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与举措
2015-03-26张凯兰
张凯兰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4)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与举措
张凯兰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4)
面对基层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新的理念和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的现实使命。良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一个善治、公正和安全的社会,为民众创造幸福安康的生活,从而使每一个民众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能够鼓励人们遵守规则与维护社会秩序并提供安全感与确定性。
社会治理;创新;目标;基层
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是什么?方向在前,行动在后。基层政府在探索实践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这一前瞻性问题。没有正确的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可能陷入误区,甚至走向岐途,尤其是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一个善治、公正和安全的社会,为市民创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促进人类福利的一种途径”,要使社会成员过上幸福、满足与富裕的生活。因此,社会治理从根本上而言在于满足人的本质的需要。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每一个市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曾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中国梦就是人们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机会平等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原则。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一项特有权利。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可为社会成员提供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有效的发展空间,提供更高的发展期望,同时还提供发展的基本规则,从而激发现代社会的活力,提升社会进步的质量。
“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1]当前中国社会之所以弥漫着“仇官、仇富、仇社会”的怨恨心理与不满情绪,就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如:贫富悬殊、阶层固化等,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机会不平等基础上的不公平竞争。当然,机会平等并不能确保结果的公平与公正。然而,基于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竞争,即使有,也必然会有结果上的差距,大多数社会成员是认同的。通过机会平等的竞争,成功者会感恩与回报社会;失败者也会自觉地反思与总结并不断提升自我。而基于不公平竞争产生的贫富分化,则会纵容富人的为富不仁行为,激发穷人的仇恨心理与敌对情绪。这种矛盾和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就会失衡、失序,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二)能够鼓励人们遵守规则与维护社会秩序
在一个社会里,人们是否遵守规则,不仅是一个道德或规则意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的健康与否。在健康的社会里,遵守规则会得到鼓励,破坏规则会得到惩罚,而在不健康的社会则完全相反。非制度化生存就是一个社会不健康的表现。非制度化生存是指,一个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如果完全遵守规则就不能生存,只有违反或破坏规则才能生存。长沙“黑的”泛滥的现象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仅是在长沙的出租车业,在现有制度下,正规的车主依法依规辛勤劳作往往收益甚微。《长沙晚报》的民调显示,60%的出租车主愿意开“黑的”。之所以会如此,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诠释可以说明问题: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因此,规则制度制定的本身并不等同于其必然会被遵守或被执行,人们是否遵守规则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利益的考量。如果,一个社会的规则制度不能为相关利益者自觉遵守,就需要从规则制度的目标与人们遵守规则制度与否的原因中去寻找答案。这,也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具备的特质。
(三)能够给人们提供安全感与确定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顺序可以呈阶梯式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其中安全的需要至关重要。“几乎一切都不如安全需要重要,甚至有时包括生理需要”[2]。安全感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社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由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又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安全感。根据奈特(K ni g ht. F r a nk H,1921)对不确定性的定义: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从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来看,可分为自然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不确定性。自然的不确定性,如天气、地震等,非人力能控制,而社会的不确定性,如制度等,则是人为所致,因此也能为人力所控制[3]。
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能够通过制度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降低人们的焦虑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经济社会环境的确定性涉及社会保障制度、财富的稳定性、职业和收入预期的稳定性,以及货币稳定性等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只有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提供。
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举措
(一)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实现善治
1.创新治理理念。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所在。创新治理理念即按照中央要求,确立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
2.创新治理方式。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其基本特征是网格化定位管理、信息化支撑助力、组团式协同服务、科学化实施运转,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落实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行、管理与服务并举、局部与整体并抓、指导与探索并重的措施,推动各职能部门重心下移、服务前置。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理顺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步从主要依靠政府管理转向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促进人口集聚并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和改进对归正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切实防止漏管失控。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净化网络环境。
3.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在取消工商经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4类社会组织的前置审批,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登记范围,简化登记手续,文娱类、科技类、体育类和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亦可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服务到位、满足人民群众不同需要的社会组织体系。同时,实行社区民间组织备案制。根据基层实际情况,授权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管理,给予资金扶持,重点扶持发展贴近居民、服务居民的社区社会组织,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多种组织类型并存、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对社会组织予以能力建设、资源、智力和政策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完善“社会组织孵化”机制,通过建立规范的“接受申请——筛选评估——入壳——孵化——出壳——跟踪辅导”六阶段孵化程序,探索运行机制和孵化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凡社会能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自行调节、行业组织能自律解决的事项,都应转移委托出去。不该政府管的事务一律交给社会组织,新增管理服务事项一律“购买服务”,将社会组织打造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将行政性资助改为项目性资助,构建高效率的民间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机制。全面建立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对活动不正常、运作能力弱和社会认可度低的社会组织,引导其合并,或依法依规注销。
(二)在协调利益关系中实现公正
一方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把惠民富民始终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要求,放在发展全局的优先位置。探索解决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加大整合力度,研究解决社会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形成“橄榄形”的收入结构。另一方面,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应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渐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的四层次保障体系。
(三)在坚持标本兼治中实现安全
1.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风险评估,从政策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机制,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渠道、社会舆情收集管道、矛盾化解平台,着力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提高市民对公共事务管理、决策的参与度,让市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城市规划、决策咨询、民主监督等,确保干部与群众之间信息畅通、对称对流。
2.健全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由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组成的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社会面动态防控网络。继续抓好中心城区、重点集镇、公共复杂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和易发案部位的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县级监控系统共享平台和城区公交车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把防控触角延伸到“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延伸到空中视频监控区域。在农村地区,要推广普及各种形式的物防、技防措施,并加快调整完善与此相配套的勤务机制、巡逻机制。推动建立以家庭、社区和社会单位为主体的区域报警联网系统。
3.开展群防群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方法途径,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完善多警联动、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覆盖城市社区、农村村组的群防群治网络,大力推进群防群治队伍的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抓好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建设,有序发展保安队、治安巡防队、治安信息员、治安楼栋长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把长沙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4.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适应人们重视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王奔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3.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孙凤.中国居民的不确定性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2,(2).
(责任编辑:朱小宝)
10.3969/j.issn.1009-2293.2015.06.019
C 912
A 【文章编号】1009-2293(2015)06-0066-03
张凯兰,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