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电配网线损管理与降损分析

2015-03-26唐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电工损率网线

摘要:现如今,配电结构正在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电力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节能降损逐渐成为配网管理工作的重点,考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就是线损率。新时期下,要求配电管理制定相应的降损措施。为给配网管理的实践提供借鉴,文章对农电配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电;配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配电结构;电力企业;节能降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13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398

线损率是评价供电企业技术经济标准的重要指标,考察一个供电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状况往往是通过对企业的线损率方面进行考察。市场经济正在不断深入发展,电力行业也在逐渐提高开放程度,行业竞争在电力企业显得格外激烈,想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就要降低线损率。开展“两改一同价”工作以后,彻底改造了农村高、低压电力网络,农村电网焕然一新,用电量需求得以满足,但电路线损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农村电网管理造成了很多困难。总之,电力企业必须要面对降低农村配网线损这个重要

课题。

1 线损分析的重要性

1.1 为何分析线损

配电系统想要合理性地运行,就要进行分析线损的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找出设备性能、配电系统结构与运行、用电管理、计量装置等方面存的问题,用以降低线路损耗。这样就可以了解到该单位线损的组成、性质以及原因,因此便可以通过较少的投入,针对主要因素,实现高效的经济效益和降损效率。

1.2 线损分析方法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进行线损分析,分为配网线损分析、网损分析和其他因素分析。按照分台区、分线区进行分析,在考虑售电量与供电量不同期因素的同时,将往年同期线损的理论值、计划值、实际线损值与当前线损值进行比较分析,针对线损波动的原因,制定相应降损措施,就是配网线损分析;按照输配电设备对分主、分线、分压变压器的数据变化,将往年同期线损值与当前理论下的线损值进行比较,确定改善方向的分析就是线损分析;无损电量的变化、改变抄表时间、本年度完成的技术降损项目等对线损率的影响分析,都属于其他影响因素分析;改善技术与管理上的不足,才能实现有效的线损管理。

2 农网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2.1 配电网没有得到合理布局

由于乡镇村屯分布不集中,配电数量和变电所数量较少,配电网分布格局不合理,部分高压配电线供电半径严重超过了规程的要求,再加上分支线路,个别线路的总长度过长。农网改造中虽然导线截面积被增大,但仍然避免不了线路损耗的严重程度。

2.2 高低压电网无功损耗较大

农村电网的改造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高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导致其无用功损耗增大。由于农村电网改造中大多数的配电变压器都在100kVA或100kVA以下,无功补偿电容在低压级别上的缺乏,导致电网功率因数较低,无法有效解决系统用电设备的无功问题,使线损率比改造之前更为严重。

2.3 高低压电网单向接地故障频发

在农村地区,高低压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单向接地故障频发,故障发生后,会有大量电量在故障发生点损失,从而升级高低压电路线损程度。一旦线路上的避雷针被击穿,就会造成很大的电量损失,线损情况相应的也就更加严重。

2.4 电网负荷率低

农网电力主要负荷于乡镇企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电网负荷率较低,在用电高峰与低谷两个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大,而且电网负荷的变化还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线损率在电网负荷处于经济负荷时较低,如果超过经济负荷率,用电高峰与低谷差距较大时,线损率则会增加,早高峰和晚高峰是农村用电高峰的集中体现,而春灌秋收是季节高峰的集中体现。

2.5 农网改造导致的固定损失

在没有进行电网改造以前,电网变损、表损以及抄表时间产生电量损失,都由农户自己承担;可是在农网改造以后,这些损失都由供电企业来承担,这样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在农网改造以后,这部分损失就成为了固定损失,变损、表损电量直接导致了线损率的增加。

3 降低线损的措施

选择恰当的导线截面,这样配电线路才能运行经济电流密度。对于半径较长且线径细的迂回式供电线路,在进行台区整改的过程中,应对低压系统的导线横截面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在改善用户电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铜损失。可以将综合采集装置安装在配电变压上,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降损。

3.1 技术方面的降损措施

3.1.1 功率因数适当提高。想要降低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和供电线路中产生的无功功率,可以将功率因数适当的提高,这样配电线损程度也可以降低。

3.1.2 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合理调整发电机端电压和变压器接头,以保障电压为前提,在母线上投切电容器和调相机等,适度调整运行电压,从而达到降损的效果。

3.1.3 适度缩减导线截面。导线材料、型号、材质的选择要准确合理,在保证稳定负荷的同时,可以适当地缩减导线截面,以此来降低线损。

3.1.4 合理调整配电电容。配电电容的型号与产品的容线选择不恰当会导致经济运行变差,因此,选择合理的型号并对配电电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是降损的重要内容。如在对村庄进行配置变压器时,要按照村庄居住人口的数量进行配置,但如果存在居民长期外出的情况,就会导致长时间的轻载,因此,合理地调整配电电容很重要。

3.1.5 更换电能表要及时。全电子电能表在启动时电流小、精准、超载能力强、防窃电、表损低、能够实现自动抄表、抗倾斜,集中安装了抄表系统和防盗封印以后,居民和大用户在远方就能实现抄表,对于用电异常的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降低了线损率。

3.1.6 对负荷率进行提升。在配电线路中,发生了很多三相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越严重,相线和中线上的损耗也就越严重,还会对配变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威胁。由此,可根据用户在用电方面的规律,合理、有计划地安排用电时间和用电负荷,达到提高电网负荷率、降低线损的目的。

3.2 管理方面的降损措施

3.2.1 激励农电工降损。农电工负责维护管理农村电网的日常工作,他们是线路和配电台区直接负责人与直接管理者,同时,他们也负责降损工作的执行。如果能调动农电工降损的积极性,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农网降损率。所以要了解农电工在生活上存在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劳动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此外,还可以按照每个农电工的工作成绩建立考核制度,按照每个人完成的线损指标完成情况,予以相应的奖励,每月考核一次,这样降损目标就可以均分到每个农电工的工作中,就不会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

3.2.2 对窃电行为加大反击力度。在营业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普查工作,防止发生偷电、漏电现象,可以规定日期检查,也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对调查的情况记录在案,并进行存档。举报偷电行为的群众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奖励;大力宣传窃电行为的可耻性;对于那些用电水平低于平均用电、与其家庭人口不成比例的用户,我们可以使用电子式防窃电装置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看是否有窃电行为发生,如果发生便可令其对丢失的电量进行补偿。

4 结语

虽然在农村电网的改造过程中,农村的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农户的用电需求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配网线损率,这就需要农村配网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书民,任文霞.科学规范管理 降低配网线损[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4).

[2] 鲁军.降低配网线损的控制措施分析[J].科园月刊,2008,(8).

[3] 姜洁,韩松.浅谈配电网线损[J].活力,2010,(4).

作者简介:唐红,女,四川安岳人,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供电所管理。

(责任编辑:蒋建华)

猜你喜欢

农电工损率网线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新形势背景下农电工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于农电工管理工作的探讨
关于如何降低配网线损的研究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加强配网线损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从单兵作战到整合布阵——获嘉县供电公司农电工职业化管理侧记
光明的故事
网线与网线头区别以及网线的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