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探究
2015-03-27甘兴义
甘兴义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探究
甘兴义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作为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各专业基础课程的《色彩》,尤重写生训练,在众多的表现手法中,水彩画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本文立足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实践,从肯定水彩画技法的表现意义入手,分别从具象与抽象的思维定式、水彩画材料与技法特质运用,以及水彩画写生中的纯正与新鲜、偶然与必然等方面,探究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以期对高校美术与设计类色彩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研究
天地、山川、林木、鱼禽瑞兽之美,不仅能使我们在赏心悦目之余,得以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不竭的绘画源泉。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曾提到:“艺术家所见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1]。在西方,风景画以独立面貌出现是在17世纪的荷兰,最早采用的手法通常为透明薄色层干后进行叠加。其后,历经古典主义风景画、英国水彩风景画、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古典画派、后印象派等,及至当代,不同时期的风景画有着不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无论是材料技法、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所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其中,水彩画技法在风景画写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彩风景画属于西方绘画体系,它要求我们对自然界光色规律与特有形态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才能整体把握丰富繁杂的自然对象,进一步表现光与色之间微妙的变化、光与影之间的色调对比、空间层次与物象关系等诸多因素。在自然光线下对场景写生,其丰富奥妙的色彩变化对学生的色彩理解与基础训练会有极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学生的色彩训练基本上都是在室内写生,缺乏对自然光线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这对写生教学来说,室外风景写生无疑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对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从水彩艺术的根本而言,水彩画风景写生有助于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技巧与修养,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不但是认识自然、感知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与大自然交流、对话的重要过程。
一、抽象与具象表现手法
无论我们面对静物、人物还是千变万化的风景,如何表现对象,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便是采取相应的表现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把绘画方法概括为两大阵营,即具象与抽象。“何为具象,在西方架上绘画体系的发展进程中,理论界也把具有造型意义的一切绘画形式称之为具象艺术。西方的古典主义时期,绘画形式主要以具象为主,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诸多艺术流派”。[2]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们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景物时,如何进行取舍与构图,怎样表现对象的远近层次,为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开展教学,第一阶段以具象表现手法描写自然景物,这也是锻炼学生造型能力的重要环节。第二阶段则是以抽象概括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这有利于彰显学生对绘画个性语言的体现。“所谓抽象手法,概括地讲,把没有形象的表达方式归入抽象,不以生活中的形象来源为研究表达的对象,更专注于画面语言本身的探索及研究,同时运用抽象之法表现物象是建立在具备扎实造型能力的基础之上,反之,会将画面的形象不能有效的统一整合。在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中,还要进一步正面引导学生与之相关的抽象表现形式,例如热抽象、冷抽象、发现艺术、极限艺术等”[3],这样会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抽象表现。
在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悟水彩画的特性,这也是抽象表现手法的教学难点。水彩画的特性,突出一个“水”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或物理概念,是一个赋予精神意义的广涵的空间,因此,要想充分体现水彩画的特性,需要学生对水彩爱之甚深、思之甚深、喜之于心、忧之于笔端,由此方可寻求水的自然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和谐之美。在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以抽象手法表现具象景物的理解亦不能片面地过分追求形式美,更不能把抽象艺术理解为“乱画”,造成这种错误倾向的看法,是片面的、单纯的用“脑”看画,并不是靠眼睛的观察能力欣赏画,这便是教育的缺失所致。教学过程中,以抽象手法表现具象景物的方法运用得当,作品的表达方式都会丰富多变且能透出心灵之美。虽然以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艺术作品与生活的真实相比而言,会产生一些偏离,但可以折射出这种表达方式对生活的提炼、凝聚与升华是无比的巧妙,在水彩画风景教学中更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理解与掌握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非泾渭分明,从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美学观念、审美心理、境界之美诸多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交融的空间,尤其在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显而易见。在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齐白石先生提出的似与不似之间,恰恰相应了众多艺术家的审美心理,那偶然与必然相互呼应、自然成趣的笔墨韵味同样包含着抽象艺术的基因。
