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5-03-26康金琳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有氧心率

陈 健,康金琳

体育运动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氧健身操、减肥操、广场舞、球类运动已成为一种调节生活的休闲方式。体育运动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心理压力。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观念的改变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不同的心理疾病患者,采用不同手段和不同的体育项目,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训练与自我心理调节,是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1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1]主要有孤独、胆怯、急躁、缺乏信心、遇事过分紧张、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资料显示这些心理疾病已成为高等校园的一大杀手。

对全国12.5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2]有20.23%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的调查结果约1/4的人有心理问题,11.7%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去年对全国14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北京16所大学的大学生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其中约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

根据心理疾病严重程度、患病类型的统计[3]调查,心理疾病患者中有60%以上的人是轻度患者,中度患者约占30%多,较严重患者只占1%-2%。其中焦虑占患心理疾病的一半,其次是抑郁症和神经衰弱。其中有些心理疾病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运动治疗等手段可以治愈的。如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

2 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影响

2.1 有氧运动

齐骄阳[4]等随机选取大学生800人,有效问卷为790份。通过限定跑速和距离,每次最少要跑完1500m(或慢跑20-30min),每周5天,每天2次,锻炼时间3个月和台阶试验指数等身体素质的测试。有133名大学生情绪悲观,占人数的16.84%。通过有氧锻炼后,人数降为88人,占总人数的11.08%。有7.86%的大学生通过有氧锻炼悲观情绪得到了改善。在参加锻炼前有148名大学生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占人数的18.73%、通过积极的有氧运动人数变为117人,占人数的14.74%。有4.37%的大学生通过有氧锻炼焦躁不安的情绪得到了改善。从综合数据得出结论:有氧运动可以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心理疾病,有氧运动测试方法在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效果明显,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苏德炎[5-6]等以福建医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证实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效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标准。通过10周每周3次每次12min跑练习,在开始阶段运动强度稍低,从50%Hrmax-60%Hrmax开始,逐步递增。每次运动包括准备活动10min,基本部分25min,放松部分10min。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逐渐递增;测试者随时监测心率,使受试者的心率保持在靶心率范围内。选出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经10周练习后,再利用该量表进行测试。各因子差值和T检验结果见此文献表中所示。通过此文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强迫、人际敏感、忧郁、焦虑,这些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有氧运动对改善强迫、人际敏感水平有明显的疗效作用。

张冰雨[7]等以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男生排球班、篮球班、足球班、游泳班和女生排球班、篮球班、健美操班、游泳班中随机各抽10人作为受训对象,受测者无专项训练史,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然后在40cm高的台阶上进行蹬台运动,运动时间为5min。运动后测试受试者即刻心率。测试结果表明选课前、后比较男生12min跑距及最大吸氧量相对值组内呈显著差异(P<0.O1);血乳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男生组各项指标,足球班、篮球、游泳班12min跑距及最大吸氧量相对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5,P<0.05),血乳酸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课的学习,改善了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促进了身体健康。

2.2 群体运动

群体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刘永峰[8]等对佛山科技学院150名参加足球选项班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测评。采用自编调查表,焦虑症状的研究对象有1.26%,全国常模有1.39%、敌对的研究对象有1.38%,敌对的全国常模占1.46%、偏执的研究对象占1.37%,全国常模的有1.43%。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足球选项班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项因子与全国常模差异非常显著,并随习足球年限加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表明足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张晓春[9]等随机抽取井冈山大学2006级参加体育篮球选修课教学的部分学生46名。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测得数据实验前抑郁占1.72%,试验后抑郁变为1.37%。焦虑的有1.57%,试验后是1.25%。实验前敌对的占1.64%,试验后敌对的占1.35%。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在“人际”、“抑郁”、“焦虑”、“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强迫”因子接近显著性差异水平,表明研究对象实验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实验前。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篮球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为大学生内在交往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3 传统运动

传统运动对心理疾病的调节作用,邓永明[10]关于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影响研究,可以从数据中比较研究对象强迫有1.58%,全国常模1.62%。抑郁的研究对象占1.36%,全国常模占1.50%。焦虑的占研究对象有1.27%,全国常模占1.39%。敌对情绪的研究对象1.35%,全国常模的占了1.46%。偏执的研究对象有1.35%,全国常模的有1.43%。由对比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从比较结果中均可看出,练习太极拳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随着练习年限的延长,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越大,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

