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

2015-03-28刘纯霞,陈友余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

刘纯霞1,2,陈友余1,2

(1.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2;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系,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分析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并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能力;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未来十年高等教育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纲要体现出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

中国物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尤其近十年快速发展,开始进入转型发展与产业提升阶段。同样,物流专业的建设也已经完成规模快速扩张,需要进入提升内涵和质量的阶段。因此,物流专业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需要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物流业的发展。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原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2009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仍停留在专科层次,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

(一)专业定位模糊,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完善

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和市场发展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位。根据学院人才培养计划,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来看,更偏重于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在实操及技能方面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譬如学院在大三阶段开设了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实训全过程都是在机房电脑前完成,实训课上完学生对物流管理企业整个操作流程实际上还只是停留在的概念阶段,对采购、运输、储存、配送、物流信息处理、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管理方法与实务只有一个模糊的名词概念,远远谈不上对专业技能有所掌握。

(二)实践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内容

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校内实训主要是实验室教学,实训项目主要有物流管理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物流系统仿真等。校内实训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物流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及配套的优秀教材、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人员等,导致学生对很多软件、设备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操作。校外实习更是流于形式,根据教学计划,实习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大多数同学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及找工作,而所谓的实习报告只是学生为了毕业而提交的一份虚假的作业。即使部分同学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也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并不能使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监督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的缺乏也导致校外实习形式大于内容。

(三)师资紧张,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就全国高校而言,师资招聘竞争力弱,优秀专业师资难以寻找,更别提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2013年前只有4位教师,其中还包括一位退休教师及一位行政兼教学人员,相对于一个年招生规模在80人左右的专业,师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实际业务经验缺乏,在现有的教学队伍中无一人有过物流行业实际工作经验,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重科研、轻教学”的院校教师考核机制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激励机制以及缺乏灵活合理的企业兼职教师的评聘制度等。

(四)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同质化严重

学校开设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但存在课程内容不能反映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设置重复、缺乏本土化的教学案例等问题。物流管理的专业性质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采购、仓管、配送、运输调度、物流客户服务等岗位的操作实务技能,然而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无法让学生对物流企业及相关岗位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枯燥、重复的照本宣科只是使学生渐渐失去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五)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学校已经建设了校内物流实验室,这有利于物流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开展。但是因为资金及场地限制,物流实验

室所使用的技术、设备、软件与物流企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来提高实验室建设投资额度和实验室质量。

三、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升本后加快了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物流管理专业也在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学校在升本后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即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定位,面向湖南,辐射沿海,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在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学院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深化改革,整合实践教学内容:(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内容;(2)实验教学内容由验证性和演示性向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转变;(3)实践教学环节由孤立、形式向系统化、模块化转变;

(二)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升本后为更好地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1)制定了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引进或录用专业教师时,优先引进和录用“双师型”或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在资金、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2)设法让教师走出校门进行学习与学术交流,派遣老师去企业锻炼,并在时间、资金、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及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精英到校举办讲座,聘请实习基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培训教师、指导学生;让学校教师走出去,到行业单位顶岗工作,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三)打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

学院近几年在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在院校、企业间建立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机制,搭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可以为学校的学生上课,讲解实践操作的经验,学生在实习、实践岗位上可以接受“一对一”的实践培训和指导,与企业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方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入职前的各项综合技能。

(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推行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同时通过吸引社会资源建设校内实践教学中心,更新物流实验室所使用的技术、设备、软件,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利用长沙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平台,以及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注:本文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贺政纲,廖伟,张小强.高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8).

[2]宋利伟,纪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9).

[3]陈四清.教学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4).

[4]胡春森.“银领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广场,2011,(12).

[5]代显华.“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

[6]何雄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9).

[7]宋淑琴.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5).

[8]钟惟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3,(1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