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新探
2015-03-26安邦
安 邦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肩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口头上的重视与行动上的表现反差很大。虽然学术界不少学者已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机制等宏观方面进行了详实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视角太过笼统,缺乏微观层面上的探究。本文立足于大学生个体心理,从微观层面着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的影响因素及相关举措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学上认为,事物本身的特性及外在表现影响其对其它事物的接受。这种特性可以是具体的外表特征,也可以是事物特定的心理状态,比如:“先定的心理偏见以及由于知识缺陷或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心理盲从、重复性导致的心理拒斥、其他事物的心理诱导、短暂的心理快感等。”[1]
(一)心理困惑: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反差
随着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不少大学生群体成为了网民的一部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 6.9%。在大学生群体中,互联网的普及率已基本饱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接收信息、交流情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技术的“双刃性”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近些年来,网络如一面镜子给人们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把社会上的黑暗一面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一些“强拆”事件、“上访”事件、“打虎”事件及“大学生失踪”事件等负面新闻不断在网络上出现,这些不断充斥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舆论等社会的黑暗面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传达的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等思想意识存在着反差。“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群体虽然思想上相对独立,追求创新和自由的意愿很高,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反差问题还不能从本质上加以认知,甚至对其产生了疑惑,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效果。
(二)心理拒斥: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不畅
交流与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途径,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样也不例外。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体制的统领之下,不管是高校的管理机制还是质量评估机制都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走向陌生。比如,在管理上,大多数公办及民办高校普遍采用学校间接指导、学院一线辅导员直接领导的学生管理模式,并按照1:200的比例配给辅导员老师。这种近乎“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要求很高,这看似提升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实质上减少了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在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一整学年结束、有学生没见过辅导员老师的现象。另外,在当前高校普遍注重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估体制影响下,多数教师可说只是上课见见面,下课看不见。更有些教师上课只顾埋头念课件,学生连其面目也看不到。这些事实本质上反映的却是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及其思想动态关注的不够,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不畅。随着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使得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次数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的疑惑就不能得到及时消解,随着困惑程度的逐渐加深,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逐渐产生心理上的拒斥。
(三)心理诱导:现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迷惑
集体主义一直是国家所提倡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在全国各层级的教育场所进行传导。然而,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功利主义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壮大逐渐凸显,一切向“权、钱”看齐的价值观被很多意志不坚定之人所接受。在以前被称为社会净土的大学校园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也逐渐弥漫。从学校领导到学院领导,从普通教师到学生无不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近期网络上不断曝光的高校领导贪污事件、某些权威教授学术造假问题、监考舞弊事件以及一些学生追逐明星之路等负面网络新闻,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倾向。比如,许多大学生早早地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学业课程敷衍了事,逃课、旷课、打游戏、物质攀比等现象层出不穷,毕业论文随便写,甚至抄袭、找人代写。这使得本来4年或5年的大学生活打了折,严重地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接受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以具体现实性的教育内容消除心理困惑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化。复杂的教育环境,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从逻辑学上说,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性,唯有以社会现实为依据。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P11)因此,高校应及时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改革,使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潮流,使枯燥乏味的纯理论真正折射民生、反映民意;同时也要不断净化教育环境,真正使教育环境能够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内容相互接轨,用颇具现实性、针对性、感染性的教育内容化腐朽为神奇,形成起大学生良好的认同心理。此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合,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各方主体以身作则、树立表率,以优良的榜样示范作用消除滋生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社会土壤。
(二)用科学创新性的教育方法缓解心理拒斥
优质的教育内容如果不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去传递,也不会收到可观的实际效果。对此,毛泽东主席也曾十分形象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P139)可见,日常教育方法的创新性、科学性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接受效果。实施教育的方法应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相应教育手段、方法不仅要科学、理性,还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反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广泛采用能够体现教师洞察学生心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情景”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等,通过日常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时不时的网络信息沟通以及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提升大学生群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缓解其心理拒斥。
(三)依靠合乎理性化的价值取向抵制心理诱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都秉持一定的价值观。在价值哲学领域,学者克拉克洪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4]。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 后”或“00 后”,思想还不太成熟,正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还未能形成清晰而又稳定的价值观念。然而,伴随着电脑和网络成长的他们,对网络和流媒体运用娴熟,网络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任何一代人所没有经历的过程。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以及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在日常行为价值取向上强调个人与社会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贡献与索取统一,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但又注意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回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明显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5]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外化行为的引导,用理性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内容培养其具有人文精神素养的价值取向。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深远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大高校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占领网络高地,也应科学规划、抓住关键问题,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其接受效果。
[1]赵春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吸引力探微——基于政治心理的视角[J].探索,201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