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本体理论视角下译本风格的溯源
——《汤姆叔叔的小屋》两种译本的比较
2015-03-27李芙蓉
李芙蓉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51)
理解本体理论视角下译本风格的溯源
——《汤姆叔叔的小屋》两种译本的比较
李芙蓉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51)
运用理解本体理论,论述了文学作品翻译的本质和重译的必要性,并对斯托夫人的名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两种译本的不同风格进行了文学分析。林纾的《黑奴吁天录》和黄继忠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无论在译本诞生时的社会意识形态、译者的前结构、还是与译者同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都有差别。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译本风格体现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译者们对原作的理解差异,这种理解差异既具有时代性,又打上了译者个性化的烙印,都不失为是对艺术的一种再创作。
《汤姆叔叔的小屋》;译本风格;社会意识形态;前结构;期待视野
美国杰出的废奴作家哈丽叶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的名作《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19世纪美国反蓄奴制运动中最伟大的宣言书[1]。小说忠实地记录了以汤姆为代表的黑奴们的悲惨命运。除了对美国废奴运动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外,小说中对那些为捍卫家庭和尊严的诸多母亲形象的生动描述也使得小说当之无愧地成为女性主义意识崛起的先驱之作。
自1852年首次刊印出版至今,《汤姆叔叔的小屋》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它在中国的译介首推我国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林纾的译本——《黑奴吁天录》,此后,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译介活动在华夏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相继诞生了黄继忠、张培均、张祖武、王家湘、林玉鹏等人的译本。
作为美国第一部社会抗议类小说,其不同的译本体现了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差异,时代背景和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也造就了译本的风格渊源和流变。
一、理解本体理论与译作的创造性叛逆
文学的翻译究其本质是用另一种艺术语言把原作的意境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身兼读者和二次作者的双重身份。毋庸置疑,对原作的写作背景和社会意义的理解便成为了翻译过程的重要一役。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其本质是“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2]。理解是人的本原行为,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理解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去把握某一个事实,而是去探究寻觅存在这种事实的潜在可能性。
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旨在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因而,对从事小说的翻译者,在社会阅历、史地知识、文学素养、语言艺术和审美情趣等诸方面,也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语义潜能”,需要译者在把握原作者的创作原意后对作品中的语义进行增删、变形、移情,甚至对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意义空缺也要做一些必要的和合理的填补。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并非是对原作进行逐字逐句的语言转换,而是以一种艺术语言再现原作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再创造,正如法国的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指出的:翻译即是一种创造性叛逆[3]。
民国时期,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林纾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传奇人物。此人并不谙熟外文,却依靠一魏姓留欧学生的口述而笔译[4]。其一生的译作高达一百八十四种,其中的世界文学名著就有约四十种,共计超过1200万字[5]。林译小说因文字优美、句式整齐、风格古典、文笔传神而被康有为称作“译才并世数严(复)林(纾)”。
作为首次把外国文学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介绍到我国的初译者(original translator),林纾的译作不仅促进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起步,从思想上也对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其译本《黑奴吁天录》以其独特的文言笔风、易于本民族读者接受的个性化翻译将斯托的原著呈现出来。林纾编译和节译式的创造性叛逆顺应特定的历史时期、增强了其政治教化功能、拓展了国人的文学视域、也开启了我国翻译西方文学的先河。
二、理解本体理论与原著的重译
理解本体理论秉承:理解是对语言所蕴含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去弊和揭示的一种过程。伽达默尔也认为: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Sichverste⁃hen),理解原文的过程就是按照其自身可能性去筹划[6]。对原文理解的标准并不是恢复作者的意义,而是与理解者共同发现并分享其共同的意义。
