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与拓展
2015-03-27唐复柱
唐复柱
(贺州学院 教务处,广西 贺州 54289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其中一大亮点就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并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次重大创新和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处于恢复期,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是头等大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开展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生态保护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针对因战争导致的水利连年失修、水旱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毛泽东把水利建设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1]132。并亲自抓治理淮河、荆江分洪、治理黄河、修建官厅水库等四大水利工程。由此,全国各地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为抗御自然灾害,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毛泽东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向全国发出“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的号召。在他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力推动了荒地荒山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抓生态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第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将解决人口问题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首要任务。邓小平注意到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我们的国情,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势必影响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为此,邓小平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统筹考虑人口与资源问题,必须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要控制”“应该立些法,限制人口增长”[2]112。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法律法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具有明显的行政命令特征,缺乏环境保护的法律手段,给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许多困难。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邓小平强调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解决环境问题,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颁布,结束了我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历史。此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如《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环境与生态问题日趋严重,选择什么样的发展决定着这些矛盾和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思考,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3]463。1997年9月,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展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必须作出理性的回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在继承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环境保护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一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二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层面推向实践层面;三是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层面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总之,经过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
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一)完善建设布局,彰显道路自信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解决文革后精神领域出现的道德和信仰危机的要求,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两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对拨乱反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于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以及民主法治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二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拓展为“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向前迈进了一步。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建设思想,把“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又一次重大推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但是,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执行不力、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4]8,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体”,显示了要从生态领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视野,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二)创新发展理念,彰显理论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发展理念的错位偏差,出现了单纯追求GDP的现象,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置于生态保护之上。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往往是生态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经济发展的背后付出的是巨大的环境代价。因此,必须改变已有的发展理念,转变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发展理念做了积极探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更好地发展”等系列重大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深度挖掘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把“人民福祉”作为发展大计,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在最根本意义上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将发展置于自然界的大格局中去考量,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的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倡导绿色价值观、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良性的生态经济、科学的生态制度、先进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社会的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高度的自觉,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问题,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前景
(一)确立新文明观,引领当代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的范畴。文明从它产生起就是对自然的超越,“文明就是从人与自然界的天然生态关系中走出,创造一种自然生态中所没有的新的存在。”[5]118从人类超越自然的历史进程看,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形态。
18世纪以来,工业文明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工业文明是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工业文明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工业文明强化了主体自主性,使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大大增强,对自然的改造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对于工业文明的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36另一方面,工业文明过度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导致人的异化,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物质至上主义”,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和支配下,人与自然之间多重的物质变换关系被简化成为一种单纯的征服和改造的关系,自然成了人无限索取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
从表面上看,“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自然界系统内部关系的失衡,实际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形象地说,“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自然界以“天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这种“人祸”就是工业文明发展模式。解铃还需系铃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在反思中形成新的认识,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确立为人类对环境的共同看法和共同原则。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我们应致力于走出一条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探讨怎样实现人类永恒的持续不断发展的问题。会后,可持续发展正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明确了三者要统筹兼顾,平衡推进,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并鼓励各国依据国情制定绿色经济政策。
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曾经迷失在片面的工业化之中。为加快现代化步伐,选择了一条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和道路使我们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已经严重制约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更影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认真总结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建设以文明的形式来推进,这是新的“中国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新的“中国道路”,新在它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着眼于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着眼于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以新的文明观给现代化建设全新的启蒙,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人类共同追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
(二)突破生态困境,引领当代中国走绿色复兴之路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开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可以说,现在我们离中华民族复兴目标越来越近,我们对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族复兴不是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整体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全面发展过程。在这一整体系统中,生态是基础性要素,生态问题是影响民族复兴的全局性问题,生态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使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趋于淡化和消失,而且将摧毁民族复兴的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兴国之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民族复兴的方向。自然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基础和前提,自然不是外在于社会,而是作为一种恒定的因素存在于社会历史过程中,并制约社会及其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4]36就是要把生态作为发展的恒定因素贯穿于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始终,渗透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引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生态化变革,实现绿色现代化。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为正确处理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主要矛盾提供了路径和方法。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环境敏感时期,生态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7]12。能否正确处理生态矛盾,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4]36这从根本上找到了正确处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生态矛盾的路径和方法。只有解决好生态矛盾,形成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1]毛泽东选集(第 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江泽民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苗启明,林安云.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方世南.美丽中国的生态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基础[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