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个体化
——对阿奎那人学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分析
2015-03-27王继
王 继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灵魂的个体化
——对阿奎那人学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分析
王 继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中世纪神哲学的集大成者圣托马斯·阿奎那在吸取并创造性发挥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在哲学层面通过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双重维度的区分,论证了人的本质是具体身体与被身体个体化的灵魂的复合,从而突破了自古希腊以来抬升灵魂而贬低身体的哲学观,肯定了个人世俗生活的价值,并巧妙说明了灵魂在肉身死后仍然是带有个体性印迹的灵魂,这样就给肉身死后上帝赏罚临在于个人提供了哲学上的论证。
上帝;精神实体;复合实体;形式与质料;存在与本质
在一般人看来,神学家都重视上帝信仰的神圣性,并将此岸的世俗世界看作是需要否弃并超越的,因此只有在排除肉体欲望及情感等一切世俗杂念后才能通达上帝之国。然而事实上就基督教而言许多神学家并没有绝然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对立起来并完全否定俗世生活,而是强调世俗个人在现世具体的善行与肉身死后享受永福的直接相关性,并且认为实施善行是与个人自身的欲望、情感融合在一起的,并不能一味否弃人的本性中的世俗成分。这里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具有神性的灵魂与世俗的肉身究竟是二元对立并可以截然分离的,因此拯救只是关乎灵魂的事务而与身体无关,还是二者都属于个体人的本性,故而灵魂的拯救必然是与身体相关的。中世纪神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在吸取并创造性发挥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在哲学层面论证了人的灵魂与身体并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在突出人作为个体的在世性意义的基础上解决了灵魂在肉身死后仍然是带有个体性印迹的灵魂这样一个关键难点,以此为基督教身体复活及末日审判等教义做了形而上学的论证。
古希腊哲学家对魂身关系问题或多或少都做了开源性的思考,其中比较突出的首先是毕达哥拉斯,他站在理智主义立场看待灵魂与身体相互分离,认为同一个灵魂可以在不同的身体中寄宿。柏拉图则通过二元世界的划分,将身体贬低为是灵魂从理念世界跌入感性世界后的坟墓。灵魂要想返回高贵的理念世界,必须进行“死亡练习”,也就是彻底摆脱肉体的束缚,而这就意味着“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1]63。这样人的意义实际上只关乎灵魂部分,肉体不仅是无关紧要的,而且只对灵魂的净化起消极作用。他们这种魂身二分的看法虽然可以保证灵魂不会随身体而消亡,即灵魂的不朽性,但是贬低了个人在世的意义,而且灵魂的个体性问题也无法解释,从而不能说明个体行为的自我负责及肉身死后灵魂如何作为个体得到惩罚或奖赏。亚里士多德哲学被认为是阿奎那神哲学思想的直接来源。在关于魂身关系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质形论观点下认为作为质料的身体与作为形式的灵魂共同构成了现实具体的人,“每一灵魂,各属有其相应的身体”[2]67,这样他就突出了人的个体性与在世性意义。但是他在用四因说阐释魂身关系时,又仅仅将身体当作了灵魂的工具,而将灵魂当作身体的目的,这样就难免有贬低身体地位甚至最终分裂二者的倾向。亚里士多德在魂身关系问题上陷入含混不清的境地,根源在于他没有分清存在论层面与逻辑层面的界限,因而无法澄明个体性与普遍性的问题。阿奎那在继承并超越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学说的基础上,随之对魂身关系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解答。
一
阿奎那首先站在基督教信仰的立场,将实体类型依次划分为上帝(创造者)、天使(精神实体)和复合实体。而人作为复合实体中最高级的具有理智灵魂的存在,是介于单纯精神实体和复合物质实体之间特殊的实体类型,在上帝与复合实体的沟通中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在明确了实体类型的划分后,阿奎那赋予人的特殊意义就会凸显出来。阿奎那虽然是从信仰角度区分的各种实体类型,但同时在哲学层面做了充分论证,体现了理性为信仰服务的态度。他从哲学存在论层面通过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双重维度来界定依次的实体类型。
