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调查*——以天津市为例
2015-03-26秦洪军
■秦洪军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我国学界从1993年以来开始关注软实力问题的研究,直到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的召开, “软实力”才正式进入官方文件。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将 “文化软实力”研究推向新的高潮。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的一个延伸,是软实力研究对象的具体化,是指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所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城市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运用SWOT方法,在分析天津文化软实力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提升天津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天津文化软实力的SWOT分析
(一)增强天津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1.文化底蕴深厚
天津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漕运文化、军旅文化、商业文化和洋务文化构成了天津历史文化的底蕴。天津拥有大量近现代文化遗存。如天津有11个风貌建筑保护区,其中包括4个名人故居保护区、3个商业风貌保护区、4个风格迥异的建筑风貌保护区。天津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文物点299处。
2.人才储备充足
天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 《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天津市宣传文化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关于天津市宣传文化人才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宣传文化系统 “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 《宣传文化百家工程实施办法》、 《天津市宣传文化 “五个一批”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 《天津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职称评审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良好的政策氛围使得天津文化人才储备丰富。2010年对全国58个重点城市的8个分项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在人才本位竞争力上,天津位列第3位,仅排在北京和深圳之后。截止到2011年天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80%,天津44所高等院校均设置了相关专业,学科优势明显。
3.民俗独特
相对于北京的 “帝都文化”、西安的 “古城文化”和上海的 “海派文化”而言,天津是典型的 “民俗文化”。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五方杂处的民风民俗,使得天津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风韵。杨柳青的木板年画、泥人张的彩塑、风筝魏、于庆成泥塑、芦台张根雕、汉沽飞镲、大港农民画以及红遍全国的北方曲艺和通俗小说等,都是天津文化精彩的篇章。天津的方言、天津的小吃、天津的婚丧嫁娶、节令风俗以及天津人因直率的性格而得到的 “卫嘴子”的戏称等,都反映出天津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鲜明个性与广泛影响。
4.自然文化资源丰富
从九河汇流到面向大海,天津自然文化资源及其丰富。如海河、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独流碱河、青静黄河、子牙新河、黄港水库、营城湖、官港森林公园、海岸线、古林海岸遗址、古泻湖、七里海等。这种河、海、湖、滩、湿地资源品种齐全,特色突出,在国内大城市中并不多见。
(二)增强天津文化软实力的劣势
1.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低
天津虽然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但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明显滞后。一个产业的产值占到同期GDP的5%~6%,这个产业才可以称之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相比上年均以两位数增长,最高年份增速达到69.2%。但由于基数小的原因,到2011年为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才刚刚达到3.5%的水平。而早在2009年,上海、广东及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已经分别达到5.6%、6.4%和12.6%,文化产业已成为上述地区的支柱产业。
2.居民文化需求不足
天津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从2005年人均567.31元增加到2010年的人均1146.96元。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先进地区相比,天津居民文化需求仍显不足。以2010年为例,2010年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全国平均水平为7.17%,北京与上海的比重分别为9.4%和9.46%,而天津仅为6.93%,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了0.24%。因此,相较京沪而言,天津市居民文化需求水平过低,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3.文化有效供给不足
造成天津文化有效供给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融资能力差导致投入不足。如目前全国共有26家文化类企业上市融资,而天津的文化产业发展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在上市融资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产业投入不足。根据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天津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仅占第三产业固定投资总额的1.26%,文化体育与传媒业财政支出仅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35%。
其二是,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佳导致有影响力的企业与产品缺乏。以动漫产业为例,2010年全国共有294家机构进行了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备案,备案的动画片总数601部,共计595299分钟。但天津市备案的机构只有8家,仅占总数的2.7%;天津国产动画片7部共计3338分钟,仅占总数的1.2%和0.56%。这使得天津动漫行业,除了神界漫画、天津猛犸科技有限公司等少数家企业具备一定规模以外,多数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从而难以形成合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4.适用人才不足
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是创意,而基础是人才。虽然天津总体文化产业化人才储备充足,但适用人才欠缺。目前,天津文化产业人才的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与专科层次,硕士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而且,相对于专业的技术类人才而言,那些熟悉国际惯例与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管理类人短缺。
(三)增强天津文化软实力的机遇
1.核心价值观念明确
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讲,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而文化软实力则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外在支撑与体现。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紊乱,则文化软实力势必会出现无力发展的现象;反之,若果文化软实力软弱无力的话,则主流意识形态势必因为载体的不健康发展,而出现混乱状态,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文化的无序与混乱。从文化软实力与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关系来看,当前我国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明确的价值观念,为提升天津文化软实力创设了核心,从而确保了正确的方向。
2.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政策空间优越
2011年制定的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将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2015年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成为支柱产业。为实现上述目标,天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一些列的政策规定,如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关于支持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天津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关于促进天津市文化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我市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上述规定为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根据2013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结果表明,天津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大,连续3年期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3.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机遇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的重要元素。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更加频繁,这对于掌握现代文化手段、创造文化机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于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天津而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因此,文化的全球化势必对于进一步加强天津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延续天津主流文化的命脉,弘扬天津传统文化,展现天津特色文化,实现天津文化增值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4.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
2014年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工作。随后,国务院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因此,天津可以借助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天津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
(四)增强天津文化软实力的挑战
1.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使得天津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的束缚力降低。文化全球化是与西方价值体系的传播同步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一代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抛弃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如许多年轻人认为可口可乐、好莱坞、星巴克、情人节、圣诞节等才是全球文化的代名词,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津沽文化是落后的象征。这种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使得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趁虚而入,从而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最终降低了天津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2.文化同质化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国际化的背景下, “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正在席卷世界”。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同质化竞争无处不在,其主要特点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低端化、雷同化及无差别化。例如,在某卫视推出了相亲类节目 《非诚勿扰》以后,许多卫视的相亲类节目便跟风涌现。又如,旨在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弘扬本地特色文化,推动本地旅游产业发展的 “云南印象”,被多地区模仿建设,从而陷入了娱乐化的困境。当前,在天津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严重浪费,城市文化建设受阻的现象。
