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贵池傩舞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2015-03-28韩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傩舞傩戏面具

韩丽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贵池傩舞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韩丽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贵池被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贵池傩蕴含着典型的祭祀色彩和宗教色彩,深受儒、佛、道三教的渗透和影响,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贵池傩舞;表演特点;文化功能

傩戏又叫“大傩”、“跳傩”,“傩舞”,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傩舞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舞者戴形象狰狞的面具,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边舞边“傩、傩……”①王欣,应佳:《中国“傩文化”》,《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第33期,第91-93页。地呼喊,奔向各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方相氏是进行傩仪式的巫师。

我国古代有很多文献资料都记载了傩舞文化,《周礼》和《礼记》是记载“傩”文化最早的文献,《周礼》主要记载了傩仪式的结构,《礼记》主要记载了傩仪式的功能。《周礼·夏宫》载:“方相氏,狂夫四人。”注曰:“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礼记·郊特性》载:“乡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阶,存室神也。”郑玄注:“禓,强鬼也。谓时傩,索室驱疫逐强鬼也。禓,或为‘献’,或为‘傩’。”②宋濂等:《元史》,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1773页。《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月遂草木,四曰奋五谷……”《后汉书·礼仪志》记有汉时宫廷大傩逐疫的盛大场面。《乐府杂录·驱傩》载有唐代傩的活动,是由太常寺及其所属太乐署令、鼓吹乐署令等乐舞机构承担的。这些记载体现出傩舞不仅具有很强的祭祀性和宗教性,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傩舞文化不仅是舞蹈文化,更涉及到多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观念习俗、民族文化心态、民族审美追求等方面的综合性文化。傩舞文化及其遗存几乎涵盖了我国现存的绝大多数民间歌舞形式,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宗教祭祀性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中与多种原始宗教及信仰活动相互联系,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化发展的。

近年来学术界对傩文化有着较丰富的研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5—2015)的检索,涉及贵池傩的研究文章约五百多篇,主要从傩文化、傩音乐、傩服饰、傩面具等方面展开研究,多是针对傩的原始文化意蕴、宗教内涵与民俗仪礼,傩戏的历史沿革、文化类别、戏剧因素和民间艺术等方面来论述的,但是国内针对傩舞方面的研究并不丰富,所掌握的资料也不完善,傩舞蹈研究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单独立项”。“傩舞”作为一个具备“独立性”的文化部分,在整个傩文化系统和不同历史阶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否则,它便不可能以一种既不等同于傩仪式又有别于傩戏的特殊“身份”存在。当下,“傩文化”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正方兴未艾地展开,思维理念层出不穷且多种多样,观点、成果纷纷扬扬,蔚为大观。

一、贵池傩舞的地理文化背景

安徽贵池被称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其傩舞蕴含着典型的祭祀和宗教色彩。要了解贵池的傩舞,就要先了解它的发生地——贵池。安徽贵池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南接风景名胜黄山、道教胜地齐云山,北临浩瀚长江,毗邻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不仅如此,贵池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千载诗人地”,秋浦河素有“诗河”之美誉。唐朝诗仙李白就曾经“五游秋浦”,并且在秋浦留下了《秋浦歌》等瑰丽诗篇;诗人杜牧在池州担任刺史时写下了《清明》等诗文佳作;民族英雄岳飞也曾经登临贵池齐山,留下“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之名句。汉代贵池曾经归于扬州,民风、民俗淳朴,对其傩文化也颇有影响,遗留着许多的楚风和古吴越遗风的特点。

钟敬文先生就说过:“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民俗。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所反映的是他与本民族的血缘联系的话,那么,一个地区的民俗所反映的则是这里的每一个人与他的族体之间所具有的文化联系。”①钟敬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探索丛书·序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贵池傩舞就扎根于孕育它的这片土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到十五,都有请神祭祖的民间习俗,被尊为“鬼神师”的梁朝太子萧统是当地的保护神,还有二郎神、关索等诸神和祖先都是被祭拜的对象。贵池的傩主要是通过傩舞、傩戏和木质面具来表现。这种民间信仰和祭拜仪式是他们期盼已久的重大节日和娱乐活动,更加寄托了淳朴民众的美好愿望。傩戏在演出之前一般是先行请神仪式的,再进行祭神仪式、搬演仪式、娱神娱人等,整个仪式过程包括:请神下架、揩脸子、请阳神、送神上架、祭傩神、行傩、游傩、朝青山庙等祭仪活动。②周显宝:《安徽贵池傩戏中乐器和音乐的仪式性功能探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9-37页。贵池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着它的特殊性,它还具有特殊的文化表现方式,就是通过傩祭、傩舞、傩戏以及其派生出的许多地方剧目,经过人们的动作和面具等表现出来的。虽然,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傩文化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有着相通的文化认同,不同地区的约定俗成的民俗中,会形成区别于同一地区同一个生活区域的同一民俗,因此贵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色文化,而使得贵池傩有着其独特的一面。

