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2015-03-26任海心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代化法治

任海心

(中共桃江县委党校,湖南 桃江 413400)

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全面深化社区治理体系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社区治理体系与社区治理能力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其相关性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正向关系,可以这样说,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体两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关键。而社区治理技术现代化则是两者之间的中介或是衔接。所以,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社区治理技术三者一起构成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完整过程,与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具有同一性。

一、以凝聚共识为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区治理的有效程度,通常取决于社区共识的凝聚程度,在此意义上,凝聚共识成为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凝聚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意识形态认同。坚定社区居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汇集广大社区居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其行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增进加快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坚定社区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区的方方面面,融入日常生活,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社区居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引导其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广泛凝聚正能量。二是社区精神认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章程、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发挥这些社会规范作用的同时,引导形成社区精神,将“法治”与“善治”有机统一。三是依法治理认同。社区治理能力必须从政治生态上铲除人治隐形的存在,在治理思想上树立起法治新理念,使停留在口头上的法治有所依凭;充分发挥法治的预期性、稳定性、规范性、协调性、救济性等优势,努力推动形成谋事依法、办事凭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丰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机制科学化水平。

二、以完善制度为关键

科学合理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既是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又是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产物,对于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增强构建科学合理社区治理制度的能力。一是加快制度构建。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着眼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加快构建有利于社区经济治理的系列制度,突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不断培育壮大社区经济;加快构建有利于社区政治治理的系列制度,突出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运用;加快构建有利于社区文化治理的系列制度,突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社区社会治理的系列制度,突出社区居民民生民利改善的政策制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加快构建有利于社区生态治理的系列制度,突出社区环境整治、环境建设以及社区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与社区生态文明制度的确立。二是加快制度整合。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特别注重增强社区治理各领域、各体系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一方面,要优化各单项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提升制度要素、制度结构的科学性与运行效能,确保社区治理各项制度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围绕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这个目标而协调运行;另一方面,要强化不同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之间的紧密衔接、相互配合,重视各制度结构建设与功能输出的有机联系和合理配套,整体发挥制度的行为规范、利益整合和关系协调的作用,形成制度作用发挥的合力。三是加快制度创新。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根据社区治理现状、趋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制度创新,从而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快创新社区法治制度和服务制度两项制度。在创新社区法治制度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等,这就需要在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要依据今后出台的社会组织法、社区矫正法等法律,迅速出台与之配套的规章规范,使社区治理的相关法律能扎实落地。在创新社区服务制度方面,要以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把社区治理触角延伸到社区居民,把服务工作做到社区居民身边,力求形成“四全服务”格局,即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行动全过程。

三、以治理技术为杠杆

所谓治理技术,就是聚焦于政治学在最为具体、最具应用性的层次上所积淀的诸多有关制度安排、实践技能和操作技术的知识总和。源自这一治理技术概念,社区治理技术具体包括科技型技术、规则型技术、行为型技术。这些治理技术既是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杠杆。这里,以运用社区治理科技型技术为例,加快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致力于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一是建设“网安社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从而将网络安全纳入法治范畴,显示出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切实做好社区网络安全工作,建设网安社区。主要实行“三动”:双轮驱动。抓住信息化和网络安全这个一体两翼,实施双轮驱动,做到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机制推动。加强对社区网络安全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与网络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加强对网上舆论的规范引导,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进一步建立健全舆情通报机制、舆情督办机制、舆情应对处理机制,营造文明、理性、有序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技术促动。提高信息化水平,确保网络安全,既要靠技术,也要靠技术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自主创新、网络技术人才等建设,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地服务发展。二是建设“阳光社区”。信息化、网络化可以大大地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增加沟通的便捷性。如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政务微博”——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越来越多,成为推动政务公开的一个大趋势,这也是践行阳光党务、政务,增加政府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同样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推动社区党务、政务以及各项治理事务公开化,加快形成“阳光社区”治理新格局。这样,既能促进社区治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又能开辟一个“网络时代新群众路线”的载体。三是建设“智慧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的新技术新手段,打造与实体社区相适应的虚拟社区以及以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构想可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三化”,指社区建设信息化、社区治理网络化、社区服务人性化;“四网”,社区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在此基础上加一个社区事务公开网;“五平台”,社区治理平台、居民互动网络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六A级服务水准”,社区现代化服务能力借助科技型技术,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Any one)和任何事(Any thing)、在任何时候(Any time)和任何地点(Any where),通过任何方式(Any way)获得任何服务(Any service)。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现代化法治
边疆治理现代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