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

2015-03-26马小燕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学

马小燕(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

马小燕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学术界对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已进行了半个世纪,初步建立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民俗学传统研究领域与新兴研究领域的有机组合,但也存在研究模式固化、解释能力有限等问题。应该突出民俗学学科特色,提高理论转化水平,进行应用性实践的有益探索,促进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西藏民俗文化;民俗学;民俗事象;民俗旅游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1]。千百年来,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夏尔巴人等族群创造出了灿烂的西藏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与西藏各族群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组成了自成体系的民俗文化资源宝库,是西藏文化多样性的最好诠释,为西藏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民俗学者的努力下,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大批学术成果,成为西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开拓性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大调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了一批学术成果,主要有:《西藏墨脱县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门巴族调查材料之一》[2](1978)、《西藏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门巴族调查材料之二》[3](1978)、《西藏米林县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4](1978)、《关于西藏珞巴族的几个调查材料》[5](1978)、《门巴族简史》[6](1987)、《珞巴族简史》[7](1987)《藏族社会历史调查》[8](1987)等,这些著作对门巴族、珞巴族、藏族的风俗习惯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和梳理,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成为我国西藏研究的学术根脉,也奠定了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基本资料基础,为后辈学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从民俗学的学科本位而言,我国最早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全面论述的当属赤列曲扎的《西藏风土志》[9](1985年),该书内容涵盖西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宗教礼仪、名胜古迹、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堪称西藏民俗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显示出西藏作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大区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拓展性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涵盖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和夏尔巴人等族群,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刘洪记是学术界最早专门对夏尔巴人的民俗展开研究的学者,从衣食住行、婚丧习俗、节日等方面对夏尔巴人的民俗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各居住区夏尔巴人在习俗上的差异,认为这些差异主要是在形式上,其内容和内涵相同。并得出了“夏尔巴人的习俗虽多数在形式上与藏族习俗有着差异,但其基本内涵还是与藏族的习俗相同的。不管夏尔巴人的族属如何,其文化属于藏族文化范畴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10]的观点。林继富是较早对西藏民俗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很早就开始关注西藏旅游业和民俗文化的关系,其研究极具前瞻性,对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以格萨尔王传为主的民间文艺等西藏民俗进行了梳理,认为西藏民俗旅游能够增加客源、获取信息、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以实现民俗旅游业和民俗研究的相互促进[11]。这是当时最早提出发展民俗旅游业的论著。他在《西藏节日文化》(1993)一书中对西藏的年节、赛马节、迎鸟节、箭节、花节、牧羊节、藏戏节、煨桑节、春播节、望果节等一百多个民俗节日进行了详细介绍[12],首次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西藏民俗节日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使此书成为当时西藏民俗研究的扛鼎之作。他还注意解析人与动物的关系,通过对羊与藏族关系的论述,认为羊在西藏民俗、宗教祭仪、灵魂观念、葬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3]。可以说,林继富关于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民俗学界的地位,为他日后成为著名民俗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赵代君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时代性、融合性等特征进行梳理,认为西藏民俗文化折射出藏民族慈悲为怀、舍己利他、重来世、轻现实、重道德、义气、轻钱财、权力的心理特质[14]。经过民俗学者的不断积累,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最终汇集成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1995)一书[15],囊括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族源、历史、语言、社会政治制度、宗教、生产生活、交通贸易、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被称为了解西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使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资料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完成了资料储备上质的跃升。

此外,一些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工匠民俗、民间竞技、农业民俗等方面,开辟出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全新研究领域。周爱明最早对西藏手工业行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吉都”的研究具有一定新意,“所谓吉都是藏族群众自愿结合的一种民间社团,即共同乐苦会,多为民间互助的群众团体。也是藏族生活习俗的表现形式之一。”[16]提出行会民俗文化具有凝聚团结成员、规范行为的作用。目前,对西藏行会民俗的研究成果仅此一篇,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丁玲辉首次提出了传统体育是西藏节日民俗的重要内容的观点,并列举了达玛节、望果节、插箭节、萨嘎达瓦节、林卡节、香浪节、沐浴节、雪顿节等祭祀活动的例子,认为从藏族传统体育中反映出的民俗现象既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广泛而深刻地表现出藏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它既源于生产实践,又为劳动生产服务,是人民健康心身,不断发掘和发展自身潜力和智慧的产物[17]。这极大地丰富了西藏节日民俗的内涵,也使丁玲辉所从事的西藏体育研究路径更加宽阔,成为西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张晓舒则通过梳理众多的神话故事,论证了西藏农耕节日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藏族的神话故事真实再现了西藏的农耕民俗,反映了西藏农耕民俗生成与发展的轨迹和宗教性不断削弱,娱乐性不断增强的趋势[18]。具有神话学研究的意味。

