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探究

2015-03-28陈桂香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育大学文化

陈桂香

(1.盐城工学院 学生处, 江苏 盐城 224051;2.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武汉 430072)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探究

陈桂香1,2

(1.盐城工学院 学生处, 江苏 盐城 224051;2.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武汉 430072)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创新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必须要有强大的、先进的文化来支撑、来驱动、来引领,创新创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时代内涵。高校是先进知识、先进文化特别是创新创业文化的生产主阵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使命文化;提倡变革、推崇创新的观念文化;实事求是、敢于批判的理性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文化;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心态文化。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大学生

0 引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必须要有强大的、先进的文化来支撑、来驱动、来引领,创新创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时代内涵。无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高校都责无旁贷。无论是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离不开创新创业文化的支撑、激发与滋养。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肥沃土壤,也是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灵魂,经济、政治、军事及外交等一切活动都包含着文化,并通过文化来起作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其他生物种类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及凝聚社会的“粘合剂”。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文化曾经被忽略。对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是在科技异化、人文失落的背景下产生的。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对“作为一种许诺把人类从愚昧和非理性状态中解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写入历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的批判,认为只有蕴含人文的科学精神才是符合人性的。把文化提升到与科技同等重要的软实力地位则是198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Joseph S.Nye)教授首创。他的软实力理论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硬的科技、军事、国防、经济等实力,更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软实力。[1]我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

1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价值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创新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大学之窗,看一所大学可以通过大学精神之窗,而创新创业文化则是当今大学精神的核心。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在长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积淀而形成的,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内容、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能、促进创业创业行为的文化,包括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四个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大学之民族担当。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下,需要重新定位自身,大学之象牙塔,并不排斥民族责任之无限。大学要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更要有崇高的大学精神、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文化不但是社会文化变化的晴雨表,更是先进文化的风向标,创新文化是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高校是先进知识、先进文化特别是创新创业文化的生产主阵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成为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

二是,大学之本真属性。大学天然就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使命的组织,大学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而探索和追求知识的本质就是创新。以知识创新为立身之本的大学,其创新性和创新力的大小更取决于创新文化的存否。创新文化有利于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大学氛围和进取精神,激励大学及其成员树立和鼓足超越自己极限的志向和勇气。历史遗产当然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文化继承毫无疑问亦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但大学决不能简单的复制,唯有创新大学及其组织和成员,才能跳出包裹自己的外壳,有所突破和自我超越,激发出大学师生无限的创造潜力和创业潜力。没有创新,大学的生命就会枯竭;缺失创新文化,大学就会失之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生态环境。

三是,大学之基本职能。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言“人只有教育才能成为完人”,[2]建设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大学要培养的不仅是善于接受已有知识的人类历史文化成果的继承者和现实社会的适应者,而且是善于发现和运用新规律来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创新创业文化具有工具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其工具性价值是为创新创业提供外部环境、舆论支持,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其近期的、可见的价值;其精神价值表现为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其美德生长、精神提升、能力提高、生命完善,这是其长远的、不可忽视的价值。

2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路径

创新创业文化不是独立的文化形式,而是有其丰富的内涵: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使命文化;提倡变革、推崇创新的观念文化;实事求是、敢于批判的理性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文化;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心态文化。笔者不取创新创业文化的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行为层视角,而从文化本身内涵的视角,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

2.1 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使命文化

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其中一条就是“非谋利性”,这涉及科学研究的动力问题。让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让科学研究本身、让研究者对知识的敬畏和兴趣成为研究实践的根本动力,而不是为功名利禄,这才是科学能够健康、持久发展的根本所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生“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而学习,后来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就达16人,每次拿破仑出征,都有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跟随效力尽忠,他的军队里还有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等一大批耀眼的科学明星。[3]高校要培育师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使命文化,承担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责。另外,还要学习和培育古希腊之“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粹精神,这是抵挡市场经济下功利主义侵蚀科学研究者的有力精神武器。只有摒弃功利主义,才能够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受得了清苦,才会避免更多的考试作弊、学术造假、论文拷贝等不端行为出现。

2.2 培育提倡变革、推崇创新的观念文化

大学是社会批判的中心,“象牙塔”拒绝媚俗迎世,这是大学保持其独立气质的秘诀。批判精神在默顿那里表述为“有组织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在继承旧事物精华基础之上的超越。没有批判和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哈佛大学教授欢迎学生的批判和置疑,他们相信只有天才学生有了想象力和比智较劲的信心,才会咄咄逼人地与教师争锋、质疑。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创意,只要是合理的创新创业计划,都会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开花、生长、结果。高校应该培养“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园主流价值观,遵循大学创新创业文化的动态生成规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将这种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党建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在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2.3 培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文化

学术需要民主,霸权是科学发展的镣铐。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牌高校莫不是有着民主的学术氛围,如果哈佛大学老师一节讲到底,哈佛学生一节不发声,肯定不会有今日之哈佛;如果牛津大学阻挡其人才走出牛津,肯定也不会有今日之牛津。[4]百花争鸣的学术竞争氛围,是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重要方式,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开创了现代科学教育之先河,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自由,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是“灌输”,而是和学生一起在吉森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平等对话中提升。约翰·齐曼评价他培养了几乎所有下一代最优秀的化学家,吉森实验室也被称为化学界的“圣地”。可以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都需要这种争鸣的宽容文化、竞争文化,从一个创意的灵光闪过,到创新创业计划书的草拟,到市场行情的理性分析,到创新创业项目付诸实施,到创新创业实践反思,整个过程都需要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民主讨论、群策群力、合作解决。

2.4 培育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心态文化

大学生要有一种气概:人不敢言,我敢;人不敢为,我为。科学史上的地理大发现,在于哥伦布团队具有向大海挑战、不怕冒险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才打破“天圆地方”沿袭一千多年的地理谬误;爱迪生一千多次寻找灯丝的失败,最终才有灯泡的问世;马云辞去安逸的公职,近二十年打拼,才有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诞生,9月19日阿里巴巴股票在纽约所正式挂牌上市,股价暴涨,市值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要不怕风险的勇气,正确评估风险,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但同时做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高校可以探索多种评价方式,弱化创新创业结果考核项,强化创新创业过程因素,重点考核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及能力,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平常心看待失败,避免以成败论英雄的功利化考核倾向,培育宽容失败的良好校园心态。

3 结语

创新创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成果的产生,都离不开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涵养。是否具有富有创新性、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已成为当前高校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校要从社会责任、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学校发展的战略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历史传统等特点,结合本校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等情况,大力培育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现文化的最终价值。

[1] 约瑟夫·S·奈.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M].刘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6.

[2]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68.

[3]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9.

[4] 畦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7(7):77-79.

(责任编辑:郑孝芬)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HEN Gui-xiang

(1.Student Affairs Office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2.College of Philosoph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an ag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ng that fundament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founda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dream must be propped up, driven and led by advanced cultur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is advanced culture showing up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notation. Colleges are the main position where advanced knowledge, advanced culture, especially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s are produced.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ission of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In colleg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mission culture of advocating science and pursuing the truth; the idea culture of advocating transformation and holding innovation in esteem; the rational culture of being practical, realistic and critical; the competition culture of contending diverse thinking, and the attitude culture of encouraging adventures and tolerating failures.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2015-01-0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基金项目(12JYA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FDY074)

陈桂香(1978-),女,湖北襄阳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G659.21

A

1009-7961(2015)02-0069-03

猜你喜欢

培育大学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谁远谁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