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中的生态主义思想初探

2015-03-28刘昉昉

关键词:老人与海自然

《老人与海》中的生态主义思想初探

刘昉昉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社会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因一味追求发展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如经济危机、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主导下,人们过度追求成功和富有,精神危机随之而来。只有强调平和宽容的品性,才能冲淡并化解人们的精神危机。在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对海的心态变化,正是验证了这样一种道理。

关键词:生态主义;精神生态;敬畏生命;自然

一、精神生态

精神生态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关系的综合,人类精神生态发展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息息相关。在许多生态学家眼里,地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还是一个“活物”,是物质与精神合二为一的存在。在古老东方的往哲先贤眼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主张“天人合一”,“尊天而亲地”(《礼记》),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在这种观点指引下,农业社会中的先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将泛爱万物的道德情怀变成一种崇高的信仰。然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和科技的长足进步,人类妄想着能征服一切,凌驾万物,以科技、理性为标识的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所描绘的老人与海,正是人与自然进行较量,并最终形成丰富精神交流的一个典型事例。

二、小说中老人的心态发展历程

(一)简单朴实

小说开篇介绍说老人是个“独个儿摇只小船在湾流打鱼的老汉,”妻子亡故,无儿无女。但老人似乎并不惧怕孤独,他自言自己是个“特别的老头,”从外形上看,“他这人处处显老,唯独两只眼睛跟海水一个颜色,透出挺开朗、打不垮的神气,”文中写到他在餐馆里谈及自己过去的捕鱼经历,调侃自己的失败,商量今后捕鱼的计划,无一不显现出老人的坚强。此时大海对他而言是个谋生的好地方,当他得知餐馆老板为他准备了好菜,便感激的说要把一条大鱼的肚子肉送给他,再如他在描述自己用棒击鱼时,那溅出的鱼血“甜滋滋的气味,”此时的老人积极出海,努力维持自己的生计,虽然艰苦但并无怨言,心态简单而朴实。

(二)亲近自然

老人对待周围的人十分亲切,大家彼此友善而尊重。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对于自然,老人的态度却有些复杂,可以说他对自然是存有亲近之情的,文中描写他出海时,“把陆地的浊气抛到后面,划进了海洋上清早爽劲的气息。”“出海”隐喻着生命对自然的回归。老人驶向大海,一个人和一片海的独处,他在聆听着这片海,“他喜欢飞鱼,因为在海上给他作伴的,主要是它们。”他替鸟儿发愁,“特别是那些深灰色娇小的燕鸥,她们总在飞来飞去找吃的,可几乎每次都一无所获。”他心疼海龟被杀,“因为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几个小时,”“我也有这样的一颗心脏。”老人眼中的动物有着感情与灵性,在他的精神里激起了“生命的共感。”海在老人的眼里如同“不由自主爱逞性子”的女人,那海景美得令人心驰神往,“水是一泓深蓝,深得几乎发紫……像万点落红,同时太阳也在这儿照出奇光异彩。”海在老人的精神中得以复魅,这从生态主义来看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农耕时代的人类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人类将自身看成地球这个大生命体中的一部分,对自然既亲近又敬畏。但自从人类历史驶进工业时代的快车道,人类高举着“技术理性”这面大旗,肆意改造自然。最初对自然改造成功所带来的快感更使得人类坚信自己就是“万物的尺度”。自然在人类的眼中不再可亲,而是需要驾驭的对象,甚至被看成是敌人,人类与自然之间越来越陌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在人类的意识中逐渐消亡。

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巨大矛盾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展现,文章开头提到的鲨鱼加工厂,“用滑车把鱼吊起,挖肝、去鳍、剥皮,再把肉剖了片,准备腌上”,那里常年散发着腥臭,捕鱼已成一种产业,在机器的操作下如一台屠宰机般高速运转着。那些年轻渔民,用浮标做钓绳浮子,靠鲨鱼肝赚钱买了游艇,他们仍觉得海是个“竞争对手”,“是个水域,甚至是个敌人。”正如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所提及的那样,海洋种种诱人之处在现代世界已不再存在,海岸变成了一个征服自由的战场。捕鱼时,“渔民把同一大类的各种鱼都叫做金枪鱼,只是拿去卖了或去换鱼食的时候,才用它们的专名儿表示区别,”可见鱼在他们眼里只是没有区别的猎物,只是为了换个好价钱时才说出它们的名称,绝非是对自然生命多样性的尊重。这不仅是古巴小镇渔民的精神状态,也是工业社会中人们对待海洋的态度,甚至整个人类精神生态的缩影。

由此看来,老人疼惜万物是很难能可贵的,虽然他的思想中还带有自我本位的意识,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出海了,他的思想正如他的船一般,开始接受海洋的考验了。

