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厚重的历史震撼和影响世人——评《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2015-03-27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李宗仁广西历史

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近代历史的时间范围自1840年到1949年,正好110年。这110年,包括了两个时代:晚清和民国。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一个影响颇大的“历史三峡论”。意思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生过两次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大转型发生在战国到秦汉,中国从一个封建制国家转型为郡县制国家。这次转型用了大约300年时间。第二次大转型就发生在近现代,即晚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将从帝王专制转型为民主政治。这第二次大转型,唐德刚认为需要大约200年时间,即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唐德刚说:“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历史出了偏差,政治军事走火入魔,则这条‘历史三峡’还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那我民族的苦日子就过不尽了。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的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在喝彩声中,就可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了。”

唐德刚所说的第二次中国历史转型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历史时期,这段历史可以分成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即近代,1840年到1949年。第二个百年即现代,1949年至今,并向前延伸。

以这样的大历史视野看广西,可以发现,第一次中国历史转型期,除秦始皇修建灵渠、统一岭南,史书中关于广西的记载乏善可陈。然而,在第二次中国历史大转型的第一个百年中,即以晚清和民国构成的中国近代历史上,广西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转型极其重要的推进力量。

晚清70年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其中,重要的事件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这三个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中,广西无不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中国第二次大转型的重要推进力量。

太平天国是中国清朝后期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是19世纪中叶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这场运动由洪秀全、冯云山发动,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的支持下在广西爆发后席卷全国,深刻动摇了清朝统治。

戊戌变法是太平天国之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试图从制度上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戊戌变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百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而目前能够看到的“公车上书题名”共603人。其中广西99人,而广东92人,湖南只有4人。也就是说,目前能够看到的“公车上书题名”人数,广西最多。除“公车上书”之外,康有为的变法活动,还得到广西著名人物王鹏运、岑春煊、唐景崧等的支持。

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之前,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在南方发动了9次武装起义,其中3次在广西西南边境,分别是钦州、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和钦州、上思之役。此外,发生在云南的河口起义和发生在广东的辛亥广州之役,其主力也多为广西人士。尤其重要的是,1916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举起义旗,但不久即陷入困境。正当这个危急关头,陆荣廷在百色将包抄蔡锷军的广东军阀龙觐光一万人的军队缴械,接着在柳州通电“反袁护国”,改变了整个当时的局势,导致袁世凯众叛亲离,拯救民国于襁褓之中。因为陆荣廷的力挽狂澜,帝制复辟终成昙花一现。对此,梁启超给予陆荣廷“再造民国”的高度评价。今天来看,如果没有陆荣廷“讨袁护国”,辛亥革命很可能前功尽弃。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成为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帝王专制的三台大戏。广西,或文或武,在这三台大戏中,无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民国时期,北伐和抗日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前者为的是国家统一,后者为的是民族救亡。这两大事件中,广西成为非常关键的正面力量。

首先,在北伐战争中,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广西最早策动北伐并最后完成北伐。1926年4月,桂军即入湘援唐,揭开了北伐序幕。与此同时,李宗仁亲赴广州策动北伐。北伐战争中,李济深、白崇禧分别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的总参谋长和副总参谋长,李宗仁担任了由广西军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李宗仁、白崇禧在两湖战场、江西战场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他们共同指挥的龙潭大战成为北伐扭转乾坤的一战。1928年,白崇禧领军挥戈北上,9月直达北京、天津,东北张学良易帜,白崇禧成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将领。

其次,在抗日战争中,从“焦土抗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理论,到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昆仑关之役、桂林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广西军人几乎无战不与,李宗仁、白崇禧成为举国景仰的民族英雄,中外皆知的抗日名将,此为武的一面。文的一面,抗战期间,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直到1944年11月桂林沦陷,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大批文化人及文化机构迁至桂林,桂林成为“国民党统治下大后方的唯一抗日文化中心”,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各个领域,集结了当时中国最多的文化机构、集聚了当时中国最多的文化人才,开展了当时中国最多的文化活动,创造了当时中国最多的文化财富,成为当时中国最具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反法西斯文化名城。

再次,民国时期,广西人在国家政治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20世纪30年代,桂系励精图治,成就广西“模范省”称号,让中外人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20世纪40年代末,李宗仁成为国民党内民主改革的象征,为促使民主政治在中国早日实现,他积极参加副总统竞选。这一次副总统选举是国民党当下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引起各届高度关注。

中国近代100年,发生了6次反侵略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和抗日战争(1937—1945)。其中,前5次战争,几乎都是以中国战败告终,唯有中法战争,广西提督冯子才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导致法国茹费里政权垮台,成为中国近代前5次反侵略战争中唯一的亮色。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也可以在广西找到一些关键的轨迹。百色起义不仅是“在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更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开端。百色起义显然是这位后来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领袖人物生命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而发生在桂林的湘江战役,不仅取得了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成果,而且是促成遵义会议历史性转折最重要的事件,为后来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广西的身影频频出现。它充分表明,进入近代,广西已经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力量。广西在近代中国崛起的态势,甚至引起了美术家的关注。1935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广西游学,创作了《广西三杰》。画面中,李宗仁、白崇禧和黄旭初骑着战马,英姿勃发。徐悲鸿擅长画马,他的《广西三杰》真正表现出了民国时期广西精英那种刚毅勇武的品格和雄姿英发的气魄。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军兴,白崇禧临危受命,飞抵南京。9月,徐悲鸿专门撰写一副对联向白崇禧致敬:“雷霆走精锐,行止关兴衰。”并题词:“健生上将于廿六年八月飞宁,遂定攻倭之局,举国振奋,争先效死。国之懦夫,倭之顽夫,突然失色,国魂既张,复兴有望,喜跃忭舞,聊抒豪情,抑天下之公言也。”显然,广西军人的忠勇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徐悲鸿,他的笔下,才可能出现如此的敬意。

