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赵都迁徙的若干问题
2015-03-26梁建波
梁 建 波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关于战国赵都迁徙的若干问题
梁 建 波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始于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止于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延续时间达158年之久,在中国古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邯郸只是赵国众多都城之一,在赵敬侯迁都邯郸之前,其都城曾有过多次迁徙。关于赵国都城迁徙的具体次数,历代文献典籍均有不同记载,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通过对文献梳理和文字考释,可以认为自晋阳之后赵国的都城曾有过4次迁徙,迁都路线是晋阳—耿—中牟—平邑—邯郸,都城迁移与城市规模的扩大、统治战略的制定和内部危机的化解有关。
赵国;都城;晋阳;中牟;邯郸
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7 10:59
东周时期,诸侯国频繁变迁都城,赵国也不例外。赵国自赵襄子建立(公元前475年)至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都城,前后存在达247年之久。在迁都邯郸之前,其都城曾有过多次迁徙,直至迁都邯郸才真正稳定下来。赵国的都城究竟经历过几次迁徙?为什么要频繁迁都?
一、赵国迁都路线
赵国最初建都于晋阳。晋阳地处盆地,濒临汾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路交通便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赵氏在春秋及战国之交对晋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后来,赵氏对内与晋卿争权夺利,对外开疆拓土、兴兵灭代,均以晋阳城为战略后盾。因此,晋阳城在赵氏政权的兴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赵氏立国之后,以晋阳为都。《汉书·地理志》河南郡中牟县记载:“赵献侯自耿徙此。”[1]1 555《水经注·渠水注》沫水记载:“东北流,迳中牟故城,昔赵献侯自耿都此。”[2]529由以上史料可知,赵国都城是由耿迁徙至中牟。然而,关于赵氏发展历程最为详细的《史记·赵世家》却没有提及,究其原因,主要是耿作为赵国都城的时间太短,关于迁都于耿的时间以及“耿”的地望,白国红先生认为:“赵襄子迁耿的时间大致可确定在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425年之间。”[3]191孙继民先生认为:“赵襄子所迁之耿位于今河北邢台。”[4]143-155笔者信从此说。至于赵国是否有过曾以耿为都的历史,有《汉书》和《水经注》的相关记载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考证,应该是属实的。所以,笔者认为赵国先是以耿为都后迁都至中牟。
《史记·赵世家》记载:“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立,治中牟。”[5]1 796“十三年,城平邑。”[5]1 797“敬候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5]1 797但是关于赵国城平邑的时间,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水经注·河水注》记载:“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竹书纪年》云:‘晋烈公二年,赵城平邑’。”[2]135晋烈公二年,即赵献侯六年,那么关于“城平邑”,就出现了赵献侯六年(公元前418年)和赵献侯十三年(公元前411年)两种不同的记载,而《史记·集解》引用《汉书·地理志》曰:“‘代郡有平邑县’。”[5]1 797代郡在今山西大同,赵国不可能把都城迁徙至偏远的代地。所以,《史记·集解》中关于平邑的地望解释有误,赵国的都城平邑和代郡的平邑并不是同一地方。沈长云先生认为:“赵国以平邑为名的城邑至少有两个,一是平邑(今山西大同东南),二是平邑(今河南南乐东北)。”[6]124-125笔者信从此说。史料中关于“城平邑”不同的记载,正说明赵国当时有多个平邑同时存在。至于赵国是否有过曾以平邑为都的历史,参考《竹书纪年》《史记》和《水经注》的相关记载,这应该是属实的。依据上述文献材料,笔者认为,赵国在定都邯郸之前先立都晋阳,再迁都中牟,再城平邑,最后定都邯郸。当然,也不排除平邑只是作为赵国的普通城邑而不是都城的可能。
因此,可以认为赵国在定都邯郸之前,先是赵简子立都晋阳,再是赵襄子迁都于耿,然后是赵献侯迁都中牟,之后是赵献侯城平邑,最后赵敬侯定都邯郸,赵国的迁都路线应该是晋阳—耿—中牟—平邑—邯郸。当然,赵国在晋阳之后曾有过两次迁都或3次迁都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至于这些都城的具体位置,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尤其是中牟的具体地理位置,有河南中牟说、河南汤阴说、河南鹤壁说、黄河以北说以及河北邢台邯郸之间说,至于哪种学说更加真实可靠,还有待考古资料的新发现和进一步的佐证,可以肯定的是中牟距邯郸应该不远。
二、赵国迁都原因
赵国都城的几次迁移与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模的扩大、赵国统治战略的制定以及内部危机的化解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城市规模的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得生产力提高,生产工具得以改进,大量荒地得到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导致城市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城市的大量兴起和壮大,又直接促使各个诸侯国择址建新都以适应新的政治需要,而诸侯国的统治者通常会选择城市发展成熟、水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雄厚、资源物产丰富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地方建新都。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城市的大规模兴起,使诸侯国的频繁迁都成为了一种可能,赵国频繁迁都的缘由也在于此。但是,这只是赵国频繁迁都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受到统治者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统治战略的制定
为了能在战国时代的群雄角逐中战胜诸国并持久立于不败之地,赵氏政权从北、东、南3个方向、不同角度严密布防,制定防御和进攻策略。
1.赵氏的“北进战略”
赵氏建国初期制定有“北进战略”,首先是对晋阳的营建。赵简子曾派董安于与尹铎两位重臣相继对晋阳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使晋阳成为赵氏的战略后盾,在后来的对外扩张中,晋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是对代地的争夺,《史记·赵世家》载:“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5]1 793赵氏在成功夺取了代地之后,将势力范围进一步向黄土高原以北和内蒙古草原的畜牧区扩展。代地有良马,战略物资丰富,为后来赵国攻灭中山以及击败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进犯贡献了重要力量。另外,《国语·晋语》:“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7]499沈长云先生认为:“左人及中人位于现在的河北唐县西北。”[6]115这场规模浩大的伐狄战争是赵氏向北发展的又一实际行动,实际上也是“北进战略”的具体实施。
