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与人文精神
2015-03-27邢曌
邢 曌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赤子之心与人文精神
邢 曌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人文精神是波及文学、艺术、教育等各重大领域的一个大概念,赤子之心则是存在于幼稚儿童身上的初心,这貌似毫无关系的两者之间实则仅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儿童生而被大自然赋予一种具有本我意义的赤子之心,它实际上构成了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重视儿童、发现儿童、回归童心是重建与唤醒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赤子之心;人文精神;儿童;童心
0 引言
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它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是对“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这类基本命题的反思性认识。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海量传递的时代,人们奔波在追求功利的迷途之中,不能自拔亦或不愿自拔,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类应该如何寻找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怎样才能唤醒人们身上泯灭已久的人文精神?或许,我们可以从被我们平时忽略的孩子身上,从天真儿童的“赤子之心”中找到答案。
1 赤子之心:一种常被忽视的重要存在
所谓“赤子之心”,从狭义上看就是指存在于新生婴孩身上的“初心”,从宽泛些的意义上看也指成人所具有的像初生婴儿那样的纯洁无邪、坦荡赤诚的真心。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这个词语还渐渐被赋予了更多极其深厚的内涵,以致几近成为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概念。“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1]赤子之心是没有丧失善良本性的圣人之心,因此,赤子之心也指人之本心,人之本性,人之善端。
赤子之心不在别处,它紧密依附于它的载体——儿童之中。赤子之心的价值首先通过儿童的价值而存在。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的话语,有时候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儿童经常会提出一些在成人眼中“匪夷所思”的命题,比如:我是从哪来的?我是谁我自己能选择吗?“我怎么能知道我是否醒着或者我现在还是在做梦?”[2]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问题竟然和西方三个经典的哲学命题极其相似:我是谁,我自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儿童在这种低认知水平下,居然能提出如此有深度的哲学问题,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许不应该简单地仅仅把它们归之于“童言稚语”而一笑了之,而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审思。
对于这一点,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曾给予研究,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以四岁的小女孩安娜为案例,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认为,成人应时刻以一颗虔敬的心面对孩子,孩子的话语有时体现着人类的大智慧,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因为很多的“无忌童言”正是那源源流淌的“心之初”即“赤子之心”的外现。同样,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的“婴儿之性”、李贽的“童心说”也都同样地阐述了“赤子之心”的“本我”的价值,赋予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赤子之心”以极其重要的地位。还有,英国文学大亨布莱克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而成人的世界是经验的。”[3]这里的“天”显然指天然、天性之意,而“真”则是指真实、本真,结合起来“天真”其实就是散发着天然本原意义的真实美好。在芸芸众生之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天真”的,除了少数葆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圣人,自然就是儿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而童年又是人生伊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出:童年是成人的尺度,乃至是万物尺度的尺度,是万物的根本。回归赤子之心,其实便是要我们从回归童年开始,回归人之本心,回归万物之初。儿童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完整的成人,而是自然、历史、文化沉淀的产物,是大自然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如果儿童的价值在于“赤子之心”的体现,那么“赤子之心”的价值就在于是人人生而具有的,一种未经过社会经验染色的纯洁而善良的心灵。成年人若是能保持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就会具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能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当我们看到日出日落,不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雀跃,渐渐发觉自己的“移情”能力正在渐渐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我们早已忘记感恩,忘记同情,甚至忘记怀疑,怀疑这个世界,怀疑自己是否还葆有那颗“赤子之心”。
2 从赤子之心到人文精神:貌似毫无关联实则一步之遥
人文精神是波及文学、艺术、教育等各重大领域的一个大概念,而赤子之心不过是存在于幼稚儿童身上的初心,这貌似毫无关系的两者之间实则仅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儿童生而被大自然赋予一种具有本我意义的赤子之心,它实际上构成了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核。从人之初所具有的“赤子之心”到人类高度成熟自省而发现的“人文精神”,这中间并非不可跨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老子亦曰:“含厚之德,比于赤子。”著名词人王国维同样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这里的“大人”、“词人”、“含厚之人”无不是饱含人文精神的人。事实上,“人文精神”(humanism)的形成,正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灵过程的形象化历史,这一历史无法离开儿童这一重要参考轴。“儿童是生命巡回往复的轴心,它既是周而复始的‘始’,又是要达到的目的即终点。”[3]
“人文精神”和“赤子之心”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契合点——善。这种“善”是一种“善端”,是儿童的天赋,是人性之本,即“赤子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有人类所独有的人文关怀。”[4]人文关怀的内涵是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是一种包容的情怀,善良的态度。“人的身上自然地播种着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5]儿童的德行正是通过他善良的行为来表现。他们还没有受世俗的同化,不理会眼色与形势,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不委曲求全,不自欺欺人。他们视一切有生命,他们看到莺来燕去、花落花开会悲天悯人。而我们成人大多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我们的“移情”能力正在渐渐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而儿童的这种带有人性光辉的善,即是“赤子之心”由是“人文精神”的极致体现。
