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研究

2015-03-27郎琅

关键词:监督机制高校教育

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研究

郎琅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11)

摘要:高校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对于加强我国的高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首先从研究我国高校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针对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权力主体

任何贪污腐败的产生,都是由于某些人的权力得到急速的膨胀,但是却没有任何外界的力量对这种急速膨胀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所以最终导致了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高校的权力则是指在高校的公共权力,这种公共的权力可以对高校内的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配和调度。而高校内的资源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资源,这就会吸引到一大批的人对这种公共权力进行追逐。当这部分人对这种公共权力掌握了之后,就会利用自己对高校稀缺资源进行分配的权力来谋取私利,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发挥最大程度的谋取私利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高校内一些高校工作人员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而对于高校权力的监督,则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上级对下级的权力的监督,另一种则是同类群体之间的互相监督,监督机制的完善开展,可以有效的减少高校内利用公职进行私利谋取的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新的时期,我国对于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重视。我国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使我国的高校教育更加完善健康地开展,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是存在着人因为一己私利,而利用职权贪污腐败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当权力不断集中于某些人的手中时,就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问题,所以说,要完善高校的权力运行,就要加强相关的监督机制,这同时也是本文所将要进行研究的重点。

一、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而这些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是尽全力进行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改革的一切措施的突破口。

(一)学校决策权缺乏制约

我国高校体现在决策权上的问题,首先是表现在我国的高校中缺乏党员代表大会及全委会关于决策权的相关规定,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完善的。其次是表现在我国高校在进行结构化决策的制定率不高。对于决策权中的自由裁量权的约束机制也并没有建立健全。最后是我国高校内的党内权力结构本身就是失衡的,所以导致的监督无法有效实施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二)高校内的权力过度集中

在我国的诸多高校中,对于权力的分配非常不合理,对高校稀缺资源的掌握和分配权力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就使高校权力的监督很难开展起来。对于高校的权力,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权力的架构上,但是在实际的权力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诸多的缺点和漏洞。在我国的高校中,资源被少数的几个人所掌控着,虽然有的权力者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制约的关系,但是这样的制约更多的变成服从,缺少了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高校内的监督意识薄弱

这里的监督意识薄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校内的领导干部接受下级以及普通民众监督的意识薄弱,另一个方面则是指下级以及普通民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意识薄弱。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领导干部会觉得自身并不是为普通民众服务的,而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却是对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权力可以为自己获得名和利。而普通民众也缺乏监督的意识,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实际上,那些滥用权力获取的利益是关乎于自己的利益。

(四)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不力

为了完善高校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的开展,就必须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同样加强外部监督。高校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国家相关纪检部门的监督,但是这种外部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了。更多的是赞扬业绩,而面对一些违纪的行为视而不见。同时由于高校内的内设机构对纪检部门的合理监督设置了很多障碍,从而使得外部监督不力。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高校中监督机制的缺乏,不完善表现出来的问题是非常多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助长了一部分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嚣张气焰。高校内对于监督行驶的规范性文件并不多,再加上高校内的基层党员,或者广大普通民众对于自下而上的监督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合适的监督平台来帮助他们进行必要的监督。同时高校内上级对于下级的监督也是非常不完善的,这些都使得我国高校在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了诸多的问题。

二、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及监督机制

在我国的高校中,同时具备着政治权力,学术权力以及行政权力。而校内的工作人员有可能会同时具备两种或者两种

以上的权力,权力过多,而权力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就容易造成权力上的冲突,如果没有相关的有效监督,就容易造成权力与监督机制的失衡。上面文章已经对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以及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下面将具体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措施的制定。

(一)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相对独立

高校内的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开,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使得决策权无法独立有效的做出。对于高校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效监督,就应当根据高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内的权力进行分配,并使得这种权力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作用的。在加强高校内的决策权方面,首先应当制定合理,明确,规范的决策程序,只有对相关的决策进行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的制定,才能保障决策权的有效实施。其次是高校内的领导干部要科学的进行决策,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保障高效运行的科学完善发展。再次是,高校在进行一些决策时,应当对这些决策的内容,以及决策的结果进行公开的意见征集,全面考虑大众的意见,并充分接受大众的监督,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此决策进行实时。最后还应当对高校的决策权独立进行权力上的监督完善,从而保证高校内的监督能够合理有序的开展。