长期以来,广西美术多以桂林山水、民族风情闻名于世。这种情形或给人一种误解,仿佛广西是一个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之外的世外桃源。如今,历时三年的《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饱蕴广西艺术家独运匠心的37件鸿篇巨制,将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呈现,它以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向世人昭示了广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是由人物担当的。因此,《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给我们最强烈印象的正是那些画面上的广西人。从刘绍昆《知天有意启英雄——金国起义》到韦军《陆荣廷讨袁》,从黄菁《桂系北伐》到刘南一《集结——1938年赴皖抗战的广西学生军团女生队》,给我的感觉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广西人的面目愈加清晰。如果说金田起义的英雄尚有一些迷茫,陆荣廷讨袁还有一些犹豫,那么,北伐的广西军人所蕴藉的顺应潮流、锐意进取就已经表明广西精英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前驱,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女学生英气勃发的参战,表明广西人已经从整体上汇入了时代大潮。而石向东《李宗仁》的雕塑,作者用几乎完全写实的手法塑造李宗仁这样一个真实的广西人物形象,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广西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在许多人眼里,李宗仁只是一员武将,然而,如果深入历史可以发现,李宗仁同时也是一个深谋远虑、深得同时代知识精英信赖的政治家。他的身上,不仅有政治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同时还兼了广西人特有的质朴、诚实、通达,完全应该作为广西人的杰出代表。李宗仁塑像的创作,也应该进一步激起广西艺术家对广西杰出历史人物的表现热情。毫无疑问,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创作,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刷新了通常意义上的广西人形象,改变了许多人对广西人的认知定势,将广西人从一种模糊暧昧的形象提升为一个刚健清新的形象。

历史是由土地承载的。广西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就发生在广西这片地质地貌独特、地域文化斑斓的土地上。当广西的艺术家表现广西重大历史题材的时候,非常注意广西这片土地的自然物质和文化特色。像张复兴、韦广寿的《云山晨岚——龙滩水电站》,立意虽然是表现龙滩水电站这个为整个珠江流域带来动力的现代工程,但是,作者将八桂大地自然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工业人工的大坝工程作了有机的整合,将山水画和工业画做了有机的融汇。戴延兴表现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虽然是历史的写实,但也通过对自然景物有节制的变形,通过对人文景观有意识的组合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执守,不仅再现了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这一历史,也表现了桂林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肖舜之的《红军长征过广西》则将作者对桂北山区壮侗苗瑶民族风俗的理解融入了画面,它有意淡化了战争血与火的记忆,重点突出了这支军队与广西民众的和谐,显示出艺术家对重大历史题材的个性化理解和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同样,和谐的感觉在谢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中也有异曲同工的表现,它似乎暗示人们,广西在从近代进入现代的历程中,其价值取向和精神姿态出现了微妙的不同。

对于艺术家而言,选择重大历史作为题材固然重要,它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但是,对历史题材的理解和表现或许更加重要。因为,历史不仅是事实,而且也是情感;历史不仅承载一系列事件,而且负荷一个个心灵。如何走进历史深处,与历史进行心灵的对话,把事件史转化为心灵史,把尘封的往事转化为与当代人息息相关的现实,这关系着艺术家的艺术自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太平天国曾经成为不少艺术家笔下的题材,也曾经形成了至今未完全打破的思维定势。刘绍昆的《知天有意启英雄——金国起义》以太平天国的发生金田起义为题材,通过画面描绘了手持大刀、长矛、战旗、火把的起义者对天祈祷、望天疑问的形象。这些起义者的目光,有的透露着坚毅,有的隐藏着迷惑;有的闪烁着顺变,有的散发着狂热。当人们已经无法执掌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他们似乎只能把命运交给上天了。当火把将整个天空烧红,人心的理性和非理性、信念和迷狂也终于融为一体,并爆发出一种足以摧毁一个旧世界的力量。显然,这幅作品恰好选择了整个太平天国最耐寻味和想象的那一瞬间,以有限的富有包蕴性的顷刻,显出无限的深远的意蕴。可以说,它已经越过了对历史外形的描摹,进入到历史的灵魂;通过艺术的手段,解读着历史的密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诗的任务不是去描述已经发生的那些偶然事件,而是要揭示按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应当发生的事”。《知天有意启英雄——金国起义》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刘绍昆真正对太平天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度的认知和探究,让我们感受到了超拔于历史题材意义之上的诗的力量、艺术的力量。

结 语

对于广西文化界而言,重要的或许不是《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而是这个工程所启动的广西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意味着广西艺术家眼里不再只有美丽的广西风光和绚丽的广西风情,也有了厚重的广西历史,意味着广西艺术家不再只是用悦目的风光取悦世人,用赏心的风情感动世人,而且能够用厚重的历史震撼世人、影响世人。但愿《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不是竣工的标志,而是出发的序曲。希望以此为开端,广西的美术界与广西的学术界能够有更深度的交流,更深度的合作,合力书写广西美术新世纪的辉煌。

猜你喜欢

李宗仁广西历史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广西尼的呀
新历史
胡友松和李宗仁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