这一时期学术界对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资料汇编上升到专门性研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民俗学著作,学者们的民俗学学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从民俗学的角度,集中对西藏民俗中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甚至进行了比较研究的尝试,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发展。

三、21世纪以来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后,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队伍发展壮大,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西藏民俗文化研究达到了全盛时期。

(一)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的学术思想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时期民俗学学科在西藏民俗文化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西藏民俗学发展的代表性作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李涛、江红英的《西藏民俗》(2002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西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节庆民俗、信仰民俗、娱乐民俗、丧葬民俗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该书以多种文字发行,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立明、曹晓燕的《西藏民俗文化》(2003)对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夏尔巴人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婚俗文化、生育习俗、丧葬习俗、节日文化、游艺习俗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对各种民俗事象的叙述堪称完美,已经成为西藏民俗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堪称我国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标杆性著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陈立明提出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在吐蕃时代就已基本定型,构成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19]。作为西藏民俗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赤烈曲扎在这一时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西藏岁时民俗研究上,对岁时节日的由来、形成与分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的观点[20],这对后辈学人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动了一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徐东明、董希媚更加强调宗教对西藏民俗的影响力,认为西藏民俗的绝大部分都起源于西藏的宗教文化,是从西藏宗教祭祀仪轨、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宗教活动中发展演化而来的,是西藏宗教世俗化、普及化和规范化的结果。[21]尹伟认为海螺在西藏民俗文化中发挥了规范仪礼俗制、慰藉精神需求、区别社会角色、愉悦身心等功能,象征着女性生殖崇拜、超自然力、彰显财富、吉祥寓意等。这些研究者从民俗事象的描述性研究转向了理论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的学术内涵。

(二)民俗学传统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1.服饰民俗研究。服饰民俗是重要的物质生活民俗,一些学者对西藏服饰民俗进行了系统研究,夏格旺堆、巴桑潘多将西藏传统服饰分为传统常用服饰和节日服饰两大类,并对牧区和农区服饰进行了详细叙述,提供了比较详细的素材。李欣华等人更进一步,对卫藏服饰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论述,认为世俗服饰具有物力效用、和谐统一、崇尚自然、朴实无华的审美特征;宗教服饰具有宣扬教义、等级标志的特征;曲艺服饰分为羌姆、藏戏、格萨尔艺人帽饰等,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审美特征[22]。此外,还出现了对妇女在西藏民俗文化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的成果,索朗措姆认为山南邦典服饰具有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妇女情感和性格、显现藏族妇女身份、表现地域性特征,发挥民族标志与认同的民俗功能[23]。使西藏服饰民俗的研究呈现出递进式的发展态势。

2.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众所周知,英雄叙事诗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内容,藏族的复合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提供了藏族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格萨尔研究也已经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让扎西另辟蹊径,对格萨尔史诗中的商业民俗进行了论述,认为格萨尔史诗中存在商品交易、财产分配与管理等内容,体现出商业道德,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商业经济发展史。[24]是从民俗学角度对《格萨尔王传》进行研究的大胆尝试。

民俗学特别重视对称谓语的研究,人名称谓是称谓语的重要类别,可以鲜明地反映出社会文化。次仁德吉对拉萨人名表现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论述,揭示出语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25],很有新意。

3.人口较少民族和未识别民族的民俗研究。这一时期,学术界对西藏的珞巴族、夏尔巴人民俗的研究也继续深入,李跃平以翼文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藏墨脱县拍摄的大量珞巴族老照片为依托,对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及“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叙述,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照片,弥补了以往研究只能通过文字进行叙述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面对珞巴族优秀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的情况,旺宗、卓拉等人提出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在学校课程中融入珞巴族文学艺术的内容,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加强教师对珞巴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建议[26],对实现珞巴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贡波扎西对中尼边境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夏尔瓦人的大量民俗事象进行比较后,认为两个族群在宗教信仰、丧葬习俗、饮食习惯、住房格局、婚俗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这两个族群很可能同时来自大约隋唐时期的藏族称作“夏尔巴”的部落和氏族[27]。虽然研究结果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仍不失一种新的学术探索。