传统运动八段锦心理疾病的调节作用,刘苏[11]等随机抽取中国药科大学2011级本科大学生110名,其中男生78名,女生32名,每组55人,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POMS水平测试,以研究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究指标。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POMS水平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POMS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在五种消极隋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和总分上与实验前的数据相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紧张、慌乱、总分量表达到了显著水平 (P≤O.05),抑郁分量表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P≤O.O1)。精力和自尊维度得分上有所提高而对照组在实验前相比,在消极情绪方面:紧张得分有所提高,愤怒、慌乱得分有所下降。在积极情绪方面:精力和自尊得分都有所提高,但是也未达到显著水平有所增长,八段锦调节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是锻炼八段锦可以降低大学生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干扰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烦躁等心理障碍逐渐得到改善。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强度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影响

邓雷[12,13]等通过不同项目和强度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研究。以江苏5所高校1年级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排球和乒乓球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项目的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分为中强度组和小强度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中、小强度的健美操或乒乓球或排球运动干预12周,每周锻炼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要求尽量不参加其他身体锻炼。实验组的锻炼强度通过心率指标进行控制,中等强度锻炼干预心率控制在135-150次/min。小强度锻炼干预心率控制在105-120次/min。对照组运动强度为平时体育课心率,体育课中随机抽取学生测定心率在98-136次/min。每组随机选取固定4名学生至实验结束,使用Polarr心率遥测仪,每隔5min检测心率,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应激各维度影响不同。结果表明,12周锻炼和小强度锻炼对缓解大一女生心理应激有积极作用。

朱风书[14-17]等中小强度篮球锻炼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机抽取扬州大学2年级篮球选修班的2个班级。1个为小强度实验组(28人),另1个为中强度实验组(29人)。以3年级平时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选取1个男生班作为未锻炼对照组(30人)。小强度实验组进行篮球锻炼,运球15-17次/min,锻炼时间为 30min/次,3次/周,连续干预锻炼 10周。中强度实验组进行篮球锻炼,运球24-26次/min,锻炼时间为30min/次,3次/周,连续干预锻炼10周。在实验过程中,未锻炼对照组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锻炼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心率的测定采用P0lar心率遥测仪测量与手工桡动脉脉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小强度实验组28人,中强度实验组29人,未锻炼对照组30人全部进人结果分析。实验前各组SCL-90量表水平的比较:实验前强度实验组、中强度实验组与未锻炼对照组之间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符合统计学可比性条件。(实验前后各组SCL-90量表水平的比较:小强度的篮球锻炼对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强迫症、抑郁、恐怖、总均分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对躯体化、偏执、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症状方面几乎没有影响;中强度的篮球锻炼对躯体化、焦虑、敌对和偏执症状有积极的影响,在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方面的影响已达到显著水平。未锻炼组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项指标几乎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小强度篮球锻炼有利于改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中强度效果优于小强度。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4 结论

体育运动在改善心理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心理改善有着不同效果。有氧运动在消除抑郁、急躁、易怒等方面具有很大帮助,群体运动在人际交往、焦虑、胆怯等具有调节作用,传统运动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紧张自负、等作用。积极锻炼可以调节心理大学生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

[1]陈祉妍,李新影,等.青少年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4).

[2]刑玉树.抑郁症将成世界第二大疾患[N].北京晨报,2005-05-28.

[3]翁永取.抑郁症发病率[EB/OL].[2007-12-03].

[4]齐娇阳,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苏德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5).

[6]张 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影响[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7]张冰雨.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刘永峰.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9]张晓春,唐 旭.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2005(4).

[10]邓永明.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6).

[11]刘 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M].北京:北京晨报出版社,2003.

[12]邓 雷.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

[13]李慧民,翟景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2).

[14]朱风书,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张志勇.大学生SCL一9O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

[16]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8).

[17]方 敏,江 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锻炼强度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2(3).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有氧心率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心率多少才健康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