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与对策

2015-03-27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信力慈善信任

陈 玲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改革开放的伟大机遇,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重新起步,各种类型的慈善事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华慈善总会的建立,我国慈善事业的景象可谓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打着“慈善”名号的各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在慈善组织迅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其致命的危机——公信力危机。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法性危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有关慈善组织的相关法律政策相当匮乏,漏洞颇多,很不完善,特别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常常使得慈善组织出于种种原因而避开相关部门登记,陷入“合法性”危机,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使得慈善组织失去了拥有社会公信力的法律底线,难以获得社会对慈善组织及其慈善活动的认同感与安全感;第二,“群众基础危机”。慈善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代表,群众是其重要依托,公众的支持是其生命线,然而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认知的滞后以及对慈善组织负面报道的偏向关注,在削弱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热情的同时,强化了公众对慈善组织及其目标的质疑,这无疑会给慈善组织带来致命的伤害;第三,“自身生存危机”。由于社会的质疑与不支持,公众的参与率降低,首先就使慈善组织失去人的资源,而慈善资源的不足以及慈善组织自身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更是加重了生存危机。

一、慈善组织公信力与社会资本

(一)慈善组织及其公信力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非政府组织之一,慈善组织“必须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慈善为目标同时承担慈善功能,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为社会提供福利与服务的民间组织”[1]。

“公”也就是社会公众,“信”涵盖了信任、信用以及信赖,也就是因信任而产生的认可与赞同的一种心理感受。因此,公信力既是指社会中的某一情况或者事件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包含着社会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信任程度。

慈善组织公信力既包括慈善组织获得来自公众接受和信赖的能力,体现慈善组织的慈善观念、信誉态度及其贡献度,同时又包括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高度、满意程度,体现着公众对慈善组织的社会性评价。

(二)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资本的专门定义与行业定位,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发展出了关于社会资本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与关注点。例如,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实际上的或者潜在性的资源大汇集。在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的观点中,认为社会资本是包括网络、信任和规范等特征的社会组织的一种特性,这种特征能够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而杜克大学社会学者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关系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投资以及交往的方式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鉴于分析问题的需要,本文将从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出发,以社会关系网络、制度规范、社会信任作为分析的立足点。根据慈善组织的立场,“社会资本便是慈善组织在运作中与其他社会各系统相互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规范和合作。”[2]这些社会资本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慈善组织开展活动,从而促进慈善组织的发展。

二、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原因分析

(一)制度规范体系的不完善

1.立法的滞后与匮乏

关于慈善组织的法律、法规、条例,是其得以开创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慈善组织得到发展的大背景下,各项有关慈善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规范相继问世,使得此类组织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目前,我国制定了一定的法律条例以及一些相关的地方性政策规范。但慈善组织运行、管理、活动开展等问题进行系统规定的专门法规尚未形成,仅有的一些法律规范还不足以对慈善组织的发展形成系统影响,许多慈善募捐、慈善捐赠税收优惠等活动难以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2.慈善文化环境的不成熟

首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从古至今的思想中大多着重关注血缘和家庭,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财富习惯性的留给自己的子孙或者是亲属,这样的一个传统伦理思想不利于形成慈善文化;其次受到当前经济水平的限制,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整体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们口袋里的钱并不十分丰富,自身的各种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当然不会进行慈善捐赠。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必要的经济发展作为后盾;最后则来自于社会信任危机的影响。“在一个信任崩塌的社会背景下,任何慈善组织要想处理好与公众的关系,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3]当前的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特别是干部队伍的腐败屡屡曝光,严重影响了社会的信任,出现了当前的信任危机,导致大多数热心人员在慈善事业态度上采取冷眼旁观,直接波及了慈善环境的发展。

(二)公民参与网络的短缺

站在慈善组织的立场,慈善组织需要公民参与网络作为依托的框架。慈善组织具有非盈利性质,更需要紧密联系群众,以公众的支持作为依托。公民参与网络是慈善组织建立与发展的后盾,公民参与能够帮助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获取丰富的人才、物质等资源。慈善组织如果没有公民参与网络的群众基础,那么公信力的不足甚至是缺失则是必然的。公民参与网络的短缺有以下体现:首先是意识上的不信任。近年来,由于受到许多贪污腐败案件、“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慈善逐渐成为了作秀、欺诈、以公谋私的代名词,使得本来慈善意识就不是很强的公民对于慈善组织及其行为更加不信任;其次是资源上的不支持。慈善组织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其资源更多的应是来源于社会各界,依靠社会的捐赠贡献和志愿服务,然而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信任危机,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不高,慈善组织能从社会筹集到的资源很明显是稀缺的;最后是人才上的不参与。慈善组织、慈善活动除了需要物质资源,更需要人才资源的进驻。当前许多人由于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有意避开慈善组织,更倾向于自己“单打独斗”,如今许多一对一捐赠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诠释。

