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副词“可”

2015-03-28何学琼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特指用例语气

易 杏,何学琼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副词“可”

易杏,何学琼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儿女英雄传》是我国清代小说家文康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在小说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文学界和语言界都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研究书中的疑问副词‘可’,在穷尽性调查全书语料的基础上,对疑问副词“可”的发展,“可”在反复问句中及特指问句中的用法进行描写分析,力图勾勒出“可”作为疑问副词在书中的运用概貌。

《儿女英雄传》;可;反复问句;特指问句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道光年间写就的一篇侠义模式的长篇白话小说,自成书以来,就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考察《儿女英雄传》(以下简称《儿》)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疑问副词“可”在书中的具体用法,力图在对全书40回语料进行穷尽式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疑问副词“可”的发展变化过程,并且对它在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中的用法及特点进行分类描写。

一 疑问副词“可”的发展

“可”作为一个在古汉语中就已出现的词语,它的疑问副词用法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发展,在近代汉语阶段发展较为成熟,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下来。我们试图研究《儿》中的疑问副词“可”的发展历程,从自身和外在两方面探讨它作为疑问副词存在的原因。

我们经考察发现,“可”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都有一个义项是“可”可以作为疑问副词。而“可”作动词时,多表示“同意、许可、适合”等义,表达人们对事物的肯定或认可,倾向于事物的肯定的一面,进而作为助动词多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许可”等意义,它的动词词性就开始弱化了。当“可”运用到疑问句中,对肯定的一面表示怀疑,就会受语境影响而产生语法意义的变化,有疑问的意味。因此,我们能大致看出它的词性的演变,或多或少受到了本身词义的影响。

“可”作为疑问副词,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先是表反诘问,之后出现推度问的用法,最早分别出现于东汉和唐代。“可”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在东汉时期并不多见,唐代以后开始被广泛运用。“表示推度语气的‘可’最早见于唐五代的文献中,但用例比较少,多出现在诗词和禅宗语录之中,而且后面的动词大多是‘能’和‘是’”。[1]如:善恶二根,可是菩提耶?(祖堂集,卷1)意思是“善恶二根是不是菩提”,是希望得到回答的疑问句。表示推度问的“可”到明清时期就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其后的动词也不再限于“能”和“是”,可以跟更多的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结合用在疑问句中。反诘问是一种无疑而问的用法,它是问话者用疑问的表述形式表达本人的否定的意向或者态度,实际上是假性问,不需要对方做出回答。而推度问是实实在在的疑问,问话者一般要求对方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可”一开始用在疑问句中并不是表达推度疑问语气的,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才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在疑问句中表示推度语气的疑问副词,这也是它自身语法功能演变的结果。

除上述自身的原因外,其他疑问副词对“可”也有类化影响。江蓝生等认为“可”受到“岂”和“宁”的影响较大,后两者出现较早,大约在先秦时期已有用例。它们在一定时期与“可”并存,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宁”因语言系统的调整而逐渐消亡,“岂”发展成为专门表示反诘语气的语气副词,较常用在反问句中,只剩下“可”专门作为疑问副词而存在,“形成了今天‘岂’与‘可’分工明确、互不干扰的合理分布”。[1]而“可”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有不同形式的替代词,如合肥话中的“克”,昆明话中的“格”和苏州话中的“阿”,这是“可”在不同方言中音变的结果,与方言中的语音差异有关。前辈学者朱德熙等已撰文指出,此不赘言。

综上所述,疑问副词“可”的发展是在其自身和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通过穷尽式的考察发现,“可”在《儿》书中的出现频率较高,运用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主要研究它作为疑问副词在反复问和特指问中的用法和特点。

二 疑问副词“可”在反复问句中的运用

我们采用朱德熙的说法对反复问句进行界定,即“反复问句是选择问句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把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在一起作为选择的项目”。[2]反复问句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它的基本形式主要还是两种,即“VP-Neg-VP”式和“VP-Neg”式(VP代表动词性成分,Neg代表否定词)。针对它们的最早用例,学界一般认为前者出现于“秦代或战国末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3],如“相与斗,交伤,皆论不也?”后者出现于“西周中期的铭文五祀卫鼎铭文”[4],如“正乃讯厉曰:汝贾田不。”而“可”字句形成的反复问句,最早出现于唐五代,到宋代也并不多见,到元代以后用例才逐渐增多,发展到明清时期,就开始在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此种用法。“可”字句构成的反复问句在《儿》书中共有89例,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可VP”