阿奎那认为,本质在不同实体类型中的存在是不同的,针对本质在实体中构成的差别,他依次将实体类型划分为上帝、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另外从是否包含有质料来看,又可将实体划分为单纯实体与复合实体。单纯实体即脱离质料的实体,包括上帝、天使等精神实体,但从绝对的意义来看,只有上帝才可称得上是单纯的,而灵智体虽然是单纯形式,但同时又是“形式与存在的复合”[3]52,因此并不是绝对单纯的;而复合实体就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构成的感性实体。这样本质在实体中的存在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即上帝的本质,天使及灵魂等精神实体的本质,还有物质实体中的本质。通过这种划分,我们会发现人作为实体在其中的特殊地位:人是由作为形式的灵魂与作为质料的身体构成的复合实体,因此其本质要放在复合实体的类型下来考察,但是人同时具有灵魂这样的精神性实体,所以在探究上帝及天使精神实体时又必须审视人的灵魂。
就上帝来看,他的绝对单纯性就在于它是存在本身,其本质即是存在。这里需要阐释阿奎那对本质与存在的区分,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上帝的本体论证明。他认为一个本质的概念中不包含的成分都是来自于本质之外,并和本质一起构成复合实体,因为理解一个本质就是理解其所有部分。而我们理解的每一个本质都不必然包含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我们单单从对本质的理解中找不到存在,比如我们可以理解一个飞马而不需要其现实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一般实体中存在是在本质之外的,或者说存在不同于本质。但是我们还需追问,既然存在外在于本质,那么存在是从哪里来的呢?阿奎那推断说,必然有一个实体自身就是存在,因而其本质即存在,并赋予其他实体以存在。这样的实体必须是单纯唯一的和原始的,因为某物的复多性只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得,一是将属差增加到种上使种成为许多属,二是同一个属接受不同的特质质料成为多个个体,三是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那样,通过理念与实体的分离,使理念在被诸多实体模仿的意义上获得复多性。现在我们既然认同有一个实体其本质就是存在,也就是纯粹的存在自身,因此他必然是独立自存的,而不能是附加属差的存在,也不能是接受质料的存在。故而和存在同一的实体是唯一的,其本质就是存在,是其他实体存在的第一因,因而就是上帝[3]55-57。
对于受造的理智实体来说,除了单纯形式的天使以外,可与质料相结合的人的灵魂也包含在内。无论就天使还是灵魂来说,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没有质料,只是形式。因此它们的形式就是其本质,要比物质复合实体单纯。但同时它们的存在是从上帝那里接受过来的,受到接受本性的能力所限制,是形式与存在的复合。所以阿奎那说,“就他们的存在而言,它们是有限的,因为它们是受自更高级的实在,虽然从较低的层面看,它们并不是有限的,因为它们的形式是不受那种接受它们的质料的能力限制的。”[4]72这里需要注意,就灵智体即天使来说,没有接受质料的可能,因此不涉及是否受质料限制的问题。而灵魂作为理智实体却是必须与身体结合的,这是其本意内涵,否则便不称其为人的灵魂。这里暂不讨论灵魂在身体死后的个体性问题,单就其作为身体的形式而言,阿奎那认为,尽管它的具体运作不能离开身体的参与,但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智能力却是不受身体限制的,这样实际上不仅突出了灵魂在身体死后还可以继续存在,而且凸显了每个人的灵魂都可以通过理智能力的活动而接近上帝,与身体的高贵卑贱无关。从这一点来看,阿奎那与众多神学家一样,强调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思想。但是这种平等并不是排除现实差异与具体活动的空虚的平等,恰恰要通过理智的现实运作来体现,而现实的运作就是与身体相关的个人的事务。
二
在分析了上帝与理智实体的本质存在方式后,对人这种既作为复合实体又具有理智能力的存在的阐释就会显得容易了。上边我们已经分析了灵魂作为理智实体的内涵,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对灵魂实体的特征做个梳理。首先,人的灵魂的存在来自于上帝,并非是自足的,但是作为精神实体可以独立于质料而存在,这是它与上帝和天使相通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沟通的媒介。不过它与灵智体的区别在于,天使没有质料,所以一个属相不会接受质料而形成多个个体,只能是一个属相一个天使,“我们不能在一个属相中发现许多个体”[3]54;然而灵魂却不然,因为人的灵魂在理智实体中等级是最低的,最接近物质事物,故而“致使物质事物能够分有它的存在”[4]70,这样就产生了作为身体与灵魂复合体的人的存在。