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2015-03-26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中心小学教师
■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中心小学教师 付 鑫
当前,由于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厌恶学习、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卑、不求上进等心理品质与行为的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学作为最接近孩子的教育方式之一,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自由的音乐教学氛围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尊重、理解、信任、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构建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中学音乐教学。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学生能力强并且有极强的表现欲望,而有的学生能力较弱且显得拘谨、内向。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我会竖起大拇指,以欣赏、激励的方式让他获得成功的快乐;而对于拘谨、内向的孩子,我会摸摸他的头:“音乐里没有对与错,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除了语言鼓励外,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是鼓励,都会给学生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在活动中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并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信的去歌唱、表演。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对每个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几乎每堂课我都会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他们体验通过表演获得的成功喜悦。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我采用个别表演、分组表演、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表现力欠缺的学生和擅长表演的同学结对子;让表现欲强的同学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结对子,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这样,长此以往,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在无形中培养孩子们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大环境、大自然,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境培养良好的情感
“活教育的理论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孩子直接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的理论中提出来的。于是,身处“世外桃源”的我们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知大自然、歌唱大自然。例如:在“春天”这一音乐主题教学中,在活动前,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项关于“玩儿”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采野花、追蝴蝶、放风筝、捉鱼、挖野菜,寻找春天在哪里。在课堂上,把自己看到的用歌声或者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样,夏天、秋天、冬天,每一个季节来临之前都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观察、去感受。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与收获。这样,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满足了学生爱玩儿的天性,又利用音乐创编、表演等形式适时地表达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获得成功快乐的情感体验之外,还能陶冶情操,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从而促进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发展。
用“信任”营造自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由于当前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过于放任娇惯,导致有些孩子缺乏集体合作意识,往往表现为孤僻、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倾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以舞蹈、合唱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在合唱教学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口型、气息以及演唱姿态都尽量保持一致。在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低声部或是高声部,无论领唱还是伴唱,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以达到整体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而小学舞蹈通常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一致的动作,通常是衡量舞蹈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在训练中只要有一个孩子动作不协调,态度不认真,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养成一种主动关心他人、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合作的行为习惯。同时,在舞蹈训练中,既要求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又要求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通过实践,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通过集体协作和个人努力,才能表现出优秀的作品,这样,在逐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形成了。
总之,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探索实践发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在以后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从多方面继续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学科的有利因素,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抓住时机,积极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