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

2015-03-26于洁袁爱玲李颖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天性成人儿童

于洁+袁爱玲 李颖

尊重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的天性是学前教育界一直以来的共识,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的天性多种多样,这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杰出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性没有被扭曲、压抑,而是得到了保护和彰显,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才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然而,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却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话题。为此,必须搞清天性的涵义和特征。

一、天性的涵义和特征

天性是指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即“它含有一切遗传的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品性或性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发展的内部属性。其内涵包含多个方面:第一,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是在人类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以优胜劣汰的方式不断进化并一代代遗传下来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品性或性情。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每个人的天性也各不相同,是与人的遗传基因及生存环境有关的。因此,人的天性很难改变。第二,天性规定着人的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根据其理论我们可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体都必须面对不同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个体就会健康发展,否则个体的发展将会出现偏差。”天性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的发展必须按照天性发展的进程进行,过快或者过慢都是违背自然属性的,都不利于人的发展。第三,天性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自由思考,拥有高知识、技能和道德水平的健全的人。天性是人发展的内部属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外界环境很难改变的。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应当尊重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天性。

“天性是人的自然性、宇宙性,它是自然意志、世界意志、宇宙意志的集中体现。”天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属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方式。第一,天性具有客观性。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幼儿的天性遗传自他的上一代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决定了他的天性是如何的。卢梭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幼儿拥有真、善、美的天性,并且他们天生就拥有创造力、想象力、好奇心等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是他们不断发展、成长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幼儿的天性是客观存在的,要做到教育适应天性,而不是让天性顺从教育。第二,天性具有主动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颗可以吸收知识的心灵,具有独自学习的能力”;“儿童拥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这个世界,教育就应该以发展儿童的潜能为奋斗目标。”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天生拥有能够吸收知识的心灵,并在这种机制下积极主动地工作着。只要我们给幼儿创造一个适宜他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且减少来自成人不必要的干扰,幼儿的主动性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第三,天性具有阶段性。天性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幼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将会有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也会面临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福禄倍尔认为教育应遵循幼儿发展的阶段特点进行,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其相应的发展方式。只有重视幼儿发展的阶段性,才能使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四,天性具有不可教性。天性是人生而就有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天性是不可教的。我们的教育要顺应幼儿天性的发展,因天性而调整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而不是让天性顺应教育。教育不应该强迫儿童接受什么,而应引导每个幼儿激发其与生俱来的潜力,使其健康茁壮成长。第五,天性具有多样性。天性是人类所共有的自然属性,但是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天性。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天性也是多样的。人类拥有各种各样的天性,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天性,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幼儿时要关注每名幼儿的不同特点,要牢固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使幼儿的各种天性得到最大化的开发。

二、忽视或压抑幼儿天性会带来不良后果

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为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蒙台梭利也认为:“当一个新的生命降生时,它自身就具有一种神秘的本能,会告诉自己该怎样活动、形成什么样的特性以及怎样适应环境等”;“只有儿童才能揭示人类发展的奥秘,儿童的发展看起来是自发的,其实却是遵循一种特定的规律发展的”。卢梭、蒙台梭利等大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幼儿天性的发展,认为教育应当顺从幼儿天性的发展。但是,当今教育存在着诸多忽视甚至抹杀幼儿天性的问题,天性为教育让路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教师认为幼儿不用想、不用做、不用说,只要听老师说就是学习。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幼儿的天性,而且不利于幼儿自身以及社会的长足发展。其不良后果有如下几点:

(一)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如果我们不保护幼儿的天性,一味使天性屈从于教育,就会培养出一批批事先设计好的、毫无个性可言的“复制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不尊重幼儿的天性,就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发展其个性。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肥沃土壤,压抑个性就必然压抑创造性。一个缺乏创造性人才的社会是无法前进和发展的。

(二)阻碍幼儿的潜能开发

儿童生来就有无限的潜能,教育应为幼儿提供适宜他们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如果我们不保护幼儿的天性,不按照客观规律来教育幼儿,就会阻碍幼儿潜能的开发,这对幼儿自身以及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大量一流人才成长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他们的天性得到了自由发展,没有被压抑或扭曲。

(三)压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从被送进幼儿园那一刻起,就被要求服从命令,教育带给孩子的是权威、顺应和屈服。在这种环境下,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天生就拥有“艺术家”的特质,如果不保护幼儿的天性,势必会压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世界上有可能又少了一位“科学家”或“艺术家”。

三、保护幼儿天性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保护幼儿的天性应成为教育的前提和中心内容,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那么应该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呢?