4.体育民俗研究。这一时期的体育民俗研究重点探讨西藏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出现了与新闻学相交叉的现象。佘静芳认为,西藏民俗体育受藏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是集体的参与,具有民族礼俗、农牧区、娱乐性与健身性以及宗教的特点[28]。范新满、李金梅认为西藏民俗节日中的体育文化具有宗教性、全民性、娱乐性、地域性、祭祀崇拜性的特点,发挥了展现藏族文化的窗口作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9]。卞丽敏也在讨论西藏传统体育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西藏传统体育要得以传承,形成西藏传统体育产业,必须主动融入现代体育传播语境中,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体育传播体系和体育话语体系,形成自我发展模式。[30]这些研究成果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西藏体育民俗的特点这一问题。

此外,人生礼仪这一民俗学传统研究领域也有所涉及,高野忧纪认为藏族民俗中轮回思想最为浓厚的就是丧葬习俗,而“布施”是在广大藏区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相对而言,诞生习俗中的轮回观念很淡薄[31]。这种客位研究方法对于藏族民俗研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三)西藏民俗旅游研究独占鳌头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民俗文化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学者们针对民俗旅游的研究成果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成为这一时期民俗研究的重中之重。顾惠雅认为西藏民俗旅游具有群众性、生活性、文化性、参与性等特点,对民俗旅游的开发应真实展现西藏民俗事象的历史和现实特色,全面认知、开发和利用民俗事象中的有形民俗和无形民俗[32]。这一成果解决了西藏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突出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旺宗认为拉萨地区的节日具有宗教文化、农牧文化并存、内容和功能从单一向综合发展等特点,发挥了展现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宣泄情感的作用,提出了拉萨民俗节日文化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核心之一的观点[33]。

与早期学者注重民俗学基础研究不同的是,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更加突出应用性研究的功能。张晓雯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等原则[34]。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西藏民俗文化也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他们将西藏民俗文化的变迁作为其研究重点,取得了一些成果。闭海霞[35]、兰荣芬[36]、觉安拉姆[37]等人就青藏铁路对西藏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叙述,提出了保持和突出民俗文化的民间特色、发挥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建议。高恩林、吕琳莉对工布藏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开发民俗旅游的原则。还有人认为,林芝地区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资源在点、线、面各个方位相互结合,将民俗风情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紧密结合[38]。次旺罗布以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对该村独特的鱼文化进行了论述,涉及捕鱼、食鱼、禁忌、仪式习俗等方面,重点对“郭孜”(牛皮船舞)舞蹈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进行了叙述,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型新农村的对策。有人提出了林卡式、植根博物馆、民俗街、主题公园、节庆活动等西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39],对桑木村、娘热风情园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0]。还有人提出将民俗文化资源的静态和动态开发相结合、将物质民俗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相结合、将原生自然式开发与主题式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升西藏民俗文化旅游水平[41]。这些研究成果将民俗学和旅游学相结合,突出了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呈现出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景象,很有活力。

在西藏民俗旅游开发方面还出现了一些规划类文章,充分显示出西藏民俗文化在西藏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刘小钊等提出了充分挖掘西藏特色民俗资源、整合开发既具有文化体验和活态展示,又具有生态休闲性质的综合性民俗风情园的建议[42]。林芝地区作为西藏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此类研究成果最多。赵佩燕、刘智能以察隅县沙琼村为例,对开发僜人民俗村旅游提出了采取对僜人建筑依然设计成“火车厢”式的外部结构,注重僜人在旅游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地位[43]的建议。李文博等人以林芝“工布映象”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为例,认为林芝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最主要的是突出民族特色,体现生态景观设计理念。[44]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西藏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业中的先天优势,体现出学者们参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

(四)交叉学科研究有所发展

从新闻学角度研究西藏民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刘新利认为西藏节庆民俗涉及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所有传播类型,是宗教传播和艺术传播的载体,大众传播媒介使西藏节庆民俗得到空前传播。另外,民俗研究与考古学也发生交集,边巴琼达对西藏博物馆民俗厅展品为例,对藏族民俗器物进行了分类和定名,认为展品体现出西藏博物馆民俗器物藏品的数量优势,显现了馆藏品中藏族民俗文物的不足,考古学的定名方法更具有科学性,提出将传统学与考古学相结合,不断挖掘藏族器物文化内涵及其科学规律的看法。这些研究成果都体现出民俗学学科的横向发展趋势。

四、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一)总的来说,西藏民俗文化研究成果的体量并不大,现有成果体现出民俗学学科研究本位的特点,形成了传统的研究领域,并出现了与体育学、新闻学、旅游学等学科的交叉成果,发展出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从资料积累、特点分析到方法创新的跃升,初步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摸索,形成了“描述+分类+特点+功能”的研究范式,将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特点、功能、意义等内涵剖析的非常透彻,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特色,使其成为我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队伍中的少数民族学者的作用日益显现,涌现出了一批西藏本土化的民俗学学者,充分发挥了他们自我书写的民族和语言优势,弥补了汉族学者缺乏体验式书写的不足,不同民族的学者通力合作,实现了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自观和他观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了西藏民俗研究的发展,打造出一支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并成功实现了代际传承。