“赤子之心”是“人文精神”的胚芽,人类精神的真正缔造者正是儿童。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精神”散发着一种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气息。“人类在胚胎期就经历了原始时期解剖学上的各种形态。”[6]一个儿童精神的成长,恰恰就是人类思想、情感、意志不断提高,完善和升华的过程。儿童与成人一样,都是在工作,区别是成人在生产劳动,在丰富我们的物质文化世界,而儿童却是在生产制造一个成人,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讲求内心纯洁是为人立身之本,唯有保证个人心灵的纯洁才能缔造人类精神世界的纯洁。由此不难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在对于纯真本我的追求上不约而同地契合,“赤子之心”与“人文精神”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突破重围,交融在一起,它们是人类精神的共同理想,也是最高境界。
3 回归赤子之心,重唤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虽然发端于中世纪的“以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黑暗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但演化至今,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一切从人性出发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灵魂。与之契合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任何生命皆来源于“道”,任何生命皆有“道”在。道家修炼的目的就是“得道”“成道”。“得道”即得到自然之根本。佛家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修炼的目的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只要认识了自己的“真本性”,就会恢复生命的“本来面目”。儿童是人生的起点,是一个轮回的开始,如果像佛家所说,今生是为了来世的准备,那我们每天所做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至善的儿童。所以看来从修炼的本质上讲道家和佛家说的是一个意思——归复于自然,归复于婴孩,归复于“赤子之心”。
成人本是大儿童。在宇宙的秩序中,人自有他的位置;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自有他的位置[7]。人在社会中被经验化的过程,使童年原本的位置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失去童心,只不过是把童心遗忘了。既然人文精神所倡导的是人是社会的根本,是认识衡量一切的标准,那么唤醒人文精神即是唤醒人本身,唤醒先验的人的本来面貌,回归人最初的样子,也就是人的“赤子之心”。“天才是向童年的回归。”[8]“童年孕育了我们经验世界的原型,爱的原型。”[9]我们不应该只是向孩子学习,而是首先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人文精神的唤醒是向童年的回归,道德的升华是向赤子之心的皈依。如果我们能把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之中的那种“儿童精神”唤醒,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儿童”。儿童似乎生而被大自然赋予一种魔力,这种魔力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成人机械地生产工具,儿童却灵动地构建一个至善的成人。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在改变自身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自我认识的唤醒。自我认识的过程即是对自身内心的彻底反思与顿悟的过程。而人类的精神就是对人类内心的最直接的表达,我们通过顿悟的方式唤醒的就应该是原本就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沉睡已久的那种精神——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育人之本,是为人之道,是让社会充满和谐美好的根本精神。在如今浮躁的大环境下,我们怎样能让那颗鲜活的“赤子之心”回归,从而唤醒我们身上沉睡已久的人文精神,或许回归本真、回归童心就是最好的答案。
著名儿童学家波兹曼曾在他那本著名《童年的消逝》中预言:“21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发现儿童”将成为一个全新的也是永恒的命题,这一命题将在教育学、文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等众多领域都掀起重要影响。让我们永远从儿童那里吸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儿童的“赤子之心”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启示,从最简单的赤子之心出发来解决最复杂人文精神衰落之难题,从而最终在这个人文精神遭遇重创的时代中来挽救和改善成人。
4 结论
总之,在如今这个高度物质化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在富足的物质世界和复杂的物质关系之中,生命本真的价值和人类自由之精神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淹没与忽视了。尤其是当今社会中的成年人,每天生活于繁忙与匆促之中,更需要以人文精神来滋养身心,接受人文精神的沐浴和洗礼。为了达成这一生活意义追求,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走近儿童,回归童心,像儿童那样去本真地生活是我们亟需提倡与践行的。其实,赤子之心一直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以人为本位,以人的本真之性为出发点,我们需要去追寻人性的根本,返璞归真,剥去复杂的外衣,还内心一丝澄明。明代学者罗汝芳的《孝经宗旨》云:“道之为道,不从天降,不从地出,切近易见,则赤子下胎之初哑啼一声是也。”[11]罗汝芳将赤子之心在微观层面上看作是人身心之源头,在宏观层面上看作是国家、天下之源头。由此说来,赤子之心是人之根本,更是民族灵魂的胚胎。儿童是人类精神的缔造者,儿童被造物者所赋予的天赋本是趋于文明的,因而追求精神的文明就更加不应该本末倒置,要从具有本我意义的赤子之心开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文精神,重视儿童、发现儿童、回归童心是唤醒人文精神的序曲与途径。
[1] 李贽.李贽文选集[M].陈蔚松,顾志华,注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02.
[2] 贾云.儿童教育应当“无为”[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 刘晓东.论童年在人生中的位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7-74.
[4] 李建平.论大学生人文精神及其培养[J].中国外资,2012(6):258-259.
[5]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
[6] [瑞]荣格.人格的发展[M].陈俊松,程心,胡文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54.
[7] [法]卢梭著.爱弥尔: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7.
[8] 蒋永国.论《呐喊》中“真的人”的形象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14(3):90-92.
[9] 刘铁芳.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J].教育研究,2012(1):46-52.
[责任编辑:李 强]
2015-06-01
邢曌(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E-mail:88452590@qq.com
G61
A
1671-6876(2015)04-03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