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5-03-28王良斌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王良斌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理性分析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在,在参考借鉴发达国家职教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与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校园物质载体、规章制度和实践活动。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中除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政治活动外,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对大学生素质提升和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文化活动。从狭义的方面去理解校园文化更为具体与贴切,但还不够全面与准确。笔者对校园文化理解为: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精神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创造并认同与遵守的校园精神和价值体系,是一所学校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文化的总和。
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姓“高”——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校园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二是姓“职”——属于职业教育,应具有职业的特性。因此,我们理解的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厚的职场氛围、务实的职业精神、规范有序的校园秩序、完善的文化设施与实习实训设备以及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
二、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借鉴
(一)美国大学的学生主体文化
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注重对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学校主导之间形成较大反差。相比之下,我国大学生表现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
(二)澳大利亚技术职教文化
澳大利亚与继续教育学院对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技能要求高,专职教师每周须安排一天到行业或企业内专业岗位实践,以保持与业界的紧密联系,这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仍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且“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之间存在较大反差。
三、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学院概况
学院创办于1964年,坐落于合肥大学城,隶属于安徽省供销社。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职工450余人。2010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顾全大局、齐心协力、敢为人先、顽强拼搏”的安财贸精神、“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勉务实,开拓创新”校风,“立德树人,精业铸魂”的教风、“博学善思,修身强能”的学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核心价值理念,并与校徽、校歌共同构成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第一,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一些院领导和教师仍存在认识误区,主要有:将校园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文体活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校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与教学工作无关;忽视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缺位现象,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第二,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职员工对校园文化的偏见或不正确认识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和不利影响;一些学生把大学看作是掌握一门专业和技能,寻求谋生或谋取更好职业的一种手段,喜欢从急功近利的角度来衡量校园文化的价值,忽视了其在自身成长中的影响与作用。
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往往是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实际效果的评估,从而导致每年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大同小异,质量不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不够,校园文化活动的成效不够理想。
2.工作体系不健全
第一,人员配备不到位。由于学校的编制少,大部分人员都是兼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无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无法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和有效开展。
第二,制度建设不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当前,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可行的评价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还很不健全,有的还是空白。
第三,经费投入不足。当前,我省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经费还未到位,学院的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有限的经费仍优先用于校园硬件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严重不足,
各类学生活动经费的缺口也很大,经费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3.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不力
在学生管理中,因教育引导不够,办法不当,措施不力,未能形成工作的合力,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亟待加强。通过校园问卷调查得知,当前,我院最突出的校园不文明行为中,践踏草坪、乱扔垃圾、就餐插队、损坏公物等不遵守社会公德占40%,撒谎、考试作弊、虚报贫困等失信行为占30%,上课玩手机、吃东西等自制力差占25%,偷盗行为占5%。
4.适应高职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缺乏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的素质对一所学校来讲至关重要,10年来,随着生源规模的逐年扩大,一大批年轻教师开始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中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任教,基本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难以满足教学的现实需要,而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四、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
1.明确教育者的思想认识
要切实纠正在校园文化认识上的误区,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吸取美国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理念,切实重视起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培养,号召全体教职员工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此,要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确以下二点: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关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教职员工不论处在什么岗位,都应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主动承担好各自的责任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学校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明确学生的思想认识
通过加大宣传、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并切身体会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并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高度重视,确保投入
1.成立机构,定期评估
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备数量合理的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及实效评估办法,明确建设内容、建设周期、经费投入和责任人,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有序推进。
2.多方筹措,确保投入
为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应设立专项建设基金,专款专用。资金来源一是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等智力资源优势,通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合理创收;二是争取广大校友和校企合作单位赞助。多方筹措经费,以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3.加强研究,不断探索
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室,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五、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助推行为文化建设
(一)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行为文化建设,重点是要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表率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严于律己、爱岗敬业;教学上求真、创新;与学生相处文明得体、尊重关爱学生,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我院学生行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做到:一是狠抓宣传教育,健全管理制度,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通过常态化地开展校园不文明行为曝光活动、校园文明言行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及设立不文明行为举报邮箱等形式,积极倡导校园文明新风;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设立文明监督岗,对校园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及时予以教育纠偏;三是建立诚信档案。加大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学生的诚信行为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就业推荐及操行分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营造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校园氛围;四是充分发挥团学干部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与荣辱观,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应大力聘请一些有助教热情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并把他们充实到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中来,充分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编制、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智力、技术上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通过借力发展的模式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借鉴澳大利亚技术职教文化当中注重教师实践锻炼和技能培养这一成功经验,学院应加大选派专业教师和行管人员到优秀企业挂职锻炼的力度和频度,实现教师挂职锻炼的常态化,增强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实践技能,让更多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教师过硬的职业素质将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CCB14003)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 2006,(5):20-22.
[2]邱远.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模式及其启示[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2008,(3):5-7.
[3]邓胜立.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4]杨丽颖.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朱发仁.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