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馆藏布局探讨

2015-03-27

河北科技图苑 2015年1期
关键词:书库文献数字

王 卉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馆藏布局探讨

王 卉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在网络信息服务多样化、数字信息主流化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功能和馆藏布局模式不再符合人们的信息需求。同一区域的高校图书馆应合作建立大型联合密集书库保存纸质文献;构建基于学科服务的超市化大开间布局,支持类型广泛的学术活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文献信息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的功能。

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馆藏布局;物联网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步伐,把合适的资源与服务方便、快捷、主动、有效地推送给用户,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营造优美舒适的办馆环境,集聚人气,提升竞争力。

1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背景

1.1 网络信息服务的普及

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实体书借阅率、流通率不高,进馆人数不断下降,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变得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在校大学生完全可以在有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如宿舍、教室等场所,通过访问本校图书馆主页对该校所购买的数据库资源进行下载,获取图书馆的服务。有科研需求的用户也更愿意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科研场所或科研过程中进行快捷地沟通,不愿自己的科研过程被打断。为了应对网络服务带来的挑战,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的服务功能和馆藏布局模式。

1.2 数字资源主流化

目前数字资源已成为学术信息的主流形态,网络成为用户信息利用的主要环境。考虑到使用库存图书的读者急剧减少,而图书馆网页的访问量不断上升,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采取了限制购买纸质资源政策。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实施E-only政策,为了节省经费和库存容积,要求除重要刊物外,如有电子期刊的就停购纸版期刊。伊里若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经费占总采购经费的百分比高达94.48%。在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的“现场信息服务室”里,没有图书、期刊或工具书,只有学科馆员、计算机、群组讨论室和对个人服务的咨询座位,馆员在这里主要进行培训、咨询、帮助读者分析和检索信息[2]。在国内,纸质期刊利用率也逐年下降。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已经将绝大部分期刊电子化,用户也非常愿意使用电子期刊。不仅学术期刊,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新闻报刊都相继停止纸版发行,全面转向数字出版业务。面对数量庞大的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如果仍坚持传统的资源建设模式,以匮乏的资源去服务用户,其效果将大打折扣。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大量纸质文献的购入必然会导致图书馆的贮存空间趋于饱和。针对以上情况,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合理调整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购买比例。

1.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具有“感、联、知、控”等功能,它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和纳米技术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及管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连接。将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还能使图书的分拣、自动排序、自动清点以及精确定位等功能更加智能化。RFID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图书所属类别、架位等信息,减轻了馆员清点、上架、存取等大量重复性体力工作,让馆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个性化服务,对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当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并不成熟,还存在安全、标准、资金等诸多问题。但国内外一些成功案例预示着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领域会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尤其为密集书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可能性。

2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2.1 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没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就无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组织、提供各种载体类型、内容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教学、撰写论文、科学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需求。随着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比重。有研究者提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应发展成为信息的交流中转站或导航站,充分利用高校文献、信息、知识资源,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最新信息,整合各种信息与知识产品,向本校用户发布包括科研、教学、专题讨论、文学作品、联合攻关、就业、招聘、电子出版物、会议消息、研究机构、软件等在内的各类信息资源[3]。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应着重考虑对中外文期刊数据库的购买,因为这在师生的论文撰写、科学研究、课题选择方面有大量需求,可以让用户了解到某一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热点。

当然,在将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基础上,也应注意在信息资源组织、收集以及提供服务实践中的用户层细分问题,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年级的递增,大一新生、大四应届毕业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都有一定差别。高校图书馆只有在不同用户角度的指向下进行信息的组织和提供活动,才能真正起到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2.2 知识服务中心

知识服务起源于知识管理,其根本在于:以用户解决问题为中心,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支持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构建和测试等的服务机制。它支持用户同时跟踪和“阅读”众多文献,辨析、抽取和组织相关内容等[4]。可以说,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高层阶段和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并将这种服务嵌入到用户的教、学、科研过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中去,实时跟进用户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促进用户知识的快速形成、更新和完善。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对知识服务的实践都有一定进展。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不仅局限于提供学科信息,而是深入到课程设置、教学科研资料的选择、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中;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Scholars’Lab”为师生探究数字资源、寻求专家帮助、进行协同合作与创新研究等需求提供服务。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展了学科馆员、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合作咨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FAQ、实时交互)、读者培训(专题讲座、电子资源利用、检索课)等服务。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将图书借阅、上架清点等基础工作交由外聘人员完成,让有专业背景的馆员从事务性操作和管理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来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专业工作者。

但总体上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还存在服务模式不够创新、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服务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只有在用户心中达到知识服务中心的定位,才能在网络化信息服务市场具有竞争潜力。

2.3 校园文化中心

在现代高校里,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研究空间,还是文化艺术、社交和休闲空间,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支撑和社会教育的平台。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价值向导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多功能厅就定期举办不同活动,晚间主要是电影放映,所选影片多为各国电影展上的获奖电影;每周五、六、日为学生社团专场活动场次;周三是“学科微服务讲座”时间,不定期举办图书馆沙龙活动;每周一、二、四晚上,社团或学生学习小组可以通过提交“图书馆微服务申请表”免费使用图书馆多功能厅进行活动。高校图书馆可设置艺术展览区举办各种摄影展、画展等,也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收录进来,以激起学生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积极性;可在报告厅举办各种大型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学术演讲、知识竞赛;还可设置视听欣赏区、自习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总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校园文化中心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布局

