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张爱玲自译
——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
2015-03-28刘艳玲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张爱玲自译
——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通过分析影响张爱玲自译行为的因素,研究其自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发现张译本主要遵循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规范;研究同时发现译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目标语文化规范的制约,在自译过程中使用了删减、改译等不符合常规的翻译方法。译者考虑到其翻译目的、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等因素,对其作品进行了创造性的翻译。
翻译规范;吉迪恩·图里;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
一、图里翻译规范理论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翻译学家开始关注译文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译作所受到的源语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翻译规范,重点在于研究目的语文化对译者的翻译决策的影响以及其对翻译产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理论使翻译研究的视角更为广阔、更为客观,为描述型翻译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对希伯莱语翻译文学的大量描述性研究,图里在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研究翻译活动。在图里看来,翻译是受规范制约(normgoverned)的社会活动,“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①Toury,G,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Tel Aviv: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 iotics. 1980,pp.51.图里的翻译规范可分为预期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译者会选择哪个作品进行翻译以及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翻译策略都取决于预期规范。译者在翻译时是选择将原作毫不保留地、忠实地展现给读者,还是选择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而将原作进行改写,这主要受到初始规范的制约。整个翻译过程中作者所选择的实际翻译策略,比如选择哪个对等词进行翻译,如何组织句子结构,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全部翻译还是节译等,都受操作规范的影响。操作规范分为“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②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5, pp.58-61.译者在翻译的各个阶段必须做出适当的选择,从而适应源语文化系统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系统的规范。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会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地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以及作者的翻译目的等,然后对于产出一个什么样的文本做出判断,但不可否认译者会受到目的语文化中各种规范的制约。因此,译者在翻译自己所选择的作品时,必然会考虑一些因素,比如译作能否得到目的语读者的喜爱、译作中的语言文化因素是否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各种规范等。本文旨在结合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以张爱玲的自译作品为例,探讨张爱玲在将自己的中文作品《桂花蒸·阿小悲秋》英译给美国读者时,译者在当时的美国文化语境如社会背景、目的语读者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下,为何选择了改写与删减等不符合常规的翻译方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一种有目的的创作。
二、张爱玲自译作品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自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毫无疑问,自译者会比一般译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写作意图与目的。而且,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自译者享有更多的自由对原作进行翻译,但是,出于自译者的翻译目的,必然会受到目的语文化中各种规范的制约。自译现象在中国多体现在有着双语语言文化背景和能力的文学家身上,比如林语堂、张爱玲、余光中、萧乾等。张爱玲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通常会将原文做大量的改动以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预期规范、初始规范、操作规范如何操控张爱玲的自译过程。
(一)预期规范
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都得到读者的青睐,译者选择什么样的文本进行翻译,会受到预期规范的影响。现在我们来分析张爱玲为何选择英译《桂花蒸·阿小悲秋》。
受聂华岺之邀,张爱玲开始翻译《桂花蒸·阿小悲秋》,其英译作品被收入聂华苓编辑的英文作品集里,张爱玲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中的女保姆阿小,这也正是译者选择该作品自译的一个直接动机。50年代张爱玲的写作目的是争取进入美国作家的行列,想通过英文写作跻身于美国文学界。她于1955年移民到美国,自此倾注一切精力投入英语创作,同时把自己的中文作品《秧歌》《金锁记》《桂花蒸·阿小悲秋》等翻译成英语,希望其作品受到外国读者的喜爱。从而使自己能像中国作家兼翻译家的林语堂一样在外国文学界享有一席之地。
(二)初始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受原文及其规范的支配,而且受译语语言规范的支配。在初始规范原则指导下,译者要么尽量遵循源语的语篇关系和规范,要么有意地趋向于目的语语言规范。译者在翻译时是趋向于源语文化规范还是目的语语言规范,这是由初始规范决定的。
当然译者不会绝对地遵循源语语言规范,也不会完全趋向于目的语语言规范,译者会有所取舍。《桂花蒸·阿小悲秋》原文语言简单易懂,译者对原文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直译,也有部分内容进行了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原作的内容和语言风格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对于张爱玲来说,读者是她的衣食父母,她常常设身处地的为读者着想。她会站在读者的立场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要求。任何翻译家都不会忽视去吸引自己心目中预定的读者。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读者想从作品中得到什么,这些都是译者要考虑的因素。读者对译作的接受程度决定着译作甚至原作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价值。意译能够简单地展现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使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
例1:下面浮起许多声音,各样的车,拍拍打地毯,学校嘡嘡摇铃,。。。。。。①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译文:many sounds floated up from below:cars and buses,carpetsbeingbeaten,schoolbells ringing.②Chang,Eileen,Shame Amah!,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Nieh Hua-ling(Eds.).Taipei:Taipei Heritage Press,1962,pp.93-94.
