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视系列报道的思维特点
2015-03-27王丹
王 丹
(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湖北武汉,430079)
浅议电视系列报道的思维特点
王 丹
(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本文从定义、新闻实践、《电视问政》实例、媒体新时代特征四个方面探索了系列报道的思维方式,递进分析了系列报道的理论性思维、多样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自发性思维,以期正确发挥系列报道的积极作用。
系列报道 思维方式 多样性 创新性 自发性
一、系列报道在教科书上的理论性思维
所谓“系列报道”,是指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它的关键词:同主题、多侧面、多次报道、深刻主题。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不能分散;内容广博:多侧面、多角度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的情况,信息量较大;主题深刻:能做出思辨性的剖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给未来以理性的启迪。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有所不同,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同一主题的多侧面事实。组成系列报道的多个报道都是独立的,各条新闻之间不存在上下连续或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它们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要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之下,在操作上往往需要很强的计划性,以此实现对新闻事实系统、全面、深刻的报道。
采写系列报道要求有以下几个:(1)宏观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排列组合每条新闻,同时注意每条新闻的信息量,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2)具体开拓——围绕主题,对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3)微观表达——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表现主题,令受众易于接纳、乐于观看。
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非事件性新闻,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所以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加之系列报道形式多样、气势恢宏、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深受受众的喜爱。系列报道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专版上,如光明日报的《中国少数民族影像志》、《世界读书日专刊》;也经常出现在广播电台的音频中,如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汉江行》、《湖乡行》等知名作品。同样,系列报道也被电视新闻工作者所推崇,逐渐成为一些电视台的当家品牌。
二、系列报道在电视界的多样性思维
我国电视界最早的系列报道出现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推出了《辉煌的成就》,开创了系列报道的先河。此后,每遇成就性报道,地方电视台都效仿其模式,如重庆电视台在1989年国庆期间推出的40集系列报道《渝州大地四十春》。与此类似的以成就性报道为主的系列报道还有中央电视台(1993年)的《风雨兼程话京九》(15集)、《“863”:中国高科技的旗帜》(5集)、《为了大自然的生灵》(10集)等等。
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集纪录片《望长城》,其纪实的拍摄手法和主持人轻松自如的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此后的系列报道便逐渐融合了纪录片的纪实美学特性和深度报道的题材处理手法,从单一模式走上了多种风格的创作道路,以一种崭新的风格呈现在观众面前。
与单纯成就性报道不同的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既有表扬又有批评。《中华环保世纪行》是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10月8日—29日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一组系列报道。该报道针对性强,透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实,反映了深层次的老大难问题,揭露问题和解决矛盾并重,富有可视性和启迪性。它的每条新闻都独自成篇,如《沈阳冶炼厂污染严重》、《神府煤田生态破坏不容乐观》、《洪河启示录》、《苏州乡镇工业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等。由于各篇都紧紧围绕依法保护环境这条主线展开,所以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6个报道组的报道涉及11个省市,内容丰富翔实。所有报道均采用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当时的观众认为,这是我国开创环保事业20年来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关于环保的报道。
系列报道可以通过多次报道事物的某种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从而深刻、全面、权威地反映某种社会状况和社会现象。系列报道以其磅礴的气势、说理的透彻性形成优势,在电视宣传上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针对系列报道过多的状况,有研究者提出:大部分系列报道都属于非事件性报道,时效性差,缺乏新意,篇幅过多影响其他信息的传播。因此,制作系列报道,还必须选题精、开拓深、信息量大,找好切入点,尽量把分解式横向并列的结构转化为线性延伸、以时间为序的跟踪式结构,强化系列报道的时效性,使之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下面这个系列报道就是事件性强、时效性强的一个成功范例。
1995年5月21日到6月底,中央电视台用大量篇幅对湖北汉川、仙桃等地一些织布厂在全国各地骗卖骗买工业滤网布的事件,做了独家披露,形成“汉川系列报道”。“汉川系列报道”共26集,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等几档重要新闻栏目中播出5条、18条、3条。各栏目根据自己的特点,紧紧关注事态的发展,确立了几个平行的线索在不同栏目中分别展开报道,形成合力,完整展现了事件的各个侧面,增强了传播效果。尽管事件还在处理之中,但是严密的策划一直贯穿于报道的始终,使所有报道形成一个整体。
立体化的播出格局,使深度报道所揭示的重大主题得以充分表现,通过解剖骗卖骗买工业滤网布这个“麻雀”,大胆触及了当时我国经济生活中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报道没有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表述上,而是通过对法律、金融、经济界专家的采访,通过对受骗者自身责任的剖析,通过对案情的多方位审视,使报道主旨不断升华,并最终表现为呼唤市场规则的进一步确立、完善和普遍被遵守,呼唤市场交易行为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呼唤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力监管。