3.1 基于学科服务的大开间布局

传统“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的馆藏布局,通常是按照文献类型将图书馆空间划分为图书流通借阅区、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数字资源阅览室等。这种布局模式将同一学科不同类型的资源放在不同区域,用户为了获得某一专业的全面信息常常要奔赴几个不同的区域,查找、咨询、借阅等一系列程序也要在不同区域完成,极为不便,同时也造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超市化馆藏布局顺应了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大空间”设计理念,以学科划分空间,把有关某一学科的纸质文献、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整合在一个空间内,将各种信息服务纳入其中,在一个大开间中实现集借阅、咨询、纸质文献复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可按学科专业设置不同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用户可以找到关于某一学科的各类资源,按自己的需求自由挑选、查阅文献,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段一次性完成对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的借、阅、检索、咨询等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拉近用户与资源的距离。超市化布局模式实现了读者在同一借阅区既可查询纸质文献又能查询相关数字资源的“无缝衔接服务”,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便于馆员熟悉某一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专深的服务。

3.2 区域性联合密集书库

每年纸质文献的购入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不断扩张,贮存空间饱和是高校图书馆正在面临或在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长期的资源购置必然会导致读者阅读空间的减少。随着纸质文献借阅率逐年递减,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应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建立密集书库可以缓解书库容量饱和,将更多空间留给读者。密集书库实施密集式排架,能高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与同等面积的开架书库相比,其藏书量是前者的5到6倍。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就在距离剑桥市以西30英里的地方建了一个高度密集式的储藏区——哈佛仓库,用来储存使用率低的文献,随后美国很多大学图书馆都效仿建立哈佛式仓储。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也都建立了密集书库,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存书库、清华大学图书馆远程书库、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密集书库等。一些高校新馆也专设密集书库,如江南大学图书馆的闭架书(刊)库藏书近60万册,常熟理工学院逸夫馆的备用书库藏书35万册,江苏大学2011年起用的新馆地下密集书库藏书50万册[5]。目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密集书库建设主要以个体形式存在,缺少地区性高校间的馆际合作。而联合保存是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保存的必然趋势,不但可以节省技术、系统、建筑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还能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和馆际互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在CALIS联合目录和物联网技术的良好依托下,一个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远离校园的地方合作建立区域性大型联合密集书库,实行远程密集型仓储,利用RFID技术对图书进行物业快速追踪和传递,形成物业性的流通管理和异地借还。

3.3 支持类型广泛的学术活动

密集书库让高校图书馆有了大量“新”的空间,根据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其空间功能应向着多元化发展,支持各类学术活动,转变成供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研究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的新型信息服务场所。高校图书馆空间配置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功能类型:

阅览空间:包括文献阅读室、古籍室、样本阅览室等,提供休闲座位,满足用户休闲阅读的需求,以及阅览一些没有被数字化的纸质文献。

研讨空间:即专题研究室、媒体开发实验室,支持开展团队项目、课题研究、小型研讨会,负责实验室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电子白板的配备配置及安装各类专业软件,如SPSS、SAS数据分析软件等,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为师生提供预约服务。

学习空间:即自习室、学术共享空间,将现代信息设备、网络、传统资源、数字资源、学科馆员、IT专家无缝整合,支持小组研讨、技能培训、自助检索、参考咨询、数据服务、个性化增值服务等,促进用户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学术交流和研究创新,是“一站式”服务中心。

多媒体视听空间:包括体验区、多功能厅、报告厅。体验区为师生提供最新的信息技术体验,开展技术交流会;多功能厅配备大屏幕高清投影,提供佳片欣赏、赛事直播、视听教育等,学生团体可预约举行各种活动、晚会;报告厅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专业讲座、演讲、学术竞赛等活动。

展示空间:艺术展览区。定期举办个人艺术展、国内外绘画作品展、书法展以及更符合现代学生兴趣的当代艺术展,如涂鸦、摄影等,并鼓励学生作品参展。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变革是服务理念的转变。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创造和信息传播范式,适应高校不断变化的教学与研究环境。馆藏布局模式的改变让高校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弱化,留出更多的空间围绕用户开展新的服务,让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服务多样化的数字时代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张建勇,李宁,张晓林.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的思路和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08,(9):116-119,147.

[2]张晓林.重新定位研究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职责——访问美国研究图书馆纪行[J].图书情报工作,2006,(12):5-10.

[3]徐长柱,张胜军.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与知识服务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7):13-16.

[4]张晓林.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1-20.

[5]熊太纯.基于实体资源的高校贮存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6):78-79,110.

G253.5

A

2014-12-09 责任编辑:张静茹)

猜你喜欢

书库文献数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人梯书库”丛书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答数字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看G20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