灵魂与身体结合形成个体也就意味着灵魂获得了个体性,成为个体化灵魂,但这并不是说灵魂是从身体处获得其存在的,恰恰相反,这一复合体的存在“由于属于灵魂,是不依赖于身体的”[3]59,这就说明灵魂可以在身体死后独立存在,而且以个体化的方式存在,“如果我们取消了这身体,个体化也不会因此而消失。因为灵魂所具有的存在是绝对的,灵魂一旦变成了属于一个特殊身体的形式,它就获得了它的个体化的存在,那存在就将永远保持个体化”[4]72。另外,按上帝是永远现实的存在来看,越往下存在的现实性越少,即潜在性越多。也就是说虽然上帝赋予了其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要想成为现实的存在,就需要灵魂多种能力的运作来实现。灵魂不仅有理智能力,还有欲望能力、感情能力等,“除了理智能力的运作不依赖于身体器官,灵魂的其他能力的运作都要以身体为主,要受到质料‘接受本性能力的限制’”[5]80。因此,从人是灵魂与身体的复合来看,不能脱离质料而只看到人的灵魂一面,只有从整体性角度审视才能理解到一个完整的个人。而且就灵魂的理智能力来看,虽然它自身具有独立性,但对物质实体的认识只能通过身体器官来实现,这就构成了阿奎那对人的感觉与理智在认知过程中相互配合的分析。
上边在论及人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入手的,并没有具体阐释阿奎那对本质的看法。通过对他的本质观的说明,我们会更明了存在的优先性及人的在世性意义。阿奎那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复合实体既然是形式和质料复合而成的,那么它们的本质就既包含了形式,又包含了质料,这显示在复合实体的定义中,“在自然物方面的定义不只指形式,而是兼指形式和质料”[6]9。他用味觉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比如在品尝甜味的时候,带有水分的事物是质料,口中的热气是溶解事物的形式。我们虽然可以说热气是甜的原因,但甜不是来自于热气,而是来自于它的味道,而味道本身不仅包含了热气(形式),也包含了事物的水分(质料)。因此阿奎那说,复合实体的本质“不能仅仅是形式或者质料,而是二者的复合”[3]36。从这个原则出发,阿奎那强调在认识人的时候,尽管我们可以用人性(humanity)来表示人之所是即形式,但它排除了对质料的考虑,因此只是人的内涵的一部分。而部分是不能够述谓整体的,我们不能说人是人性,更不能说某人是人性[3]43。但我们可以用人来称谓某人,因为人的内涵包含了形式和质料,外延包含了任何的个人,并不排除使某个人成为某个人的特殊质料。所以阿奎那说,“如果说人,而不是人之为人(人性),存在于这个或那个单个的人中或灵魂中,这倒是真确的”[4]63。阿奎那将作为质料的身体引入到人的本质的界定中,一方面反驳了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灵魂实体的看法,进而突出了人的个体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本质包含质料及个体本质的观点,但是由于他没有区分开存在论层面与逻辑言说层面,故而对个体与普遍的关系没有阐释清楚,多次在普遍言说的困境下承认形式就是物质实体的本质,“由于形式,故物质得以成为某些确定的事物;而这就是事物的本体”[7]178。本质形式化会使复合实体丧失其类型特征,变得与没有质料的精神实体无异。另外亚里士多德还将形式看作是让物质实体从潜在转化为现实的动力因和目的因,这样形式就成了现实化原则,或者说形式与存在相同一。但是在阿奎那看来,存在与形式相同一的只有上帝,因此这样就将受造物等同于创造者,因而是不可能的。阿奎那认为如果人的灵魂作为形式,它的存在并不是自身具有的,而是得自于上帝,因此不能将形式等同于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在复合实体中不仅有形式与质料的区分,还具有本质与存在的区分。形式与质料共同构成复合实体的本质,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就拥有了存在,因为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来自于自身,否则就是在自身存在之前自己已经存在,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本质自身在复合实体这里(包括灵智体)都不是自己现实存在的,恰恰是潜在的,需要依据自己的本性接受能力而被赋予不同程度的存在。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强调本质的潜在性,这样就使作为复合实体的人与纯粹存在相区别,突出了存在的优先性及人的在世性意义。
三
