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和教研室中的英语交际法:一项对比实践共同体的民族志研究
2015-03-28欧阳护华
欧阳护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班集体和教研室中的英语交际法:一项对比实践共同体的民族志研究
欧阳护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对中国大陆一所高校推行英语交际教学法改革30年的历程进行了探索。着重深描了以中国单位文化为特征的班集体和教研室如何与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碰撞和冲突,以及外教和普通老师在这种冲突中的体验。揭示了个体主义、平等人际关系、自由主义为特征的交际教学理念与集体主义、等级关系、保守主义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之间的矛盾。
教育人类学;教育民族志;实践共同体;英语交际法改革
一、英语交际教学法改革30年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又称交际教学法,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外语教学主流方法。然而学者们认识到:交际教学法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所处环境特定社会文化态势的理解。处于不同文化语境、社团中的教师和学生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应用语言学家和教改者越过交际教学法的光鲜外表寻求教改本质的深层理解,探求通过教改实现社团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1]。
我国的交际教学法改革与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倡导的经济改革同步。基于保守主义理念的传统教学法难以满足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70年代末,以生本主义、人本主义、实践性学习为特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导向的交际教学法引入中国,对英语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2]。随后,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经历了极度兴奋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后兴奋冷静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深化理智期(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阶段[3]。
观察表明,较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下的交际教学法实践更多体现为迎合政治正确的一种举措。一些中小学示范性学校规定使用交际法。官方定期举办全国性的交际法教学大赛。教师发展项目通常以几个知名教授和权威专家在短短几天内向几百名普通教师集中做讲座的方式进行。部分教改启动通过使用一系列具有交际法特征的新编教材来实现。高考、其他类型重要考试的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评估仍然以知识中心、要求标准化而不是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导向。
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关注中国学习者在接受西式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挣扎冲突以及解决这些冲突的方法[4-6](例如Rao,2002;Carless,2007;Marlina,2009),但从社会文化,微观政治的角度研究中国交际英语教学却十分有限。除了Liu&Xu[7],Tsui[8],大多数研究从教学法角度切入,聚焦于方法的比较(例如,交际法在哪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或是过度依赖语言学理论[9],“很少涉及交际法与中国社会、文化、政治语境的契合关系”[10],“缺乏从社会、文化角度对教学主体以及主体性建构的研究”[11]。
笔者认为,英语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内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冲突、两难、低效,甚至失败等“水土不服”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缺乏了解以及对教师主体性重视不足。为此,对本土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文化交际能力,家长、领导,以及其他权威人物对待交际教学的态度,社团操习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特征等方面做一个综合探讨将有助于理解交际教学的本质,进一步推进交际教学法改革。在以下的文字中,笔者将对我国一所大学(G大学)30年的交际英语教学法改革实践做上述几方面探讨以揭示教改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着重描写和分析:1)作用于交际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冲突背后的价值体系是什么?2)大学单位共同体实践对交际教学法的实施有何影响?3)教师个体在实施交际教学法过程中面临怎样的困境?4)本土化交际教学法过程中有哪些原则性冲突必须面对?
