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5-03-25郑军丘仿松谢远鸿洪劲超

当代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颌面部鳞癌皮瓣

郑军 丘仿松 谢远鸿 洪劲超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郑军 丘仿松 谢远鸿 洪劲超

目的 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为皮瓣远端处坏死,经过及时的清理和治疗出现新生长的肉芽组织,4例患者术后放疗。术后患者均经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4例患者肿瘤原发灶复发,其余患者为无瘤生存。术后半年左右患者皮瓣逐渐缩小,皮肤黏膜光滑,患者语言及进食功能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颈部功能未受影响。患者均达到美学修复,供区皮瓣为一期愈合。结论 针对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给予颏下岛状皮瓣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颏下岛状皮瓣具有厚度适宜、手术简便、供区隐蔽、成活率高、创伤小等特点,对于口腔鳞癌患者应用需谨慎。

口腔颌面部肿瘤;颏下岛状皮瓣;临床疗效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多伴有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可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进食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存质量,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取软组织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主要包括附近肌皮瓣修复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其中附近皮瓣修复术适用于较小的组织缺损,且经常易造成修复后外形欠佳,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且远处皮肤同患者面部皮肤差异较大,影响患者正常面容[1-4]。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修复方式,其具有操作简便、同面部皮肤接近、创伤小等特点,目前在临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5-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20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83岁,平均(59±3)岁;面部基底细胞癌2例,面部血管瘤1例,横纹肌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4例,下颌骨肉瘤2例,舌异位甲状腺瘤1例,舌淋巴管畸形2例,口底鳞癌2例,舌鳞癌3例,其中口底鳞癌为T1患者,舌鳞癌为T2患者,且均无颈部淋巴结转移。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面动脉为蒂,将蒂部游离,产生顺行或逆行的皮瓣,按照术后患者面部缺损大小及距离设计适宜的皮瓣,皮瓣的上缘应从颌骨下缘至对侧颌下部位,皮瓣下缘应根据皮下的松弛度判断取皮大小,应以上下缘拉拢缝合为准。上下切口为梭形,上切口还应参照手术切口。患者取仰卧位,根据面动脉下颌骨搏动点进行标记,距下颌骨下缘1~1.5cm处作上切口,切开皮肤及颈阔肌同时进行解剖,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面神经,沿着颈深筋膜将颏下岛状皮瓣的颌舌骨肌浅面同二腹肌前面充分分离,皮瓣包含二腹肌,对颌下腺导管进行结扎,皮瓣、颌下腺置于面静脉和动脉处,解剖动脉,同时沿动脉寻找下颌动脉,在手术保护静脉,结扎通向颌下腺的血管,摘除淋巴组织,保留动静脉,将面静脉及动脉结扎。若出现逆行皮瓣,应游离皮瓣蒂部至下颌动脉,在颏下浅静脉处结扎。

2 结果

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成活率为95%,1例患者为皮瓣远端处坏死,经过及时的清理和治疗出现新生长的肉芽组织,其中4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术后患者均经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4例患者肿瘤原发灶复发,其余患者为无瘤生存,舌癌及口底癌患者均未发生颌下或皮瓣区淋巴结转移。术后半年左右患者皮瓣逐渐缩小,皮肤黏膜光滑,患者语言及禁食功能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颈部功能未受影响。患者均达到美学修复,供区皮瓣为一期愈合。

3 讨论

颏下岛状皮瓣是以颏下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为蒂的皮瓣。研究显示[7],颏下动脉沿下颌舌骨肌前行止于二腹肌前腹。口腔颌面肿瘤软组织修复治疗多具有创伤大、影响外观、非手术要求高、形成多处创伤等缺点[8]。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受具有显著优势,其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10]:(1)供瓣区同病灶区在同一术野中,手术不需更改体位,操作简便;(2)手术时间短,易于恢复,对患者创伤小;(3)供瓣区较为隐蔽,术后供区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尤其对皮肤松弛老年患者更为明显;(4)术后皮瓣逐渐缩小,变为柔软光滑。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大型缺损不可用,容易合并颈部淋巴转移的癌肿,使用需谨慎,因为容易造成颌下、颏下淋巴残留,造成复发。

在手术过程中,皮瓣动脉较为固定,但静脉常发生变化,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静脉,以免影响静脉回流。皮瓣的制作过程中应保护血管蒂,避免损伤血管或造成血管痉挛,从而影响皮瓣的存活[11]。手术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其适应症主要包括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引发的组织缺损,且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以颈淋巴结彻底清扫为前提,术中若发现淋巴结影响血运应停止该皮瓣的制备手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2]。

综上所述,颏下岛状皮瓣具有制备简易、创伤小的特点,能较好地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但对于口腔鳞癌患者,由于存在颈淋巴转移可能,应用需谨慎。

[1] 张兴安,谭小尧,张兰芳,等.3种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2):336-337.

[2] 张素欣,陈彦平,刘哲敏,等.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3):1943-1945.

[3] 孙鹏,杨华,程翔,等.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西南军医,2014,16(1):16-19.

[4] 杨丹,杨凯,陈睿,等.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1):125-126.

[5] 周飞军,许建辉,张昊.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2.

[6] 刘汉前,俞辉明,刘家武,等.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鳞癌术后颊黏膜缺损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4):32-34.

[7] 姜炳华,曹香林,李善昌.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1):65.

[8] 郑顺友,丁熙,朱形好,等.颏下岛状皮瓣在老年患者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44-148.

[9] 彭冲.颏下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135-136.

[10] 王晓军,郝志红,郭俊梅,等.颏下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5):361-363.

[11] 李慧,冯建国,赵晓英,等.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3):147-149.

[12] 潘孟雄,马祥伟,覃小荣,等.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1):22-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2.016

广东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郑军 丘仿松 谢远鸿 洪劲超)

猜你喜欢

颌面部鳞癌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