3.文化过渡经济利益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和生产者为了获取利润而提供一些低俗的文化产品现象并不少见。如目前非常普遍的古装剧就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对历史进行一定的改编和加工是可以的。但是,那种无限度的、超越时空、颠倒黑白的改编是不允许的。这既是对于历史的亵渎,也是对现实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不负责任。
提升天津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社会利益第一原则,增加文化供给
文化发展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天津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的优先性,同时力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应着力以下3点:
1.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各个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主流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旋律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这一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的针对性强,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因此,在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将这种观念贯穿于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增加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文化的供给。
2.增加公共文化供给
“一个城市能否彰显文化魅力,其根源在于政府有无深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使命感。”因此,在天津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公共文化供给。目前天津已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实施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了覆盖全市18个区县及开发区、223个乡镇 (街道)和4871个社区、行政村的文化共享工程,基本文化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存在公共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空间分布不均衡、服务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因此,天津应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模式、搭建公共文化平台、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及完善公共文化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增加公共文化供给。
3.彰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载体,其本身就蕴藏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天津具有题材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例,反映历史及文明的基地如天津博物馆;反映革命时期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基地如盘山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大沽炮台遗址、天津市烈士陵园等;反映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基地如天津自然博物馆及天津科学技术馆等。因此,在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天津应充分利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资源,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继承与发扬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人民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及青少年学习革命优良传统的重要平台。
(二)坚持 “津味”特色原则,挖掘潜在需求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教育并使之产生共鸣。因此,天津应坚持特色化原则,充分展现天津地域文化的独有魅力,引导文化消费,挖掘潜在需求。
1.通过教育强化天津市民的天津文化认同感
“佛楼经阁映海光” (海光寺),“日斜铃语当风急” (铃铛阁), “一夕潮来集万船” (三岔口),丁字沽边春水生 (丁字沽)等诗句充分反映了天津历史文化的精髓。因此,应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增强天津市民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天津市民进行天津历史文化教育,主要是学习天津文化的精髓。天津文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
首先,爱国精神。天津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从大沽口保卫战、火烧望海楼、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烽烟;从实业救国,到五四运动,天津文化在抵御外辱的斗争中包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其次,创新精神。天津的历史成就是天津人民不断创新的结果。自洋务运动在天津兴起以后,一大批堪称 “中国之最”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天津城市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如第一艘潜水艇的制造、第一条电报线的架设、第一家邮政局的开立、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所大学、第一家公立医院和医学院等,均标志着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先驱城市,引领着近代中国工业文化、军事文化、交通文化、教育文化及金融贸易文化等。
再次,开放精神。天津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使得天津成为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开放成为天津文化的突出特征。以天津建筑文化为例,天津近代西式建筑包括英国的中古式、希腊的雅典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罗斯的古典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式等多风格样式。因此,天津被称为囊括近代欧洲各种风格的 “万国建筑博览会”。
2.通过宣传增强其他地区居民的天津文化接受程度
“文化品牌是引发消费者共鸣和推动企业价值取向的催化剂,是以理性的诉求强调功能性利益,是以刺激与品牌内容相联系的情感认同达到树立文化产业形象的目的。”天津拥有众多文化品牌资源,如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特有的民俗文化、多种宗教文化、传统的曲艺文化及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等。但一个优秀品牌的形成,不仅需要良好的资源基础,还要依靠有效的市场宣传手段。这就要求在天津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运用电视、网络、报刊、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宣传,挖掘其他地区的居民对于天津文化的潜在需求。
(三)坚持统筹原则,推动文化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1.推动 “人”的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人”的要素,即在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天津应培育大量使用人才。这一方面要求天津应继续实施并完善现有的人才引进战略,建立规范的人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天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高等院校对于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手段,培养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及工作技能的复合型适用人才。
2.推动 “财”的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财”的生产要素,即要求天津在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支持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同时,要细化各类资本如金融资本、各类主体如非公有制企业、各类市场如资本市场等,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机制和路径。通过完善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建立多元的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目标。从而为天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资金支持。
3.推动 “物”的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物”的要素,主要包括政策要素和科技要素。就政策要素而言,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政策规定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天津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法制范围,如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不同阶段为基础,通过政府政策手段,引导社会主体的文化导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产业扶持体系,构建产业评价体系等。就科技要素而言,主要是指通过政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提高天津市科技人才的自主研发能力,使得文化软实力能够借助科技手段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造就生产需求的不断平衡与不断创新。
参考资料
1.Joseph S.Nye,Jr,”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 1990(80)153-171.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6.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http://cpc.people.com.cn/n/2014/0101/c64094-239 95307.html.2014-01-01.
5.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7-34.
6.罗永泰,王连成.天津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研究[J].城市.2011(2),61-66.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赵宏.天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8-81.
9.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J].求知,2011(4),34-36.
10.高峰.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环渤海经济望,2012(10),29-32.
11.秦洪军,孙龙建.天津动漫产业的形势及发展对策[J].环渤海经济望,2012(3),23-27.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李怀亮.美国文化是不是“压路机”?——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扩张[N].文艺报,2002-05-11.
14.牟永泉,刘学敏.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天津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J].求知,2011(6),21-22.
15.塞缪尔·斯迈尔斯.品德的力量[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16.蔡嘉清.文化产业营销[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