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的比较

2015-03-28姜立良李元凯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粉料聚丙烯气相

姜立良,李元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726)

聚丙烯(PP)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液法、溶剂浆液法、本体法和气相法,目前比较先进的是气相法[1]。现在,世界上气相法PP生产工艺主要有英国Ineos公司的Innovene工艺、日本JPP公司的Horizone工艺、美国Grace公司的Unipol工艺、德国NTH公司的Novolen工艺等[2]。由于Horizone与Innovene工艺非常相近,因此本文对Horizone工艺与Innovene工艺进行了对比。

1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简介

20世纪70年代,美国Amoco公司开发了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生产均聚PP,80年代,日本Chisso公司引进该技术,增设了共聚合反应器,并将该工艺命名为Horizone工艺[3]。1987年,Chisso公司与Amoco公司合作进行市场开拓,1995年合作终止,2000年,英国BP公司收购了Amoco公司股份,将气相法PP和聚乙烯技术统一注册为Innovene技术[4]。Chisso公司则通过筛选优异的催化剂,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PP性能,推出了Innovene工艺无法生产的具有卓越性能的新产品(Horizone工艺称为NEWCON系列PP)。由于这两种工艺师出同门,工艺流程(见图1)亦基本相同。

图1 Innovene工艺和Horizone工艺流程示意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Innovene and Horizone processes

2 催化剂比较

2.1 催化剂简介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都采用Ziegler-Natta(Z-N)催化剂体系,其主催化剂的载体类型不同,而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基本相同[5-6]。两种工艺催化剂的区别主要在主催化剂载体类型、制备方法和是否预聚合处理上。

Horizone工艺采用的催化剂是日本东邦钛有限公司与JPP公司专门开发的THC系列催化剂(JHC型、JHL型、JHN型),以二乙氧基镁为载体,四氯化钛为活性中心,内给电子体为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属于第四代Z-N催化剂[7]。该催化剂是典型的球形结构,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其他催化剂相比:载体的粒径大(约37 μm)且粒径分布窄、孔容大,所以其共聚合性能好,可使共聚PP中的乙丙橡胶(EPR)含量很高而不粘反应器壁、搅拌叶片和轴,粉料的流动性良好[8]。由于载体机械强度高,所以用THC系列催化剂合成的PP粉料堆密度高(0.44 g/cm3以上),细粉(粒径<150 μm)含量低,基本不堵塞换热器,特别是该催化剂的立体定向性能特别好,用其制备的PP等规指数大于99%,物性(如刚性、硬度、负荷变形温度等)均很好[9]。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Horizone工艺增加了催化剂预处理单元。由于采用己烷条件下的预聚合,给干燥系统增加了脱气负荷,同时己烷萃取物含量增加会影响PP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

Innovene工艺所用CD型催化剂机械强度高,且催化剂及PP中细粉含量不高,故不需预聚合,使流程简化。从表1看出:经预聚合后,Horizone工艺所用THC系列催化剂各项性能优于Innovene工艺所用CD型催化剂,这为用Horizone工艺生产高性能的NEWCON系列PP提供了依据。根据国内Innovene工艺的使用经验,CD型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细粉含量略高、易产生结块、挂壁、频繁堵塞过滤器等不良现象。

表1 Horizone工艺与Innovene工艺所用催化剂性能Tab.1 Catalyst performance of Horizone and Innovene processes

2.2 催化剂单元流程

Horizone工艺与Innovene工艺所用助催化剂和硅烷改性剂基本相同,其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TEAL),硅烷改性剂主要有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这两种催化剂的使用流程设计基本相似,为提高主催化剂和PP性能,Horizone工艺增加了催化剂预处理单元,同时,采用低温(-20℃)丙烯输送催化剂,有利于催化剂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保证了催化剂活性,延长了催化剂的衰减周期。Innovene工艺所用CD型催化剂采用常温丙烯输送,虽然在催化剂和丙烯汇合处很少发生聚合而堵塞管道,但催化剂活性下降。