张爱玲原封不动地翻译了原句,对原句的顺序未做任何变动,遵循了源语的语言规范,保留了源语的风格。
同时原文中出现的四字成语,如“火高三丈”、“天生一对”和“余音袅袅”等也是比较难翻译的内容。四字成语频繁地被用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学作品甚至政治类文章中,人们好用四字成语来形象地表达一个意思。它是中国文化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这样的词语,西方人感到非常陌生,所以张爱玲采取了意译的方法,用“shriek”,“heavenmadematch”和“lingering”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纵观全文,较之目的语文本,张爱玲更侧重源语文本,通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充分性地体现原文的内容。
(三)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影响译者采用的实际翻译策略,可分为“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
1.母体规范
对文本进行节译还是全部翻译,是受母体规范影响的,译文可以不必忠实于原文,译者可以根据两种语言规范的差异对原文进行删译、改译等。下面就结合张爱玲的自译探讨一下。
(1)删译
删减译法在张爱玲的自译中最为常见。通过对照《桂花蒸·阿小悲秋》的原文和译文,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汉字所传达的意思没有被译者翻译出来。由于英语读者的价值观、期待视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译者的的翻译策略,所以对于不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社会心理的内容,张爱玲选择了删除。
一方面,译者选择删除原文中对洋人哥儿达的外貌和人品方面的负面描写。
原文中说“主人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③同①。这样的外貌描写让读者领会到集文明、勇敢于一身的西方人竟然是个让人感到厌烦的家伙,考虑到西方人的民族优越感,张爱玲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原文中还有一大段文字描述了洋人的吝啬与好色,说他“不过想占她一点便宜就算了,……他深知久赌必输,久恋必苦的道理”。这样一位洋人形象玷污了西方人的民族自尊心,让西方读者感到厌烦而无法接受。因此,为了尽量让西方读者首先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译作,张爱玲必然选择删减不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
另一方面,张爱玲还删除了原作中与主题没多大关系的内容。
首先删除了文章开头出现的对异常气味的描述。阿小挤电车时,旁边站了个身上穿着脏衣服的高个人,他身上发出的气味让阿小难以忍受。这样的描写出现在文本的开头,会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感到厌恶,所以她删除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不让读者心理感到不舒服。其次,删除了有关楼上的新婚夫妇吵架的描写。当时阿小因为自己的丈夫无法养家糊口而感到生活的艰难,心情非常糟糕。这时楼上的新婚夫妇吵吵闹闹的,更衬托了阿小对艰苦生活的悲伤与无奈。删除这些与文本主题没多大关系的内容更能突出主线。
(2)改译
首先,英文标题Shame,Amah!(难为情啊,阿妈)是洋人哥儿达嘲笑阿小的话语,“阿妈,难为情呀!数字老是弄不清楚”,①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主人哥儿达就经常用这句话来嘲笑阿小经常记错电话号码。英文题目与故事的主要情节非常贴近,解释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文标题中的“桂花蒸”和“悲秋”具有特殊的抒情意味,会显得标题太冗长,所以照顾到英文读者的可接受性,将标题改写为Shame,Amah!
其次,张爱玲对原文中阿小的形象稍做改变。原文中的阿小以自身勤劳、勇敢、宽容及忍耐的道德力量养育着自己的儿子,支持着收入可怜的丈夫,勤勤俭俭地过日子,支撑起整个家庭。作者在译文中改写了一个情节,阿小的儿子百顺不是阿小的亲生儿子,又添加了一个情节说明阿小以前有个丈夫在澳大利亚,而现任丈夫和她是姘居关系。这一改变贬低了阿小的伟大形象,迎合了西方读者的心理需求。
最后,改译了让西方读者误会的内容。原作中阿小在和秀芹贬低自己的主人时说道“外国的外国人都要打仗去了,早打死了。”②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张爱玲将“外国人”翻译成“Germany”而不是“foreigner”,因为“foreigner”包括美国人,对自己民族人的任何讽刺性描写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快,所以译者将其改译成“Germany”,因为德国人在二战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非常坏,所以对德国人的贬低不会引起英语读者的反感和误会。
2.篇章—语言规范
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会受到操作规范的影响,译者会考虑选择哪个词可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
汉语中有许多谚语,中国人喜欢用它们生动地来传达意义。这些谚语所承载的文化语言知识对于西方人来说非常陌生,张爱玲巧妙地翻译这些谚语,成功地将汉语语言文化传递给读者。
原文中出现的“余音袅袅”、“丁是丁,卯是卯”以及“下不来台”这样具有浓郁的汉语文化色彩的谚语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耳熟能详,而西方读者却茫然不知其意。译者分别选用“lingering”、“businesslike”和“embarrassing”来表达其涵义,消除了语言交流所产生的障碍。
三、结语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使我们看到目的语文化、预期读者、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所起的影响作用,为翻译研究(尤其是自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规范在张爱玲的自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预期规范影响了译者对自已作品的选择;初始规范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译文的充分性得到体现;最后,译者通过删减、改写等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构成了操作规范。从整体效果来看,为了使译作顺利进入目的语文化,并且能够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心理需求,张爱玲对自己的译本稍做改动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使译作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为我们研究译者自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
On Zhang A iling's self-translation from Tou ry's Translational Norm s Theory
LIU Yan ling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Zhang Ailing's self-translation activity based on Toury's translational norms theory,this paper exp lores the translational norm shown in her self-transl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her self-translation comp lies with the norms that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s with free translation.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lator,largely restricted by the cultural norms of the target language,used the unusu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rewriting and deletion in her self-translation proces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purpose and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target readers,the translator translated her own works creatively.
translational norms theory;Gideon Toury;Zhang Ailing;Gui Hua Zheng A Xiao Bei Qiu
H159
A
1009-9530(2015)05-0059-03
2015-06-16
刘艳玲(1978-),女,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