“可VP”在“可”字句构成的反复问句中共有63例,用例最多。

(1)你可知些进退?(9回)

(2)你可是褚家庄的?(14回)

(3)姑娘,你看我给你安的这个家可还合宜?(24回)

从上述三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可”都是表达“是否,是不是”的意思,提问者只用“可”加肯定的一面来提问,希望回答者作出回答,且提问者本身也更倾向于肯定的一面;二是“可”作为疑问副词,放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比较紧密,但也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二)“可VP不VP”

这种结构在在全书中共有17例,出现频率较高。

(1)这姓褚的可是人称他褚一官的不是?(14回)

(2)你可认识他不认识他?(15回)

(3)你先说他到底可是你的仇家不是你的仇家?(18回)

上述三例,提问者把肯定和否定的两项都列出来做为选项,让提问者选择一项来做出回答。其中的动词可以单音节,如例(1)和例(3)用的是判断动词“是”,例(2)用的是“认识”。此外,谓词后的成分可以省略,疑问焦点在谓词上,如例(1)。

(三)“可VP+语气词”

这种结构在《儿》书中的用例偏少,只有6例。

(1)世间可有个行囊里装着两三千银子,去找馆地当师爷的么?(5回)

(2)你那个性格儿可是一句半句话省的了事的人吗?(19回)

(3)可还认识当日座上笙歌,今日沿街鼓板的这个道人么?(38回)

《儿》书在反复疑问句较少使用语气词,“可VP+语气词”的反复问句用例就更少了。句末用的语气词主要是“么”,有4例,还有“哇”和“吗”各1例。针对其少用语气词的原因,我们同意傅惠钧的说法“正反选择问的‘VP neg’式 ,neg总是置于句末,且已明显语法化,可VP式的疑问重心则在前,这与二式基本不用疑问语气词似有直接关系。”[5]由此,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在选用疑问表达手段方面,它们通常是借助句式而非疑问词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而且上述三例疑问度也较低,都有反诘的语气,相当于无疑而问。

(四)“可VP+否定词”

这种结构的反复问句在书中用例最少,全书只有3例。

(1)他走了,可回来了没有?(12回)

(2)我生平别无所好,就是好喝口绍兴酒,可不知你老人家里有这东西没有?(15回)

(3)二位姑奶奶可曾有喜信儿否?(38回)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这种句式后的否定词主要是“没有”和“否”,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而古汉语中用在反复问句中的否定词有“否、不、未、无”等,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新增了“不曾、没有”等双音节否定词。“可”字结构形成的反复问句发展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少量句末加否定词‘否’或‘没有’的‘可VP否/没有’式”。[6]这种结构虽然较少,但也说明“可”字结构的反复问句在明清时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

《儿》书中疑问副词“可”字结构构成的以上四种反复问句,它们出现的频率有高有低,语法功能有同有异,但都是书中表达疑问语气的不可或缺的句式,使得书中的语言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三 疑问副词“可”在特指问句中的运用

特指问是问话者借助疑问代词来提问,要求答话者针对提问的部分做出相应的回答的疑问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语气词的使用方面,只能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我们通过对《儿》书进行穷尽式语料调查发现全书由疑问副词“可”字结构构成的特指疑问句一共有81例。这类特指问句主要是通过疑问代词来表达疑问语气,要求对方做出相应的回答,而这些疑问代词主要有“甚么”“怎么”“那里”“那儿”等,但它们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别。我们主要是根据疑问词将这类特指问句分成四类来分析它们的运用情况和特点。

(一)“怎么”作疑问代词:

这种类型在书中共有29处用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1)他倘然要到我这屋里看起道儿来,那可怎么好呢?(4回)

(2)一个女孩儿家,可怎么合你同行同住呢?(27回)

(3)人家可怎么知道咱们是一起来的呢?(38回)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大多数句子中的疑问副词“可”和疑问代词“怎么”结合得较为紧密,共同构成特指问。“怎么”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用来询问方式(例1)、状况和原因(例3)等。“怎么”后接的谓词性词语包括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如“好”作为表态词占了其中的11例,询问方式。

(二)“甚么”作疑问代词:

“甚么”作为疑问副词与疑问代词“可”结合构成特指问共有28例,仅次于“怎么”的用例。

(1)强人道:“十三妹姑娘可有甚么交代?”(11回)

(2)你这可忙甚么呢?你走后交给我给你归着还不放心哪?(17回)

(3)又问他说:“此地可还有甚么名胜?”(38回)

“甚么”在句中主要充当宾语或定语,询问事物,如它在例(1)和例(3)中充当定语,例(2)中充当宾语。因此,句子结构多为“主语+可+谓语+甚么(+其他)”。“甚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引志村良治的研究说‘是物’在八世纪中叶变为‘是没’,九世纪变为‘甚没’和‘甚’两种形式,‘甚没’后来又渐次变成‘甚摩’、‘什摩’、‘甚麽’、‘什麽’,而‘甚’作为疑问词西北方言一直使用着。据这种观点,‘甚么’、‘什么’是来自共同来源的不同写法,语音稍有不同。”[7]

(三)“那里/儿”作为疑问副词:

“那里/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哪’字在宋代韵书《集韵》中即见收录,但在近代汉语里多用作人名或语气助词而不用作疑问代词,这个疑问代词是用‘那’字来记录的”[8],询问处所。其中,它们作为疑问代词与疑问副词“可”构成的特指问句在书中分别有8例和5例。

(1)只是这时候可那里去找会扎针的大夫去呢?(3回)

(2)我可那里谢他一声去呢?(12回)

(3)妈这可那儿去了呢?(35回)

“那里/儿”用来询问具体的处所,在上述3例中分别充当状语、宾语和状语。“可”与“那里/儿”结合紧密,表达出提问者的疑问语气,句末多带疑问语气词“呢”,有舒缓语气的作用。此外,书中还有两例是通过“那”询问处所的,如“安太太笑道:‘亲家老爷,这些东西要不拿钱买去,可从那来呢?’(33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那儿/里”的省略用法。

(四)“谁”作疑问代词:

“谁”作疑问代词构成的这类特指问句在书中共有4例,出现频率较低,主要用于询问人。

(1)这卧房里可一瓣心香的供奉谁呢?(29回)

(2)你们瞧准了的这个,可是谁呢?(40回)

(3)把我们这个傻哥儿一个人儿扔在口外去,可交给谁呀?(40回)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谁”在句中充当宾语,放在动词后,形成“可+动词+谁+语气词”的结构。“谁”作为询问人的疑问代词,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并且成为现代汉语特指问中一个重要的疑问代词。

除上述四类及其省略用法外,《儿》书中与“可”结合用的疑问代词还有“那”(2例),“怎样”(1例),“啥”(1例)和“多大”(1例)。“那”与数量代词“一”结合,在句中通常作定语,询问人或事物。“怎样”一般用来询问方式,“啥”则主要充当询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多大”是程度代词询问大小。

《儿》作为清代一部颇受民众喜爱的拟话本小说,以其独特的情节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在文学史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我们通过对《儿》书进行穷尽式调查,阐述了“可”发展成为疑问副词的内因和外因,并针对“可”字结构形成的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进行了分类描写,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可”作为疑问副词在《儿》书两类疑问句中的运用情况和特点。

[1]江蓝生.疑问副词“可”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0,(3):45-48.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3.

[3]郭锡良.汉语语法论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567.

[4]裘锡圭.古文字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258.

[5]傅惠钧.儿女英雄传中的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238.

[6]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3.

[7]萧红.水浒传与红楼梦的特指问句[J].咸宁师专学报,1998,(4):42.

[8]袁宾.近代汉语研究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88.

[责任编辑 贺良林]

The Interrogative Adverb “Ke” in The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YI Xing,HE Xue-qiong
(School of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The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is a long colloquial novel written by Wen Kang who is a novelist of the Qing Dynasty. Its status in the novel history can not be neglected and it has caused great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literary and language world.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interrogative adverb“Ke”in the book,based on the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rpus in the book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rogative adverb“Ke” and its usage in the cross-questions and special questions,try hard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general picture of “Ke”'s application.

The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Ke”;cross-questions;special questions

H043

A

1008-9128(2015)02-0078-04

2014-05-17

易杏(1990-),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近代汉语。

猜你喜欢

特指用例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汉语特指性是非问的生成机制与信息结构
语气不对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注意说话的语气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