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开放性乒乓球教学模式阐述及实证研究

2015-08-02陆碧琼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开放性乒乓球价值

陆碧琼

运动技能即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精确支配肌肉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肌群间的协调性及完整性[1]。乒乓球作为技术主导型小球运动,运动技能是乒乓球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最直接表达形式,同时也是主导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非周期性开式运动技能,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完成往往是视觉主导下的多种分析器参与的信息整合与反馈过程,这使得乒乓球运动技能看似容易学习而实则较难掌握。乒乓球教学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子集,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合理且高效的乒乓球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从而赋予当今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于此,本研究将开放性体育教学模式引入到乒乓球教学中,通过对体育课堂开放性教学模式特点的系统阐解与剖析,以期全面了解开放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在特点;同时对开放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下学生对体育课程期望价值进行比对,进而内化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优势。

1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从授课性质或是考核评价体系,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课都不同与一般乒乓球公共选修课,因此准确把握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模式与教学性质对于推动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多种因素,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不仅存在师资水平有限,场馆、场地欠缺,且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盲点与误区。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片面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导致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较难提高,尤其是技术瓶颈期无法突破[2-5]。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寻找合理且有效的乒乓球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开放性乒乓球教学模式实施特征

所谓开放,即为在开放的主题上融入更多有效的资源与信息,以期在融合中获得最佳的表现效果。因此准确把握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对于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科恩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开放课堂模型的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及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它是以学生自主讨论、活动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课堂内容多元化,并强调建立新的师生关系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较为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实施特征,对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和立体化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1 新型同学型师生关系

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因势利导地按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而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实行一刀切。开放性课堂将学生推向“前台”,把机会和资源赋予学生,进而使学生参与到学与教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教学中学生由“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蜕变。此外,开放性教学课堂注重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演示出来,且立即应用,而其他聆听的同学可及时纠正或者与所有同学探讨更优的解决方案。

在开放性教学课堂中,传统的师生的关系演化成了学习过程中“同学”,教师由原来的施令者演绎为学生学习的推手,在课堂中主动挑起“矛盾冲突”,并将思维引向深入,进而营造一种“和谐、翔实”但同时又充满“疑惑、挑战”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习不再有压迫感,进而在一种平等快乐的状态下内化知识、锻炼能力。

2.2 团队活动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形式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教育界一个较为知名的学习理论,其用数字方法形象诠释了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知识的滞留度:用耳朵听受,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而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导,快速使用,知识可保留90%。其实不难发现,学习效率在30%之下均为较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且大部分为自我学习过程;而学习效率在50%之上的学习方式,均为团队学习、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因此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及学生的技术风格分成不同的练习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分为“学生、教练、裁判”等不同的角色,其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主体地位且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起到加强学生间交流的目的。

2.3 课堂纪律规则的再制定

课堂纪律的再制定作为整个开放性教学模式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决定开放性教学模式能否真正解放学生思想的关键因素。对乒乓球教学而言,课堂纪律的再制定应主要从多样化的练习内容切入并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落脚。技术练习固然是乒乓球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乒乓球运动(技术)是多种身体素质条件相互交融下的身体能力的外在输出表现,而乒乓球比赛更是技术碰撞与心理考量相互交织的非定式非程序化较量。因此乒乓球课堂内容应多样化,且应充分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学生乒乓球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涉猎乒乓球文化素养,那么在乒乓球教学中可抽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乒乓球理论知识的讲义,如乒乓球发展史、乒乓球明星等;二是注重身体素质的综合培养,不可否认完美的乒乓球技术的输出离不开反应快、协调性好及力量饱满等良好的基本素质条件。因此在乒乓球教学中除了较大程度的乒乓球技术练习,也可进行关节小力量、灵活性、协调性、爆发力等方面的专项训练。

2.4 以学生相对于与基础情况所提高的幅度为评价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

如《师说》所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再加上不同学生群体乒乓球技术功底及学习动机的不同,统一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会造成学生对考核机制公平性的质疑,且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与全面发展。因此针对体育专业乒乓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以下两点:1)考核内容应富有针对性与特异性,不应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相同的考核技术及考核标准,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技术特点或者战略组合选择较为拿手的考核项目;2)不应以学生技术所达到的绝对高度为评分标准,而应以学生相对与基础情况所提高的幅度为评分标准[6];3)老师打分不应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可采取以其他乒乓球教学的权威老师与任课老师共同组成教师评分团,其他同学为学生评分团,其中老师分数可占比例为60%,学生分数所占比例为40%。

3 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的实验比对

3.1 研究对象

选取两个班级进行乒乓球教学,即1班和2班,人数均为26人,男女各占一半。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相关书籍、期刊的查阅,了解学生期望价值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以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2.2 问卷调查与实验法

实验开始前统一对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学生对乒乓球教学课的总体期望价值。期望价值理论从对成功的期望和对任务的价值两方面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其基本观点是个体对活动任务的选择、付出多少代价以及这种努力的持续性,与个体对其行为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和对所要达到行为目标的意义的估计有密切关系[7]。Eccles等人把期望价值分为了四种任务价值成分,并给出其定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期望价值分为五种价值成分,即能力知觉因素、获取价值因素、内部价值因素、效用价值因素与代价因素。周惠敏等人通过对5E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价值比较,发现5E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8]。

问卷调查结束后,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乒乓球教学,2班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时间均为1学期。学期结束后对学生期望价值进行问卷调查。

3.3 各班教学模式实施特征

3.3.1 1班教学模式实施特征为

老师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开始后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技术示范,然后学生自主练习,老师进行监督与指导。

3.3.2 2班具体教学模式实施特征为

1)首先打破传统教学“老师施令、学生执行”的呆板式教导向,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技术基本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技术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特异性性教学目标。

2)每次上课前10分钟,由学生轮流讲授自己所感兴趣的乒乓球知识,如自己所喜欢的乒乓球明星、乒乓球发展史及乒乓球技术等,一方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起到提高学生乒乓球综合素养的目标。

3)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乒乓球运动为主题,同时可进行其他的身体素质训练,如关节小力量、灵活性、协调性、爆发力等方面的练习,具体项目可选择为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单腿独立等。

4)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技术需求组织成4-6人的学习小团体,组内的学生可实现多重角色转换,如教练、裁判、对手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数据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和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为显著性检验为Independent Sample t检验,组内比较为 Paired-Samples t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极显著水平P<0.01。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比较

表1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比较

在执行教学前,两个班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价值基本持平,无显著差异;1班在执行一学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期望价值虽较教学前有所提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期的期望度一般;而2班在执行开放性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期望价值较执行前明显提高,同时2班在执行开放性教学模式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值也显著高于1班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期的期望度,表明开放性微教学模式能显著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更迎合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

4 结论

1)新型师生关系、团队活动为主题的学习形式、课堂纪律的再制定及以学生相对于与基础情况所提高的幅度为评价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开放性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主要的实施特征。2)开放性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表明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模式,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1]王瑞元,孙学川,熊开宇,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兰 彤.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乒乓球教学大纲的再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3).

[3]唐建军.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研究方法及其训练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王力锋,孙文玲,项立敏.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9(6).

[5]徐君伟.制约民族院校乒乓球教学效果的缘由探析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6]张泽成,韩 政.“微教学模式”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影响及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7]刘桂芳.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

[8]周慧敏,朱 欢,丁海勇.5E教学模式对中学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影响[J].体育研 究与教育,2015(1).

猜你喜欢

开放性乒乓球价值
乒乓球悬浮术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