二、理论框架:实践共同体
有鉴于以往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研究的局限性,配合探讨中国交际英语教学法改革和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了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12]作为理论框架指导数据的分析和阐释。
实践共同体是Lave&Wenger[12]提出的合法边沿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用来描述个体参与者身份建构与权力、变化等情境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践共同体指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的相互作用而增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和专长。
基于这个理论框架,笔者试图说明:中国的交际英语教学法改革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不同价值体系竞争的结果,是各种社会权势关系的协商转换,是教师个体与“重要他人”关系中的身份建构/解构。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方法,以口述历史和教改者真实故事再现的形式探讨社会变革以及教学法改革过程中教师身份的认同和话语系统重构。
研究选取G大学为田野调查点,实施交际英语教学法改革的英语系(后来升级为英文学院)为研究场域。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所持的身份是:我国首批交际英语教学法的“受试者”本科生、交际法教师培训师,以及研究员。在G大学浸泡的30多年间,笔者充分参与了该社区的日常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与不同地位的受访者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为对G大学进行深入的民族志描述以及从受访者那里获得充分可靠的信息打下了基础。在此期间,笔者在境外有7年的求学经历。这个局内/局外人双重身份使笔者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做到人类学研究所倡导的熟悉的陌生化以及陌生的熟悉化原则。
研究数据包括田野笔记,观察记录,教学日志、访谈转写数据、私人信件、内部文件,以及开放性问卷调查反馈。受访者包括G校校级、院级领导,外事办、人事处工作人员,普通教师、教改受训教师,以及本科生。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根据Glaser& Strauss[13],Hammersley&Atkinson[14],Lincoln& Guba[15]等学者提出的框架进行质性分析。
四、G大学的30年交际英语教学法教改路
G大学素以开放、自由、先进教学理念闻名全国。20世纪70年代末,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以及一些北美文化教育机构的大力协助下,G大学成为我国最早实行教改,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高等院校之一。1979年,由该校资深教授李筱菊主编,具有鲜明交际教学法特点的《交际英语教程》(Communicative English for Chinese Learners,CECL)系列教材在79级、80级、81级英语专业低年级(1979~1981)学生中率先使用,标志着交际教学法正式引入。这一时期的教改成绩斐然,被西方学者评价为“全盘实践交际教学法的有效尝试”[2]。随后,CECL教材逐步取代传统教材,在所有开设英语专业的院系中推广,交际英语教学法在G校占据了主导地位。80年代中期以来,CECL教材历经数次修订,增加了生词表、中文译文、语法练习等内容来调和交际教学理念和根深蒂固传统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G大学成功开发出了与交际教学理念以及CECL教程相配套的考试大纲[16]。在这个大纲的指导下,中国英语高考内容从单一考察学生语法知识逐步过渡为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中国首个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相继在G大学落户,G大学经历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
1.班集体实践共同体中的交际法
根据曹锦清和陈中亚[17]的定义,单位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管理公有体制内的人员而设立的组织形式,具有“终生福利保障,家庭、工作、社会存在与政治属性一体化,封闭,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的特征[18]。Lü&Perry[18]将单位和家庭做类比,认为单位具有亦父亦母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单位扮演家长,即父亲的角色,对体制内人员进行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单位扮演母亲的角色,为其成员提供物质保障。以下我们将细致分析交际法在班集体和教研室这两个典型单位实践共同体中的碰撞。
G校对新生实行分班管理制度。一个班大约30人,有固定教室。本科四年同班同学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班级共享同样的任课教师,课程,桌椅设备以及课外活动。住宿通常按照班级来分配,一般6人一间宿舍,往往一住四年。学生遵循固定的作息时间。许多学生在睡前都有卧谈的习惯。周末学生们通常结伴进城,在附近的小餐馆里聚餐,看电影,或是参加聚会。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委会。成员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以及文体委员。班长和副班长负责定期召开班会讨论班级事务,并组织开展学习竞赛、教学评估、探望生病的老师同学、政治学习等班级活动。这些活动都以班级名义进行,班级同学荣辱与共。
由于长期共同学习生活,共同参与活动,班级同学对彼此的信息,例如生源、出生地、生日、身高、父母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学习和智力情况、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了如指掌,相互间几乎没有秘密。这种共同体验以及相互了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等级秩序的出现。对于哪位同学在决策上享有多大的权威、权力,哪位同学适合调解争端等权势关系的分配情况,班级同学都心照不宣。
