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孙春平小说创作的都市经验与传奇叙事

2015-03-26张盛男王巨川

关键词:都市小说创作

张盛男,王巨川

(1.河北北方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2.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10)

论孙春平小说创作的都市经验与传奇叙事

张盛男,王巨川

(1.河北北方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2.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10)

当代小说创作中以都市生活经验为题材的作者不乏其人。其中,孙春平的小说能够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融入作者对现实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对身处不同阶层中的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嬗变的考量,使其作品的叙事充满跌宕起伏之感,以新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把底层的艰辛、官场的角斗、情场的无奈和商场的尔虞我诈描绘得活灵活现。他的小说显现出独特的都市传奇特征。

孙春平;都市传奇;新现实主义

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7 10:59

当代小说创作中以都市生活经验为题材的作者不乏其人,但能够把都市经验融入现实社会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透析的作家并不多见,辽宁满族作家孙春平即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对不同阶层的人物、不同环境的事件和不同思维的精准把握,使小说叙事淋漓尽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在不时哑然一笑的阅读中充满回味与思考。

孙春平是地道的辽西满族人。1950年3月,他出生于辽西走廊东端叫做郭前旗的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中学毕业后当过知青,回城后进入锦州铁路局,当过工人、库管员、共青团干部和党委宣传干事,后调入市文联和省作协,担任副主席和主席的职务。孙春平的创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也许是铁路系统“半军事化管理”的相对封闭性,他的内心总蠢蠢欲动着一种“突围”的情绪,或者说这种封闭性系统的局促与压抑促使他有了创作的冲动。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用灌注情感的笔来写自己的生活,写身边的故事和周围的人,并由此一发而不可止。随着经验的丰富和阅历的深入,他的小说就像一颗青涩的山果越来越圆润,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刻。在冷静的剖析和不断的丰富中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在思想的超越与身体的融入中,其作品叙事直抵社会最深层的现象与人类最敏感的神经。时至今日,已过花甲之年的孙春平在3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收获了最丰厚的果实,陆续发表中长篇小说30余部,短篇小说百余篇。

一、“北口”:精神源点与现实存在

孙春平近10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如《学者出行》《彭雪莲的第二职业》《非典型正当防卫》《晚霞乘务》《邻里公约》和《出门远行》等,基本上代表了其新世纪以来的创作精华,是他思想巅峰的成熟之作。大多数小说都是以“北口”这一精神圣地与现实之地为背景,来呈现纷繁复杂的社会经验与人生百态,在都市经验与传奇叙事中展现出现实的丰富性和问题的复杂性。

在这些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而多样,涉及底层普通人、高校学者与官场等多种社会层级,有工人、理发师、乘务员和出租司机等普通劳动者,也有受人尊敬的高校教师、学者以及掌握权力的官员。通过小说的叙事和人物的形象,可以看出孙春平对社会现象与人物塑造的控制能力。孙春平自己也说,小说人物的塑造没有特定的原型,他们都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想象,或者杂取在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众生的某一个特征进而整合成一个具体的人物[1]。正是一个又一个众生的特征,使他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已经不是单一的社会个体,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凸显出社会系统运行的时代轨迹。

就像德国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曾说过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和他一起生长,跟他一起死亡:在每一座墓碑下都埋葬着一整部世界史。”对于沉浸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垦荒的作家们来说更是如此,相伴他们一起生长和死亡的世界往往是两个交融而又平行的世界:一个是作家自己的存在世界,是现实的、琐碎的日常生活;另一个则是作家创作的精神世界,是形而上的、先验的叙事空间。这两个世界承载着他们的经验成长、文化反哺和人生思考,特别是后一种精神世界,促使他们永不停歇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行走,并让自己成为精神的先觉者和生活的践行者。