(三)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历程反映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对民俗事象的单纯描述满足了人们了解西藏民俗文化的要求,之后的分类推进则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特色,解答了人们对西藏民俗文化功能的疑惑,现在致力于民俗旅游文化方面的大量应用性成果的出现则体现出学者们致力于西藏现实发展的学术追求。

虽然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还存在研究模式固化、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深度相对不足,解释能力有待提高、没有发挥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先天优势等问题。

五、结语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建立了西藏特色的民俗学学科体系,在我国民俗学界占有了一席之地。今后,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在发展体验式深度旅游,开发参与式旅游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等诸多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墨脱县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门巴族调查材料之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78.

[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门巴族调查材料之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78.

[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米林县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珞巴族调查材料之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78.

[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关于西藏珞巴族的几个调查材料:珞巴族调查材料之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78.

[6]《门巴族简史》编写组.门巴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7]《珞巴族简史》编写组.珞巴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8]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编.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9]赤列曲扎.西藏风土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10]刘洪记.夏尔巴习俗述略[J].中国藏学,1991(3): 154.

[11]林继富.西藏旅游事业与民俗文化[J].西藏研究,1992(4): 24.

[12]林继富.西藏节日文化[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13]林继富.羊与西藏民俗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1996(5): 95.

[14]赵代君.西藏民俗文化浅说[J].西藏艺术研究,1994(1): 57.

[15]关东升.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6]周爱明.西藏行会民俗[J].民间文化,1999(4): 32.

[17]丁玲辉.浅谈民俗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J].西藏研究,1998 (2): 121.

[18]张晓舒.西藏农耕民俗探微[J].西藏艺术研究,1999(1): 57.

[19]陈立明.西藏民俗文化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4): 9.

[20]赤烈曲扎.西藏岁时节日民俗概述[J].西藏大学学报,2007 (2): 26.

[21]徐东明,董希媚.试论西藏民俗的社会功能[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 15.

[22]李欣华,等.卫藏服饰的审美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1): 87.

[23]索朗措姆.山南邦典民俗文化研究[D].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24]才让扎西.《格萨尔》中的商业民俗事象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

[25]次仁德吉.浅谈西藏拉萨的人名与民俗文化[J].法制与社会,2009(1): 349.

[26]旺宗,卓拉.略谈珞巴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以珞巴族文学艺术为例[J].西藏教育,2014(6): 3.

[27]贡波扎西.中尼边境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夏尔瓦人的民俗学对比研究[J].西藏研究,2011(4): 105.

[28]佘静芳.西藏民俗体育的内涵、特点与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1): 53.

[29]范新满,李金梅.西藏民俗节日中的体育文化[J].体育世界,2011(4): 43.

[30]卞丽敏.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民俗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8): 35.

[31]高野忧纪.藏族轮回思想及其民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2]顾惠雅.西藏民俗文化与西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之管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6): 50.

[33]旺宗.拉萨地区节日的发展演变及民俗文化内涵分析[D].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08: 37.

[34]张晓雯.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成都大学学报,2007(2): 79.

[35]闭海霞.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影响及其开发对策.[J].科教文汇,2006(7): 156.

[36]兰荣芬,等.青藏铁路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影响[J].今日湖北,2007(3): 75.

[37]觉安拉姆,等.青藏铁路对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及对策[J].西藏大学学报,2010(1).

[38]曾衍生.林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39]程忠红,韩富贵.西藏民俗文化的旅游表达及旅游开发模式构想[J].西藏大学学报,2010S1: 156.

[40]程忠红.拉萨地区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41]张晓莉,钱小荣.提升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69.

[42]刘小钊,等.体验藏族民俗感受雪域风情——西藏民俗风情园规划创作思路与手法探讨[J].江苏城市规划,2010(4): 24.

[43]赵佩燕,刘智能.西藏林芝僜人民俗村旅游规划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2(1): 44.

[44]李文博,等.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 84.

责任编辑:王飞霞

作者简介:马小燕(1979-),女,回族,宁夏吴忠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化。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 12XMZ067);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构建”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2013ZJRW46)。

收稿日期:2015-08-11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5-0054-05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民俗学
民俗学视域下的四川康巴乡土小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四川省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对策研究
总括*
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研究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超越“20世纪民俗学”: 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序 言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