班级共同体实践对交际教学的实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同学相互之间的观察和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参与模式。在口语课上表现积极的学生通常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或是性格外向、自信、喜欢展示口语特长的学生。这样的参与模式并非一蹴而就。刚入学的头几个月,由于彼此缺乏了解,班级权势关系的默会知识尚没建立,同学之间像陌生人一样公平竞争、平等参与。随着熟悉度与日俱增,原有的课堂参与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开始表现积极的学生,在几次考试之后发现“山外有山”,便选择了沉默。当班级权势关系逐渐明朗,谁该领头,谁该附和,同学们心中都有了定论。当老师提问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时,同学们的目光自然投向某位同学,认为非他莫属。而这位同学,在叹息“怎么又是我”时,自觉地起身回答。
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越长,班上的权势关系越发得到强化。临近毕业,这种关系已趋于稳定,很难再有变化。少数不太敏感、一再违反默会实践的同学通常被认为“置班级利益于不顾”而遭受集体的冷落,甚至惩罚,以至于无法在班级里正常学习、生活。来自CECL教师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这样一个充满等级关系的共同体里,实施交际英语教学很容易遭到顽强抵抗。学生抱怨口语课上要求人人发言的做法破坏了班级团结。因为口语差的同学被迫在口语好的同学面前“献丑”,而口语好的同学不得不在口语差的同学面前“卖弄”。双方都认为这是一种丢面子的行为。
交际教学法预设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和在此基础上探求真理,协商、建构知识。班集共同体的学习生活实践及其对课堂参与模式的消极影响表明,平等、自由、求真并非任何文化的基调。在一个崇尚等级关系的文化语境中,如果不充分考虑权势关系、集体身份、默会知识对交际互动的影响,以及内化等因素,交际教学法很难顺利实施。
2.教研室实践共同体中的交际法
教研室是教师办公的场所,其组织结构与班集体相似,只是在等级关系上比班级复杂微妙,成员身份更固定长久。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报到后都会分派到各个教研室,成为其中一员。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更换教研室。在一个教研室里待个十年八年十分常见。一个教研室通常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教研室主任大多由中年骨干教师担任。他们通常有20年以上的教龄并获得过模范教师的称号。教研室成员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教学经验丰富但受文革影响学术水平较弱的老教师,另一部分则是刚刚研究生毕业留校的年轻老师。
教研室最频繁的活动是集体备课。同一门课的任课教师每隔一周或半个月抽出半天时间聚在一起疏通教材。教师们采取分工负责制,分别负责词汇翻译,教案撰写,出考卷等任务。意见分歧主要通过讨论、经验分享,以及参考优秀教学案例的方式解决。这种合作方式将教学责任平摊到每个教师身上,教学质量得到保证[19]。对于商定出的教学计划,每个教师都依照执行。
一般情况下,教研室的人员构成和教学分工很少发生变化。在这个封闭、稳定的场域里,教师逐渐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相互间了解也逐步加深。对于谁教学出色,谁最负责任,谁有哪方面教学专长,谁说话有分量,谁将当选本年度优秀教师等信息了然于心。由于老中青三代同堂,老师和学生同在一个教研室做同事的现象十分普遍。应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年轻教师对老教师尊敬有加,做事低调。
在教研室共同体里,对教学事务有发言权的大多是资深教授和老教师。受传统教学法的长期影响,他们的教学理念大都比较保守陈旧。由他们制定的政策上传下效,保守的教学理念逐年沿袭,渐渐发展为一种稳固的模式。在这种集体主义氛围里,普通教师很少有机会在教材、教法、评估标准的选择和制定上拥有自主权。如果哪位教师追求个性和教研室意愿背道而驰,他不但面临增加工作量的惩罚,还被打上傲慢、无视集体利益的标签,很有可能从此失去教研室对他的庇护。
平均主义、集体主义、等级关系的教研室共同体文化使维持和谐人际关系而不是能力、效率成为共同体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20]。实施CECL的30年间,CECL的考试标准一直与交际教学法的评估标准相矛盾。CECL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考试时却无视这个教学现实,以考察语法知识而不是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造成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相脱节的现象。学生和年轻教师纷纷表示不满,但都无济于事。此外,CECL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由于内容过时不能反映时代面貌需要更新,但迟迟没有动静。这些怠慢现象和学院对教师主体性、能动性缺乏重视不无关系。学院互动方式是教研室共同体实践的一个缩影。
当CECL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实践交际教学理念以及相配套的个体主义、平等主义、人文主义价值观时,他们自身在教研室或日常惯习中却没享受到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个体主义的待遇,因而在教改中谈不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改也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学改革,诚如Gow et al[21]所述,在本质上是社会化过程和学校语境的真实反映。
3.外国来的教改者
为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G大学相继邀请了一批外教指导教学改革。然而大部分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外教遭到了学生的投诉。他们抱怨外教学生中心、过程导向、体验式的教学“过于随意”“不够严谨”“没有标准教科书,没有笔记,让人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22]。显然,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法的评估标准来评估交际教学。
