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范畴管窥中国早期思想之特点
2015-03-28崔治忠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青海 西宁 810008)
从“阴阳”范畴管窥中国早期思想之特点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青海 西宁 810008)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许多早期思想家将其作为建构宇宙论和人生论的重要理论工具,同时也把它作为解释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重要范式。因此,通过对阴阳概念形成过程及其内涵的探究,就可以从一个细微的角度管窥中国早期思想的特点。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早期思想在内容方面具有形象性,在思维方式方面具有整体性,在价值追求方面具有中和性。
阴阳;早期思想;特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早期思想家广泛采用阴阳概念来揭示自然变化与社会现象,也用阴阳概念建构宇宙本体论。最初,阴阳是表示地理方位的一个具体名词,后来被抽象化为表示事物对立面的抽象概念,再后来,它被赋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动态内涵,其哲学意味更加浓厚。在宇宙论层面,阴阳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运动的质,这种运动的质借助一定的条件生成万物,并主导万物的发展变化。在思维层面,阴阳成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重要范畴和极具中国特色的思维工具。[1]因此,通过对阴阳概念产生及其涵义丰富化过程的研究,就可以从一个微小的视角管窥中国早期思想的特点。
一 阴阳概念的哲理化
阴阳概念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较早的一个词。《诗经·公刘》中就有“相其阴阳”的说法。但这里的阴阳还仅仅是方位概念,具体来说,阳为日光照耀的地方,阴为背对阳光的地方。山有山阴山阳之分、水也有水阴水阳的说法。显然,这里的阴阳概念还不具有辩证法的涵义。较早具有辩证法意义的阴阳概念出现在《国语》当中: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脉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2]11
虢文公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和谐的根基,因此,要按照阴阳的变化来及时安排农业生产。比如,春天阳气上升,是播种的时节,因此就要积极引导农民播种。西周幽王年间发生了地震,伯阳甫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他认为: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2]21
在伯阳甫看来,阴阳乃矛盾运动的两种气,阴阳平衡,则天地人生“不失其序”;阴阳失衡,在社会方面就会表现为秩序大乱,在自然界就会表现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
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思想家广泛采用阴阳概念来解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3]
叔兴在回答宋襄公关于自然界出现的奇特现象时指出,“陨石于宋五”和“六鹢退飞过宋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并不是吉凶福祸的征兆。越王的谋士范蠡认为,“天道”运行是“赢缩转化”的,即所谓“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2]598同样,世间万事万物也处于不断变化、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不断变化的事物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2]608
《周易·系辞上》讲,“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老子》中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是两种宇宙生成论,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都包含着阴阳范式,即太极(大极或道)生阴阳,然后阴阳沿两条路径化生万物。一条是阴阳演变为太阳(老阳)、少阳、太阴(老阴)与少阴,这四者可以扩展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从而生成宇宙万物。另一条是阴气与阳气相互作用生成中性之气,而后,三种气相互化合衍生出万物。《周易·系辞上》还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以及“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在这里,阴阳不再是创生万物的材料和动力,而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所遵循的根本规律。
总之,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阴阳概念一方面被不断抽象化并被赋予新的涵义,从而由一个表示方位的概念逐步衍化为人们认识世界乃至开展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又被视为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源之道,成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终极追求目标。
二 早期阴阳概念的内涵
对于不同的思想家,阴阳概念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它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对立或相反之意。阳最原始的意思是阳光直接照射,从而代表事物明亮、温暖、刚健有生气的一面;阴最原始的意义就是背对阳光,代表事物昏暗、寒冷、柔软与衰落的方面。[4]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的时候就观察到自然界诸多现象两两相对应。比如,男女、雌雄、昼夜、寒暑、日月、上下、高低、尊卑等,他们用阴阳概念来区分和指称相反的性质或具有这些性质的事物。[5]后来,阴阳被抽象为具有相反功能或属性的普遍的质,而这种普遍的质就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材料,被称为阴阳之气。例如,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当中,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6]14这就是说天地万物,大至六合之内,九州之城,小至个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黄帝内经》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包括人自身的身体变化。
