、倪瓒《渔庄秋霁图》、吴镇《渔父图》;清代石涛的册页和代表作、四王山水、残、弘仁山水;贾又富现代人的写实山水;西方写实风景画;日本画等。教材都是历朝历代的精华,选择的范围是广而精。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中国山水画的教学目标为: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美学观念,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及其艺术成就;熟悉笔墨纸砚,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参考书目为《贺天健山水画稿》、《山水画皴法十要》、《宋元明清山水画》。
对比两所师范大学的课程目标与教材选择得知,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作精英型,不以低就大众的审美趣味为主旨。通过创作教学,提高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其学术探索的前驱性、语言技法的纯粹性、视觉形态的超验性等是学院教学的主导。选择的教材比较具体,范围广泛,兼备中西。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美术教育人才,注重理论与技法实践的统一,教材的选择上较严谨、规范。
学科培养目标反映学校培养人才定位,教材或参考书的选择体现了学校对教学理念定位。绘画科目的特殊性在于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个性,而非统一性。而教材的统一选定事实上是有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为了彰显学校的规范化几乎都选择统一教材。事实上教材是否统一,最好取决于学校所在地区经济、文化、信息是否发达,发达地区的信息量如饕餮盛宴一般能够满足学生视觉、知识上的需求,而通常由学校所定的一本教材是不能比拟的,对艺术专业本身来说,也是不够用的。那么统一教材就显得不必要。而对于欠发达的地区,图书馆和书店美术图书有限,统一教材有助学生理解和提升技法、欣赏作品。因此选择质量好、印刷好的教材还是重要的。总之,教材的选定关乎学生的发展,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适量导入当代艺术理论的学习
目前当代艺术理论尚未纳入教学体系,而是多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艺术理论之所以没有与美术史一样对待,主要是因其本身还不能成为定论,不具备课堂讲解所需的系统性、理论性。因此,不适合作为艺术理论课学习。但同时,艺术必须着眼当下,不让学生接触、了解当下艺术是违反艺术发展规律的。当代艺术理论既然不适合进入理论课堂,那么研究它以何种形式呈现将是十分必要的。
工作室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相比较,工作室教学包容性更大,新出现的画家及作品、新的观念都可以成为师生讨论的对象。新艺术观念的介入有利于新艺术形式的产生。比如,环境造型设置艺术来源于马赛尔·杜尚的《喷泉》所带来的灵感。观念派艺术的出现也是受1953-1967年的极简抽象艺术家,阿德·莱茵哈尔特画的黑色单色画的启示。在我国人们过渡关注艺术形式而忽视艺术观念,殊不知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师生在集体交流或一对一交流中,把当代艺术观念导入到课堂,引导学生关注,从而接触、了解当今艺术所呈现的状态,感受到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这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当代艺术才能更直接反映当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时代特征,学生在艺术上的感知度才能成长。所以教师不抛砖何来引出学生的玉呢?这种探讨式的教学不是技法的研习、也非某一画种认识上的深化,而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文海红在阐述中国画走向的问题时也曾说过:“当代艺术是中国画创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它能打破常规创作新思维。”①文海红:《当代艺术——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艺术-科学-社会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研讨会论文选》,第206页。
现今艺术材料的多样化确实给中国画创作带来广阔的空间。在古代,以肌理来丰富画面语言的表现,是难获一席之地的。其实关于表现语言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唐朝名画录》:“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图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伸巧,俯观不见其墨。”这是有关泼墨技法较早记载,到明代中期以后泼墨技法才得以发展。当然这种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一直推崇的是“水墨为上”。目前中国画已经冲出传统的诸多束缚,在课堂中适当导入当代艺术理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工作室制教学已经成为各大师范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从凸显专业的师范性;教学的科学性;学生能力发展多样等几个方面阐述师范类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问题,其相关工作室教学改革的看法和措施仍有待完善与推进,望相关研究机构与专家群策群议,共同推进师范院校美术人才的培养。
Normal university fine arts studio teach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seach
FU Jianm in,ZHU Dan
A t present,More normal college artmajors in the choice of studio system teaching in China. Through have compared sever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of the high school.It is teacher training stand out and art Education that w ill becom ing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ompetition.So,We are going into the art studio teaching situation,and put forward the views and measures of the reform of art teaching curriculum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rtsubject;studio teaching
G642.4
A
1009-9530(2015)05-0132-04
2015-08-16
淮南师范学院教研项目“美术学工作室分科教学模式研究”(2012hsjy32)
伏建民(1975-),男,淮南师范学院讲美术设计学院师,硕士。朱丹(1977-),女,淮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