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杜甫诗歌中的色彩美

2015-03-27李路芳

关键词:杜甫诗词颜色

李路芳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论杜甫诗歌中的色彩美

李路芳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他善于在诗词创作中运用色彩这种视觉性的语言,同时也很重视运用色调,他用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描绘出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他的诗词中,色彩不但是创作意境的特殊方式,而且也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

杜甫;诗歌色彩;应用

在杜甫的诗歌中,色彩的运用是成功的关键之处,杜甫对于这个充满着五颜六色的世界,在其中选取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色彩来进一步将主题烘托,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一些色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感、怀旧情感、思家情感、忧国情感等等。杜甫在创作过程中,是很注意其色彩运用这一方面的,不但有着非常成熟、完整的用色方式,而且所运用的色彩也是十分准确、恰当。在后代有些诗人中,传承了杜甫在色彩运用这方面的写作手法,但却没有人能够与他的写作手法相比较。

一、杜甫用色的技巧

古往今来,涌现出大量的诗人,在唐朝时出现很多著名的诗人,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诗人似乎是对周围景观的一种直视,其实也在通过内心的煎熬进行安排的。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怎样才能把春天描绘的更美的呢?诗人并没有沉迷于一些景色十分美丽的地方,而是选取了几种特别具有代表意义的颜色:黄、白、翠、青,同时又把这种颜色有效结合。对于色彩的运用,杜甫是有着自己的用色技巧,他的用色技巧方式是其他诗人无法进行媲美的。在这时候,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是一幅十分美丽的画卷,这种意境使人在不自然间便陶醉在其中。这是杜甫在回成都路途中所见到的春色,并且为之动容,诗人的心情是轻松自如的,但是随着视线的转移和周围景色的不断涌现以及所出现的江船,便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生活中,江船是经常遇见的,但是“万里船”这三个字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来源于东吴时代,在战乱的时期,水路和陆地之间是被阻隔的,船只也不能畅行万里。吴国与蜀国只能阻隔着。唯有评定战乱,恢复陆地和水路的交通,才能看到东吴与蜀国的船只。这种所谓的暖色调与冷色调之间的和谐,不单单是一种巧合,更多的是诗人的内心心境的体现。杜甫的诗集中有很多暖调与冷调的和谐,这种和谐的意境更能带领读者们走入作者的内心。

二、特殊颜色的运用

杜甫的诗歌基本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但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会表达出作者自身对于过去一些事情深深的怀念之情。在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色彩的沉淀与记忆,是诗人对过去事情特殊的表达之意。“青”这个颜色通常代表着作者是情有独钟,青是诗人在生活中快乐的体现,青是诗人年少人生活快乐的代表。同时青也是青春的表现,青是一种永久的记忆。青这个词,杜甫在很多诗集中都有用到,比如杜甫在《望岳》这首诗里,描写出泰山的壮丽景观,其中一个“青”字便将作者蓬勃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很多诗歌中,杜甫都用到了“青”这个字,即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充分展现,同时也体现出自己不断拼搏的精神。

三、创作意境的重要性

在创造诗词的过程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从各方面上来讲,意境是古典美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面,同时也是审美欣赏和创作艺术的关键。杜甫在创作诗歌过程中,多次强调要认识到“诗史”的真正价值,但是对于诗歌的审美的价值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杜甫的诗歌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特性,而且还需要将唐朝的发展状况展现出来,杜甫的诗歌多数都是表达自己的爱国精神,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建设做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杜甫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凡的贡献,单单以“颜色字”的使用为主要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杜甫的诗集是与其他诗人诗集有着很大不同的。所讲的“颜色字”便是指各种颜色的字。这些字虽然表面看着是很普通的,但是杜甫却有绝妙之处,他的创作性运用,使人感觉这些“颜色字”原来可以这么美丽,这么吸引人,在欣赏这些颜色字的同时,诗人便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颜色的境界里。其色彩的这种的具有特殊性质的艺术,可以将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描绘的栩栩如生,令人眼睛一亮,心情豁然开朗。在《春夜喜雨》这首诗中,主要描绘的是春天夜里的雨景,作者表现出自己非常喜悦的心情。首先写到春雨的到来,运用了拟人的手笔,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正是在缺雨的季节,然后雨便下起来了,也算是一场及时雨。赞扬这场春雨似乎了解人们的心思,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便来了。颔联主要刻画出春雨的具体特征,描写听到的雨声。它与和煦春风融合在一起,在夜色悄悄来临之际,在悄然无息之中与大地融为一体。其颔联主要刻画在雨夜的景色,写诗人眼中的一切,诗人希望这场好雨不但是下的及时而且还要下个够,他打开窗户一看,看见天上是乌云密布,地上也都是雨水,连一条僻静的小路都已经看不到,唯有看到江中的渔火才看到一些亮点。尾联描写的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一夜的好雨给大地进行了彻底的洗礼,待到明天的时候,花园里的花儿肯定是万紫千红,更是一番吸引人的景色。花园里是这样的景色,那么田地里面庄稼肯定是更加努力成长。这场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为农民带来喜悦,诗人从心底里感谢和喜爱这场春雨。虽然在诗里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是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更加希望这场春雨能够下个够,为农民带来丰收,为春天带来别致的景色。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篇诗中,杜甫是一个创作诗歌意境极高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里不但把生活描写的十分形象,而且还能通过自身的想象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写入诗词里。其中“黑”字,是多数人很不喜欢的颜色之一,它主要象征着压抑、黑暗、无希望等等,使人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一种特别不好的感觉,同时对诗歌的艺术境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多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都不喜欢运用黑这个词。但是黑色与白色又是对生活的写照,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杜甫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诗史”,是因为杜甫能够在诗词中将现实生活描绘的十分形象、十分自然,同时现实的黑暗也包括其中。

