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词语研究的重要成果——《简帛医药文献校释》词语训释成绩评价

2015-03-27方成慧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简帛马王堆医书

方成慧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马王堆汉墓医书、武威汉代医简等大宗简帛医药文献的面世,简帛医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和突破,但是一直缺乏对所有简帛医书进行综合整理的研究成果。周祖亮、方懿林合著的《简帛医药文献校释》(学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校释》)“上篇:简帛医药文献校释”首次对已经公开发布的各种简帛医书进行全面清理和分类校释,“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颇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简帛医药文献读本”[1],迎得学界好评。

简帛医书词语资源丰富,其中绝大多数词语意义古奥,特点鲜明,语言形式活泼,口语化特征明显,为汉语词汇研究、辞书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特殊研究价值。在《校释》中,作者充分利用古代文献和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将简帛医药词语做了详细解说与注释,并在“下篇:简帛医药文献疾病药物词语汇释”中对1400余例词语(包括待考、残损的疾病药物词语)进行集中汇释,解释词语意义,列出每个词语的出现频次与具体出处。这是对简帛医药词语进行系统整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简帛医药词语的全面整理与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校释》对医药词语的训释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汇合各家解说,科学训释词义

简帛医书记录的词语数量众多,《校释》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广泛引用古代文献,对各种词语进行精确训释。同时编制疾病、药物词语表,每类词语按照笔画从少到多顺序排列,集中汇释。综合上编“文献校释”和下篇“词语汇释”,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简帛医药词语的概貌和意义。

在简帛医药词语中,一些词语还保留着古义,引起了医学界、语言学界较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经过学界的深入探讨,其中一部分词语已有较成熟的训释成果,但是还有部分词语的解说不够成熟,存在较大争议。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疑难词语,不仅考验作者的学术智慧,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专著的学术质量。对此,《校释》从两方面作了较好的处理。

第一,对疑难词语各家已有之解释,择善而从,明确指出其具体含义。如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虫蚀”篇(第417行)有药物名称“美桂”,即优质桂,该结论已为学界广泛接受,但是有学者认为,“美桂”是“牡桂”的语流音变,又称“肉桂”。对此《校释》直接指出该词语义为优质桂,同时列出不同观点,以供读者比较。又如马王堆《胎产书》第20行有药物名称“白牡狗首”,即白色雄狗头,该名称亦见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药物文献,有“补妇人,令有子”之功效,与帛书文意相合,成为学界认可的观点;但是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认为是指“白色牡蝼首”,《校释》将“白牡狗首”直接训作“白色雄狗头”,并联系各种文献进行论证,同时指出帛书整理小组训释的不当之处。但是,对于一些还没有充足把握的词语,《校释》在释义前常用“疑为”“疑指”“疑即”等表示不能确定,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与求实原则。

第二,如果对于疑难词语还没有定论的解说,《校释》则全部列出各家的考证结论与解说,供读者自己判断与参考。例如张家界古人堤医方木牍有病症名称“赤穀”不见于传世医书,据现有资料亦难做确切考证,《校释》指出原简牍“穀”字左旁下半“禾”的字迹漫漶,怀疑该字的准确性,同时列出学界对“赤穀”的两种解释,不做出结论。又如张家山《脉书》8-9号简描述肠道疾病时有病症名称“左右不化”(2见)和“左右血先出”(1见),这些名称不见于其他医书,目前整理者和学界对它们的考证结论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左右”指大便;二是认为“左右”指阴阳之气所通行的道路。虽然这些解说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但是尚未形成定论,《校释》指出两个词语具体意义待考的同时也全部列出各位学者的解说,以方便读者了解学界的研究结论,从而做出自己相对客观的判断。

二、善于系联文献,巧释疑难词语

简帛医书文字形体古朴,词语意义古奥,存在较多疑难词语。其中部分词语或得名缘由不详,或者保留着后世未见的原始意义。为了解决这些疑难词语的释义问题,《校释》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在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一是利用各种传世文献探寻词语的真实意义;二是从简帛医书内部寻找依据和答案。

第一,《校释》善于利用传世文献探讨疑难词语的意义。例如武威医简、敦煌汉简医药简有疾病名称“马”,共见3例。学界关于“马 ”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马身上所生的病,如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将“治马 方石南草五分”残简释为兽医方;二说是食马鞍下腐肉中毒成疾,《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有“马鞍下肉,食之杀人”的记录;三说是骑马时臀部磨损的创伤。《校释》指出,“马”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方言中,均有“大”的意思。《尔雅·释虫》:“蝒,马蜩。”郭璞注:“蜩中最大者为马蜩。”李时珍《本草纲目》、章炳麟《新方言》等也都有类似解释。“ ”即“胺”的异体字,指肉质腐败变臭。《玉篇·肉部》:“胺,肉败也。”《广韵·曷韵》:“胺,肉败臭。”依此,马就是指人身上所生的大疮疡。这样训释词语,充分呈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释词方法科学,结论令人信服。

第二,《校释》充分注意到各种简帛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将所有简帛医书联系起来训释词语,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在里耶秦简中散见多枚医药简,其中部分内容可以与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北京大学所藏西汉医简相对应。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里耶秦简〔壹〕》(文物出版社2012年出版)有多处释文存在疏失。《校释》联系马王堆医书和北大医简,对里耶秦简医药简的不当释文做了订正。例如里耶秦简8-1397简原释文为“服药时禁女、食彘肉”,此处文意晦涩,令人费解。《校释》指出,该简内容与《五十二病方》“脉者”篇(第250-251行)文字相似,整理者因“女”“毋”两字形近,将“毋”误释作“女”,该字与里耶秦简8-1057简的“毋”字形体基本相同。《五十二病方》“脉者”篇(第238行)亦作“服药时禁毋食彘肉”,同样可以证实“女”为“毋”之误。由此可见,校释后释文与整理者原释文的意义差异明显。又如里耶秦简8-1243简原释文“治藥,足治病”、“治 ”,其中“ ”、“ ”两字均不见于辞书,意义不明。《校释》指出,该简内容与《五十二病方》“诸伤”篇的一则医方(第28-29行)相似,依据帛书内容与里耶秦简字形,原释文所谓“ ”当隶作“壹”、“ ”当隶作“ (朮)”,整理者均为形近而误释。这种改释,使简文意思明白晓畅,理据充分,结论可信。

由于文献资料的限制,《校释》对某些疑难词语也没有作出确切的训释,但是尽量列出词语详细信息,以便于学界作进一步研究。例如在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与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中均见药物名称“橐莫”,在《病方及其他》与阜阳汉简《万物》中均见疑似药物名“颠首”。这些词语仅见于简帛医书,考释难度非常大。虽然《校释》未能明确训释出这些词语的意义,但是对其相关信息均一一列出,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总的来说,《校释》对医药词语的整理与训释,为简帛医药词汇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研究者在《校释》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其成果和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当然,简帛医药文献的新材料还在不断被发掘、整理和公布,为简帛医书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大量新信息,我们期待作者及时掌握简帛医书新材料,在医药词语训释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1] 张显成.《简帛医药文献校释》序言[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1.

猜你喜欢

简帛马王堆医书
神医的秘方
马王堆下有古墓
简帛文献中的“吕遂”相关问题初探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简帛学的学科分支新论
否定副词“弗”的主观化语用特征——以简帛文献中的用法为例证
马王堆汉墓简帛首度全面公布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口令
医史教材“万全撰成《万密斋医书十种》”说法欠妥
北宋校正医书官高保衡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