2.赵氏的“东进战略”
赵氏在将“北进战略”付诸实践的同时,也在部署着“东进战略”。晋阳地处黄土高原且位于盆地的边缘,尽管其东距中原不远,但是有太行山天险的阻隔,使得赵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局限。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势,赵氏建国初期制定有“东进战略”,东进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翻越太行山进军中原。典型事件是对邯郸的争夺,《史记·赵世家》云:“赵鞅捕午,囚之晋阳……遂杀午。”[5]1 789-1 790“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5]1 792赵氏通过对邯郸的争夺,成功地把邯郸置于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此后赵氏的势力扩张到华北平原的农耕地区。
3.赵氏的“南进战略”
“北进战略”和“东进战略”之外,赵氏还计划了“南进战略”。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居二日半,简子瘩。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5]1 786-1 787“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晣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5]1 788
赵人多神,赵氏将积极扩张转化成是授天命而为之,并且全部是在神的意志指使下完成的,这样就达到了其造势的目的。从赵简子梦游帝所并与百神游于钧天以及他将梦的内容告诉大夫,还有后来遇见的挡道者并与挡道者的一番对话中,可以清晰看出在晋国衰落之际,赵氏先射杀熊与罴(指灭掉范氏、中行氏),再克子姓二国于翟(指灭掉代及智氏),这些看似很神秘的文字实际上大体描绘出了赵氏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在晋国诸卿斗争的局面中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还要兼并北方的代和南方的智氏。这其实就是其“北进战略”和“南进战略”的间接表达。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髯,大膺大胸,脩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5]1 794-1 795
这些神秘玄虚的文字同样是对赵氏发展的“北进战略”和“南进战略”的描述,而“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和“南伐晋别”更是其“南进战略”的间接表达。后来,“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5]1 795。
总之,这些是赵氏的既定战略,并在与晋国诸卿的斗争中付诸实施并取得最终胜利,此后赵氏将势力进一步扩张到黄土高原以南以及广大的中原地区。所以说,一个国家战略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甚至国家的兴盛及存亡,而赵国都城的频繁迁徙都是为了适应新制定的统治战略。至于后来赵国先后迁都于耿、中牟、平邑和邯郸,也符合其既定的统治战略,更是其具体实现。
(三)内部危机的化解
内部危机也可能是赵国都城频繁迁徙的原因之一。例如,赵献侯时迁都中牟,是为了躲避赵桓子的势力;赵敬侯迁都邯郸,是因为武公子朝的变乱。同时,都城的迁徙还和旧有的都城遭到破坏不宜为都有关。《史记·赵世家》:“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敬候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5]1 797,这段文字说明了武公去世,烈侯之子继承赵国国君之位,武公子心怀不满发动叛乱,最后失败并逃亡至魏,这场规模浩大的叛乱必然对赵国都城造成巨大的破坏,以至于后来的敬侯始都邯郸。所以说,赵国都城的频繁迁徙是为了化解国家内部危机,避开争权夺利的对手。
就目前现存的文献典籍和考古资料并不能直接确定赵国的迁都路线,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探讨后,认为赵国曾经历过4次迁都,迁都路线是晋阳—耿—中牟—平邑—邯郸。赵国都城的频繁变迁是其既定的统治战略的具体实现,即越过太行山之后积极向中原发展的战略方针。
[1]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郦道元.水经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3]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孙继民,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沈长云,魏建震,白国红.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 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 薛志清)
Several Issues on Moving Capitals of the State of Zhao
LIANG Jian-bo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Handan was th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Zhao between BC 386 and BC 228,which lasted 158 years.Thus,Handa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ancient capitals.However,Handan is only one of many capitals of Zhao.As for the times of moving capitals,differe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cademic worlds have different records and statements.Through combing the literatur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ancient texts,the paper thinks that after Jinyang,there are four major moving capitals and the moving route is from Jinyang,Geng,Zhongmou,Pingyi to Handan one after another.Frequent capital moving is related to city expansion,formulation of ruling strategies and resolution of internal crises.
State of Zhao;capital city;Jinyang;Zhongmou;Handan
2015-05-17
梁建波(1990-),男,山西大同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
K 23
A
2095-462X(2015)04-0054-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707.105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