面对学生投诉,外教采取了西方的冲突管理模式来应对。他们要求学生当面说出不满,并提供证据。对学生私下向外事办和学院打报告的做法,许多外教感到愤怒和委屈,觉得被剥夺了辩解的机会[20]。
外教的愤懑源于他们所属的公民社会文化和学生所属的单位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公民社会人际交往具有流动性和契约性的特点,注重平等、自由和权利。在这样的文化作用下,公开交流、辩论、和学生对抗是很自然的事。而单位社会的人际交往,如前所述,具有长期性和依附性特征,注重等级、和谐和关系。受这种文化影响,观点交流和冲突处理往往诉诸于私下场合的闲谈[21][23]。因为私下场合能够减少、规避面子冲突,利于平等交流。绝大部分G大学共同体成员采用了这种单位特色的人际互动方式。例如,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在课后召集学生干部了解班级情况,或是到宿舍看望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学生常常在课间、课后向老师提问或反映问题[22][24]。这些“私下往来”既解决了问题,又保全了交际双方的面子,符合中国人注重和谐、面子的社会心理[23]。来自公民社会的外教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用公民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处理单位社会的问题,难免陷入僵局,遭遇挫败。
然而,当部分外教很好地融入单位文化,并被评为模范教师时,许多外教却被边缘化。他们被调离核心课程教学,教授文化、文学、口语等非核心课程。同时,他们住在自成一体的公寓里,远离G大学的社会操习,成为“边缘化的权威”。
4.乡下来的教改者
另一组人群是来自教育部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合办的中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学员。这里选取了一位中学老师七年的交际英语教学教改经历来展示教改给她带来的身份、社会地位、权势关系上的痛苦裂变和蜕变。
因为擅长传统英语教学法,教学成果斐然,这位教师被学校和家长寄予厚望,把她视为教学权威和高考得高分的保证。她也因此屡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作为奖励,学校派她到G大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交际英语教学法。在学习期间,她的传统教学法理念和G大学的交际法社团实践发生了剧烈冲突,她因此饱受煎熬。经过两年艰辛努力,这位教师成功地从传统教学法支持者转变为交际教学法拥护者。当她结束培训返回母校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时,却发现新的教学理念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所接受。她的身份也因此遭受质疑。在校领导眼里,她变得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在家长学生眼里,她变得不负责任。直到若干年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交际教学法改革,这位教师为教改所付出的努力才被当地所接受,优秀教师的身份才又重新获得认同。然而她的大部分同事没有她幸运。因为坚持实施交际教学法,与所在学校利益发生冲突,她们被迫转岗或离职,代价惨烈[9][25]。
外教和中学教师这两组教改参与者的经历表明,英语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这么简单。对普通教师个体而言,它意味着更深层次的身份重塑(从知识权威、管理员到学习促进者、指导者),意味着利益重新分配,权势关系重新定位,价值体系重新定义。在这场变革中,新的游戏规则冲击了旧有秩序,注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教改者和既得利益获得者之间的冲突正是这个重构/变革过程的外在体现。教学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变革。
五、讨论和结语
单位共同体这一社会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自改革开放以来,诸如福利分房、铁饭碗等国有单位特有元素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公民社会特征的一些新元素。例如,合同制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校外租/购房居住,师生关系朝功利、契约方向发展,学生投诉在教师评估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出版商打破先前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相互竞争抢夺教材市场等。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价值观念仍然散发强大生命力。G大学以班级和教研室为特征的单位社会结构几乎是中国大陆所有教育机构的缩影。中国教育过度行政化的趋势巩固甚至强化了封闭、低流动性、等级人际关系、公开场合友好交往,私下场合人情互报的单位基础架构。行政力量对教育的过度干预,如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所指出,严重阻碍了创新,导致中国教育改革停滞不前。
交际英语教学法改革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改革的过程中,旧有秩序、身份、地位,以及习惯受到冲击和挑战,带来利益上的冲突。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评估英语教学改革时把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交际教学法改革是否能够在中国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土教师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外来的教育理念/文化和传统教学法/文化之间找到调适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际英语教学法。
[1]Kumaravadivelu,B.Beyond methods:Macro 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2]Dzau,Y.F.(ed.).English In China[M].Hong Kong:API Press,1990.
