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阈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支撑思路研究——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两组问卷调查

2015-03-27力,周

关键词:理论课校园文化高职

朱 力,周 侠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1]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2]在高职教育中,作为高职灵魂的校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高职人文精神,关键措施是以相关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曾于2014年6月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在皖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校园文化基本状况进行了两组不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其中有效问卷达1357份,有效率达96.93%。依据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教育梦”的主题,以“求正”、“求进”、“求实”的思路拓建新时期的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一、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导向应遵循“求正”的建设思路

(一)以“求正”的思路保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航向

“求正”即寻求正道。荀子云:“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前进,绝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道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西方世界的拜金、享乐主义价值观开始侵袭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年高职学生来说,在当今美日韩剧、拜金偶像剧、以及“宫斗戏”铺天盖地充斥大学生所接触的银屏、手机、网络的信息化社会、多元化社会,高职校园文化环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不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梦就会付诸东流。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因此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必须勇于求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高职校园文化的教育梦保驾护航。

(二)当前高职校园文化课程缺少政治导向意识

在我们的第一组问卷调查中,重点就受访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及人文素养状况展开调研,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4份,有效率达95.38%。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价值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在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然而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受制于自身的条件,对校园文化相关课程的政治导向性缺乏应有的重视。要么干脆不开设校园文化相关课程,要么让文学艺术类的选修课承担校园文化课程的主体,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排斥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体系之外。

(三)以思政课程建设引导高职校园文化求正之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引导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走上求正之路。习近平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4]因此,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着力提升学生群体的“软实力”。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教师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节时,一方面可用渗透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传播校园文化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可利用实践课环节,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善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二、高职校园文化课程拓升应依照“求进”的建设思路

(一)“求进”是教育梦在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中题中应有之义

“求进”,就是指从教育梦的角度推进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内涵建设。其根本途径一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二是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立德树人是教育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只有先立德,才能后育人。而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要从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因此,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应该紧紧围绕“教育梦”,以德育为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把高职学生建设为祖国需要的可造之才。

(二)以“求进”的思路整合高职校园文化课程设置

推进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内涵建设还必须打破学科限制的藩篱。因为高职课程教学中,无论专业课还是公共课的具体教学实践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的高职校园文化课程普遍缺少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统帅,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为主干,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机械性的课堂教学,必须脱离专业门类的窠臼,以实践教学活动带动分属不同学科的校园文化支撑课程的横向融贯。

(三)以“求进”的思路提升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

社会文化环境对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教育具有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高职大学生的信仰类型趋向多样化。例如,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信教的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面对此类学生,校园文化课程教育亟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心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课程教师普遍存在着“专而不广”,专业外学科知识薄弱无力胜任的情况。因此以“求进”的信念全力拓升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层次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应从“教育梦”的理念着手,拓展人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既要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教育;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注重群体的差异性,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三、高职校园文化课程拓展应遵照“求实”的建设思路

(一)以“求实”的精神服务职业教育

“实”字的古意有果实之意。《诗·周颂·载芟》:“载获济济,有实其积。”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应力争取得实际成果,不能走过场,只重教学过程不重教学结果,这就是“求实”。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是办学定位的根本。职业教育的成败是衡量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因此,高职校园文化课程要勇于和职业教育接轨。在具体实践中,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应拓宽视野,依据办学定位寻找建设特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同企业文化衔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二)以“求实”的思路帮助地方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已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产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国家推动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这就亟需高职校园文化其相关课程建设的支持。

第一,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三俗”倾向,需要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帮助纠正。一是随意篡改历史。二是用暴力、色情和迷信来谋利。三是用低级趣味来拓展市场。这种倾向和企业人才的素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相关课程建设,为地方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同时也为全社会提升创意文化的消费层次提供间接支持。

第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需要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的支撑。当前,文化创意人才人文素养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这就导致了我国动漫作品一直走不出低端的怪圈。因为在实际情况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往往相互分离。在我们第二组问卷调查中,曾针对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共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4份,有效率达99%。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既缺少有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又缺乏校园文化相关人文课程对基本文化素养的培育。故而在应对策略上,应围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此外,依据本组答卷显示,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多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总人数的35.33%。调查证明,高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应以思政课为主,以“求实”的精神帮助地方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追寻中国梦的过程中,高职校园文化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教育梦”的主题,以“求正”、“求进”、“求实”的思路拓建新时期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对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支持研究》(主持),课题编号:2013szxm115;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群体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主持),课题编号:SK2013B564;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参与),课题编号:2013gxk117)

[1]杜玉波.“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高校科技,2013,(4).

[2]习近平.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N].新华网北京2013-09-26.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5-04.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央视网,2014-02-25.

[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2-17.

猜你喜欢

理论课校园文化高职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