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探讨

2015-03-25郝和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胆源非手术治疗淀粉酶

郝和平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探讨

郝和平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为梗阻型,30例患者为非梗阻型;其中梗阻型患者在发病3天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0.5±2.6d;非梗阻型患者在住院早期首先予以保守性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1~2周后方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死亡(3.3%),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7.4±3.1d。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首先应判断患者是否有胆道梗阻的病变,若患者无梗阻应先保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予以手术治疗;若患者伴有梗阻则要立即予以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分型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以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

手术时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式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由胆石病等胆道疾病引起[1]。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关于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的方式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为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26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53.6±7.2岁。临床表现∶恶心、呕吐52例,突发腹痛60例,上腹正中及右上腹压痛54例,畏寒、发热36例,黄疸22例,Murphy征阳性42例,白细胞升高66例,胆管结石26例,胆囊结石46例,有饮酒史及高脂餐史32例,胆管手术史18例,所有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胃肠道减压、禁止摄食、应用生长抑素、应用抗生素、补充体液、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早期手术、延期手术。术前予以B超或CT检查,探查患者胆道是否有梗阻存在。梗阻型患者在发病3天内行手术治疗,非梗阻型患者在住院早期首先予以保守性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1~2周后方行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为∶首先将胆囊常规切除,然后切开胰腺被膜,最后引流十二指肠外侧的腹膜。梗阻型患者首先解除梗阻,再将胆总管切开,然后用"T"管引流进行减压。如果患者梗阻较严重,则予以空肠造瘘、胃造瘘、胆总管引流的"三造瘘"治疗方法。

2.结果

72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为梗阻型,30例患者为非梗阻型;其中梗阻型患者在发病3天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0.5±2.6d;非梗阻型患者在住院早期首先予以保守性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1~2周后方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死亡(3.3%),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7.4±3.1d。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由胆石病等胆道疾病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除了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包括恶心、呕吐,突发腹痛,上腹正中及右上腹压痛,畏寒、发热,黄疸,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还包括胆石症病史、胆道感染、胆道系统的梗阻和(或)感染等表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存在胆道系统的梗阻和(或)感染等活动性病变;②胰腺炎的急性发病时期。要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患者的胆道系统处于活动期,如胆蛔虫嵌顿、胆结石、胆管阻塞感染等。此外还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非特异性淀粉酶升高,应将血淀粉酶>500U/L、尿淀粉酶>1000~2000U/L作为标准。由于早期淀粉酶并不升高,且淀粉酶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胰腺炎的病理轻重程度,因此,要确诊还需配合MRI、CT、B超等检查[2]。

3.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适用,非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患者的症状,同时还可以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做准备。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①注意禁水禁食、胃肠道减压,改善患者的腹胀、呕吐症状。②注意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恢复肠道功能、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利尿等对症治疗。③早期予以患者全肠外营养,根据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

3.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胰腺炎表现较轻、胆道疾病症状较重时,明确诊断后均应行手术治疗,行胆囊的常规切除、T管引流术等[3]。如果患者以胰腺表现为主,当患者胰腺出现肿胀、包膜周围积液,此时应沿胰腺的上下缘将包膜切开,同时充分松动胰床,注意术中是否有胰腺的坏死灶,若发现及时予以清创处理。

3.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笔者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梗阻型的胆道疾病,对于梗阻型的胆道疾病应立即予以手术治疗,及时解除患者的梗阻症状,并进行充分引流。②非梗阻性型的胆道疾病∶对于非梗阻性型的胆道疾病,应先予以非手术治疗,待患者的症状缓解后再行手术治疗。③继发性胰腺炎的水肿阶段,对于处于继发性胰腺炎水肿阶段的患者,由于该阶段的患者病情较重,随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此时不管患者属于梗阻型还是非梗阻型均应予以及时的手术处理。④继发性胰腺炎的坏死阶段,对于处于继发性胰腺炎坏死阶段且出现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引流、病灶清除,并及时行急诊手术治疗。

综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首先应判断患者是否有胆道梗阻的病变,若患者无梗阻应先保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予以手术治疗;若患者伴有梗阻则要立即予以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分型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以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

[1]柴琛,曹农,李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04(03):404-408.

[2]孙昀,耿小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08(07):707-710.

[3]金安琴,黄晓俊,王伟.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6例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0(06):1001-1005.

R322.4+8

B

1009-6019(2015)10-0134-01

猜你喜欢

胆源非手术治疗淀粉酶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