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探究*
2015-03-27李廷树
□ 李廷树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55000)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探究*
□ 李廷树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55000)
高职院校对于辅导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从根本上给辅导员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建议建立和健全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稳定、健康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有效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解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打造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强化自我调整能力实现人格结构的优化。
辅导员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认同感;职业化和专业化;人格结构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高校密切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不能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力量。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的思想意识、言行认知、情感归属等心理方面的特征,直接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解除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对于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以及推动高职院校稳步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解除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具体化策略。
一 排解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重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服务主体就是大学生群体,这个群体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必须是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由此,只有高职辅导员具备良好健康、无坚不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经济动荡的新形势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准确制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而排解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便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深刻诠释。通过不断强化辅导员心理素质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良好心态,最大化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而推进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 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成因
(一)工作压力较为巨大
近些年,高职院校生源的大幅度扩招为高校充盈了在校生队伍,这些生源几乎都是高考博弈中的失利者,他们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础,缺失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明确,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存在着价值取向模糊、奋斗进取精神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诸多心理问题。这样严峻的现实状况,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们背负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辅导员的工作往往是无所适从、身心俱疲。
(二)职业地位得不到认可
就当前情况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尚未得到院校领导和社会民众的赞许和认同,辅导员职业地位不能在高校管理队伍中得到真正重视,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缺失合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他们的工作成绩无法得到一个定量或定性的考核,收入普遍较低。加之大多数辅导员多为青年教师,他们还要承担购房、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等诸多事宜,微薄的收入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继而丧失了对本职工作敬业的精神。
(三)从业心理逐渐倦怠
高职院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琐碎且繁重,他们既要负责学生思想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资助贫困生等诸多繁琐的事情,这些工作逐渐降低了他们工作的成就感。大多数辅导员在初始工作时都具有极强的工作成就感,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岗位价值不被尊重和认同,在这样的工作心境下逐渐萌生了倦怠的从业心理。
(四)自我调整能力较弱
自我调整能力是辅导员在各种压力的重创下,自己舒缓和化解压力的一种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弱是辅导员心理压力形成的又一因素。面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重重压力,辅导员的自卑、焦躁心理油然而生,辅导员大都缺失系统化的心理健康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健康培训,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调整能力较弱,加之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心理服务机构,无法及时帮助辅导员调整出现的心理问题,继而使辅导员的教育行径偏离正轨。
三 解除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和健全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思想是指引行动的先导,要真正缓解和解除高职辅导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关键在于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激发内心一切积极向上的因素和力量,力求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努力推进高职院校管理层领导观念的积极转变,将加强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上升到战略高度重点来抓。其次,建立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体制,充分认知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对于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提出和商定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案,建立起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稳定、健康的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应下大力气打造一支高素养的辅导员队伍,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置于一个战略高度,高度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多为年轻教师,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怀有较高的期望值,高校应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使他们内心真正认可和热爱辅导员这份职业,以充分激发他们从事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高职院校应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稳定和健康的工作氛围,有效明确他们的职业定位和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选聘、管理和培训机制,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干预机制,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创造一切条件保障。此外,还应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核培训,这样可以有效积累他们心理学知识储备,强化他们面对各种压力的应对能力,有效推进他们自我调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不断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一种职业经济待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份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职业地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繁琐的职业,面对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积极和人生观取向模糊的现状,他们的管理压力较为巨大,无疑就增加了心理力。高职院校应依据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切实以满足辅导员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辅导员对于本岗位的职业认同感。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健全辅导员业绩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将考核指标细化、量化,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并建立配套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做到“职务留人、事业留人、岗位留人”,既要严把辅导员队伍的入口关,又要抓好后期的培养工作,真正保证他们切实权益得到保护,使他们工作的开展毫无后顾之忧。
(四)有效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解除心理压力的方法
高职院校应以高职学生个性化、多样性的群体特征,立足于辅导员的本职地位来强化辅导员心理素质提升的常规工作,在辅导员基础工作中添加培养心理素质的内容。譬如,一些高职辅导员在面临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时,便会产生一种应激反应,这就需要组织关于处理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如何有效应对的专题教育,确保辅导员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切实作好全面的心理防御。此外,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不忽视实践的重要作用,以全面提升高职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组织提升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多样化活动,为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一切可能条件,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解除高职辅导员内在的心理压力。
(五)打造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作用不容小觑,当前如何打造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力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综合素养普遍较低,尤其是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专业化辅导员更少之又少,而新形势下高职生的思想意识、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等因素不断发生转变,加之全球经济动荡、科技创新等内外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这就迫切需要辅导员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这才符合现代化经济建设和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辅导员队伍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规划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要打造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不断加强辅导员的知识储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等培训活动,这是提升辅导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次,高职院校应依据高职生不同系别和不同专业的方向,鼓励和引导辅导员业余时间去攻读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专业的知识,不断拓展他们知识的广度和宽度,为打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创造条件。
(六)强化自我调整能力实现人格结构的优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自我心理保护和自我调整能力,要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心理压力需要自己去缓解和解除,只有内在的力量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由此,辅导员应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升自我调整能力,全面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面对高职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要积极勇敢去应对,想尽办法去防御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尤其对于那些阻碍自身职业发展的消极事件和不利事件,要借助一切力量去解决,排除一切阻碍自身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不断强化自身的心理抗挫能力,进一步加强自我心理保护意识,以实现人格品质结构的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学会不断提高自我的心理健康培养能力,通过阅读书籍、翻阅资料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渠道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不断强化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通过辅导员拓展训练和个性展示训练等一系列活动,正确审视自我,不断调整自我不良的情绪和心态,掌握自我心理调整的基本技能,以真正达到提升自我职业素养的目的。此外,应建立一套心理压力预防和调控体系,明确各阶段的期望目标,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重建认知,以最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到工作中去。尤其对于一些无法抵御和解决的心理问题,应向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专家进行求助,以有效应对各种心理压力。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和繁琐的重要工作,只有打造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优质辅导员队伍才能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社会责任感缺乏和人生观取向模糊的不争事实,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管理压力实为巨大,他们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排解心理压力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推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其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1]张加亮.对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8):85-87.
[2]姜微.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8):88-89.
[3]吴晓平.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27-29.
[4]常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93-94.
G715
A
1008-4614-(2015)03-0062-03
2015-4-10
李廷树(1981—),男,福建福安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媒系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