3 工艺流程比较

3.1 反应器设计

Horizone工艺与Innovene工艺都采用独特的接近活塞流式、带水平搅拌器反应器,其为卧式圆柱形压力容器,在轴向设有桨式搅拌器[10]。每个反应器内的聚合物床层都由搅拌器进行匀速缓慢翻动。单体和氢气进入反应器每一部分,混合物被连续搅拌以避免形成热点。每个反应区域都由从底部喷入的循环气流维持半流化状态。反应器的类型为平推流反应器,催化剂从反应器一端注入,PP粉料从另一端流出,独特的反应器设计使PP粉料停留时间分布很窄,确保了PP粉料的停留时间基本相同,所产ICP中的EPR分布均匀,使ICP达到最佳的刚韧平衡性能[11]。同时,接近平推流的反应器可以避免催化剂短路,提高催化剂利用率。

3.2 反应器的布置

Horizone工艺与Innovene工艺均源于Amoco公司与Chisso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合作开发的气相法工艺,都是采用两个卧式搅拌床反应器进行聚合,不同的是:Horizone工艺的两个反应器上下垂直布置,粉料靠自身的“重力流”输送;Innovene工艺的两个反应器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布置,粉料采用“压力差”方式输送。

3.3 气锁器设计

3.3.1 气锁器流程

Horizone工艺的第一反应器采用重力流出料,出料期间气锁器压差小;而Innovene工艺的两个反应器平行水平布置,为保证第一反应器的粉料输送到第二反应器,采取了“沉降器泄压→出料至沉降器→气锁器→加压至第二反应器”的出料模式。Horizone工艺气锁器的设计更简洁,不需增加压缩机及过滤器等设备[12]。

3.3.2 气锁程序

Horizone工艺有3套气锁器,每套气锁器有6个程控阀,程序动作相对简单。动作周期3 min,程序设计为每隔1 min动作一套气锁器。由于程控阀较少,所以故障率降低,维护相对简单。

Innovene工艺采用两套气锁器,每套气锁器采用12个程控阀,程序动作复杂。每一系统能输送第一反应器最大负荷的70%,动作周期为210 s。由于采用压力输送粉料,程控阀承受压差大,输送时振动大,因此程控阀故障率高[13]。

3.3.3 丙烯汽化器

Horizone工艺针对气相丙烯的不同用途,设计了两套汽化/过热器,一套专门供气锁器,另一套专门供两台反应器搅拌器和循环气压缩机的干气密封。Innovene工艺只有一套丙烯汽化/过热系统供上述两个用途,易造成设备密封结构因冲洗丙烯流量的大幅变化而堵塞。

以醉湖为背景,有树影婆娑,有曲折的湖岸线,还有姑娘们的笑容。若说流动照相员这职业有多少快乐,对高志明来说,莫过于遇到这样的顾客:年轻、漂亮,且三五结伴,围着他叽叽喳喳,冀望把她们最动人的瞬间留下,以期永恒。

3.4 深冷系统

与Innovene工艺相比,Horizone工艺在反应器顶部、冷凝器下游增加了深冷冷凝器。为了更有效地冷却不凝气,通过投用深冷冷凝器,使生产更高熔体流动速率(MFR)或更高乙烯(C2H4)含量的PP成为可能;但深冷系统的设计增加了操作成本与能源消耗。总体上,Horizone工艺的综合能耗高于Innovene工艺。

3.5 氢气加入位置

Innovene工艺的氢气加入位置在循环气风机入口,各个循环气喷嘴均进入氢气。Horizone工艺则在反应器的不同位置加入氢气,其氢气加入方式有利于控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3.6 丙烷排放方式

为维持系统内丙烷含量平衡,Horizone工艺采用液相排放方式,Innovene工艺采用气相排放方式。大部分丙烷在经冷凝器液化后与丙烯混合,因此在循环罐内,液相中的丙烷含量高于气相中的。采用气体排放时,降低丙烷含量的同时也造成大量丙烯、C2H4、氢气等的排放,增加了PP单耗。相对而言,液相排放对聚合系统影响较小。