(三)敬畏生命

在海上,一条大马林鱼咬了钩,老人产生了战胜它的念

头,他想着“你闻闻,味儿不香吗?……凉丝丝香喷喷的。别害臊,鱼啊,吃吧,”“吃吧,好叫钩尖儿直穿心窝,要你的命。”然而大鱼却许久没有动静,老人冷静下来并生出疑惑:“要是我能看得见它就好了,哪怕瞧它一眼也好,叫我知道我碰上了个什么对手,”他回忆起自己捕鱼时曾发生的一件事:他捕杀了一条雄金枪鱼,雌鱼一直绕船不走,老人觉得“我打鱼见到的事儿,那是最叫人难受的了,”他开始有点同情这条大马林鱼:“它原先的主意,是呆在黑咕隆咚的深水里,……我的主意呢,是上那儿找出它来,上它那个任谁都不去的地方。”他甚至想到“当初我许是不该打鱼的,”为此一改对这条鱼的态度“我喜欢你,佩服你,”即使此时他仍想着钓它上来。老人开始对周围的生命重新审视,他对马林鱼说话:“对手啊,你觉得怎么样啊,”“对手,忍忍吧。”他对大鱼越来越尊敬:“可惜我没什么吃的喂大鱼。它是我的兄弟啊,”“我叫它太受累啦。”尽管他认为鱼没有人聪明,却认为它们更高尚,更有能耐,尽管他“要叫它送命,”同时也认为“它很了不起,”具有“雄壮气派。”老人越来越惦记那条鱼,虽然希望战胜它,却不无敬畏,“我从没见过,没听过这么了不起的鱼,”“没一个人配吃它,”后来还开始怀疑自己不如它,觉得它的大胆和信心是自己没有的。

最后的决斗终于来了,老人对大鱼的敬畏之情不断加深:“鱼,你是在整死我,……我从没没见过什么东西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着、更高尚。”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希望自己像个鱼的样子。即使最终他杀了这条鱼,也仍觉得“耍花招才比它强,其实它没安心害我。”

法国学者史怀泽在其著作《敬畏生命》中认为对生命的敬畏是一种极重要的精神生态,正是由于这种敬畏,人类与宇宙建立了某种精神联系,人们借此体验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从而能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老人逐渐对周围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他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他开始反思自身所代表的人是否有资格屠杀鱼,甚至觉得人应该向它们学习。这种敬畏之心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小镇里捕鱼这个行业也近乎一个残酷的战争了,海被渔民视为“敌人”,他们利用现代机械对海洋生物展开屠杀,肆意剥夺其他生命的权利。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足以令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都变得脆弱不堪。而这场屠杀的后果必然导致人类自己的灭亡。而敬畏则将激发人类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化解当前人与自然尖锐矛盾的重要起点。敬畏之心使得老人更深更广地亲近万物,不光是飞鸟游鱼,还有星星月亮:“星星都睡,月亮跟太阳都睡,就连大海时不时的,在平平静静、没有急流的那些日子也睡觉哩。”有生态主义批评家认为他的这种亲近感是一种海洋的感觉,是与世间万物精神上的一种交流。

(四)反抗命运

老人的失败似乎早有预言,在捕到大鱼后老人反复唠叨:“出海太远了。”开始由于错估距离,老人驶到大海深处,而后则被这条大鱼拖着走了很远。这如同鱼展开的复仇,出海太远便是对海的冒犯。在深海,人显得如此渺小,只能任凭自然发落。马林鱼的血腥味引来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不断与之搏斗,干掉了一条,却有更多的冲上来。老人筋疲力尽,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嘴里不断念叨着:“先头那件事太好了,就不长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令人联想到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预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老人进入海的腹地,象征着人类对自然越来越严重的侵犯,鲨鱼则代表着大自然的报复力量。老人在与鲨鱼的殊死搏斗中虽保存性命,但他的战利品——马林鱼却荡然无存——被鲨鱼咬得只剩一副骨架。

鲨鱼最终被老人击退,可老人却觉得自己“现在给打败了,败得彻底,没法挽救了。”的确,如果人类遭到大自然残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报复,也只能归结于人类“走得太远”。有意思的是,当老人放弃那条马林鱼,他反而感到轻便而自如。可见若是人类能超脱世俗的功利,放弃那种利用自然、控制一切的想法,是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小说最后,老人睡着了,他梦见了狮子,狮子是作者的一个隐喻,象征着老人强烈的自尊。作者借此反映出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正如老人在文中常说的一样;“人可不是造出来要给打垮的。”这也是作者本人的人生宣言。然而这句话若放在生态学的大视野里来看,却值得深思。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说:“假若人类这个物种有一天终于在这个星球上被彻底毁灭,难道他的不败的精神、胜利的精神还能在那个荒凉的、无生命的星球上永远闪光?人类太看重精神,太看重尊严,太看重面子,这种精神或虚幻的东西如果过度膨胀,膨胀到失去基本的自然物质好自然环境支撑和保障的程度,那就必然要走向极端的唯心、极端的虚妄”。联想到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生态悲剧,难道还不够让我们警醒的么?

三、结语

小说通过一位老人在海上的精神历程,向世人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老人从一定要打败自然(那条大马林鱼就是代表),到后来亲近自然、敬畏生命,到后来要重拾自己的自尊,虽然他的精神生态并不完美,但其中也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地方,只是在小说的末尾,作者借老人的美梦,向读者传达了“人永远不会被打败”这样一种观点,又令人有着隐隐的担忧,希望这不是人类一定要战胜自然的宣言。如果人类一定要驾驭自然,那么自然也必然会一次次的反扑,直到人类耗尽最后的一点自尊。而只有人类与自然彼此契合,共生共存,相携共进,才是人类“永远不败”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人与海[M].译林出版社,2010.

[2]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南方出版社,2002-12.

[3][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美]约翰·巴勒斯.醒来的森林[M].三联书店,2004.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自然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基于文学翻译的《老人与海》分层阅读赏析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自然观视野中《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