二、特性与材质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从水彩画发展的阶段性看,水彩画发展至今有着以下特性的存在方式,这在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概括地讲最根本的包含有三点:第一是水性,第二是色透明,第三是材料、材质。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王肇民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美术教育数十年,其艺术主张在探求中国民族化的道路上形成了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在水彩画材料材质方面的探索研究成果显著。教学法则严谨而具有大家风范,在水彩画课堂教学中,王肇民先生始终认为“画要以‘品’为第一”,传统中薄涂淡彩的法则从而被改变,用色、用笔方面不仅力求准确、生动,且浓厚有力度,进一步体现出特色鲜明的色彩明朗、体积的厚重、结构的准确、造型的严谨、审美的取向等诸多因素,作品还可以拥有油画的厚重与光泽,成功的艺术探索对中国的水彩画艺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对水彩画水性的理解与把握十分关键,也是能否表现水彩画本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我国高等院校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较为代表性的画家主要有:黄铁山、丁寺钟、柳新生等。在体现水彩画水韵、水味特征以及材质的合理运用等方面,丁寺钟的意象水彩独具特色、自成一格,在水彩画风景课堂写生教学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性与材质的合理运用可以丰富水彩画教学表现形式,提高水彩画风景课堂教学技法语言,使画面以强烈形式美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透射出深刻的艺术哲理。唯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水彩画的特性与材质方可以娴熟的技巧更加完美地体现出水彩画美学特征:“神”“韵”“气”“味”等诸多因素。同时,在写生中锻炼学生的娴熟技巧与深厚的功力,有利于完善水彩画特性与材质的巧妙结合,更好地体现出水彩画风景情有独钟的两种高贵品质:创造性的思维与诚实的态度。
从艺术发展的进程看,水彩画风景写生在艺术大格局中的探索完全可以超越水彩画的技术束缚,去想象广阔的艺术天地。许多水彩画家、高校教师对“水性、色透明、材料材质”作出了辛勤的努力与付出。当然,材料和技术只是教学中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拓展的空间和方法还有很多,如:综合能力(色彩表现力、综合感受力、造型能力、形象记忆力、创造力、色彩感受力、联想力等),教育教学观念、审美意识等都是无限的,适合当下高等教育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的方法皆为可行。在众多的水彩画作品中涌现出了许多探索性的优秀之作,这些探索应该有利于我们感受到水彩画自身魅力的合理长度和宽度。
三、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纯正与新鲜
“纯正”和“新鲜”是当今社会出现频率较高的,时常被提及并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中的两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纯正”和“新鲜”变得非常可贵。这种可贵不单是物质层面,也是精神层面的。这里的“纯正”含有两方面:其一,正如水彩画的本体艺术语言之特性,从内容到形式离不开:水的流动性、色的透明性、水色交融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流畅、轻快、透明、韵味等艺术情趣,这也是水彩画艺术语言的独特之处,也为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第一要素。其二,不断反省并剔除附加在作品中那些“不纯”的东西,逐渐去接近最本质的“心源”,充分表达作者个性深处最本真部分。“纯正”的稀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也同样影响着绘画人的创作心态。
“新鲜”一词运用在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是面对场景产生的第一印象,是触动内心情感的第一反应,引导学生需以饱满之情,自然之法去生发和发展画面,常画常新,使艺术的个性语言、语言体系和语言体系的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以达到先感动自己而后感动别人。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如诗歌一般的精神感受并由此引发出东方魅力:“寓美于淡、返璞归真”。唯有如此,所描绘画面虽然是静态的,但可以与之交流,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可以透过画面上的作画痕迹清晰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灵魂和脉动。
四、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的偶然与必然
偶然性是作画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自然肌理变化,通常情况下以自然成趣并存于画面之中。首先,偶然性不是人为的因素,是在水与色干湿变化过程中的自然体现。必然性是人为的并且以一定的造型能力,有效的把握与巧妙的处理所产生的自然效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作画过程中的技法修养、实践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个性品质等等。水彩画姓水,水无常形。在水彩画风景写生中,偶然与必然并存,互生交融、互为架构的契合,水色在干湿变化中充满了水的灵魂和偶然。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世虎教授对偶然性曾提出独到见解:“偶然出灵感,偶然出奇迹,偶然中会迸发新的创造,偶然会使画家的情感得到升华。”[4]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当水与色开始在水彩纸上运行了第一笔,偶然与必然便开始发挥各自的特性,正确地引导学生巧妙应对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重点体现在掌握娴熟的水彩画作画方法基础之上。对于偶然性的产生,不能急于求成,要合理地进行掌控,顺势作画调整画面是应对画面中偶然之处较好的方法:放胆取舍,把握全局,控制画面。
在水彩画风景写生教学中,无论画面中产生偶然效果还是必然效果,关键所在是看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完整性。偶然性也好、必然性也好,各有所长,因为水彩画风景审美的方式与取向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水彩画风景写生课堂教学,除传授学生应有的绘画方法外,还要使学生感悟画面中审美价值取向,自然至美、中和之美、天人合一、天地大美的审美境界,这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主体。
[1]陈伟贤.世界名家水彩专集3、4[M].台湾:新形象出版专业有限公司,1988:19.
[2]甘兴义.水彩画写生与表现技法教学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By Arthur J.Barbour Watercolor[M].THE WET TECH⁃NIQUE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NEW YORK PITMAN PULISHING,LONDON,1978:20.
[4]许世虎.色彩的表现与技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26.
责任编校刘正花
G642.0
A
2095-0683(2015)06-0149-03
2015-11-02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美术学专业技法课程群图像表达与创新研究”(2014jyxm168)
甘兴义(1977-),男,河南永城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