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析
2015-03-27张锐中国人民解放军93220部队哈尔滨150001
张锐(中国人民解放军93220部队,哈尔滨 150001)
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析
张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20部队,哈尔滨 150001)
通过对周期性耐力训练项目的误区分析,我国耐力项目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周期性耐力运动项目的定义,并正确看待在中长距离运动项目中速度与耐力的辩证关系,改变以往的训练手段,以有氧训练为核心,在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动强度的掌握和选择,只有这样两方面兼顾,运动成绩才会逐渐提高。
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项目规律;训练手段
1 周期性耐力项目长期以来训练中突出的几个误区
1.1未将“耐力”素质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
过去的训练人们只是根据项目距离的长短来安排训练耐力的负荷量,尤其是短距离的耐力运动项目,只注重速度而忽视了耐力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短距离耐力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耐力训练明显脱节,在比赛的过程中我国运动员普遍表现出前程速度快、后程无力气的状况,速度与耐力训练应当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与动员自身的特点,两者相互强化训练,相辅相成,不能仅仅拥有突出的启动和加速能力却不能在后半程保持到最后。
1.2有氧训练可以不控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专业项目运动员,他们在做有氧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只是给了运动员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距离,但是对训练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却没有给出详细的要求,还有的有氧训练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最终导致很多训练项目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还有一部分的训练又超过了有氧强度的合理范围,使得运动员进行的有氧训练逐渐转向了无氧训练的范畴,而过度的训练还会造成机体出现疲劳的状态,最终会影响到训练的质量。
1.3对负荷后的机体恢复不重视
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很多的训练并没有将负荷与恢复作为训练的考虑点,有的运动员只是关注训练,对训练后自身的身体恢复漠不关心,认为没有必要去进行机体恢复训练,但是高负荷的训练必然会对身体机能带来影响,有些影响是隐形的,如果说运动员训练过后没有一个系统科学完整的恢复性训练,就会缩短一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给我们的运动员带来巨大的身体伤害和心灵伤害。
2 项目规律的认识
2.1速度耐力性项目的出现
我国的周期耐力项目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项目定位不准,一直认为中长距离项目是耐力性项目。我国著名运动研究学者马俊仁对我国运动的贡献很大,但他并不仅仅是认为中长跑的贡献,还有就是他让我们认识到了中长跑这种运动其实也是属于耐力性项目范畴的,所以为了让我国的运动员能够达到世界运动员的水平,就要先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耐力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这样才能够与世界上的运动员相媲美。
2.2正确认识速度与耐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目前我们对运动时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只是单纯地认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主要集中在了无氧能力低下这一环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运动员就盲目地提高训练的强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最佳的训练的效果并不是说一定是在身体负荷的情况下获得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强调耐力时也要重视速度的相关练习,因此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根据项目训练的能量供应特点以及专业专项的需求,在实际的训练中一定要以有氧训练为主,以有氧的强度训练作为基础手段,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人体乳酸供能的实现,通过有氧运动来进一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主导竞速能力。所以,一方面必须突出速度训练,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对运动员速度训练的保持,只有两者都兼顾,才有可能获得最终比赛的胜利。
3 改变速度耐力性项目的训练手段
3.1以有氧强度训练为主
速度耐力性项目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高水平的有氧能力为基础,我们的运动员将有氧训练又分为有氧的基础性训练和有氧的强度训练。基础性训练主要强调的是以一定的量作为训练的基础,从年训练量到累加的训练量,它主要是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以及训练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
3.2注重提高运动员自身能力
在实际的训练过程当中,一定要坚持以提高运动员的自身能力为主,这一训练思想要一直延续到训练结束,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从各方面去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毕竟身体素质才是一个运动员生存的核心。我们以皮划艇这一项目为例,皮划艇就将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耐力作为运动的三大最基本的素质,将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速度感等作为运动素质整合的辅助条件,这些辅助条件的出现对于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是有非常大益处的。
我国的运动历史非常久远,但是高强度专业的运动还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体育教育教科书中对我国运动员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规定已经过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如果训练的时候只是去注重专项的训练,没有将训练的强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费了非常大的努力去训练,最终没有什么效果。在竞赛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说没有运动的深度,那么就不可能有所超越,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负荷手段才能实现。
4 结语
周期性中长距离训练项目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一个短板,从我国周期性中长距离项目训练中突出的几个误区出发,提出了对这些项目规律的新认识,并提出一些新建议:第一,项目应命名为速度耐力性项目。第二,正确认识速度训练速度与训练耐力之间的关系。第三,更改训练速度耐力性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1] 吴焕群,王汝英,陈明达.周期与训练[J].体育科学,2011,(01):34-35.
[2] 王远臣.浅谈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周期问题[J].冰雪运动,2014,(03):72-73.
Analysis the Combination Theory with Practice of the Periodic Endurance Training
ZHANG Rui
(PLA93220 Troops,Harbin 150001,Chi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rrors of the periodic endurance training program,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fin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ed and endurance ofthe mediumand longrange sports,and tochange the previous trainingmethod.
Periodic endurance training;Project rule;Trainingmethod
G808
A
1674-8646(2015)08-0064-01
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