孙春平精神世界的“世界史”就是以虚实并存的“北口”为中心,展开的对这个都市及其周边的精神对话和思想碰撞。“北口”这个城市既是虚构的,又是真实存在的。虚构是以精神世界的想象书写的,是作者为了故事的展开或者叙事的肆意而搭建的虚拟空间;而真实存在则是孙春平身心所在的经验呈现,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经验。如:在《出门远行》中,作者这样介绍北口市:“北口市虽不大,却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贾在此中转逗留的不少。”[2]在《城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主人公袁宝亮让侦探查“北口市白桦湾小区G座2号门电话号码”。在《沽婚》中,小说叙事也是围绕“北口师范大学”的教师闻维坚和吕晓雯夫妇对婚姻和爱的交易来展开。

可以说,这本集子中的故事就是孙春平以自己切身的都市体验,围绕着“北口”这座小城,把生活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困惑、苦痛、焦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给读者,用聚焦的方式把他感同身受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法则以小说的形态展开,对每一个故事的叙事过程都投射出他的宽容心态和悲悯情怀。这种聚焦式叙事背景架构的好处是能够使所有的故事建立在较为集中的视野之中,每一个故事既是独立的又是关联的,从而使阅读过程产生了一种期待。故事的展开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或点面的,而是由线性和点面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层级叙事空间,有农村、铁路、工厂和校园。同时,多样复杂的人物形象贯穿于小说叙事之中,人物精神、心理和语言的开放性使作者在丰富而立体的层级叙事空间中可以随意游走,不再拘泥于局部的真实和现实,沉溺于故事本身的趣味和奇特,而是透过生活的表层去观照众生存在的复杂关系,展现层级社会中人性的困惑和种种积淀。正是在虚拟空间与真实存在的紧密交合的叙事中,小说创作显现出一种叙事的真实感和转合的传奇性,既能让读者感受到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又能体验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精神启示。如《出门远行》写了底层民众的艰难生存状态;《沽婚》写了一对受人尊重的高校教师,在现实社会中为了得到一点利益而不惜用世间最神圣的“婚姻”和最高尚的“爱”来做交易的砝码,最终却弄假成真并鸡米皆失。这些小说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经验上的都市叙事,并在真实中融入作者的社会批判与精神思考。正如孙春平自己所说:“我觉得搞小说的人不能瞎编、瞎写。小说的第一要素是真实,细节、情节要真实,情感更要真实,你要让读者相信这是真事,他才会感动,而不再挑剔。一个细节的不真实,他就会觉得你在瞎编,在哄人,那他或者扔下书,或者继续挑肥拣瘦,就很难再迷恋到作品中去了。”[3]

二、“存在”:都市经验的汇聚与生发

孙春平的小说创作都是以都市中底层市民的生活为创作源点,以塑造都市小人物在物态欲望都市的生存状态为叙事主线。因而,对生存在社会普通阶层的众生万象的关注是孙春平小说创作中都市经验的汇聚与生发。

在孙春平看来,创作离不开生活,作家必须熟悉现实生活,立足于生活现实的方方面面,在现实中汲取生活经验并把这种经验反观于文学创作,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塑造出鲜活的人物[4]。《城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这样一部凝聚了作者生活体验,并充满传奇和悬疑色彩的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袁宝亮是“R型美发沙龙”的一个理发师,在这个城市中他不过就是一个从乡下出来学了点手艺为别人的美丽而卑躬屈膝、任人摆布的打工仔。作者却为他设置了一个既温柔蜜意又惊心凶险的叙事情境。小说的开头写袁宝亮在隆冬的清晨被一个“陌生”的女人用出租车送回住处,下车后他在慰藉与温暖、黑暗与寒冷中还没有来得及缓过劲的时候,便被一个开着黑色雅阁轿车的司机“劫持”了。自此,小说在袁宝亮不断回忆和追索真相的痛苦煎熬中围绕着两个人物展开:一个是与他秘密约会又深藏不露的唐姐;一个是“劫持”他并胁迫他拍唐姐艳照的开着黑色雅阁轿车的司机。事实上,这些问题可能袁宝亮一直到死亡的最后一瞬间都没想明白。作者在小说中似乎也并没有想告诉读者真相,他只是在揭示一个小人物的都市遭遇,或者说揭示出隐藏在都市阴暗角落中的一种现实。而对主人公袁宝亮来说,他的遭遇无疑是既让人同情又让人鄙弃的。正如有读者所说的那样,孙春平的这篇小说“极力描写城市的莫测、凶险与神秘,打工仔在这里不过是资本和权力捉弄的脆弱存在,悄无声息地消散在迷雾之中,散发出令人恐惧的彻骨荒寒”[5]。

