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2015-03-27贾云鹏

关键词: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贾云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解读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贾云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脱节问题。文章根据当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研究和选择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设计并开展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理论与外语教学法关系密切。纵观国外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法可以得出,英语教学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等等。对于我国来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国内英语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并且这些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方兴未艾,进而推进了我国大学的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成为国际的通用商用语言,只有掌握英语,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英语是国内所有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学时间长,课时多,所占学分多,师生投入较多,但是效果常是事倍功半。“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一现状表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说,它已经严重的落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当加以改革。

近几年年来,不少英语理论的工作者在借鉴多种英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及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就前辈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探究,以期提高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学习水平。

二、分析传统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一)翻译法

翻译法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其主要的英语教学思想认为语言与思维同步,不同的语言的语法是想通的。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目的就是实现两种语言的互译。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最为重要的是学习语法与翻译。语法的学习既要有助于理解和翻译英语,还能够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翻译教学法被广泛的采用,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按照语法授课的语法规则进行授课,而后举出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在讲解英语课文时,主要是围绕语法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最后在逐句进行翻译。

(二)认知法

认知法的主体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锻炼,进而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密切。在高校内,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始每年举办四、六级的外语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的重视程度。教学中采用认知法,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智力,倡导听、说、读、写并进。为了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备课和授课,分科教学的方法被采纳。

(三)交际法

交际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着重的培训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的深入,在经济迅猛的发展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易日趋频繁,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英语的要求能力逐渐提高。此外,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提出新的规定。因而,交际法在这一大环境中应用而生,并且着重的提高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虽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英语的发展。如下具体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理论与教学方法的不足。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其英语存在的基本要求便是指导学生通过听力、阅读训练来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通过口语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一特点便决定了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英语的综合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仍旧是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每节课中都滔滔不绝的讲解英语知识点,没有留给学生时间进行有效的英语训练,导致他们即便是听懂了英语,也不会开口表达,最终使得自己的英语学习走入“哑巴式”英语学习的误区。

此外,不少教师深受传统英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的是讲解课文、解释语法为主,注重对英语句子的翻译,或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英语课文。这一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对英语语法掌握的精准到位,但是在英语表达上却出现不少错误。

最后,对大学英语的学习,离不开的是听、说、读、写。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是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都存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但是这四个部分没能形成较好的衔接,甚至可以说四个部分是断裂的。四个部分的断裂使得学生在听力课上只是简单进行听力训练、在阅读课上只是简单的进行阅读、在口语和写作上经常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倘若将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结合,学生便能够对听力和阅读上所获得内容信息进行结合与整理,因而,自然而然会有话可说,内容有话可写。

四、现今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一)分析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理论

1.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中。在传统的英语理论中,隐喻被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学现象,是修辞格类型的一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隐喻知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隐喻研究中引入了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使得隐喻从狭义的英语隐喻理论转变为人类认知高度的隐喻理论认知。Lakoff·Johoson的《Metaphor we Live by》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界限,使得人们开始用概念隐喻来进行研究。隐喻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隐喻来理解另一个概念隐喻方式就是概念隐喻,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被称为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语言交流中,约有70%的表达方式具有隐喻的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从隐喻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隐喻是词汇教学中运用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所学词汇的意象化与具体化可被称为当今词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也存在隐喻理论的应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列出该词的两种及多种含义,并用例句的形式将这几种含义表达出来,而没有将隐喻的认知理论更进一步的引入。语言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与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关系密切,认为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并不是随意的,它是在特定的语义之上形成的,各个词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根据的。以bank为例,bank的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堤”、“岸”,此外,还有“银行”的意义。可以说,“堤”、“岸”和银行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解释其实从隐喻的角度可以看出二者意义上的关系:堤岸储水,银行存钱,河水中的水流为current,银行的流通为currency,因此,堤岸与银行在功能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其中最为主要的功能便是储存,并且,在这一功能的延伸过程中,bank可以被表示为“聚合体和组合库”,还被延伸为数据库和内存体。通过对隐喻的讲解,能够使得大量的词汇得到掌握与理解。

2.ESA理论

21世纪,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ESA理论就是在这一教学环境中应运而生。ESA理论最早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哈默(Harmer)提出,根据语言习得原理,ESA教学三要素——Engage(投入),Study(学习),Activate(活用)——是教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哈默本人认为:“ESA的教育理论使得学习者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学习中具有几种优势:学习者在社会生活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外语接触外语素材,更加直接的增进外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外语,能够获得充足的机会进行外语的练习”。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与ESA的教学模式是不同的,但是,当我们为学习者创造某种学习环境、某种适当的学习条件,便使得学生学习外语。学习英语离不开英语实践,因此,ESA教学模式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ESA?教学理论中哈默认为,学生对所学到的外语知识没有做到良好的掌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良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具有良好的启发性或者挑战性,那么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此,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环境中,哈默认为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效、生动的教学方法,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

在ESA的教学理论中,采用投入、学习及运用进行不同的组合来变换顺序得到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如:直线教学法、反弹性教学法及杂拼型教学方式。可以说,ESA英语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我国英语教学指明了教学理论的道路,并提出适应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3.多元智能理论

加纳认为,智能可以被理解为解决或是制造产品的能力。对传统的智能观而言,它把智能局限在数理逻辑和语言上,忽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展。多元智能包括众多部分,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几种多元智能为: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及自我认知等技能。

语言文字技能指的是语言思维、语言表达、语言欣赏的深层内涵能力,语言文字技能在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言上具有创造性的发挥。语言文字技能能力较突出者,能够采用生字词进行思考,这类学生善用通过一定的阅读、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技能,用所掌握的词汇与人进行交往;数理逻辑智能指的是使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的学习,指的是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敢于接受、解决问题的挑战。一般而言,数理逻辑能力较高的人是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采用色彩、形状及空间位置的准确感受及表达能力。采用空间和视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及思想力,空间思维能力能够引导学习者通过想象感受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并用图形的思维去表达想象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及时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增强创造图形、解释图形的信息。学生的空间智能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弱,使得学生更能够把握空间关系;自我认知智能,指的是关于了解自己、约束自己以及辨认自己与他人不同和相同之处的能力,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象及动机,并用这种意识的动机去指引人生。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在给予充分的时间内,能够在独处的环境中得到较高的工作效率。

(二)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最为主要的是“学”而不是“教”。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课堂前10分钟的听力,有95%以上的学生都在坚持听,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会督促和检查,而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外听力题目而言,即便是教师不断的提醒,但还是有60%的学生忘记听,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教师的监督。针对这一现象便可以得出,教师的督导能够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采用不同的策略,取长补短,全面发展自己的语言技能。此外,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没有英语教师的督促下,仍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需要继续提高。

2.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指在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便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交际教学法的运用基础是具备一本较好的英语教材,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语言样本。与此同时,还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而为教师的交际活动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3.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

在国内,学习英语本身就缺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堂之外,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就必须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使得学到的英语更加准确、完整、规范。此外,有能力和条件的高校应该邀请国外的专家,在高校内定期举办英美文化、历史、教育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讲座,使得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五、结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英语的各种学习技能是通过学生个人的学习实践获得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因此,英语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探究出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项目: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成果;广州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外语专业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成果)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文英,王监龙.Improvement of Students'Ability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增刊).

[3]蒋武林;吕晨阳.“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4]孙芳.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7).

[5]邰茜.浅议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9).

[6]王怡菲.大学外语教学中ESA理论的运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J].2014(5).

[7]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8]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猜你喜欢

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