“汉川系列报道”播出期间,“湖北汉川骗卖骗买事件”成了热门话题,在社会上形成以报道为中心的舆论中心。记者共接到各类信函、传真、电话1000多件,报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湖北省各级政府对这一事件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一些新闻单位就这一事件发表评论,报道不仅与事件同步进行、观众和受骗企业积极参与互动,而且报道过程在无形中也成了事件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了事件的进程。这是系列报道的创作者本身介入新闻事件的一次成功尝试。
上述系列报道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歌功颂德式的成就性报道,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正反面并举报道,纪实感强烈的写实报道,与事件进程同步发展,报道结果影响事态发展结局的参与式报道等。另外还有主题先行的宣传性报道(《旗帜》10集、《情系长江》6集),针对社会的问题性报道(《北京“面的”拒载现象严重》6集),思辨性强的探索性报道(《优胜劣汰才能促进经济繁荣》6集),抒情散文式的田园风貌报道(《青藏采风》9集)等等。新闻媒介应该通过一次次的报道,不仅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而且将正确的思维方法传播到社会大众中去,在社会上普及这些思维方式,产生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三、系列报道在《电视问政》中的创新性思维
《电视问政》是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一档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它以武汉市当年“十个突出问题”为问政内容,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问政对象,以市民为问政主体,以“揭短片”与“直播现场考问”为主要问政形式,坚持“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传播理念,创办7年,已成为电视传播的新品牌。尤其是从2011年到2014年底,每半年一“问”,7次问政,都贯穿着系列报道的创新思维方式。
例如以“兑现承诺,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为主题的武汉2013年电视问政“期中考”,在历经“问作风、问执法、问服务、问管理、问环境”五天五场“交锋”之后落下帷幕,“十个突出问题”整改承诺单位负责人36人先后登上问政台,接受群众考评。这种百姓当主角、敢把干部“问”下马的劲头是《电视问政》独有的精神,是别的媒体没有过的思路。
又如2014年电视问政“期末考”,问政主题为“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也是系列报道打造的新闻主题。每场电视问政依照“承诺、履诺、问诺、评诺、再诺”5个主要流程展开。这种流程设计已经成为问政节目系列运作的规范,这也是创新思维特色之一。
这五场“问政”围绕主题的5个侧面,相互各有侧重,完整报道,独立成篇,每篇都有丰富的内容。其中,“问作风”分两场进行,关注“纠正和治理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第三场“问管理”,关注“中小学服务性收费、代收费不规范问题”,“医疗机构违规收费问题”,“粉尘污染治理问题”。第四场“问服务”,关注“公交运营服务质量不高问题”,“对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监管不力问题”,“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问题”,“社会保障办理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工作流程不便民问题”。第五场“问环境”,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问题”,“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五场问政都以直播的形式呈现,令广大市民翘首以盼,收视率数倍于平日,产生很好的效果。
五场问政共曝光55个问题,凡是涉及各承诺单位的短片,接受问政的承诺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承诺或回应。电视问政起到了舆论监督和治庸问责的有力作用,系列报道的新闻形态进入了创新的境地。
四、系列报道在新媒体中的自发性思维
今年3月初,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上线48小时后在腾讯视频(微信、QQ)和新浪微博的总播放量即突破2亿次,社会反响可谓空前。然而,围绕这个作品所展开的争论之激烈也超乎想象,柴静式的新闻符号、情感煽动的手法、多元化的视听语言和周末发布的策略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官方、学术界、新闻界和民间的各类话语形成舆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中旬,毕福剑在餐桌上任性说唱的偷录视频被置于网上,随后通过网络传播引发的热议不断发酵。
这些疯传的消息,都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柴静事件或毕福剑事件),具有同一新闻主题;各种信息来源、各种点评和猜测形成了多个独立报道,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此做出了多次的、连续的、立体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各方都在试图对此做出报道或解读。虽然没有任何人为策划,也暂且不论这些意外的新闻传播事件是否适宜,它们都已经自发形成,成了实际上的系列报道。
这两个案例,也可以归于系列报道的范畴:同一主题,不同侧面,独立成章。只不过这种传播不是新闻机构或媒体有意组织、精心策划的,而是新媒体时代无数网民在无意中自发形成并借助网络闪电般传输的技术作出的病毒式增殖反应而传播的。这种现象同样满足了系列报道的若干特点,虽然它们的传播效果在客观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在真相的揭示上难免有失偏颇。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有很多优势,比如全天候的实时性、参与者的低门槛、强大的互动性、海量信息储存,加上6.5亿中国网民(其中手机网民有5.6亿)的庞大存量,随时会有自媒体发声。但在对新闻事件深入探究,在满足受众对背景探知、细节展示、前景预测、观点评论等深度需求方面,新媒体明显不足。因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信息往往是个人的、情绪化的、浅表的、碎片化的,这些信息不仅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缺乏权威性,而且由于信息发布者受到消息渠道和专业知识的制约,也很难获得新闻事件的更多内幕,更难以做出具有宏观视野或深刻内涵的解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媒体以人才专业和资源丰富、运作流程化的机制为依托,有能力展示某一事件的全貌和细节,进行深入开掘,揭示它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因此,系列报道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的表现是各有千秋的,从业者应该理性对待、辩证分析。
系列报道的思维方式有着积极传播的威力,在传统媒介时代发挥过巨大的正能量作用。在如今各种新媒体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多种媒体并行、融媒体或泛媒体正在形成的网络时代,系列报道仍然会魅力常新。同时,网络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机等客户端依托大数据,也一定会有包括负能量在内的系列报道产生。如何把握和应对系列报道新的影响?如何利用系列报道实现有效传播?这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会更多。
Th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rises Rep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