如果说从上帝、理智实体到复合实体的实体类型学说是自上而下来定位灵魂实体及包含质料(身体)的完整的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最底层”的质料来分析他的人学思想的形上基础。阿奎那区分了三种质料,分别是原始质料、普遍质料和特质质料。原始质料就是万物的最底层,它是毫无规定性的原初混沌之物和潜在之物。在阿奎那看来原初质料只具有逻辑上作为基点的意义,并没有实存论的意义,因此不需要多加考虑。关于普遍质料其实我们上边已经提到,即一般地谈论本质时,本质中所包含的质料和形式都是普遍的,例如我们一般地定义人是灵魂和身体的复合,其中作为质料的身体并不是指这个身体或那个身体,作为形式的灵魂自然也不是指这个人的灵魂或那个人的灵魂。然而我们就此并没有达到具体物的本质,因为普遍质料是对于属相来说的,并不存在于某个个体中。事物的个体本质只能是包含这个形式与这个质料的,而形式的个体化在于与具体质料的结合,因而只有特指质料才是事物个体化的原因。那么什么是特质质料呢?阿奎那说特质质料就是“那种被认为有限定维度的质料(determined dimensions)”[4]59。有限定维度不是指有具体的长宽高等的数量,否则就已经是现实的存在了,不可能再成为个体化的原则。也就是说,从定量的角度看,特质质料恰恰是非限定的,没有具体的量的维度。然而从量的本质来看,特质质料又必然是有量性的,它所要求的就是等待被某些具体的量的尺度所限定。因此,特定质料是直接与个体性相关的,是参与个体塑形的质料,并不像原始质料或普遍质料那样不直接进入个体。借此阿奎那也批评了认为有精神质料的神学家,在他们看来,除了上帝外,诸如灵魂和灵智体都是有质料的,只不过是没有数量维度的精神性质料。阿奎那认为,任何质料都是妨碍理解的,或者说我们的理智只能理解形式,而不能理解质料。如果理智实体中有质料,那么就是说理智实体中有理智不可理解的东西,然而理智实体的特点就在于可理解性,因此其中不可能有质料。有人也许会反驳说只有有形实体的质料妨碍理解,这就等于说有形体的形式本身引起我们不能理解质料,然而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形体的形式正是我们的理智运用感官从中抽象出来的可理解物。所以阿奎那得出结论,根本不存在精神质料,理智实体是纯形式[3]52。这也说明了只有复合实体才会在一个属相下有诸多具有特质质料的个体。而就人学思想来说,既然特质质料(特殊身体)是人的个体化原理,也就是使人成为不同的个体之人,那么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坟墓等贬斥身体作用的观点自然应该受到批判。
阿奎那强调特质质料在复合实体中的构成性作用,而一般本质是一般质料与一般形式的复合,个体事物的本质是特殊质料与特殊形式的复合,并且一般本质起于个体最终又要回指到个体,因此与以前的哲学家大多强调本质的普遍性相比,更突出了本质的特殊性、个体性。这不仅凸显在复合实体的本质中,而且对于上帝和灵智体来说,称其为具有特殊的本质也不为过。因为上帝作为纯粹存在,其本质当然是独一无二的,是绝对的“一”;而灵智体是单纯的形式,故而一个属相只有唯一的一个灵智体。因此,可以说阿奎那将所有的实体类型都赋予了特殊性的意义。这样关于个体化原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进而凸显了复合实体之为个体的原因和意义,作为其中一类的人的个体性和身体也获得了拯救。
综上所述,阿奎那通过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双重维度对实体类型所做的区分,突出了人的灵魂实体的独立性以及作为复合实体的人的身体的构成性意义。他强调存在源于上帝,这样就保证了灵魂实体在身体死后能够继续存在以及灵魂可以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将潜在不断变为现实;强调个人的本质是特殊身体与被身体特殊化的灵魂的复合,就体现了人的个体性与在世性,以及灵魂在身体死后保有个体性的难题。从而不仅使个体之人获得了在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突破了自古希腊以来只注重灵魂而贬低身体的哲学观,而且保证了个体在身体死后灵魂仍然以个体的形式得到上帝的惩罚或奖赏,由此影响了后世宗教与哲学的进程。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S T Thomas Aquinas.On Being and Essence[M].Translated by Armand Maurer.Toronto:The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1968.
[4](意)T阿奎那.论存在者与本质:第五章[M].段德智,译.世界哲学,2007(1).
[5]白虹.阿奎那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意)T阿奎那.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M].刘俊馀,译.台湾:中华道明会·碧月学社联合出版,2008.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责任编辑:赵秀丽]
B 016
A
1672-6219(2015)03-0028-04
2014-09-05
王继,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