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进化”创客以生
2015-03-27李北辰
李北辰
人人皆创客,让小组织在海尔这只大象上相对自由地舞蹈。
由于西方圣诞节的缘故,生于1984年12月26日的海尔将自己三十而立的“生日会”推迟到了1月8日。全身心拥抱互联网的海尔,将生日会上半场的主题命名为:海尔互联网模式创新国际研讨会。
会议开始前,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凯文·凯利、克里斯·安德森、唐·泰普斯科特、舍恩·伯格——这些当代互联网精神的布道者对这家中国老牌“白电”品牌的评价。若你还将海尔视为一个卖冰箱的,也许会觉得充满违和感。
海尔正在转型。2014年初,凯文·凯利去海尔参观,谈及了峰谷转型悖论: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到了高峰,必须抛弃原有思路,落到谷底,然后再爬到互联网的新高峰。这令张瑞敏感到不安,“海尔差不多近2000亿元销售收入,如果我到了谷底如何给工人开工资?但如果只维持原来局面,修修补补,又爬不到互联网的那个高峰。”于是张瑞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边破边立,从改变组织结构开始,人人皆创客,让小组织在海尔这只大象上相对自由地舞蹈。
在张瑞敏看来,来自海尔内部和外部的创业团队,应该全面取代各个部门和事业部,将企业视作一个投资平台,公司与这些团队应从上下级关系转变成股东和创业者关系。
事实上,如今的海尔已基本没有层级,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换句话说,海尔正通过“自杀”的方式,完成在互联网时代的“进化”。
“半年之内,必须有新项目冒出来!”2014年1月16日,张瑞敏首次对外宣布了他的雄心:“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于是,海尔旗下的小微组织们便开始了一场内部“竞赛”,而最先被市场认可的是一个当初并不起眼的“小微”——雷神游戏本。
2013年底,海尔内部三个员工看到了笔记本市场的细分领域——游戏本的商机,他们从游戏玩家的各种抱怨出发,创造了新的游戏本,还起了个有些俗气的名字:雷神。而占有一部分股份的海尔,给了他们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薪酬权),并在物流、售后、供应链等方面向雷神团队开放。
结果出乎不少人意料,均价比一般笔记本高出一倍的雷神,在去年1月15日正式上线3000台后,21分钟便抢购一空;雷神游戏本目前在京东和天猫游戏本品类都排在第二的位置,2014年全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5亿。
更重要的是,青岛雷神科技也是海尔集团推行“小微”之后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小微公司”。这也让不少游戏玩家疑惑不已,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在网上一个劲儿地问:雷神和海尔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雷神的崛起颇具样本意义——毕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尔笔记本的销量都乏善可陈,哪怕是不足2000元的白菜价,也讨不了年轻人的欢喜。
“之前我们在游戏本行业是零,现在雷神在一年之内做到行业第二,他们深入挖掘了三万条用户数据,发现没有一个游戏本能让用户满意,然后整理出十多个痛点,因为有了用户交互,所以可以整合代工厂、设计资源等社会资源,并引入风投。当然,他们自己也要跟投,这样就从执行者变成了所有者。现在他们正考虑从硬件延伸到软件等,这不是企业给他制定好必须要怎么走,而是机制驱动他们向正确的路线走。”张瑞敏总结。在海尔,类似雷神这样的小微公司已经有169个。
雷神团队也出现在海尔“生日会”的下半场——海尔创客大赛2014年度总决赛。当天下午,包括雷神、水盒子、空气魔方、海云数据、MOSS HACKER、鸟蛋、车联网硬件平台和汽车保险代理在内的七支创业团队,分别走到舞台中央,如《非诚勿扰》那般,向台下的15位投资人描述和展示各自的产品。而雷神的计划是,出让10%的股权,再融资1000万。
最终,四分钟的路演结束后,台下亮起了7盏红灯,这表示7位投资人对其表达了投资意向。
这些来自海尔外部的投资人,也被称为“创业导师”。“我们(海尔)本来是传统制造业,有很多制造业的资源,但(扶持)创业并不是我们专长。当我们向企业平台化转型,变成‘创客公地的时候,我们缺乏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创客导师……这些优秀的投资人,我们需要他们去引导创客,让他们在我们的平台上快速地成长。”海尔创客大赛负责人王道民向《时间线》记者表示。
好吧,那么说到底,所谓“企业平台化”或者“员工创客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在不少人眼中,是否有勇气在波澜不惊之中主动改变组织架构,是拥有所谓互联网思维的一条金线。
毕竟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方式,而一种组织架构只会匹配一种传播样式,当信息通道被重新构建,原先“中心化”的权力自会消亡,这或许将引发凯文·凯利所言的“失控”。而张瑞敏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用中心权力的丧失,换取整个组织更大的活力。
当然,谁都知道,理论与现实经常是两个故事。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没人知道海尔和它孵化出的雷神未来将会怎样。
倘若将公司比作生命,那么任何一家企业都命运有时,就像凯文·凯利所言:“新经济紧密连接的天性使得它更像一个生态系统。冲突和战争经常被用来比喻工业经济,‘共同进化和‘相互感染等词汇更适用于新经济。”
如此说来,所谓“基业常青”也许更像是工业社会残留的一个妄念。这种情况下,让他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也许比拼命长生不老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