二、贵池傩舞的类型和表演特点

傩的分布广阔,流传久远,形态十分繁多,通过收集、分析、归纳、总结,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宫廷傩,是由天子或者诸侯王公以国家或者宫廷名义举行的傩;2、民间傩,是由当地民众迎神驱鬼举行的傩事;3、军中傩,是古代军队于岁除或者誓师演武的祭祀仪式中戴着面具的傩舞;4、寺院傩,它与军中傩在形式上有共同点,它是将傩中所含有的“宗教”因素加以强化,结合寺院固有的宗教内容相互渗透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傩仪式活动。贵池的傩舞在民间十分普遍,长江南岸一带村子里都有傩舞,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所以它属于第二种“民间傩”的范畴。

首先,贵池的傩舞在中国傩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都很突出。贵池傩不像云南、贵州的“跳虎”、“跳豹子”,山西曲沃的“扇鼓神谱”、湖南的“咚咚推”等傩舞傩戏仅仅存于某一个村寨或者一个地方。贵池傩戏在民间十分普遍,其数量之大,在中国是少见的。贵池傩也称为池州傩戏,它是以宗族为单位(清朝以前是按照社为单位)进行活动,贵池分别有姜、杜、章、姚等十几大姓宗族,各个姓氏宗族的祭神傩仪所祭傩神不同,傩戏、傩舞的剧本、音乐也不完全一样。其组织形式是由各宗族按照房头选派男丁(女的不能演傩),担任演员及文武场,各个房头轮流负责每年的演出,有的宗族(如墩上乡渚湖姜姓)把傩戏分为三十六出,五个房头负责七或八出,每年联合演出。组织者称为“年首”,是由宗族或者房头推选组织当年演出活动,并掌管经费开支。年首每年推选一次,经费一般都由祠堂固定的田租收入中支出,不足的部分由年首按照各房男丁人口分摊。从表现形式来看,贵池傩又分为:傩仪、傩戏、傩舞三部分。流传下来的戏文抄本封面多题为“傩神戏本”,“傩神古调”,“嚎啕神会”,所以当地民众习惯称为傩戏。据吕光群先生考察,池州傩戏剧目主要有两大类:一、舞蹈,包括傩舞与吉祥词。傩舞有《伞舞》、《打赤鸟》、《魁星点斗》等,吉祥词有《新年斋》、《问土地》、《问社工》等。二、有唱腔和旁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如《刘文龙赶考》、《孟姜女》、《章文显》、《摇钱记》、《陈州放粮》、《花关索》等。①刘芝凤:《带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0-71页。按照傩舞的人数来划分种类的话,又可以分出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三大类。单人舞的代表作品有《伞舞》、《伞滚灯》等,是表现迎接神的舞蹈节目。双人舞有《打赤鸟》,这是与农作文化有关的傩祭中的一个节目,由一个戴面具者举着赤鸟道具出场,另外一个戴面具的人持弓做追赶射箭的动作,绕场数周,将鸟击落,这个场景体现的是为了保护禾苗而射赤鸟。

其次,贵池傩舞的表演形式特点。贵池傩舞是一种宗教祭祀性的仪式,主要是要依靠人的表演与道具的渲染,以此来烘托气氛和热闹的场面。傩祭中用的道具有:司刀、神杖、伞、法衣、剑以及锣、鼓等等。它有独特的、程式化的表演过程,最开始是傩仪,主要有迎、送傩神,请神,摆位等仪式。

1.迎、送傩神。在这一环节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傩面具,面具是按照功能来划分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祭祀面具、跳神面具、镇宅驱邪面具、戏剧面具等。面具也称为“脸子”,每次正月演出傩戏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傩神的启用“脸子”的活动。

2.请神。意思是请天上、地下一切神祗,诸神很多,其中包括掌管四时八节的龙神、五谷文神、田公地母、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

3.摆位。在祠堂大厅内用三张方桌拼成一个“品”字形,前面再放一张摆置点燃香烛的条桌香案(也称为“龙案”),脸子被迎接到祠堂门口,摆好位后祭祀一番,再戴上脸子演出,演员戴上脸子即成为节目中的人物,也就成了“神”。