3.7 终止剂系统

为避免聚合失控造成反应器内粉料结块,两种工艺都设计了终止剂注入单元。Horizone工艺的两个反应器各设计1套终止剂注入单元,在事故状态下,两套系统的终止剂同时注入反应器,将两个反应器的聚合终止。Innovene工艺将每个反应器都分为4个区,每个区都有独立的终止剂注入管线和控制系统,当某区域温度失控时,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该区域注入终止剂,注入时间可控。相比而言,Horizone工艺的终止剂注入系统较为稳妥,在聚合出现异常时立即终止,而Innovene工艺则较灵活,便于控制聚合,避免不必要的停车。

4 PP结构比较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都可生产ICP,HPP,RCP。高MFR、高C2H4含量的PP均在反应器中直接合成,PP外观、流动性、抗冲击性能较好,用途较多。为了改善PP的抗冲击性能,采用Horizone工艺还开发了EPR含量极高的、直接在反应器中合成的新型PP,称为反应器合成热塑性弹性体(R-TPO)。NEWCON系列PP是JPP公司Horizone工艺与日本东邦钛有限公司专有的催化剂技术相结合生产的新型R-TPO。

NEWCON系列PP分为H型和A型:A型为超软PP,具有低温冲击强度高、透明度高、尺寸稳定性好、低变色性的特点;H型为高刚性、高抗冲击PP,PP中的EPR和HPP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刚韧平衡性,冲击时不会发生断层,适用于汽车专用树脂[14-15]。NEWCON系列PP不仅适用于注塑成型,而且还适用于吹塑薄膜和挤出板材,普通ICP或高抗冲击ICP极难满足这方面的应用。

从表2看出:用两种工艺均能生产市场上需要的绝大多数HPP,ICP,RCP。用Horizone工艺直接在反应器中合成的ICP粉料的最高MFR比Innovene工艺所产ICP粉料的高1倍多;两种工艺生产的低抗冲击系列PP的w(C2H4)和w(EPR)接近,Innovene工艺的高抗冲击性能系列PP的w(C2H4)和w(EPR)较 Horizone 工艺同类型产品略高,但与NEWCON系列PP相比偏低;Horizone工艺的抗冲击共聚物还包括NEWCON,分类更加细致,其中w(C2H4)最高可达到 17.3%,w(EPR)最高可达到48.1%。

表2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所产PP的性能Tab.2 Properties of PP produced with Innovene and Horizone processes

另外,Innovene工艺在挤出造粒工段加入过氧化物,通过可控流变技术(CR)对PP降解,得到较高MFR的PP[16];然而,采用CR所制PP的外观、流动性、抗冲击性能比在反应器中直接合成的高MFR、高C2H4含量PP稍差,且PP中残留过氧化物气味[17-18]。

5 工艺控制的差异

Horizone工艺和Innovene工艺的控制方法非常相似,各区温度控制均匀一致。由于Horizone工艺的催化剂选择及工艺流程设计更注重细节,其每个床层温度偏差控制在±0.5℃,相对于Innovene工艺控制更加平稳,基本上无结块料形成。

Innovene工艺有成熟的先进控制系统进行在线控制和计算,并直接将计算公式纳入分散型集中控制(DCS)系统[19]。在生产过程中,由DCS系统计算两个反应器的生产负荷,并通过负荷比来控制第二反应器的灭活剂加入量,使第二反应器中多余的催化剂失活,从而控制第二反应器负荷,达到合适的产率比。Horizone工艺没有生产负荷计算公式,可通过两个反应器各自的急冷液流量来评估反应情况,通过给两个反应器急冷液流量各增加一个系数可估算出生产负荷,不同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生产装置,该系数都不相同。生产负荷只能估算,无法准确计算,不利于PP性能的控制。两种工艺影响PP性能的控制方法虽相似,但在具体操作上,Innovene工艺比Horizone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高。