文学作品开放性的结构特点注定了其被多元理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同的译者因主观和客观等诸多制约因素对同一本文的理解有别,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译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有差异,因此,文学翻译没有“定本”,同一本原著的重译现象正是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生前就极力支持重译,他认为即便存在好的译本,复译也是必要的;取旧译的长处才能近于完全的定本[7]。
1982年7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的《汤姆大伯的小屋》,译文的作者是曾执教北大西语系的黄继忠。与林纾不同的是,黄继忠的英文功底深厚,一生致力于经典文学著作的翻译工作。曾两度修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译本,并感慨自已生命中的二十五年均与此书相连。最终该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汤姆大伯的小屋》无论是从书名的翻译、长达十六页的译本序、章节标题的保留,还是忠实于原著的译本风格都与林纾的译本迥然有别。而它的问世,除了契合八十年代我国白话文普及的主流外,对原著艺术价值的再现功不可没。
三、理解本体理论下两种译本风格的溯源
理解是存在于历史过程中的理解,是蕴含个性化和时代性的理解。理解本体理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两个译本——《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的不同风格源于社会意识形态、译者的“前结构”和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
1.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
意识形态是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总和。翻译学家安德烈·勒弗维尔认为意识形态在制约翻译的因素中具有显著影响。
林纾的译本《黑奴吁天录》诞生于中国的晚清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中国的政治、经济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文人志士开始意识到夜郎自大的危害,进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随后开展的洋务运动和1894年的甲午战争让国人逐渐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不只局限于军事技术。因此,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救国图存的呼声推动了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浪潮。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上林纾译本的出版正值我国华工在美遭受迫害之际。因此,除文言翻译特色外,译文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原著中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则运用了改写和编译的手段,凸显作品的黑奴抗争主题,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反抗情绪。以书名为例,林纾摒弃了直译原则,在其译本例言中指出:以“吁天”命名,并非是“代黑奴吁也”,而是因原著叙述黑奴的悲苦遭遇,才“语必呼天”[8]2。
而黄继忠的译本风格由于受到所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更忠实于原著。
新中国成立后的80年代,改革的春风沐浴着华夏大地,经历“文革”十年浩劫的国人对文学艺术报以高度的热情,外国文学作品所固有的文学价值博得了大众的青睐。基于此,黄继忠并没有沿用《黑奴吁天录》,而是遵从原著中主人公汤姆的身份和地位——无论是小主人乔治心目中的“大伯”身份,还是汤姆在庄园其他黑奴眼中的地位,“黑孩子”都应尊称他为“大伯”,《汤姆大伯的小屋》由此得来。在其译本序中,译者指出:林纾的译名本可袭用,但因文字太古,不一定适合今天的情况[9]。
2.译者“前结构”的差异
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解读因译者“前结构”(Vorstructure)[10]的不同而相异。正如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并非是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意识,而是人处于世界中的存在模式。这种存在模式以理解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其存在。受制于特定历史和现实因素双重作用下的“前结构”成了译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参照,并用反映特定社会文化的语言将新的理解予以解释和呈现。
林纾和黄继忠因“前结构”的不同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理解和呈现风格也就相异。首先,林纾的文言文译本风格改写和编译的成分多过黄继忠白话文文体的忠实翻译,这与译者熟悉和精通英文的程度关系密切。其次,林纾译本中使用的词汇种类少于黄继忠的译本,前者仅有7856种,而后者高达13561种[11]。林纾的古文修养折射出其洗练的用词,再加上古文风格的无段落标记和无现代标点符号,因此,林纾的译本只有205页,篇幅不及黄继忠译本596页的一半。再次,从句法特征看,林纾的译文句子短小,以简洁化著称;而黄继忠的译文则更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交代清楚新增的信息方便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对原著中涉及基督教文化章节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体现出译者“前结构”下的历史文化背景。
与黄继忠的直译不同,林纾对原著中有关基督教文化部分的翻译带有诠释的性质,有的干脆省去不译,包括大量的典故、赞美诗和圣歌等,这与清末晚期国人对外来文化了解甚少不无关系。比如黄继忠在小说第四章“汤姆大伯小屋里的一个夜晚”(An Evening in Uncle Tom’s Cabin)用了四页纸的篇幅详实翻译了汤姆大伯木屋里的一场祷告会。这是黑奴们自发进行的,并与客厅里同时上演的一幕形成鲜明对比——庄园主谢尔贝先生和奴隶贩子黑利的交易。译者还在译本的第三十六和三十七页分别以脚注的形式释义了与基督教文化相关的词语出处和含义。包括词语典故“寡妇的坛子”(Mother’s bar’ls is like dat ar widder’s[12].)出自《旧约圣经·列王记上》第十七章;以及“约旦河”“迦南”“耶路撒冷”喻指天国的言外之意,从而方便读者的理解。然而这一切在林纾的译本中只是一句话带过,即“一日傍晚,汤姆为邻人筵饮,宾主歌呼,方极酣嬉,而丧败意致之事至矣[8]13。”对于“约旦河”“迦南”等圣经文化的译介,林纾却在译本的第七章才以注释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约但河者,古有犹太人,被埃及王大肆威虐,困苦万状。续有西摩者领之出险,为约旦河所沮,而河之对面为迦南,迦南则另有所属,埃及之威不能至[8]24。”