与此同时,阴阳范畴进一步被抽象化为二元本体。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周易》、《老子》等书中。《易经》中的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其基本图形由“—”和“--”两种符号构成,“—”为阳爻,“--”为阴爻,“—”代表阳,“--”代表阴。每卦由三爻组成,八卦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则由八卦两两重叠组成,卦与卦之间的不同由阴阳(阳爻与阴爻)的数量与位置表示出来。至此,阴阳已脱离原初的内涵,成为一对纯粹的抽象概念,从而成为古代思想家建构宇宙论和人生论的重要思维工具。
第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之意。当阴阳范畴脱离指示方位的原意之后,它就蕴含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对抗和相互转化的意思。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对抗和相互转化的过程表现在自然界就是被古人奉为亘古不易的阴阳之道。
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阳阴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阴与阳离开任意一方,另一方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在自然界,万物之所以存在就因为它们是阴阳之道具体化的产物。“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45阴阳在事物的形成过程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离开其一,万物将不复存在。《管子·乘马》中讲,“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7]管子指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四时寒暑的更替和昼夜的交替变化。《易传·系辞上》也讲,“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说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宇宙各种变化产生的根源,缺少阴阳的任意一方,宇宙的变化将无从谈起。
阴阳之间的相互对抗和转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阴与阳两者自身的量变。量变既可以表现为阴中阴的分量的增加或减少,也可以表现为阳中阳的程度的增加或减少。阴阳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二是阴阳两者互相对抗、相乖与侵夺,从而使一方向另一方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与阳两者是相互对立、不可兼容的。比如,阴不可能既是阴,又是阳,同样,阳不可能既是阳,又是阴。但这种对立是静止的、相对的。与此不同,还有一种动态的对立,即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春秋繁露》中讲“阴阳相反”。在《春秋繁露·天道无二》篇中,董仲舒指出,“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8]在这里,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过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讲,“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以及“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6]39这就是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春天也就不远了。阴或阳的量太过时,阴就会变成阳,阳就会变成阴。
对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周易》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后来,朱熹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他讲,“阴阳虽为两个字,然却是一字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长,作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9]
第三,平衡与和谐之意。阴阳变动不居,但平衡相待最为根本。阴阳双方虽然始终处在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与互相转化的过程之中,但消长转化的方向是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周易·乾卦》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乾道变化”就是天道变化,这里可以引申为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乾道变化”最根本的目标是“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即阴阳之间不太过也无不及。
具体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阴阳之间的功能平衡,即阴阳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6]35阴主静而阳躁热,阴主内而阳主外,阳为新生命的萌芽与产生,阴为新生命的成长与壮大。两者的作用不同,但不可分离。二是阴阳之间的结构平衡。《周易》、《老子》、《黄帝内经》等书将阴阳分为四类:即太阳(老阳)、少阳、太阴(老阴)与少阴。在古人看来,太阴或太阳为太过,少阴或少阳为不及,两者皆不够好,只有阴阳平衡最好,从而形成一种结构上的平衡。三是阴阳之间的过程平衡。阴阳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体现为万事万物运动发展过程之中的动态平衡。过程平衡可以表述为阴阳平衡—阴阳失衡—阴阳平衡的无限循环运动。
三种平衡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在古代哲人看来,没有过程平衡就没有宇宙人生的生成与变化,从而生命将不复存在。功能平衡是结构平衡的表现,结构平衡是功能平衡的基础,而功能平衡与结构平衡存在于过程平衡之中。正是由于过程平衡、功能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辩证统一才使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成为可能。
三 中国早期思想的特点
中国早期思想是古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同于早期西方思想。通过对阴阳概念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国早期思想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思想内容的表达具有形象性。众所周知,研究中国早期思想的特点和内容,只能采取间接方法,也就是对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进行研究。中国古人留下的遗产最重要的是典籍,这些典籍绝大多数是由汉字书写而成。汉字最早就是由图画演变而来,后来才有了象形、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汉字的创造和使用说明我国早期思想家在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性。此外,古人经常使用指称普通事物及其性质的字词表达富含哲理的思想。这一点在阴阳一词的衍变与使用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但不管思想家怎样使用阴阳概念,其含义都与原初的意义相似或可以追溯到原初的含义。这就使得用阴阳概念表达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与之类似,道器、本末、五行、体用、言意等中国哲学范畴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只不过随着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升,这些概念被赋予更加抽象的涵义。但不管怎样,这些语词表达的思想终究脱离不了生活的气息。
