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约化视域下的足球运动员体能综述

2015-03-26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集约化球队足球

孙 逊

现代足球发展格局,体现出体能与比赛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体能是保持运动员较高竞技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竞技运动规律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要求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不论是近两届世界杯和欧洲杯,还是近年来传统足球强国的职业联赛,都体现出来一个共有的表象特征,即攻防速度快,运动员能够在比赛时间内拥有和维持一个良好的体能状况来应对高强度的比赛要求。

体能是竞技比赛中完成个人技术运用和集体战术配合,全面发挥训练水平的基础前提。随着足球规则的逐步演变以及足球运动自身内在规律的深化,现代足球正演变成一项攻防节奏快,对运动员速度、力量、无球跑动、有球对抗为一体的体能主导类竞技体育项目。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2年波兰、乌克兰共同主办的欧洲杯比赛中,前几名球队及进步较明显的球队不论是防守端还是进攻端,转化速度极快,且对抗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运动员超强的体能表现得益于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效的训练实施方法,训练效应充分挖掘了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潜力。除世界大赛外,世界高水平职业足球联赛的比赛节奏和球员在比赛中的身体对抗也达到了以往难以匹及的程度。但竞技体育各要素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体能水平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制的。因此,目前学界对竞技比赛中体能盲目性消耗的解决方法甚为关注。体能始终是足球场上制约竞技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足球项目中的体能问题也不仅是训练中的体能储备,比赛中合理、经济的运用体能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讨和运用集约化的目的是提高足球运动员原有的体能储备在比赛中的利用率。目前国内外足球界对球员体能集约化问题的认识单薄,相应的研究较为薄弱。从集约化的视域去关注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发展,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对训练科学提供借鉴。体能集约化的提出对高水平足球比赛有深远意义,集约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应在训练系统中得到足够重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欧洲高水平联赛(西班牙男子足球甲级联赛、英格兰男子足球超级联赛等5大联赛)的球队,按比赛水准分为高水平球队之间的巅峰对抗(称为A类),普通球队之间标准化对抗(称为B类),中下游球队的一般对抗(称为C类),在这3类中随机大量抽取比赛进行分析,以全面、准确地分析主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考足球体能的训练、消耗、恢复等相关资料和足球统计专家对实际比赛的统计资料,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1.2.2 跨学科研究法

结合经济学中集约化的概念,提出足球运动中的体能集约化。集约化在体育科学的释义:集约一词多用于经济领域,指在进行一项经济生产活动当中,合理、有效的集中所能运用一切软硬件资源,结合恰当的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积极行为,从而提高人事工作效率,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体会集约化的内涵,将其融入足球领域中的体能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足球运动员现有体能储备的情况下,合理分配体能的输出方式。以相对较少的消耗,换取较大的运动收益,以完成比赛当中攻防转换时对体能的需求。尽可能减少激烈对抗中,除正常的攻防所需要完成个人技术的体能损耗外,对技战术作用不大却无谓消耗的体能储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体能特征表现

从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看,中高强度的折返跑动是足球运动的主要体能特征。当今世界职业足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跑动距离平均为9 000-14 O00m,其中冲刺、快跑约150次,跑动距离约2 500m,完成的技术动作约100次,其中5O%以上在强对抗中完成。据英国威瑟斯的统计资料表明,足球运动员8O%的跑动是在30m以内,55m以内的跑动距离约占95%。一场激烈的比赛,队员耗氧量3 00lml以上,能量消耗6.278-8.371kj。体能的整体水平是由阶段性训练发展形成,取决于各阶段体能训练内容的合理性和各阶段衔接的科学性,根据体能周期性变化规律和比赛的需要来调控运动员的体能最佳状态。西德学者契纳和斯塔里施卡认为,在运动员全年周期的训练过程中都始终保持8O%负荷强度,运动员在数量日增的竞赛活动中,都能表现出很高的竞技水平。生理学研究指出:一定范围内,负荷越大,刺激越深,体能提高也就越快。体能是一个非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结构,根据系统层次结构原理,将体能看作是具有内外层次的系统结构,则这个系统的内核部分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构成,是人们一致认可的体能的基本内容。