(二)平衡高校权力,形成制约机制

面对当前高校内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分权,并形成权力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1.明确高校内的权力分工

首先应当明确高校内的权力分工,针对不同的权力分工进行相关权力的分工,从而在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时,有合理的依据进行调查。任何人都不能进行超出自己的权力进行权力的行使。

2.再分配权力的同时加强权力制约

高校内的权力完成分工并不是权力管理的完成,还应当加强权力间的相互制约,实现各种权力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加强高校权力的监督意识

高校内的监督意识薄弱,应当首先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加强高校内党员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廉洁自律的意识。同时应提高信访报告制度。改进和加强舆论的监督,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高校应提供给民众方便监督的渠道,如建立公共的电子邮箱,用来接受人民群众的反馈邮件。鼓励广大民众积极监督举报。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没有社会监督条件。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监督的要求,努力做到,尽可能实施开放的高校事务,要建立广泛的同民众交流的平台,鼓励民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做好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利用广泛,准确,及时的方式同表达意见的民众进行沟通交流。

(四)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

对于高校的监督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不能放松,只有加强每个阶段的监督,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监督的效果。对监督部门的事前教育,事中督促以及事后查处,都应当加强力度。同时,内部监督应当同外部监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因为外部监督而弱化内部监督,也不能因为内部监督而弱化外部监督。双管齐下,对每一个监督环节都不放松。监督部门应当有权参与相关于受监督部门的重大事项讨论和决策,这样才能在行使监督权力时减少盲目。

还应当将行政监督部门进行单独设置,单独划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监督工作的情况和意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从而有利于有效保障监督部门的职权行使不会受到约束和限制。

(五)完善监督机制

高校内的权力监督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权力要加强监督,才能发挥全力的正面作用,可以有效防范一些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所以说,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内权力与监督的相互平衡。在具体的监督机制的制定上,

1.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督程序

规范有序的监督程序可以使高校内的权力运行更加合理有效,使权力间的协调以及制衡的关系更加完善。在明确监督主体的同时,还应当加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我国高校在监督上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监督机构在继续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其监督权受到限制,不能够对高校内的权力运行有效监督。

2.加强监督制度对于权力的监控

利用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高校内人事权,财权等方面全力的监督,可以使得高校内权力的运行更加规范有效。制定各项监督的规章制度,健全高校内的内部监督机制,并加强高校内内部监督的横向监督以及纵向监督,并处理好各种监督关系。还应当引入外部的监督,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权力运用进行监督,利用行政的力量来加大这种监督力度,起到法律上的监督作用。

3.加强监督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高校权力的监督,可以开设相应的网络平台,利用匿名的方式保护举报者的隐私,大大提高民众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对那些不法的行为进行舆论道德上的谴责。

三、结论

总而言之,对高校当前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完善和加强高校监督机制的同时,加强社会大众的监督,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有效的监督群体。当前我国高校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表现在决策权上的问题,高校内的权力过度集中,高校内的监督意识薄弱,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不力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应当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加强高校权力的监督意识,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

(注: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4年课题“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B44)

参考文献:

[1]赵敏.谈我国高校的权力监督[J].大众商务·小投资,2009,(4).

[2]吴义太,潘世钦.试论完善我国高校监督制度[J].行政与法高校制度,2006,(1).

[3]杨乐修.高校监督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9).

[4]李大林,李昊.发达国家,地区高校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

[5]万飞燕.浅议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的监督系统[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5).

[6]白雨.人事系统启动高校举报监督制度[J].北京劳动就业报,2003,(4).

[7]李大林,李昊.发达国家,地区高校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

[8]刘家用.义务本位——高校权力,义务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2).

[9]张康之.公共行政拒绝权力[J].江海学刊,2001,(l).

[10]王美文.从义务本位解读高校权力义务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3).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高校教育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分析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