(三)慈善组织自身建设诱发的信任流失

1.使命建设问题

“组织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是组织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承诺。”[4]慈善组织是为了公益使命的存在才会产生,慈善组织的真正意义在于其本身的公益使命。而当前我国的慈善组织的使命建设大多存在着问题,有些慈善组织的使命过于空泛,可操作性比较弱,有些慈善组织确实打着慈善公益的目的幌子,却进行着营利的行为。一个使命建设出现问题的慈善组织难以取得来自社会的支持,更不用说来自公众的信任。

2.内部治理问题

近年来慈善组织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例如善款的贪污、挪用、随意更改善款的用途等,都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而促使这些局面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有着诸多的缺陷。首先是内部的治理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慈善组织没有设立理事会的组织结构,即使有,也只是一些橡皮图章,没有任何的实权,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财务管理制度问题。现如今我国大多的慈善组织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善等问题,不公布甚至没有财务报表,或者没有对相关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的审计,模糊的财务状况不利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与发展;最后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人才资源是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而现在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相当的匮乏,组织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毫无疑问不利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和完善制度规范,奠定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基础

1.建立和完善慈善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规范

具体而言要从以下措施加快慈善立法建设:第一,政府应该全面理清和完善目前出台的慈善法律政策,进一步弄清慈善组织与政府、慈善组织与市场等关系,保证慈善组织能够以独立身份开展活动,细化具体的实施细则;第二,做好财务方面的工作,财务是一个组织的必要物质基础。对慈善组织而言,由于善款是来自于社会公众,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因此,对于善款的募捐、分配、用处等一些必要的环节,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清晰的法律规定;第三,建立相关惩戒体系,适当的惩罚性措施很有必要,有关部门应严格遵守违法必究,警醒相关人员,防止慈善组织内部成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导致不法行为的出现;第四,有关部门应制定并完善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及相关程序,从而保证社会公众遇到政府的不合理干预时,可以利用各种途径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从而开辟一个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切实保障各方面的权益。

2.挖掘慈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认同感

内在凝聚是透过文化上的认同凝结起来的。社会主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促进慈善组织及其公信力得以发展提升的前提所在,慈善文化就是慈善组织、慈善事业的有力支撑。因此建立现代慈善文化必不可少,而“努力打造全民普遍参与的慈善文化,才是建立现代慈善文化的重要环节”[5]。

虽然现在中国慈善组织处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困境,“郭美美事件”造成的严重态势,使得慈善组织处于风口浪尖,甚至有社会成员宣称不再向慈善机构进行捐赠活动,并以此事件为借口与慈善保持距离。当前社会慈善文化意识的微弱是以上状况发生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要想更多的获得来自社会的信任,慈善事业首先要做的是找到相应的慈善文化作为奠基,开发出慈善文化的潜在以及实际性动力,提高社会的文化认可。

(二)完善公民参与网络,扩大群众基础

如前所述,慈善组织是扎根于社会之中的,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公民参与网络,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群众基础,从而拥有更为强大的感召力、公信力。首先,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在对慈善组织进行相关宣传时,也间接地提高了社会公民的慈善意识;第二,实现各个慈善组织的联动与整合行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基金会拥有较为良好的筹集资金的行动力以及一定的专业优势,然而在服务供给方面有所欠缺。而那些主要开展服务活动的慈善组织情况正好相反,即具备较为良好的人力资源而筹款能力不佳。如果能够多层面的开展通力合作,则能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促进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组织所需要的资源,最终都是来自于社会,因此慈善组织必须要与社会紧紧联系起来,与社会、媒体网络等建立起多样化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三)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从专业权威中凝聚信任

1.完善并加强慈善组织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

与一般性的营利组织不同,慈善组织是根据对社会的慈善信念展开运作管理的,这对慈善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打造一个具备高度服务意识及慈善理念的慈善组织。首先,在慈善组织刚刚成立之际,就要立足于自身特点来界定组织的使命,并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其次,对慈善组织成员进行社会意识与慈善理念的培养与教学。在甄选慈善组织成员时,一方面要注重对知识能力的考核,另一方面要考量相关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

2.加大内部治理,保证根基的稳定

慈善组织需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落实理事会制度,其中“理事会监督财务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制定和批准每年的预算报告,由全体理事会成员决定重大财务问题,”[6]并且在理事会成员组成中,减少政府公职人员及企业家比重,增加法律、会计和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制定具体完整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关注财务审批手续;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对专业人员的教育,改善慈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众形象和公信力。

[1] 潘 屹.慈善组织、政府与市场[J].学海,2007(6):113-116.

[2] 谢海峰.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 卜聪艳.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研究[D].秦皇鸟:燕山大学,2012.

[4] 崔树银,朱玉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浅析[D].上海:上海电力学院,2009.

[5] 李 静.美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6] 刑凯燕.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公信力慈善信任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信任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