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2015-03-27宋开宏陈明生吴先良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宋开宏,孔 勐,陈明生,吴先良,

(1.安徽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宋开宏1,孔勐2,陈明生2,吴先良1,2

(1.安徽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与动脑兼容、室内与户外互动、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健康智慧型运动项目,将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等诸方面都得以充分挖掘和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无线电测向运动;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1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所谓的“素质”也就是能使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要素。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与统一,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努力寻求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在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能够真正培育参与者的“五育”,因为无线电测向[1]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和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要求参与者采用徒步的方式,手持测向机,同时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灵活应用无线电波传播规律、测向技术、识图等知识,徒步奔跑于湖边、山林和公园寻找事先隐蔽好的信号源,信号源定时发出不同呼号的莫尔斯吗,合理分配体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先以有效找台数多者,再以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有机地将电子、科技、健身、休闲、娱乐融为一体。该项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力与智力的结合。对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体魄、磨炼意志,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2]都有很大的帮助。

2无线电测向在合肥高校发展的现状

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素质教育课,无线电测向运动与此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安徽省无线电测向总教练张育老师的推动下,无线电测向已经在合肥多个高校开展,如: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陆军军官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等,这些高校拥有自己的无线电测向队。部分高校每年都要举行校园赛,如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2012年12月2日举行了合肥市高校无线电测向大赛,从2011年,合肥市至少有2支大学队参加全国无线测向锦标赛,2013年合肥共有四所高校参加了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大学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从2013年开始安徽省每年举行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安徽大学从2011年开展测向运动,合肥师范学院从2013年开展测向运动,校园赛每届人数超过100人,全校大多数院系都有学生参加,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安徽大学从2012年开始,合肥师范学院从2013年开始,《无线电测向》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科技素质选修课,它是一门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入门普及,通过课程讲授、模块设计训练、课程竞赛选拔,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1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电子线路、国防军事学等专业知识[3]。通过在低年级开设《无线电测向》科技素质选修课,让学生理解测向机的工作原理、感知电子元器件、识读电路图;初步理解调制、解调、无线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等通信原理的概念;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从而建立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为以后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无线电测向》是一门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课程,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高年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焊接、元器件性能测试、单元电路搭建调试,最后完成3.5MHz测向机的组装与成品调试,熟练地掌握一些相对比较专业的仪器、仪表的操作。这项运动既是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从而使大学生理解电子技术知识、掌握电子制作技能、提高电路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通信原理中概念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对巩固专业知识及技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2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身体素质的锻炼

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参与者采用徒步方式,依靠手中测向机,迅速准确地找数部事先隐蔽好的电台。比赛场地大,时间长,少则数十分钟,多则上百分钟,行走和奔跑的路线随意性很大,有大道也有田间小路,有平地也有山丘,有旷野也有丛林,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连续快速奔跑、跨越各种障碍物,需要耐力、速速、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进行训练[4]。它是一项有氧、无氧代谢的相互交替,但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既要具有长距离的奔跑耐力,又要有短距离冲刺的速度,因此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耐力素质,有利于促进人体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和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测向运动本身特有的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极大激发大学生的好奇性和好胜性,促使大学生乐于坚持长时间体能锻炼。

3.3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特点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同样提出高要求。高校开设测向课程是引导学生以健康心态面对社会责任和生活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测向过程中,信号源位置多变,自然环境是千变万化,寻找电台的过程紧张刺激,准确测定电台方向,确定找台顺序,选择行进路线以及测向机的频率和音量大小,区分音量大小与电台位置的关系,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敢果断的心理素质。而测向过程中又常出现找错台、漏找台、往返重复找台、方向迷失、摔倒等情况,将会对选手提出挑战,易出现焦虑、急躁、怀疑等心理现象,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在消耗体力很大的情况下又必须独立完成任务,这对学生的情绪控制力、坚韧精神、自信力等心理素质得到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不断训练比赛,教师引导,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稳定性和自信心,增强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4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为,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果断性、坚韧性、独立性、自制力等方面,是大学生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和比赛都是在户外进行,队员只能依靠测向机,不得接受任何帮助,其艰难程度非一般人能承受,比赛和训练之艰苦,需要学生有不畏艰险的勇气和意志,需要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无线电测向运动因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信号源位置多变,同时还会受到方向迷失、心理和体能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所处的宁静校园环境和舒适家庭环境较少遇到,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运动中经受逆境的锻炼和磨练,无形中形成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和毅力。意志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稳定个性心理特征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磨练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遵循教学培养和自我修养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现代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喜欢挑战、学习不同知识以及求真、求异的心理特点,利用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多样性、吸引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以及测向过程中学生愉快、兴奋、紧张、焦虑等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该运动的强烈欲望,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无线电测向运动有助于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锻炼

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参与者利用手中的测向机,同时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测定和寻找隐蔽电台方位的过程。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求参与者不断判断道路情况,比较耳机中音量与频率的变化,以便做出最快判断,随时调整测向机,直到找准目标,此外比赛环境是复杂千变万化的,学生要适应各种场地环境,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机制灵活,勇敢果断决断的能力。学生在找台的全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的,个人独立实践、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此外该项活动有利于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因为团体赛项目要求全队的每个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否则团体赛成绩无效,这就需要参与者协同合作,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4高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可行性

4.1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

普通高校校园面积大,此项活动不受固定场地的限制,较大的校园面积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空间,在校园内进行短距离训练和比赛,即安全又便捷。

4.2拥有良好的实验室条件

高校具有电工电子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焊接、元器件性能测试、单元电路搭建调试,最后完成测向机的组装与成品调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4.3大学具有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

无线电测向技术对大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技的术要领,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该项运动形式能够给参与者带来神秘、惊险、刺激的感觉,符合了现代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喜欢挑战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同时达到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4.4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技术优势

高校拥有优秀的无线电技术方面的专业教师,具有自主研发设计和制作测向器材的能力,可以指导大学生把工程实践与外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5结束语

无线电测向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是融知识性、科技型与趣味性为一体的运动,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等诸方面都得以充分挖掘和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训练与比赛,使大学生能够学习到现代无线电测向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具备测向器材硬件设备制作调试和现代无线电测向技术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与动脑兼容、室内与室外互动的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选,陈华. 校园无线电测向运动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熊开封.高校开设无线电测向素质课程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8-89.

[3]张赟,杨静波.无线电测向运动对通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意义[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3):57-59.

[4]何选.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实验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62-64.

[5]陈华.无线电测向运动教学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5-68.

[6]孙岩,刁鸣,洪艳. 高校无线电测向课程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40-42.

[7]张林.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9(2) : 39- 40.

[8]朱玲.高职院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可行性[J].体育世界. 2008(05):75-77.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by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Motion

SONG Kaihong1, KONG Meng2, CHEN Mingsheng2, WU Xianliang1,2

(1.Schoolof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2.School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Abstract:Radio direction finding is a health smart sport,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emphasized, using hand and using brain are compatible, indoor and outdoor are interactive, intelligence and physical are combined, it connects knowledgeability, athletics and interest together.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is sufficient to excav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 physical quality, psychology quality, willpower,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judgment for college student when it is carried out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develop an all-around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ly, intellectually, physically, aesthetically.

Key words:radio directing finding motion; expertise; physical quality; mental quality; willpower; hands-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6-0081-03

作者简介][第一 宋开宏(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研项目(JYXM201340)

[收稿日期]2015-08-10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