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黑历史
2015-03-27陈朝
陈朝
如今,要想让伦理委员会通过这样的实验,恐怕是不大可能了。
很难讲,大家对科学研究的想象是什么样的。如今所谓科学共同体和公众的沟通实在有限,种种误解在所难免。一头是想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身穿白大褂,另一头可能就是一群乱花科研经费的职业骗子手。我是觉得,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科学史中的黑历史这一部分。这些黑历史常触及了人性中负面、消极的一面,最后,也促成了大家规范科学研究,保护参与者。
要说和科学伦理有关的故事,我先想起的是美剧《性爱大师》。联想一下王小波曾经在杂文中提到,九十年代中国出版的《性史》还是删节版,真要对社会风气的逐步开放感慨一番。回过头去看看上世纪六十年代马斯特斯和约翰逊两位学者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更要感慨的是两位这还算幸运——在一个社会风气更保守的年代研究性,他们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好奇心和研究能力,勇气与技巧也是必须的。
相较之下,另一位同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约翰·华生(John B.Watson),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华生是科学史上的失踪者,只要学过一点心理学的历史,就会知道他。他的名字和所谓“行为主义心理学”密不可分。这个流派认为,生物的各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成,小到简单的行为,大到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后天训练形成的。据说华生曾有名言,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从国际象棋冠军到罪犯,他都能训练出来。1915年,华生当选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来还曾被学生评为最有风度的教授,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一个事业有成、风度翩翩的教授容易遇到什么灾难?按照俗套电视剧的编排,大家都想得到。如果这位教授恰好对人类行为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性行为,那真是太危险了。华生教授就像是要证明狗血神剧都有生活原型,和自己的学生投身了这方面的科学研究。结果,事情败露,不仅婚姻以离婚结束,科学事业也从此结束。他的前妻向大学施压,最后华生被迫辞去教职,去了……广告行业。个中滋味,大概能够猜到。
1935年,华生就郁郁而终了。他的一部分研究资料和离婚相关的卷宗也被销毁,以上几乎是我们能知道他后来生活的所有细节。还好,如今的心理学课本尽管没有收录太多他的研究,还是保留了他的一席之地。
这仅有的一席之地,就是另一段黑历史了。如今我们研究人的学问,不管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医学研究,大家都要处理一大堆的伦理工作,比如提前申报伦理委员会审查研究,在研究发表时要附上证明研究过程符合伦理的种种材料。这些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二十世纪早期,研究伦理问题并不像如今这样有制度的保证。华生的一项研究如今看来,一方面不失为经典研究,另一方面可就大有伦理问题了。
华生了解了巴甫洛夫让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他希望证明的是,人类的行为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建立起来。华生认为,新生儿不经过学习,仅有一些本能,例如听到巨响后的恐惧反射。这种恐惧,是和巨响联系在一起的。华生认为,我们的恐惧是一种习得的行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让新生儿害怕他本来不怕的东西。于是,一个被称作小阿尔伯特的小孩登场了。我们至今能在网上找到当年的录像,一个婴儿看到小白鼠后大哭。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八个月大时,小孩听到敲锣的巨响,就会吓得大哭。十一个月大时,他首先接触小白鼠。此时的他并不害怕小白鼠,相反还会想和它玩一玩。这时,突然敲锣吓唬他。这样反复八九次后,小阿尔伯特只要见到小白鼠,不用敲锣,立刻吓得不行了。
不管你是学习过实验设计的大学生,还是关心科学伦理的人士,就是一个没什么科学背景的正常人,看到这么一个实验,恐怕自己也要吓上一跳。
这个实验,在后来的将近一个世纪里,既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最经典的实验之一,同时,也是心理学新生学习科学伦理的第一课。实验不能伤害到被试,实验结束后,如果可能产生后续的心理影响,实验者需要负责处理。这些都是如今任何心理学者的必修课,是很多教训换来的,这教训中,就有小阿尔伯特的尖叫。华生私生活方面的教训我们不展开讨论,只不过,有些事情以研究的名义进行,不能不说自作自受啊华生老师。