6 能耗和物耗对比

以生产ICP为例,从表3可以看出: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的单耗相当;Horizone工艺的循环水、电单耗和蒸汽单耗高于Innovene工艺,其他能耗接近。这是由于Horizone工艺的动设备数量较Innovene工艺多,MFR调节方式存在差异,且在产能相同时,Horizone工艺所用设备尺寸及能力留有较大余量,造成其电单耗偏高;同时,由于Horizone工艺为了生产高C2H4含量或高MFR的PP,需投用深冷系统,也导致Horizone工艺的蒸汽消耗较Innovene工艺高。

表3 Innovene工艺与Horizone工艺的综合能耗及单耗Tab.3 Unit and monomer consumption of Innovene and Horizone

7 结语

Horizone工艺和Innovene工艺都采用独特的活塞流反应器,在保证PP性能的前提下,Innovene工艺追求低能耗、高效率、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Horizone工艺追求生产高性能PP,为提高PP性能,增加了预聚合单元、反应深冷单元等,增加了单体消耗和综合能耗,但整个工艺在细节上考虑更全,基本避免了Amoco公司设计的反应器在生产过程中的固有缺陷,特别是采用Horizone工艺可以在反应器内直接合成高MFR、高C2H4含量的NEWCON系列PP,在汽车专用树脂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高性能PP方面,Horizone工艺比Innovene工艺有优势;但是Horizone工艺控制PP性能的自动化程度较Innovene工艺低,需采取附加措施进行补偿。总之,这两种工艺都属于成熟的、较好的PP工艺,各有特色。

[1] 付义,赵成才,赵增辉,等.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12,26(1):1-6.

[2] 张桂华,王纪录,周占发,等.国内外聚丙烯生产及市场情况分析[J].中国弹性体,2010,20(3):77-80.

[3] 黄福堂,张作祥,徐东,等编译.Amoco先进的气相聚丙烯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2002,18(11):44-46.

[4] 雷燕湘.世界PP市场发展特点及增长点分析[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0,17(2):44-48.

[5] 崔小明.国外聚丙烯生产工艺及催化剂技术新进展[J].国外塑料,2005,23(3):41-45.

[6] Kashiwa N.The discovery and progress of MgCl2-supported TiCl4catalyst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2004,42(1):1-8.

[7] 王俊荣,于贵春.聚丙烯催化剂及生产工艺新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08,31(6):25-27.

[8] 宋丕双,于明磊.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J].弹性体,2011,21(5):46-50.

[9] 肖士镜,余赋生.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与聚烯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47-58.

[10] 冯成红.聚丙烯装置中气相反应器的设计[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47(12):29-32.

[11] 张旭之.丙烯衍生物工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89-82.

[12] 洪定一.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M].2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401-409.

[13] Nello Pasquini.聚丙烯手册[M].胡友良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91-305.

[14] 马良海,秦姣.汽车保险杠用抗冲共聚PP结构性能分析[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1,23(4):38-40.

[15] 薛江.过氧化物降解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1):26-28.

[16] 何叶尔·李力.聚丙烯树脂的加工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105-108.

[17] N S艾伦.聚烯烃的降解与稳定[M].北京:烯烃加工出版社,1988:87-91.

[18] 田正昕.氢调法与降解法生产高MFR聚丙烯结构对比[J].石化技术,2011,18(2):12-16.

[19] 吴炳印,李卫华.先进控制技术在气相法聚丙烯装置的实施[J].中外能源,2006,11(1):82-88.

猜你喜欢

粉料聚丙烯气相
近净成型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气相过渡金属钛-碳链团簇的研究
预拌混凝土粉料入库智能防错系统研究
干法制粉与喷雾干燥制粉的粉料性能对比研究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预缩聚反应器气相管“鼓泡”的成因探讨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