第二,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整体性是形象性思维的附带现象。在早期哲人看来,人与宇宙万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天地万物在构成材料与形成过程方面相一致。这一点在《周易》和《老子》中讲得非常明白,两者都认为宇宙和人生皆由太极——阴阳消长变化而生成。《荀子·礼论》中也讲,“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10]荀子通过阴阳把天、地、人贯通起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二是人与天地万物具有秩序的统一性。对此,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8]217他通过阴阳将天地和人连接起来。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当中,他进一步指出天地与人之间有相同的结构和秩序。他讲,“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著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8]228董仲舒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日月节气同构,人的生命活动与四季更替相匹配。由此,他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宇宙模式。董仲舒通过阴阳范畴将天地人三者联系起来,视为统一整体,这种做法就是中国早期思维方式整体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第三,思想的价值追求具有中和性。所谓中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在理论上,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内在地要求价值追求的中和性。在实践当中,古代思想家非常强调宇宙人生的中和性。[11]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是阴阳消长变化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而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天地阴阳失衡的表现,人体各种疾病的产生也是人体阴阳关系失衡的产物。同样,社会与国家的阴阳关系失衡,就会出现“民之乱也”,进一步会产生动荡与战争。以上是认知领域价值追求中和性的表现,这一点在早期道德与审美领域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早期儒家认为,个人通过修身养性就能达致中庸之道,成为君子贤人。由于君子修道成德,时时处中,不违背仁义忠恕,他们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如果人人皆为君子贤人,则家和国泰民安,可致太平盛世。在审美领域,古人(如庄子)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合为一体的,山水草木因人而美,人因山水草木而安逸洒脱。
总之,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将宇宙万物作为整体,或从生成角度分析事物之间的统一性,或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归纳出阴阳矛盾运动的规律,或赋予天地万物以人的色彩,从而将天地与人生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哲人对思想的表述习惯于用形象性的字词,甚至用诗词绘画或具体场景刻画营造出一种意境,然后在这种具体生动的意境中体悟宇宙与人生的合一。
[1] 李甦平.论中国传统的阴阳思维模式[J].中州学刊,1990(1):47.
[2] 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1、21、598、608.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社,1990:369.
[4] 罗 光.中国哲学思想史:两汉、南北朝篇[M].台湾学生书局,1978:57.
[5] 黎 康.略论“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1996(6):55.
[6] 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4、45、39、35.
[7] 钟肇鹏,孙开泰,陈 升.管子简释[M].济南:齐鲁书社,1997:47.
[8] 阎 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17、231、228.
[9]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79.
[10]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66.
[11]吴全兰.阴阳学说的哲学意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55.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arly Thoughts from the Concept of Yin-yang
CUI Zhizh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810008,China)
Yin-yang,as a great category of the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is an important tool to construct the cosmology and the theory of life for some early famous philosophers,and is an important paradigm to analyz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thing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category of yin-yang and its content,we can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arly thoughts.Finding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Chinese early thoughts is concrete, its style of reasoning is holistic, and its pursuit of value is harmonious.
Yin-yang;early thoughts;characteristics
2015-03-24
崔治忠(1979-),男,甘肃临洮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先秦哲学。
B22
A
1671-1181(2015)03-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