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

2015-03-27天津市河东区第十二幼儿园王勇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入入园幼儿园

■天津市河东区第十二幼儿园 王勇军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所以每年新生入园时,就会有很多孩子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3个阶段: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幼儿分离焦虑时间过长会导致身心疲惫,从成长角度来讲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幼儿园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本文从分析分离焦虑的原因上,浅谈从幼儿园与家庭双方面提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希望对教师及家长有所启示。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晨练,什么时候区域游戏,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午睡,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看电视时间过长等;有的幼儿则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每年小班都有一些幼儿就是因为怕在幼儿园睡中午觉而不愿意来园。因此在入园之初,幼儿不习惯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儿园的饮食和饮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意进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其中甚至有完全不吃蔬菜或者只吃流食的幼儿。当幼儿初次踏入活动室时,活动室的环境对他来讲也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鲜的。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例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大便时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马桶,而幼儿园则是蹲式的,幼儿就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二)家园生活的差异

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离开熟悉的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关怀和照顾。例如许多幼儿在家中睡觉时要有大人寸步不离的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儿园则需独自入睡。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例如: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失落和不知所措。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独立进餐、整理自己的衣服、主动饮水、主动如厕、自己游戏、遵守规则等等。这些要求都有可能使幼儿感到是一种挑战和压力。有些幼儿羞于或不敢请教师或其他别的幼儿帮忙,一旦遇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便陷入困境而引起对幼儿园的排斥,更加依恋家人和熟悉的环境。

综上所述,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主要是由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家园生活的差异所导致的。

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针对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这几方面原因,结合在幼儿园的观察及一些教师的经验,认为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园前,家园的前期沟通与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儿园要重视新生幼儿入园前的家访,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在家访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展示亲切、和蔼的形象,和幼儿进行一些互动游戏,与幼儿初步建立情感,消除陌生,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如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必要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帮助幼儿入园后的家园共育。其次,教师要向家长全面介绍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入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家长消除自身焦虑,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再者,分离最好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入园前就要有计划地把视线从家长身上移开,逐渐拉长你离开的时间,让幼儿慢慢适应。有意识让幼儿独立地玩、看书、看电视等,或多让家里其他人帮助照看幼儿。让他知道,你只是短时间离开他,一定会回来的。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对家长的信任感。同时作为家长也应主动配合幼儿园,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帮助幼儿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是心理准备。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如入园前带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及其周围的环境,让幼儿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平时在家中可以和幼儿谈谈幼儿园的趣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展。

二是人际交往。准备入园前,家长应帮助幼儿分散其对第一抚养人的依恋(即最为依赖的某位家人),习惯被多人照顾而不是依赖某个人。家长要适当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和交际范围,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有计划地带孩子到有其他小朋友玩耍的地方,与同龄孩子接触鼓励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与其他幼儿和平相处等,帮助幼儿克服胆小、怕生、害羞等问题,使其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三是生活自理准备。自理能力差也会使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产生紧张、焦虑感,更加依赖父母。所以入园前,家长应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如练习用勺吃饭,主动去厕所并开始脱、穿裤子的训练和指导。一方面,可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信心与独立性。

四是常规意识的准备。家长要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应适当改变家庭生活的随意性、无序性,按照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来安排幼儿的生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专心进食,不挑食,安静睡觉,安静等待、听从指令,能向成人提出自己的要求等。

(二)入园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适应集体生活环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是幼儿入园后情感转移的“重要人物”,幼儿分离焦虑的顺利过渡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照料态度和方式。教师要根据新入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情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订科学、切实可行的方法,循循善诱。

一是创设温馨而充满童趣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上,应力求表现出家庭的温馨,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各个区角,营造舒适、快乐的氛围。将幼儿家庭的照片、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教室墙饰的一部分,或是将幼儿熟悉或喜爱的玩具、物品放到区角,让幼儿在教室中找到熟悉感和归属感。

二是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要给幼儿亲切、温暖、友善的第一印象,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师要细心、耐心,善于观察,对孩子给予及时关注,疏导不良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坚持来园,情绪良好的幼儿给予当众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对幼儿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获得的进步要给予及时赞扬,奖励小红花。此外,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常规指导,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是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转移注意力。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消除消极的情绪。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有助于幼儿在同龄伙伴中找到新的情感目标,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减轻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新入园幼儿还没有形成集体意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组织的游戏应情节简单,避免幼儿的过多等待。游戏过程中,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料,如有声音的、可以移动的、便于操作的玩具及教具,这些玩教具能够转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注意,缓解不安情绪。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同样是对教师的考验,长时间高度紧张和忙碌地工作难免让教师产生厌烦,自身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上出现失误,所以教师间要协调配合,及时调整个人情绪,保证幼儿分离焦虑的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新入入园幼儿园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我爱幼儿园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欢乐的幼儿园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爱“上”幼儿园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