孙春平的另一部表现生活现实的作品是《晚霞乘务》。小说写的是作者最为熟悉的铁路上的故事,因而在谋篇布局和叙事的过程中如鱼得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没有设置悬疑噱头,没有中心事件,只有中心人物——那些因春运期间急需人手又被重新请回来“即时披挂上阵,充实到客运生产第一线”的乘务员们。小说的主人公苏赫锦是第一班晚霞乘务的列车长,她是因临时替班而踏上L805/806次列车的。每一个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列车就是一个暂时封闭的小社会,车上三教九流云集,有形形色色的人和杂七杂八的事,因而也就会不断地发生一些琐碎的事情和矛盾冲突。如行李摆放不整齐、逃票蹭车的琐事,越级上访、空巢老人的社会现象,以及某县副县长带领维稳办的人上车查找为农民讨说法的上访医生等,这些读者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层出不穷,而乘务员与旅客之间、旅客与旅客之间、乘务员与乘务员之间的矛盾也在小说的叙事中一一展现出来。冲突、摩擦、突发事件和情感碰撞,通过经验丰富的苏赫锦的眼睛逐渐深入,一连串意料之外引人入胜的情节,使故事保持在饱满的情绪和诙谐的叙述之下。

三、“校园”:象牙塔中的灰调抒写

象牙塔,是人们对大学的一种敬仰的称谓,也是每个人都曾向往的地方,工作在大学校园中的教师也是受所有人尊重的。然而,在孙春平的校园系列小说中,如《学者出行》《沽婚》等却从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示出校园中教师们的另一种生活状态和精神空间。他独特的视角在于并不简单地以崇高、尊重和曲解等主观性意识去建构象牙塔及生存在其中的知识分子们的精神空间,而是尽量在校园、知识分子与社会的空隙中寻找叙事的张力。教育的神圣、校园的洁净和知识分子的高尚被孙春平无情地置于社会的审判台上,神圣洁净的校园空间与高尚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冲击中无奈的堕落和挣扎的人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他呼唤真正的、纯洁的及善美的一种抒写手段。

《沽婚》中的主人公闻维坚是大学校园中一名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也是一名“智者”。但作者并没有让他的智慧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来,而是给这种“智慧”赋予了诙谐的色彩,让它回归人性的本来面目。

小说开篇就交代了闻维坚与妻子吕晓雯离婚了,“闻维坚和吕晓雯的离婚不是因为感情”,“闻吕二人离婚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经济,但不是因为两个人斤斤计较的小经济,而是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学校分房政策的大经济”[6]。闻维坚为了在学校多分一套房子,以“智者”的头脑想出了一个假离婚的办法,并且用数学老师的精准计算来谋划这件事情,两人一拍即合,而且离婚的时间、理由和过程都安排得天衣无缝,让学校领导也难以找出破绽。虽然离婚,但两人仍然过着夫妻之实的生活,只不过需要掩人耳目、偷偷摸摸罢了。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闻维坚不断地在道德的底线边缘挣扎,为了使夫妻二人能够顺利评上副教授,他又故技重施地导演了一场假结婚的闹剧,从中又得到了一笔巨款。但智力无限扩展的结果是夫妻之间真诚的情感彻底消散,人性的自私和丑陋暴露无疑,个体成为一个丧失人性底线的物化符号。