2.2 足球运动员体能输出的可调控性

足球比赛属同场对抗型体能主导类体育项目,攻防速度快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球对抗和无球对抗同时进行,竞争性、对抗性随着足球目前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比赛过程中体能的消耗成曲线型,并非线型,这是因为在比赛时间内运动员通常会出现一个或若干个体能的极点,极点出现的前后是最为疲劳的,也最需要时间调整体能状况。但当对方运动员出现疲劳期则是本方球员加快进攻节奏的最佳时间,有经验的球队往往抓住这个档期,通过视觉刺激给机体传达能量输出的信号,给予对方以强有力的打击。另外,足球比赛是一项团体运动,通过11名球员的运球、传球、无球跑动等技术来实现进攻任务。此期间又以传球所占比赛时间居多,此时的体能输出是可调控的。在体能状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传球策略进行体能调整和恢复。

2.3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体能输出策略

战术是技术发挥的必要保证。体能运用中,技战术是全队体能输出的“指挥官”,它无形中使运动员明白个人体能与全队体能的输出是由赛前的技战术安排决定的,它将个人与全队的体能相统一,发挥全队体能的最大化,个人体能分配最优化。防守反击过程中,反击一方原本是被动的防守,体能被消耗,而反击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能更大的消耗防守一方的本能,使原本进攻方突然陷于防守,从而无法保留预存的体能储备。在高水平球队中,都存在以老带新的年龄结构特征,既要保证球队经验和稳定心理,又要在体能上处于优势,如此三条线的人员配备都是“老的能传,小的能跑”,这种新老结合不仅保证球队的稳定性,还增添了冲击力,优化了体能结构。一场比赛教练员多多少少会对场上的人员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位换人,或将场上队员位置进行调整,一是战术调整,二是体能调整,在攻防上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每名球员的价值,使整队效果最大化。临场调整的目的是选择最佳的排列组合,节省体能损耗,使整个球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强化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经济性”

经济性的优势是以最简单的动作达到最佳的效果,完成某个技术动作消耗最少的体能。规范的技术动作,就是按照各个位置运动员的特点去约束每项技术,以及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衔接。以最基本的接停球技术环节为例,是该停在原地,还是将球停得有方向性,都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论选择哪种停球方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运动员在接停球前要想好,停球后需要怎样处理,在停球的一霎那间选择最佳的停球方式来衔接下一个动作,做到简单、经济、实用。因此,比赛中要做到体能的集约化,必须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对体能集约化的认识,注重动作技术规格,通过教学比赛强化全队的协作能力,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能。另外,多看比赛录像,多动脑子思考对位的处理方式,尽量在比赛中以巧破千斤,合理动用体能储备,做到体能集约化。

3.1.2 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自主调节

最后,文书档案是督察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水平的主要载体。文书档案记载着学校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真实体现,具有备查、考核、参考和学习等诸多价值,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足球比赛中的体能调节要从科学适度的准备活动开始,做到兴奋度适中,心理以及骨骼肌肉充分放松,并且充分信任队友及教练员,全身心投入比赛,避免盲目的奔跑,具备较强阅读比赛的能力。以上这些足球运动员应具备的素养均是节省体能的有效办法,并能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发挥个人特长,最重要的是运动员能够自觉、自主的进行体能调节。

比赛中包括传球、跑动和各种技术动作的运用都是依靠集体有氧、无氧代谢提供能量,保证骨骼肌的正常收缩来实现的。其工作特点都是肌肉的抗阻活动,作用是保持中枢神经的适度兴奋,加强供能物质交换,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缩短进入工作时间。同场对抗型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在抑制与反抑制的对抗过程中完成的,足球运动也不例外。一场比赛当需要运动智能的参与,分析对手,洞察赛场情况,不论防守端或是进攻端都需要做到出其不意,压制对手,减小本方的体能消耗。比赛中若出现多次传球失误或在某个时间段无法形成有效进攻,此时,就要将工作重心放在防守端,自主进行身心调节,以不变应万变,等待供能恢复。

3.1.3 发挥个人作用,完成团队体能集约化目标

运动员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的合理安排,能够保证体能输出和抑制的有效调控。正确合理的技术运用,必须符合足球运动规律,有助于运动员按照比赛要求、教练员战术要求适度给予动力输出,保证运动员在最清醒的状态,选择最佳传球时机、最恰当的跑动路线和最有利的接应位置,采取最具针对性攻防策略。比赛场上的体能自主调节还取决于个人体能和全队体能的有效统一,个人体能的合理分配能够帮助全队体能状况的最优化,不同类型球员的不同搭配,合理重组,针对场上的随时变化的状况及时调整人员搭配,保证每个局部体能状况的良好运行。

