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工作视角下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培养研究

2015-03-27郭萍倩,徐基贵,张亚锋

关键词: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党建工作视角下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培养研究

郭萍倩1,徐基贵1,张亚锋1,张淑英2

(1.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市祁县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当前,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从学生党建工作的视角论述培养大学生四种现代就业意识,即服务基层意识、务实奋斗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以及党建带团建加强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工作,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相辅相成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和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工作;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将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探索构建两者相辅相成的联动机制,以推动大学生党建和就业工作“两促进”、“双提高”,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党建工作视角论述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培养问题,以期推动大学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现有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能力系统、价值系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依据,以自身的方式认识理解学习、生存、发展,并以此为准备形成自己就业观念。[1]

现有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课程角度加强就业意识的培养。建立高素质专业的就业师资队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指导学生就业。二是从实践的角度加强就业意识的培养。从大学生就业实践的角度出发,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暑期“三下乡”等,引导学生将课程中学习和积累的就业理论转化为现实能力,使学生在就业实践中提高就业意识。三是从就业环境的角度加强就业意识的培养。大力宣传国家制定和颁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树立全国、全省及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榜样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四是通过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就业意识。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等关于就业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

综上可见,以往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的研究,角度是多方位的,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一定要与时俱进。找到培养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的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是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实效性和长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党建工作视角培养现代就业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依托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有其自身的优势,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一)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和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目标相一致

学生党建工作和培养就业意识的目标具有统一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是高等院校的党组织通过择优发展党员,发挥党员在大学生中间的先进模范和带头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培养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的目标也正在于此。意识决定行动,高校学生党建的主要功能是育人,而大学生如何回馈于社会,如何使自己与社会能够和谐统一的发展,这种可持续性发展的双向构建等问题,最终要通过“就业”来实现。“业”如何“就”?其问题的落脚点就是大学生通过就业实践活动,养成服务社会、感恩回馈的心理,从而把自己的价值理想转化为现实,在现实中升华理想。总之,无论是大学生党建工作,还是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其目标都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使之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二)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意识培养的时机相一致

现阶段,随着党的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既有远大理想,又有现代就业意识的大学生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来。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更关系到我国现阶段任务的执行和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就业意识形成的开始阶段,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大学阶段的生活对学生未来人生走向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意识培养工作的时机是一致的,都需要利用好这个有利的时期,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优秀大学生。

(三)学生党建工作和现代就业意识培养相辅相成

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意识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毕业生的先进模范作用,促进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同样也可以将心理健康、诚信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一些现代就业意识所包含的内容培养,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中去,将其视为衡量党建工作的标准

之一,这也有助于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此外,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为就业意识培养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学生党建工作以就业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进而实现学生党建与就业意识培养双促进同提高。因此,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相辅相成的。

三、从学生党建工作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就业意识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然而,这些地区地处偏远、条件较差,毕业生到此就业的意愿不强。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服务基层的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激发他们立志改变基层面貌的责任感、热爱基层工作的事业心、把青春献给基层的自觉性,做好到基层就业的思想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要使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愿意留在当地服务,不仅要有政策引导,更重要的还要加强教育引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以素质拓展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以就业指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就业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要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就业指导的方向入手,将提升就业能力与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党员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切实地履行一名学生党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其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党史教育,培养大学生务实奋斗的就业意识

务实奋斗的就业意识,是指大学生平实评价自我,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理性就业,在就业从业过程中不怕困难、埋头苦干,不断实现新目标、攀登新高峰,为自身成才、国家建设、社会进步贡献实实在在的精神和物质成果。[3]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对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及未来的发展建设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务实发展史。

当前,高校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滞后,就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攀比心理、求高心理、不平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等问题。这种种不健康的就业择业心理,导致了大学生初期就业波动较大,稳定性差,不能安心在基层工作。因此,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加大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教育力度,在“两课”、学生党支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党史学习,在社会实践、特别是暑期“三下乡”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亲见党艰苦奋斗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和所创立的丰功伟业,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务实奋斗的就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择业观,树立勇于从基层做起、艰苦创业的职业发展观。

(三)加强“中国梦”教育,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就业意识

中国梦系列观点的提出,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精神动力。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帮助大学生厘清职业定向、明确奋斗目标,让中国梦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在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从而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的传承者、追逐者和实践者,成为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正能量释放源,造就一大批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创新途径,也是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追逐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路径。[4]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流失率高的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综观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史,其对基本理论的不断探索及对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成果汇总。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及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中国梦”重要思想,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开拓创新的就业意识,不断地引导大学生将职场梦融入到中国梦,找准实现中国梦的着力点。

(四)以党建带团建,扩大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工作的范围

我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目标是,党组织在充分抓好自身发展及建设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团的带领作用,充分利用党的战斗力及凝聚力,积极带动团组织增强其生机与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我国团组织充当的后备军及助手的作用。[5]高校党组织对团、学组织的领导能够保证高校各项活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保证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

党建工作是促进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部分高校对团建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共青团建设服务于就业工作,主要是做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加强相关服务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团学活动、社会活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了解社会、接受社会,进而发展到服务社会,以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就业意识。通过党建带团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素质,积极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切实扩大了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工作的范围,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的长效性。

(注:本文系宿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小组自治’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项目编号:2013yyb20;宿州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就业工作双促进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志侃.大学生现代就业意思培育[D].西安科技大学,2006.

[2]李海平.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78-181.

[3]邓秋萍.论树立求真务实的就业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69.

[4]魏东初.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J].思想理论教育, 2014,(4):92.

[5]刘威,黄向军,戚坚军.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03-105.

猜你喜欢

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基于人才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多规合一”联动机制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京津冀产业联动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试论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冲突及调试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论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的思考
论辅导员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