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2015-03-27高占全
高占全
【关键词】 小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和谐氛围;肢体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50—01
“新课改”成了教育改革的热词,每一次教改浪潮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旋律,而这个主旋律都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形式,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主动转换教育观念,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节课,使40分钟的课堂更有效。
一、敢于打破传统,尝试新思想、新方法
现在的英语课堂多数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都觉得现在的课文内容太多,上课没有时间放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而让学生自由活动。课文要逐词解释,每个练习都要进行辅导,生怕考试考到学生不知道。长期这样,不论老师教得多么辛苦,学生学得多么劳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对学生提出了独立理解语言,并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的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单纯靠语言知识讲解是无法达到的,只有在思考、交流和相互讨论等活动中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下功夫。
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發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英语教学过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 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会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相处,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开学一周后笔者就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提意见,下课后也经常深入学生中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耐心、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
四、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一种形体语言,简明易懂。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运用肢体语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新学期上第一节课时,笔者一进教室就借助手势让学生起立,并微笑着说:“Stand up,please.”可能有部分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或注意力不集中,笔者继续借助手势重复“Stand up,please.”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明白了老师在要求他们起立。实践证明,肢体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编辑: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