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2015-03-28王艳
王 艳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30038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39”。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提升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上来,生态文明观念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入人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动态的系统性工程,它的内容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新的历史时期,把生态文明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之中,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又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对自身领域所发生的新变化,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除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还可以、也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2]183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而且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与此同时,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提出也转变了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交融又彼此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方法多重、途径多样,这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了翔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现时期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方面的教育,还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当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期青年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着的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理念是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源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民爱物”,主张以平等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而道家则从自然界的角度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无为”的处世态度,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大自然的存在物,提倡“道法自然”、“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理念。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倡导的“慈悲为怀”、“生命之法”和“众生平等”等思想主张善待万物、尊重生命。这一系列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对今天高校普及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与推进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日益丰富既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也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而这也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把人放在生态环境之中,使其成为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人”,以“生态人”的身份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3]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正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原有的内容局限和狭隘短浅的生态价值理念,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新课题,也是高校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完善社会服务的实现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的和唯一的价值主体,忽视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这样片面的宣传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没有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反而灌输一种“人定胜天”的错误观念,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无序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方法理论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政治教育或意识形态教育的狭隘认识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没能及时革新和改进,跟不上现实生活学习中大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自然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绩与忧患并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998人类是从属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然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环——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可耕地锐减,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强度加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不但破环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体健康,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生态文明,并将其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育人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整个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才能在其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涉及到的新内容。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理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而高校作为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更应该把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视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而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最为有效的平台。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并非高校所有教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完成的。虽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一途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就整体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具有普及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高校师生员工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强化其生态文明意识,用以规范自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方式,以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的学生还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安排。”[5]207即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了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整体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保守,以及“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另外,大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自律和监督意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淡然处之,以不关乎己的态度漠视甚至进行生态破坏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欠佳。
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整体生态文明意识薄弱,随口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在高校校园随处可见,这也进一步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紧迫性和艰巨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着力点
培育整体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组织、有计划、有相应生态价值理念目标和内容的正规教育来进行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行为,就要不断使其树立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明确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从这五个着力点出发,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使命。
(一)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
只有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道德素养,人们才能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并将生态保护作为自身所肩负的一种光荣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生态文明道德所倡导的“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让这种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并转化为其外在的生态文明行为。通过对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群体要不断调节自身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不和谐的日常行为,将善良、仁爱、正义等道德意识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从而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为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生态思维是使“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的关键
人的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生态思维的发展变化,积极引导他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整体性的存在。自然是人们“无机的身体”,“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6]55由此可见,自然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我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时才会三思而后行,不至于其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丝毫的危害。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生态文明思维意识,使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概念深扎于其心底,也必将改善他们以往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他们今后的生态文明行为。
(三)对生态文明心理上的认同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方面的教育,使生态文明意识深深烙印在其脑海里,让每位受教育者真正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7]520,真正认识并承认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在心理上认同这一规律,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才会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这种认同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环境素质文化等方面的灌输与疏导,人们才会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理认同。所以,对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彼此心理上的交流与互动,双方相互影响,共同协调自身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健康发展。
(四)生态文明价值意识是实现向“生态人”转变的内在动力
生态环境与人一样,也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认清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还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55。这就明确指出了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表明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是“人的身体”。只有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才能不断地促进我们向“生态人”转变。而对于生态文明价值的认识,更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识正是通过这三者的相互和谐体现出来的。
(五)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根基所在,也是有效实施和宣传生态环境法律的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指生态文明的法制观念,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中心环节。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作用方面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把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法制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述,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为广大受教育者所认可、接受和遵循,进而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法治意识的认知度,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形成合力,从而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制氛围中有效地开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伯项,胡文,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