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性粒子治疗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疗效评价

2015-03-28程新焰王伟峰

当代医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纵膈转移性进针

程新焰 王伟峰

在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的治疗中,化疗及外照射放疗临床效果常不太理想。静脉药物化疗部分患者全身反应重,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差,常不能耐受[1]。在中晚期不愿或不能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如前列腺癌、胰腺癌、肺癌、脊柱肿瘤等,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效果明确[2]。国内外研究报道显示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可发挥其近距离放射线照射的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更高,对多种肿瘤均具有预期疗效。为进一步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本文选取3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0±5.7)岁,其中肺鳞癌15例,肺腺癌14例,食管癌1例,肝细胞癌2例。淋巴结直径2.5~3.6cm,平均直径(2.9±0.8)cm。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诊断,9例曾行化疗,未进行放射治疗。对治疗患者的入选以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为:(1)转移性淋巴结的位置在纵隔内4R区内,使用后路进针途径已经无法达到防止伤及奇静脉弓目的的患者;(2)选取淋巴结直径较大或者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增长,并且有明显的局部压迫症状产生的患者;(3)选取在确诊时有远处转移肿瘤,并且无法应用手术切除的患者;(4)选取肺功能低下且体制较弱、大龄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1)排除重度咳嗽并且在术前使用镇咳药病情仍无法得到缓解,频繁出现呼吸困难,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2)排除有显著恶病质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1.2 方法 仪器设备选用了放射性粒子源植入计划系统(TPS,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8G介入穿刺针(日本产,长度15及20cm),全封闭防辐射粒子植入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放射性125I粒子源(长4.5mn、外径0.8mn,平均能量为27.4keV,放射性活度为28.12~31.08MBq,半衰期为 59.6 天)[3]。

粒子植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体表粘贴自制定位栅行CT扫描,选择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麻醉后将介入穿刺针按测量方向及角度经前路穿入。按照测量深度至内乳动脉前缘处停止进针或避开内乳动脉,经穿刺针注入10mL生理盐水后继续进针至上腔静脉与主动脉交界处前缘,继续注入生理盐水40mL;替换平头针芯后,捻压钝性分离,增宽上腔静脉与主动脉之间间隙,进而穿刺至淋巴结前缘,替换斜面针芯。再将介入穿刺针缓慢分次不同方向穿刺至病灶淋巴结最深处。后边退边植入粒子,间距5mm左右,退至淋巴结前缘为止。该穿刺、植入粒子过程要在CT引导下进行,严禁重要组织损伤。

1.3 疗效评价标准[3]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以CT影像资料为基础,运用TPS系统对粒子的分布进行验证,将粒子的覆盖率加以记录,当粒子的覆盖率大于90%以上的患者视为有效。采用“x±s”代表基线数据。对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局部压迫症状加以观察并研究。以实体瘤为标准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完全好转(CR)、部分好转(PR)、稳定(SD)以及进展(PR),用CR加PR表示总缓解率。淋巴结坏死的部分即是CT增强扫描无强化显示的部分。采用(4/3)πr1r2r3以表示病灶的体积,其中病灶在3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分别用r1~r3表示,运用国际介入放射学会的标准加以评估并发症以及次要并发症。其中有2例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2个月均做了PET-CT检查,以对转移性淋巴结的代谢活性加以评估。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结合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

2 结果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1月后3例头颈部及上肢水肿,7例气急、喘息,4例咳嗽,2例吞咽困难等局部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月后CT增强检查显示完全缓解27例,部分好转3例,稳定2例,无进展病例。3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无气管、食管、内乳动脉、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奇静脉弓损伤,2例出现少量纵膈积气,7天后复查均已吸收。

3 讨论

放射性粒子治疗纵膈转移性淋巴结的优势: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适合所有纵膈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安全的穿刺入路[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32例纵膈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2个月后完全缓解27例,部分好转3例,稳定2例,未出现进展病例,总缓解率为93.8%,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技术要点[6-8]:(1)在选择CT机架的角度时:依据体表穿刺点与植入点的位置,将扫描机架倾斜于向头侧或者足侧方向,一般需保证±(10°~15°)的角度,对最佳进针层面的选择更加有利。(2)采用平头针芯捻压以将主动脉弓与上腔静脉间隙加以分离的方法:以测量深度为依据,直至将18G的穿刺针送达至主动脉以及腔静脉的交界处前缘才能够将进针暂停,将末端较为尖锐的针芯退出,然后,将末端较为平滑的平头针芯穿入植入针的外套鞘以内,此时,成功进针的关键就是采用捻压法使其钝性分离。(3)采用密集照射法:从前胸壁进入,通过动静脉狭窄间隙入路,但是实际操作中,进针的方向以及角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膈转移性淋巴结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且其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有限,如何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及中晚期肿瘤的“带瘤”存活率等,尚需进一步论证。

[1] 刘士榕,肖越勇,吴斌,等.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纵隔转移性淋巴结[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2):1190.

[2] 吕金爽,郑广钧,杨景魁,等.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纵隔淋巴结4R组转移进针路径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6):4659.

[3] 周峰,周斯思,方万香,等.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纵隔恶性肿瘤1例[J].四川医学,2012,33(1):169.

[4] 欧阳育树,杨志刚,吴万垠,等.影像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45-146.

[5] 王徽,王纯,张北光,等.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J].当代医学,2011,17(1):186-188.

[6] 李景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J].当代医学,2011,17(3):55-58.

[7] 刘一强,杜丽娟.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9):95-98.

[8] 宁厚法,张凤莲,崔新江,等.邢辉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1):126-127.

猜你喜欢

纵膈转移性进针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