华生在科学史上的失踪其实很蹊跷,有关他最后一段人生的记录非常模糊。看起来,他很可能切断了和科学界的联系。这可不容易,另一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就曾经证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至多四个人联系到一个指定的陌生人。这个理论被称为六度分割理论,现如今,喜欢讲讲“互联网思维”的人免不了要知道这个理论。
不过,米尔格拉姆的另一项研究则涉及了伦理问题,如今想来,还属于所谓“细思恐极”之列。这个实验中,被试看到一则广告,耶鲁大学的学者愿意支付四美金,被试需要前来研究人类记忆和学习方面的知识。结果,当他们来到大学时,实验员告诉他们要研究体罚对学习的影响,两人抽签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之后,“学生”被绑在一个像电椅的椅子上,“老师”则被告知,需要操作另一个房间中的四键仪器,会电击学生,“非常痛苦”,但不会“永久性损伤”。
实验中,老师先对着另一个房间中的学生念一个词表,之后测试学生。如果学生记错了,就需要接受惩罚,第一次15伏点击,之后是30伏、45伏……听到这里,读者可能已经觉得恐怖。别担心,这一切都是假象,并没有真的电击,所谓抽签也是假的,被试无论如何都会抽中教师,而学生则是实验者请到的演员。真正恐怖的在后头,当被试不断加大电击的“电压”时,学生开始在里头大声呼救、呻吟直到咆哮。可是,只要实验员说“请您继续”,这个被试就多半不会停止,尽管他们经历了从尴尬到紧张再到害怕的心理变化,但就是一直在电击那个假想的可怜人。
整个实验共有超过1000人参与,三分之二的被试在实验中都给了对方450伏的电击。米尔格拉姆后来换了各种变体,例如让女士下命令,让实验员在电话中下命令,结果,一直有一定的被试屈从于压力,违背道德施加电击。
这个可怕的结果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是多么容易屈从。这个结果一开始很难发表,米尔格拉姆坚持认为这个实验能够解释二战中大屠杀的恐怖罪行。这个实验发生的年代恰逢汉娜·阿伦特发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社会各界都在讨论大屠杀与人类道德等话题。问题接踵而至,尽管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一结束就向被试说明真相,但是经历过这一实验的人之后都宁愿保持沉默,他们的名字记录也被修改了。
米尔格拉姆本人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职业进展受阻。他的助手后来去加州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据说当别人听说他参与了这个实验时,很多人同时显出着迷和厌恶的反应。
最后还有一位,就是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这位教授至今仍活跃在心理学界。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其中有一些也涉及人类的黑暗面。比如他将废旧汽车停在城市路边,发现很快会被人偷窃零件,最后还会被人为破坏。这种行为有一定模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这项研究直接启发了学者提出“破窗效应”。
他的另一项研究更为著名。在斯坦福大学,他的学生用一个周末进行了关押的体验,结果发现,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促使人发生改变。他决定做一个实验发现更多,于是召集了21个学生。这些学生在性格测试中表现为诚实、稳定,他让他们用投硬币的方式随机分成囚犯和看守,他自己扮演监狱长。实验环境是一个改装过的实验室,改成了模拟监狱的环境。扮演看守的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带着墨镜、口哨和警棍,八小时轮岗看守“囚犯”。囚犯蒙着眼睛进入监狱,穿着统一的囚服。
结果,才几天的时间,看守就开始想方设法羞辱囚犯,而囚犯的造反遭到镇压。仅仅几天时间,一起加入,抽签决定的看守就变成了虐待狂,而囚犯已经濒临心理崩溃。最终,连实验的组织者津巴多本人也认识到,自己也受到了实验的影响,急忙停止了这个实验。还好,跟踪了一年以后,参与者没有出现什么消极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个反应激烈的“囚犯”日后还成为了一名真的监狱心理学家。
如今,在涉及美军虐囚等问题时,大家都会参考津巴多的意见。津巴多的实验同样受到不少指责,但后续工作严谨,对被试的影响得到了追踪。如今,要想让伦理委员会通过这样的实验,恐怕是不大可能了。
这些实验深深的影响了社会文化,甚至有摇滚乐队以“米尔格拉姆实验”或者“斯坦福监狱实验”命名。这些有黑历史意味的实验的确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否则大概只能以花边新闻的方式被记录了。我们讲述的方式虽然轻松,但是正如前面所述,这些实验所蕴含的,细细想来,依然是黑得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