译文处理方式的不同由译者的“前结构”差异导致,越是体现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事物和语言,理解和解释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即是译者基于不同的“前结构”对作品的一种语际解释。
3.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
期待视野是读者的一种阅读经验,指文学阅读前或阅读过程中,读者由于其个人或社会的各种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既定结构图式[13]。它随着时代的变迁、阅历的积淀、审美的提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结构特点,与译者的翻译过程一样,读者的阅读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读者通过阅读消除原文中的意义空缺,从而建立新的视域。在不断更迭的历史进程中,新视域随着新理解不断产生,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亦非恒定不变。
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曾把翻译定义成是改写的一种形式[14]。与黄继忠的译本相比较,《黑奴吁天录》只能称得上是“达旨”,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但是,林译的不忠实丝毫没有丧失译本的吸引力,相反倒是获得了与译者同时代读者们的好评。这与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有莫大的关联。
清末民初正经历着传统文学规范与新文学规范交互影响的时代转型时期,文学中的小说翻译无疑成为主流。特定读者的政治倾向、伦理观念、语言水平、阅读习惯、审美情趣等都是林纾顾及的方面。因此,林纾的选材注重其政治教化功能,译本则着眼于文学的本意,尊重当时读者重小说情节的阅读习惯,而对原著的叙事结构、文化知识存在大量的增删现象。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翻译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需求。读者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也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尤其对外国文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颇为好奇,加上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对等翻译理论(Equivalence)的引入,译者不得不从读者期待视野角度重新审视译本,翻译策略上主要采用“异化”手段来迎合读者的接受心理。《汤姆大伯的小屋》还原了原著的宗教思想、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等,进而重新建立了其在读者群中的文学价值。
结束语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映黑奴抗争史的小说,它在美国废奴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时代的译者基于政治或文学的角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本小说,并将各自的译介活动有意无意地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译者的翻译过程与读者的阅读过程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然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译者前结构的差别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造成了译本风格的不同,因此,某种程度上,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和呈现承载着历史性、时代感和个性化特征。
[1]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320.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8.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7.
[4]张振玉.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9.
[5]方汉文,马中红,吴雨平.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26.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3.
[7]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16-217.
[8]斯土活.黑奴吁天录[M].林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13,24.
[9]斯陀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M].黄继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5.
[10]胡兆云.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52-73.
[11]孙绮思,徐剑.基于语料库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译者风格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3(2).
[12]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39.
[13]周芳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276.
[1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59.
责任编校 秋晨
H315.9
A
2095-0683(2015)03-0102-04
2015-03-26
安徽省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文化的译介”(2013QRW114ZD)
李芙蓉(197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