3.1.4 运动恢复与体能集约化

运动员经过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形成运动疲劳和运动损耗,身体结构与机能均会发生许多明显的变化。解决好运动恢复和营养补给,促进体能集约化。身体机能随着肝糖原和肌糖原几近耗竭以及相关酶的消耗及酶活性下降,集体抗负荷能力下降;机构方面,肌纤维的微细结构会发生程度不等的损伤,受力骨骼的微细结构也会发生某些变化。运动后的恢复期,尽快消除运动员机体的疲劳,使破坏的机能和结构重建,达到体能集约化,是恢复的目的。长期的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身体结构与机能不断破坏与重建的循环过程,这种重建体现在结构重建和机能重建两个方面,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是构成体能集约的先决条件。恢复不仅指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也包含训练或比赛中的恢复,运动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有意识的通过自主调控体能分配不断地进行恢复。

3.2 建议

3.2.1 加强技术经济性训练

足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经济性强化,主要是通过日常训练对运动员自身常用技术动作进行规范,汲取先进的足球理念,采用先进的训练手段,强化体能集约意识等方法和途径,形成集约动作自动化,加强专项体能练习,促使运动员体能集约化的早日形成。技术动作集约自动化是在训练中成千上万次的练习中获得,并在比赛中验证和完善的。

3.2.2 运动员自主调节的方法

比赛前,准备部分可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有助于运动员更快的融入比赛;加快肌肉收缩,减少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使内脏腺体分泌活动旺盛,增强氧气的运输活动,为马上到来的大运动量、高吸氧量做准备,使运动员从生理和心理都达到适宜参赛的良好状态。

比赛中,动员适度的心理放松,能够有效的保持高强度比赛过程中的头脑冷静,技术动作运用的合理性。运动员还可通过自我暗示使供能代谢处于最佳状态,避免过度兴奋或抑郁导致的体能迅速下滑。

3.2.3 个人或局部带动集体

球队中技术能力突出,具备一技之长的球员适时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球队走出低谷。在比赛中个人能力的闪光会在短时间内对整个球队的集约起着积极的作用。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大胆发挥,多运用特长,不管是身体优势,还是盘带、突破、射门等技术优势,都要尽可能多的发挥出来,以自己的长处攻克别人的短处。队员的组合是发挥特长、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高水平球队,普通球员和球星的差距并不明显,只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略显经验。合理的搭配有特长的运动员,使每个组合都有特殊的战斗能力,每名队员在场上都能迅速高效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达到整场比赛全队体能输出的最大化。

3.2.4 加强运动恢复实现集约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恢复活动的主体,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就应当考虑到恢复,恢复已经成为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很大意义上也是运动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需要给予专门的重视和训练。运动员既要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从事恢复实践,也应与教练员一起设计、组织实施自己的恢复活动,并参与对这一恢复过程的有效控制。运动补给就是现代训练科学重要一环,大运动量过后,及时补充肌糖原和相应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实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助恢复的营养膳食,同时也要补充含钾、钙等电解质的液体补充机体在运动中所流失的营养源。恢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光靠教练员是难以完成的,管理工作者、科技人员、运动医生、营养师等也都是运动恢复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把各方面人员结合在一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工合作才能搞好这项工作。除运动膳食外,可加入一些物理恢复活动,比如通过冷水浴、推拿按摩等消除机体乳酸的物理学手段来积极恢复。

[1]郭可雷.《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

[2]陈小平.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运动,2009(2).

[3]药宏慧.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12(1).

[4]刘 丹.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比约恩·埃克布洛姆.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张晓春.略论青少年现代足球体能训练Ⅲ[J].体育师友,2007(1).

[7]麻血田,李 仪.足球比赛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OO8.

[8]王向东,黄竹杭.足球有球技术结构中概念的系统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报,2OO6(5).

猜你喜欢

集约化球队足球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题的推广
菜鸟球队菜鸟兵
关于无线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探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这些球队为什么拿不到总冠军?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认识足球(一)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