如果说《沽婚》所揭示的是高校教师群体中少数人在世俗的诱惑下不断挣扎的人性,那么《学者出行》或让读者得到少许的慰藉,因为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传递出了那么多的善意和诗意,表达出人心的美好与人性的善美。大学教授冯先生每周乘坐火车回家,得到昔日学生今日铁路局赵局长的悉心照顾[7],可以免费乘坐软席车厢,但他却觉得异常不安,于是百般躲避,以至不再乘坐这趟列车,改坐晚行且拥挤的列车,饱受“颠簸流离”之痛。晚归招来了妻子的怀疑和盯梢,结果妻子在火车上发现了冯先生的艰辛与朴实,这引来妻子对丈夫更多的疼爱。孙春平把“高尚”这个词献给了学者和知识分子,为文学的抒情与表现寻找到了真正的价值依据[7]。正像孙春平自己说的那样:“所谓学者的生活细节和日常言行,看起来可能迂腐可笑,但我是带着忧虑和同情并杂之心来完成的。他之所以是那样一种形象完全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的需要。他们一方面生活窘迫,另一方面需要脸面和尊严。”基于这种创作思维,孙春平躲开狭隘“自我”的小圈子,在普通的知识阶层中挖掘并表现出真、善、美的强势存在。尽管妻子乘同一节列车盯梢和观察冯先生的细节描写总有点失真之感,但小说努力为人间证美,颂扬人性正气,使文学充满人生趣味和生活的鲜亮与生动的作法,还是不时引起读者深深的感动。

从近年的创作来看,孙春平在他原本的都市经验和灵动的文学创意中不断地翻炒,不论是抒写社会底层的《晚霞乘务》,还是塑写情感奇幻的《城里的黎明静悄悄》,抑或是针砭校园现象的《沽婚》等一系列都市小说,都是以新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把底层的艰辛、官场的角斗、情场的无奈和商场的尔虞我诈描绘得活灵活现,使他的小说显现出独特的都市传奇特征。同时,他并没有沉溺于鲁迅式的揭示伤疤,而是在对政治精英、知识分子及底层民众等人物生存状态及其人生命运的智慧性揭示中,以一种潜隐的怜悯与同情来批判精神世界的阴暗面,抒发促进社会进步的正能量,从而激发读者的认同与理解,这也是他的作品得以成功并广受好评的基础。

[1] 杨丹丹.人性呈现的可能性及其限度——近年孙春平中篇小说的一个侧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

[2] 孙春平.出门远行[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4,(2):1.

[3] 杨利景,孙春平.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与作家孙春平的对话[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

[4] 杨利景,孙春平.一个小说家与生活的亲密接触[J].当代作家评论,2009,(1):25.

[5] 刘大先.广阔大地上的灿烂繁花[N].文艺报,2013-03-06(07).

[6] 孙春平.沽婚[J].中国作家,2011,(5):8.

[7] 刘树元.从单纯的批判写实到复杂人性情态描写的诗性转变[J].满族文学,2006,(6):30.

(责任编辑 白 晨)

Urban Experience and Legendary Narration in Sun Chun-ping’s Novel Writing

ZHANG Sheng-nan1,WANG Ju-chuan2

(1.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2.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Beijing 100010,China)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novels,lots of authors take urban life experience as the subject,among which Sun Chun-ping's novels can integrate the subtle observation on the real society into imaginary story plot.Through the consideration of people’s living dilemma experience and spiritual evolution of person in different status,the narrative of his novels is full of rise and fall.With his new realistic style,he goes into every level of social and practical life,and depicts vividly the hardship of the social bottom,struggles of officialdom,the helplessness of the love circles,and the mutual deception of business.His novels manife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urban legend.

Sun Chun-ping;urban legend;new realism

2015-05-0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GL084)

张盛男(1986-),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辑部助教,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I 207.427

A

2095-462X(2015)04-0023-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707.1059.014.html

猜你喜欢

都市小说创作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