[3]杨建娣.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综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4-126.
[4]Rao,Z.H.Chines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nd non-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EFL classroom[J].System,2002,(30):85-105.
[5]Carless,D.The suitability of task-based approaches for secondary schools:Perspectives from Hong Kong[J].System,2007,(35):595-608.
[6]Marlina,R.‘I don’t talk or I decide not to talk?Is it my culture?’-International students’experiences of tutorial particip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48):235-244.
[7]Liu,Y.,Y.Xu.Inclusion or exclusion?A narrative inquiry of a language teacher’s identity experience in the‘new work order’of competing pedagogie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1,(27):589-597.
[8]Tsui,A.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formation:A narrative enquiry of an EFL teacher[J].TESOL Quarterly,2007,(4):657-680.
[9]Ouyang,H.H.One way ticket:A story of an innovative teacher in mainland China[J].Anthropology&Education Quarterly,2000,(4):397-425.
[10]Cortazzi,M.,L.Jin.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J].Language Teaching,1996,(29):75.
[11]Popkewitz,T.S.Houston,W.R.et al.(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Review of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2,(1):66.
[12]Lave,J.and Wenger,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3]Glaser,B.G.,A.L.Strauss.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67.
[14]Hammersley,M.,P.Atkinson.Ethnography:principles in practice[M].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83.
[15]Lincoln,Y.,E.Guba.Naturalisticinquiry[M].Beverly Hills,CA:Sage,1985.
[16]齐鲁霞.意愿与现实:中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研出版社,2004.
[17]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18]Lü,X.P.,E.J.Perry(eds.).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New York:M.E.Sharpe,1997.
[19]Ross,H.A.China learns English: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0]欧阳护华.单位与公民社会的碰撞:教改者的真实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M.Bond(Ed.).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M].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2]Ouyang,H.H.Resistance to the communicative method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within a progressive Chinese university[C]//Kathryn Anderson Levitt(ed.),Local meanings,globalschooling:anthropologyandworldculture theory.NY:Palgrave Macmillan,2003.
[23]Bond,M.Beyond the Chinese Face:insights from psychology[M].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4]Ouyang,H.H.Things that don’t work in the office might work at home:Teachers develop through teachers’chat-in-private[C]//G.Tinker Sachs,M.Brock,&R.Lo(eds.),direc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6:186-201.
[25]Ouyang,H.H.The pain of change[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1992,(24):5-10.
Localizing CLT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as a Danwei Community of Practice
OUYANG Hu-hua
(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Cultur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 510420,China)
With life stories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teachers practic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in a university in China,this ethnography reveals how CLT ideological presumptions of individualism,egalitarianism and liberalism have been in a state of tens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Chinese danwei characterized by collectivism,paternalism and conservatism.This tension explains the strong resistance against pedagogical agents of change in China.The article calls for a more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eemingly linguistics-based and egalitarian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educational ethnography;community of practice;CLT
G40-056
A
1671-6124(2015)02-0092-06
2015-02-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2JJD740006];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基地项目[WYZL201431];2014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新交际英语教学团队)项目[101-GK131080]
欧阳护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韩山师范学院校外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