(一)对幼儿实施六大解放

陶行知先生提出对儿童的“六大解放”,认为教育应当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大胆去看;解放儿童的大脑,让他们大胆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大胆去做;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大胆去问、去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学,并且有时间去消化。

只有给幼儿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他们才能大胆去尝试、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天性。成人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让幼儿对自己绝对服从。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为儿童提供环境和各种学习支持,并且在幼儿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给予及时的协助。

(二)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

在生理方面,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运动和智育操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幼儿发展智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前提条件,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幼儿好动就是不听话、就是有“多动症”,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我们应当保护幼儿好动的天性,并且为他们提供有趣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心理上,幼儿好奇好问。当他们不停地问成人“为什么”的时候,这正是幼儿好奇心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牢牢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不应图自己方便就不愿回答幼儿的提问,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幼儿将成人视作“全知全能”的崇拜者,如果成人表现出消极情绪就会影响幼儿对世界的探索,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引导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游戏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天性的表达也多寓于游戏之中,游戏的简单、有趣、新奇,能给幼儿带来快乐、美好的感觉,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真、善、美的天性。相比之下,成人的世界则显得停滞、呆板、单调。成人世界的生活应多一些诗意和浪漫,这样才能和幼儿的生活更贴合,才能更深入了解幼儿。

(三)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保护

在物质方面,应该为幼儿提供促进其多元智能发展的各种玩具、材料、场所和机会,使幼儿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以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精神层面,应该把握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比如,霍尔的复演论认为个体的精神发展重演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幼儿期的精神生活是对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复演,教育者可通过对人类文化发展历史的了解来更好地理解幼儿期天性的具体内涵,从而提供更为合适的教育。

(四)家长和教师协调配合

家长不应该仅仅充当看护者、保护者,还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协助者。家长应避免对幼儿进行过多的保护,而是要更多关注和支持幼儿的自由创造。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并积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此外,家长还需要克服急躁、功利的心理,不要认为幼儿所闻、所见、所做一定要是“有用”的。因为,幼儿“天性”发展所需要的活动,也许正是成人看来“无用”的事情。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不应只是批评,更应该给予正面引导和鼓励。

(五)尊重儿童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当前,对幼儿权利的尊重仍主要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的尊重应该落实到实践层面。这样一个从意识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过程,是艰巨漫长而影响深远的,我们可以从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着手保障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侵犯幼儿“话语权”的现象较为严重。家长要么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幼儿的想法,要么蛮横地剥夺幼儿的话语权,导致孩子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甚至不敢讲话,变得怯懦自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也产生了。因此,家长应尊重幼儿的权利,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中心,一切为幼儿着想,保障幼儿的基本权利。

(六)成人需克服对幼儿的“过度保护”

我们往往认为幼儿是脆弱的,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衣食无忧的“象牙塔”,认为包办一切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我们也害怕孩子遭受哪怕一点点的伤害,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家长和教师往往过多考虑幼儿的“安全”问题,不敢、不愿让幼儿去做他们的天性、兴趣驱使下想尝试的事情,成人认为幼儿所做的事都是“无用”的,并且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幼儿总是在积极主动地不断适应着日益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本身就是学习。幼儿是好奇的、对感官刺激十分敏感的,因此,成人不应过多干涉幼儿的探索,而是应该成为幼儿探索的支持者和协助者。成人应当尊重孩子的需要、聆听孩子的心声、支持孩子的成长,让幼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参考文献

[1]唐丽娟.尊崇天性尊崇儿童—对幼儿教育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06(4).

[2]毕有余,赵晓杰.葆有天性:真谛、特点与途径[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3][意]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1-3.

[4][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1.

[5][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12-15.

[6]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研究[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1:155-157.

[7]袁爱玲.要尊重幼儿学习的规律[J].幼儿教育,1994(6).

[8]毕有余,赵晓杰.葆有天性:真谛、特点与途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9]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0]杨元花.儿童发展中的天性和教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1]赵蓓蕾.教育,从解读儿童的天性开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12]张春珍.从规训教育转向崇尚儿童天性的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13]庞学光.善待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初探[J].教育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天性成人儿童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成人不自在
留守儿童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