四、顿挫沉郁的写作风格

诗歌通常与诗人的人格有着联系,其文品与人品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格也就是风格。所以我们在分析每一位作家写作风格的过程中,需要与他的人格进行联系,而研究一位作家人格时也需要对其作品的风格进行探究。杜甫的诗歌大多数是顿挫沉郁的,这是他对于自己所作的诗词进行的总结,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从色彩搭配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位诗人的写作风格和做人人格也许是正确的。杜甫一直在追求能够有一个能让他展示自己满腔热血的机会,但是却始终没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所以他不得不漂泊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爱情、友情、亲情这方面上,杜甫创作很多诗词。杜甫的子女还是很多的,大约有七个左右,因为他自己的一生都是居无定所、十分贫困,所以他的儿女们都跟着他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这使他感到非常的难过和歉疚,这种歉疚之情都常在诗歌中表现。比如有的诗歌中描写他看见孩子和妻子在破旧的茅屋里面,这个茅屋还不能挡住风雨,有很多处都已经破烂不堪,看见孩子们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十分破旧,唯有痛哭,才能发泄自己的自责之情,不但自责自己没有带给孩子们好的生活,更加自责自己让孩子和妻子生活的如此困苦。他看见他的儿子面色如白雪一样的苍白无色,身上的衣服是又破又脏,看到杜甫还有些害怕,脚上连袜子也没有穿,杜甫看到儿子这样的模样,便背过脸就悄悄的落泪。这里所指的“白如雪”的意思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白如雪”应该是生活十分富裕,被养的白白净净,与后面破和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古典文学创作过程中,通常都运用雪来形容颜色非常鲜艳和美丽。但无论是没有血色也好,白白净净也罢,都是杜甫表达对儿子的满满歉疚之情。杜甫是一位家庭责任感特别强的人,爱子情深,杜甫曾经记录幼子死时的情形:我刚刚进到家门,却没有想到我听到嚎啕声音,原来是我那最心爱的幼儿被活活饿死了,周围的邻居也跟着哭了起来。幼儿的死亡让杜甫深深的感到自责和心痛。作为一名父亲,却无法从给予妻子和孩子们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通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生活使杜甫深深的感到自责。还有一些是通过对颜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妻子的感谢,杜甫曾经被误认为是叛军被抓获,进入到监牢里,在监牢里他写下了《月夜》这首诗,描绘出如果没有战争,便不会家人不能相见的现象,描绘出妻离子散的情境以及自身深陷在困境的通过精力。表达出千里相思之情以及自己对妻子的感谢之情,同时也会自责之情。杜甫在很多诗中描写到妻子,其妻子都是蓬头垢面、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等形象,唯独在《月夜》这首诗中,他说妻子的头发里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其身体就像美玉一样无任何瑕疵,将妻子写的十分漂亮美丽,像那天上下凡的仙女一样。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来源他对妻子的爱,妻子用她柔弱的身躯支撑其整个家的生活,杜甫从内心里感谢妻子,感谢妻子为他和孩子以及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但是杜甫此时又是深陷于大牢,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将会怎样,从诗歌字里行间中也体现出他对妻子和孩子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担心。

五、杜甫成功的原因

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不单单是因为具有特色的诗词,主要是因为他坚强不屈的人格精神。当现实生活将他的理想一次次打破的时,他依然坚持着实现自己的理论,不断充实着自身的人格精神,在失败中一次次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最终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中国伟大的诗人。杜甫将小情慢慢的延伸为大情,先是对妻子和儿女的情感在延伸到对整个国家的情感,表达出对世界万物的情感。通过一些诗歌的色彩,我们可以感觉到杜甫爱国爱家的广大情怀,身上不但肩负起报效祖国的使命,而且重视感情的价值取向,在不断拼搏中展现出自我的爱国精神。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作诗歌过程中,不能不意识到其颜色的重要性。无论是抒情诗歌也好,叙事诗歌也罢,都体现出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色彩作为形象的主要要素,色彩是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不但需要诗人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生活颜色的眼睛,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将色彩的艺术感充分掌握,才能真正将自身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更好的感悟生活。在杜甫的诗歌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不但十分恰到好处,而且还有着非常成熟、完整、具体的用色技巧。

[1]高建新.杜诗“颜色字”略谈[J].汉字文化,2005,(3).

[2]于年湖.杜诗颜色词的运用艺术[J].广西社会科学,2000,(8).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1997.

[4]章亚昕.论二十世纪华夏诗坛的“哀兵模式”[J].文学评论,2002,(2).

猜你喜欢

杜甫诗词颜色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特殊颜色的水
杜甫的维稳观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