傩仪式中“朝庙”是最为壮观的,这个时候,各种民间艺术争相献技。据刘街乡姚姓收藏的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撰的《姚氏宗谱·信仰篇》记载:“耆老言,古时朝庙,依仗外有秋千、台阁、高跷诸胜,又选俊童十余,着梨园服,扮故事,立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其壮丽繁华,与江浙等处赛会无异。”每一年,傩戏都是按照上述的表演过程来进行的。

此外,贵池傩舞表演还有其特定时间、服饰、乐器。贵池傩舞、傩戏的演出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紊乱,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七、十五两个晚上演出,如果本地人口众多或者外地请去演出,也可以适当增加演出场次。贵池表演傩的班子较多,保存的面具和抄本也很多,傩舞的服装和戏曲演出服装都比较相似,早期多是简陋、自行制作的服饰,后来傩班增多,经济条件好些的宗族就开始购买现成的戏装。在傩舞表演中还运用了很多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贵池傩一般运用大锣小锣、一钹二钹等四件打击乐。在很多资料中,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贵池傩戏是属于中国傩文化的中期产物,从考察的剧目如《孟姜女》、《报台》等传统剧目看,都属于傩戏正戏的传承戏。傩舞中的正戏剧目有一部分是源于明代说唱词的,还有一部分是曲牌体。贵池傩舞的声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沿用的、不变的古老戏曲声腔;二是因为宗族师承关系导致声腔音乐具有多变性。音乐分唱腔和锣鼓伴奏两部分,唱腔一部分源于民歌,一部分高腔还标有古典戏曲曲牌名,这些都是贵池傩表演的独特之处。

三、贵池傩舞的文化功能

在远古时期,傩是人们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进行学而产生的一种祭祀活动,是一种精神寄托。傩是通过娱神的形式达到娱人的目的,最后上升为“神人同悦”的人神相融境界。《说文系传统论》释: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在祭祀仪式上就形成了傩祭——傩技——傩舞——傩戏的一系列程式化流程,之后逐渐演变成各地不同的地方戏剧。傩文化流传到现在不仅具有活化石的意义,更是从古到今一种流动的、动态的、活文化的传承过程:它不仅是宗教祭祀性活动或者戏剧,更是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完整的文化现象。它是一项祭祀仪式,具有祭祀性功能,也是现代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与神的交流对话。

贵池傩戏正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慢慢地在傩戏中加强了其娱乐成分,此外变文、词话、傀儡、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等都对傩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尚书·舜典》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说原始时期,是用石头相互击打出声音,作为节拍伴奏,装扮各种神兽驱邪逐瘟疫。原始的傩只有打击的节奏、非常简单朴素的动作以及一些对白,是没有戏曲和歌词的。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后,才有了傩戏、傩舞等。贵池傩戏除了保持傩舞中的动作和对白,还融合了不同地方的唱腔曲调,派生出一些地方戏种。传统的贵池傩戏剧在开场和谢幕时都有祭祀与送神礼仪,它虽然流传广泛,却没有专业的演出班子,也没有以演傩戏为职业的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而且跳傩的剧目都是父传子、本族师徒相传等,属于民间口头传承艺术,这也是傩戏的可贵之处。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傩戏与戏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傩戏选择戏剧,目的是为了张扬自身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扩大影响。而戏剧选择傩,是为了给戏剧披上一件神奇的外衣,更加增添戏曲的传奇功能和神秘色彩。

贵池傩文化属于思想意识形态范畴,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主导作用,它存在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其价值。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不同的载体来表现,祭祀祖先、祈求丰收、驱邪送疫等等都是通过傩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用傩舞表现出的剧情让后人体会、感受到前人以此种浪漫的虚幻来憧憬美好生活的理想。贵池傩舞运用了形象鲜明的面具表现出人们的爱憎分明,用傩文化的形式表现人们祈求国泰民安、追求延年益寿、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家,而傩文化能够从巫术文化中剥离出来,进而派生出民间歌舞戏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这也是形成傩文化独立体系的因果关系,中国傩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价值、社会功能!

Features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Guichi Nuo Dance in Anhui

HAN Li

Guichi in Anhui is named the home to Chinese Nuo culture.Guichi Nuo Dance is rich in typical implications of sacrifice and religion.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Buddhism,and Taoism,Guichi Nuo Dance has high social historical value and cultural artistic value.

Guichi Nuo Dance;acting features;cultural function

JT22

A

1009-9530(2015)06-0115-04

2015-09-22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5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亚牛青年基金(15YJCT60036)

韩丽(1981-),女,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傩舞傩戏面具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面具中的鱼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浅谈桂林市秀峰区张家村傩舞的音乐及功能
刍议赣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